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戏,又名散乐。它是杂技、歌舞及民间各种新的音乐技艺的总称。汉时的百戏通常是指流行于两汉的各类竞技、杂耍、幻术以及乐舞、俳优戏和动物戏等,当时沿袭了秦朝的称法,叫作“角抵”,如“角抵戏”、“角抵奇戏”、“角抵诸戏”、“角抵百戏”等。“汉代百戏”是在东汉以后对上述不同艺术表  相似文献   

2.
《湖南文史》2008,(2):34-35
在英国都铎王朝时期(1485-1603),盛行一种叫做“斗牛”或“斗熊”的运动,人们把牛或熊拴在一个木桩上,观看它们与群狗搏斗,以此取乐。牛在攻击对手时往往都是往前冲,用角抵住对方,把对手抛高。而熊则相反,熊掌向下,或俯下身子去攻击对手。这两种动物攻击对手的方式,与股票走势类似,  相似文献   

3.
青海民间文艺家协会的马光星副主席送给我一本他和赵清阳、徐秀福二位先生合著的《人神狂欢——黄河上游民间傩》一书。书内介绍了他的故乡民和县三川地区土族在农历七月至九月“纳顿会”上表演的五个傩戏。其中的压轴戏《杀虎将》,使我想起了中国戏剧史上所介绍的两千多年前的“角抵戏”《东海黄公》。这是因为“角抵戏”被戏剧界认为是中国戏剧之源。而民和县三川土族的《杀虎将》近似“角抵戏”,所以笔者将本文题目叫做“戏剧艺术”的活化石——土族傩戏《杀虎将》。”先说啥叫“角抵”。司马迁著的《史记·李斯传》中有这样的记载:“二…  相似文献   

4.
横水墓地最重要的发现是荒帷,也就是最早在 1号墓椁室内壁上露出的鲜红色带图案好像纺织品的东西。先秦史籍《周礼》、《仪礼》、《礼记》等对荒帷有多处记载,荒帷如棺罩,是真正意义上的饰棺之物。荒帷又称墙柳,《仪礼·既夕礼》郑玄注云: “饰柩为设墙柳也……墙有布帷,柳有布荒。”贾公彦疏日:“设墙柳也者,即加帷荒也。”《周礼·天官·缝人》郑玄注:“孝子既见启棺,犹见亲之身,既载饰而以形,遂以葬,若存时居于帷幕而加文秀。”可知荒帷的设置乃是对死者生前居室中帷幄一类设施的模仿,但另一方面,在出殡时荒帷还可起到“华道路”的作用,如《丧大礼))郑玄注云:“饰棺者, 以华道路及圹中,不欲众恶其亲也”。  相似文献   

5.
1999年秋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本省沽源县俗传是辽代萧太后“梳妆楼”的古代建筑进行了考古勘察 ,在楼内中央地下发现一座古墓。墓穴土圹内东西排列 3个长方形砖室 ,以中室最长最宽 ,棺内盛装一具男性尸骨 ,西侧和东侧棺内为女性尸骨。盛装男性尸骨的棺木是《元史》上记载的独木棺样式。墓中还清理出具有元代蒙古族特色的衣物、金饰等珍贵文物。中室木棺出土的鎏金龙纹银带扣 ,表明墓主人地位较高。从而证明所谓萧太后“梳妆楼”实际上是一座罕见的蒙古贵族墓的墓上享堂。迄今为止 ,考古界发现的元墓极少 ,元蒙古贵族墓更是绝无仅有。这次发现…  相似文献   

6.
孙海岩 《文博》2007,(2):68-71
百戏,又名散乐.它是杂技、歌舞及民间各种新的音乐技艺的总称.汉时的百戏通常是指流行于两汉的各类竞技、杂耍、幻术以及乐舞、俳优戏和动物戏等,当时沿袭了秦朝的称法,叫作“角抵“,如“角抵戏“、“角抵奇戏“、“角抵诸戏“、“角抵百戏“等.“汉代百戏“是在东汉以后对上述不同艺术表演形式的统称.洛阳地区的汉墓常有这类陶俑出土,且别具特色,极富生活气息.多年来,洛阳博物馆收藏这类陶俑多达几十件,本文试就其中的几件陶俑精品,从其造型及所表现的艺术类别来略作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汉字中,“郫”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字,《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辞典》对“郫”字都只有一种解释:“郫县,地名,在四川省。”难道“郫”字就只有这一种用途?是唯一用作地名的汉字?  相似文献   

8.
江苏徐州市翠屏山西汉刘治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在江苏徐州市翠屏山清理一座竖穴墓道洞室墓,系在山体上开凿而成。在墓的外围有石砌的两重墓垣。在墓道底部椁室内有一棺,棺内葬一人。洞室有双扇石门,室内用漆木板装饰,葬具为两重棺,置于漆木棺床上,棺内葬一人。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墓葬年代为西汉早期,墓主刘治可能为楚国王室成员。  相似文献   

