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清代骆绮兰《春闺》曰:"春寒料峭乍晴时,睡起纱窗日影移。何处风筝吹断线?吹来落在杏花枝。"风筝艺人张保成,居于南京市军农路,这里满眼是破旧的老楼、幽深的巷道,不见繁华都市的气息,这很符合人们对民间手工艺的印象。这是南京老手工的聚集地:捏面雕的、剪纸的、雕玉器的……每一个房间都是一个单独的工作室,由一位民间艺人坐镇,成为南京老手艺的大本营。而我们要寻找的风筝艺人张保成,就是其中一员。一个人,一房间,一个自己的工作室,他坚守着一门老手艺的同时,也追寻着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亦如元代谢宗可所言:"一番春事一番空,放却风筝逐断蓬,博得飞翔纤指  相似文献   

2.
老手艺,名为绒花,这是一门源自唐朝的风尚.“春日游,杏花插满头”唐诗里仕女头上所戴的杏花、山花说的是唐朝仕女“头戴一枝芳”的传统. 早晨八点钟,南京老城南,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穿过车水马龙的街道,推开庭院深深的门,他左手把拐杖放在墙角,右手取下木架上的熟绒,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狭小的工作室,是甘熙故居99间房中的一间,这里曾是南京望族甘氏家族的官邸.老人工作室不远的房间,曾是黄梅戏名角严风英和甘家三公子甘律之的卧室,在这间老宅里曾经京剧、昆曲、黄梅戏,余音绕梁百年不绝.甘严二人的《天仙配》最终遭遇棒打鸳鸯,甘氏家族最终也人去楼空,只留下坚守的老手艺人.诺大的宅院,除了剪刀剪绒时发出的声音,就再也听不到其他声响,老人和他的手艺都变成古董,成为远去时代的回响.  相似文献   

3.
近期4块汴京宋杂剧艺人肖像墓葬雕砖在中州的发现令世人瞩目。4人一字排列镶嵌,脚色特征明显,3人姓名见于《东京梦华录》,皆为当时京都当红杂剧艺人。其中"丁都赛"雕砖与此前传世雕砖系同模所制,说明当时民间模制墓葬雕砖的风习。中州墓葬汴京杂剧艺人肖像雕砖的集中出土,以及杂剧砖雕墓葬的流行,是宋杂剧演出在民间盛行的反映。北宋墓葬杂剧装饰的形制各异,有砖雕、壁画、石棺雕刻等,而以杂剧砖雕最为常见,此类墓葬集中出土于中州地区的黄河两岸,宣示了当地曾经的历史文明状貌。  相似文献   

4.
断?     
(作文是话题作文“目标”,用“断?”做题目有犹疑感,结合文章的内容,改用“向着太阳飞翔”为题会更贴合“目标”这一话题。) 蔚蓝的天空中,我欢快地飞着。虽然一端的线已断了,也许人们会为我叹息,但我认为,我并没有断。(这句话不易让人理解,且与文章中心内容不够吻合,宜改为“但我并没有断,我只是朝自己的梦想更靠近了一步。”) 很久以前,我只是一只普通的风筝,至少在还没上色之前。我的主人,是一位技艺高超的扎风筝的艺人。他是位和蔼的老人,每天跟他要风筝的孩子实在太多了,可他又不忍让孩子失望,只好在家将一切时间利用起来:扎风筝,画风筝……  相似文献   

5.
正叶:苏州光福有个冲山村,紊有"佛雕之乡"之称,目前还是家家在做佛像?顾:是的。我们冲山村的木刻佛像早在清末民初就开始了。早在民国初年,冲山村村民陈翰彪、李永良、顾锦章等人专程前往苏州雕刻厂,拜民间佛像雕刻艺人吴阿狗为师学艺。学成后,回乡从事佛雕工艺,并以冲山村为基地,广收门徒,发展佛雕工艺。解放后,佛像销路不畅,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佛雕被视为迷信,一度被禁。改革开放后,佛雕业得以复苏并日渐活跃起来。村民利用佛像雕刻技  相似文献   

6.
2006年入选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南京绒花制作技艺,近年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虽然,南京市面上已难觅绒花的足迹,但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的“绒花工作室”,人们依然可以观赏到南京唯一在制作绒花的艺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树宪师傅的精湛技艺。  相似文献   

7.
<正>一、泉州木偶戏与木偶大师黄奕缺简介泉州木偶戏分提线木偶和掌中木偶两种,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又名"丝戏",民间俗称"嘉礼",乃流行于闽南语系地区的古老珍稀戏种。表演时,艺人用线牵引木偶表演动作,一般都系有16条以上,甚至多达30余条纤细悬丝,线条繁多,操弄复杂,与我国多数传统木偶戏相比,技巧表演难度最高。泉州提线木偶戏是唯一拥有自己剧种音乐"傀儡调"的戏种,形成了一套稳定而完整的演出规制和数百出传统剧目。在木偶制作中居最重要地位的是木偶头的雕  相似文献   

8.
亲自设计并打造独一无二的变形金刚模型,或许是每个科幻动漫迷心中挥之不去的梦想。在广东惠州陈江,一名设计师开办了自己的工作室,凭借一股韧劲,在废铁堆里鼓捣了无数个日夜,以钢雕艺术的形式将擎天柱、大黄蜂、红蜘蛛等《变形金刚》中的著名角色一一带到了现实中。  相似文献   

9.
音乐     
《旅行的意义》艺人:陈绮贞唱片公司:好小气音乐工作室推荐曲目:《旅行的意义》推荐理由:在这张音乐CD里,陈绮贞用歌声诉说着一个故事,关于旅行,关于回忆,点点滴滴。护照里的邮戳越盖越密,心情却反而更空虚。四处搜集的明信片,墙上贴满的美丽风景,掩不住对你挥之不去的情感和记忆。  相似文献   

10.
名人与风筝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一个颇有名的“风筝迷”。他不仅爱放风筝,而且是一位扎制风筝的行家。著名的《南鹞北鸢考工志》是一部记录他数十年放风筝和扎制风筝经验体会的专著。这部书系统地介绍了风筝的扎、糊、绘、放等工艺的技法,并配有彩图和歌诀,堪称一部难得的风筝史料。戏曲家李渔,也是一位放风筝的高手。他不仅喜欢放风筝,而且还写了一部以风筝为题材的《风筝误》。写的是詹氏两女,一美而才,一拙且陋,却因风筝题诗各就姻缘。著名作家梁实秋是一个非常喜爱风筝的人。他说:“我对风筝有特殊的癖好,从孩提时起直到三四十岁,遇有机会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