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文旅行业。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四川羌族文化为出发点,将虚拟现实技术赋能羌族文化数字化,使大众沉浸式感受羌族文化独特的人文内涵和艺术价值。旨在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继而提高社会大众对羌族文化的关注度,助力当地文化旅游业发展与创新,同时为我国文化旅游资源数字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陕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刘晓霞 《人文地理》2004,19(5):18-21
文化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最新趋势,陕西省作为我国的旅游资源大省,要进一步发展旅游,就必需以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对陕西文化旅游资源的潜力和优势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以现有的文化旅游资源类型为依据提出了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构想,即以名城文化为主体,结合史迹文化和节庆文化来整合各类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并针对陕西文化旅游的发展探讨了具体的文化旅游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3.
吴丹 《旅游纵览》2013,(6):120-123
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旅游区的发展都离不开文脉的挖掘、延续或对一种新文化和新体验的打造。现代旅游业以精神民俗为背景,承载旅游更为特殊的蕴涵,符合旅游行为的社会价值性和本质要求,年画是绵竹旅游业的文化精魂和主题形象,旅游业为年画产业提供高端客源。绵竹旅游产业的发展有了年画文化的支撑,产生了品牌效应,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现更应完善现有的管理措施与方法,将实施项目做"特",逐步实施网络化全覆盖,优化产业结构,升华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孙倩茹 《旅游纵览》2023,(24):100-102
文章首先探讨甘肃红色文化资源的类型,其次分析红色文化资源在甘肃红色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最后提出红色文化资源赋能甘肃红色旅游业发展的策略,包括以沉浸式体验理念梳理调整甘肃红色旅游业总体服务模式,重视适宜沉浸式旅游体验的场景文化渲染,创新展馆类红色旅游场所沉浸式体验服务模式等,旨在为甘肃红色旅游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张广海  马龙 《旅游纵览》2015,(4):208-209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开封市是我国首批通过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八大古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但其旅游业的发展增长,因此,如何将开封市的文化资源整合并有效利用起来,推动区域旅游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就成了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张扬 《旅游纵览》2014,(11):224-225
旅游文化与旅游活动紧密相连,是旅游与文化的一种深层结合,是旅游业的灵魂。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这种结合是内在的、有机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结合的目标模式是用文化产业来规划、引导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将最终促进海南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旅游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呼和浩特市也以古老的历史文化内涵、多彩的民俗风情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接待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游客,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活力。近年来,政府的各类发展策略都有力地促进呼和浩特市旅游业。2003年颁布实施的《呼和浩特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为其旅游发展拉开序幕。2011年内蒙古"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把呼和浩特建设成具有鲜明  相似文献   

8.
盛君洁 《神州》2013,(21):41-41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全国各个区域和地方都在不断探索、开发和保护新的旅游资源。本研究以文献研究法对宁夏境内的西夏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运用实地调研的研究方式陈述了宁夏境内有关西夏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现状并作为研究对象。希望为此方面的研究和宁夏境内的西夏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发展建设作参考。  相似文献   

9.
郑思佳 《旅游纵览》2022,(2):173-175
文化旅游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浙江省衢州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以"南孔圣地、衢州有礼"为核心的文化旅游资源极具开发潜力.基于此,本文将根据市域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特点,微观上具体分析衢州市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劣势条件,并结合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以期促进当地文化旅游的长远发展,实现经济效...  相似文献   

10.
汤蓉岚 《旅游纵览》2023,(9):127-129
作为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文化对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在旅游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旅游地必须建立起政府和乡村之间良好的关系,加强公众和政府、媒体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本文从公共管理角度,对乡村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进行研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乡村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策略,希望能够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1.
以莲文化在苏南旅游中的地位及纪念品开发为主题,从苏南文化的一个角度出发,剖析莲文化对苏南文化的影响,并就莲文化对苏南旅游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拥有众多优秀文化资源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应该怎样开发文化资源,促进旅游业发展?8月14日,“土族文化暨民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讨会”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召开。来自省垣、民和当地以及甘肃省的有关文化专家就开发土族文化、发展民和旅游业等问题畅所欲言,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3.
汤蓉岚 《旅游纵览》2023,(5):127-129
作为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文化对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在旅游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旅游地必须建立起政府和乡村之间良好的关系,加强公众和政府、媒体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发展.本文从公共管理角度,对乡村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进行研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乡村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策略,希望能够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4.
张寸花 《旅游纵览》2011,(3):144-145
<正>一、旅游文化内涵的阐述任何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产生、发展和完善,都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化发展到相当水平的结果。随着旅游业在经济领域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它对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和依赖也越加明显。旅游行为的综合性、时间空间的延展性、景观意态的趣味性、旅游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满足游客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规定性,促使旅游业必须具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形  相似文献   

15.
地方志是中国特有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国情书,其蕴藏的历史与现实的翔实资料,汇集一个地域的全面信息特征,是其它文化载体所不具备的。当今旅游业的发展已走向文化、民俗、历史、风情,以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吸引广大旅游者,地方志事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与旅游业相结合,在文化与特色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16.
论旅游文化资源及其开发——以苏北地区为例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本文论证了文化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分析了旅游文化资源的结构和特征;揭示了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本质。在对苏北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的实证研究中,提出了以英雄文化为主线,集中外显、强化感知;营造氛围、深化体验;创造意境、白话读解等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一种融合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型产业,不仅提高了旅游的内涵,也增加了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策略,因此发展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已经成为了必然趋势。本文主要研究了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动力机制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唐晓云 《人文地理》2015,30(1):135-142
以龙脊平安寨为例,从居民感知的视角,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古村落的旅游社会文化影响进行研究,探讨居民主体因素与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感知、社区发展满意度及行为倾向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1)居民文化认同感越强,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正向或负向感知越强。(2)居民的旅游参与程度越高,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正面感知越强。(3)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正向或负向感知越强烈,对社区发展的肯定或否定评价越强。(4)居民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正向或负向感知越强烈,其支持或反对旅游开发的行为倾向越明显。研究还对旅游开发中古村落的社会文化传承和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文明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不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还能带动当地就业,推动文化交流。在旅游业多元化发展,智慧旅游、文化旅游兴起的同时,人们也在追求更好的旅游体验,如何高质量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各地政府和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以江苏南京为例,分析南京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南京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肖朝霞 《沧桑》2011,(2):44-45,48
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对其文化内涵保持高度关注,以文化来提升旅游品味,腾冲文化旅游资源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占据着首要地位,而其具有的文化属性又是旅游资源的主要魅力所在。文章全面分析了腾冲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相应对策,以促进腾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