9.
先秦时期葬具的装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卫红 《文博》2000,(5):17-21
生老病死是人们历来所不能回避的现实。《说文》:“人归为鬼”,鬼假借归音,体现了古人将“死”等同于“归回原处”的灵魂观念。这种观念指导生者按照“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原则处理故去的亲人,也就出现了象征另外一个世界的起居处所──葬具。《说文·木部》“棺,关也,所以掩尸。”葬具的质地一般以木棺为主,也有石棺、瓮棺和少量的金属棺;棺外的套棺为椁。随着这些葬具的出现和发展,不仅在使用上逐步制度化,而其制作也日趋复杂讲究,葬具的外表装饰受到重视,这种做法其实是和地上居室建筑遥相呼应的。装饰的方法也同地上…  相似文献   

10.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珙县“僰人”悬棺,是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遗存,在民族学上具有很高的价值。由于悬棺置放都是在悬崖陡壁上,长期的日晒雨淋,一部份悬棺木桩腐朽、松动,棺身倾斜,棺木破损。为保护好这一珍贵的历史文物,最近,国家文物局,省文化厅拨出专款,省文物部门派出考古专业人员。对九盏灯、珍珠伞、棺材铺三处悬棺进行维修加固。这次维修加固悬棺,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参加这项工程的全体同志,按照国家文物局维修保护文物的规定,结合实际,较好地解决了工程中有关悬棺木桩的加固,残棺的修复,新材料的应用等复杂的技术问题。对已腐朽松动的木桩,采用将钢筋契入桩孔,再用水泥凝固,使钢筋承  相似文献   

11.
“五四”学潮爆发时,徐世昌已就任民国总统。他在清末特保的四位留日学生、有“四大金刚”之称的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金邦平,其中三人成为“五四”学潮中为万人所指的“卖国贼”,而以“辞职照准”的形式罢免三人职务的,又是徐世昌本人。段祺瑞亲日集团对徐都有“卖友求荣”的责难;曹汝霖事后虽“仍事(徐)以师礼”,但也有“以东海素称德高望重,为北洋元老,犹不免使用权术,可知政局之复杂阴阳”之叹。“五四”学潮与政坛斗争“五四”学潮是因巴黎和会交涉失败引发的。但就当天北京大学等十余校学生集会游行,并火烧赵家楼一事…  相似文献   

12.
燕下都“6”号遗址汉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1984年9月至12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燕下都工作站为配合高陌乡东沈村农民用土而对“6”号遗址进行了局部的发掘。“6”号遗址位于燕下都城内南部的东沈村东、中易水北岸,是一处商周时期的生活居住遗址。在发掘的约3百平方米的范围内,出土了一批遗迹遗物,其中还出土了七座汉墓。现将七座汉墓的情况简报如下: 一、墓葬形制 七座汉墓(编号M_1—M_7)皆土坑竖穴墓,方向在0°到10°之间。墓中填土成五花状,部分夯打。葬具为木质,皆腐烂。从朽木痕迹看,M_1、M_4和M_7为单棺墓,余为一棺一橔墓。椁木紧贴土坑四壁,棺放置在椁中部或偏南,唯M_2棺下有两条横放的垫木。七  相似文献   

13.
试论我国古代棺椁制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近年来考古工作的发展,一些重要的墓葬相继被发掘,为研究古代的棺椁制度提供了实物证据。大量的墓葬考古材料表明,文献中记载的棺椁制度并不是西周初年就有的,而是在战国末期出现,西汉时期才形成的一种墓葬制度。一、周代棺椁制度与古籍记载的差异《礼记》中的《檀弓上》和《丧大记》两篇记载,天子之棺四重,棺外有“柏椁以端长六尺。”即一椁四棺。国君用一椁三棺;大夫用一椁二棺。大夫又分上大夫、下大夫,都用一椁二倌。但椁、棺的厚度不同。士用一椁一棺。  相似文献   

14.
《文史天地》2014,(4):94-94
正碑本来指的是没有文字的坚石或桩,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立于宫庙前以观日影、辨时刻。《仪礼·聘礼》曾说"上当碑南陈",郑玄的注释就是:"宫必有碑,所以识日影,引阴阳也。"二是竖于宫庙大门内拴牲口。三是古代用以引棺木入墓穴。最早的碑上有圆孔,施轳辘以绳被其上,作为下棺的工具。古时往往用大木来引棺入墓,这大木的特定称呼就是"丰碑"。秦代以前的碑都是木制的,汉代以后才改用石头。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用丰碑来牵引自己的棺材,《周礼》有云:"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所谓"公室视丰碑",就是公室成员死后,要用以大木立于墓圹的四周,上设辘轳,用以下棺于圹。该规格本来为天子之制,后来诸侯也僭用之。即使到了春秋战国时  相似文献   

15.
1973年4月宜宾县城北公子山出土的东汉岩墓石棺上浮雕有鲟鱼画像。 该岩墓共出土画像石棺三具,其中一具大石棺的左棺板上高浮雕一组“观禽捕鱼图”:水中有三禽鸟捕鱼,其中二禽争夺一鱼,另一禽单独爪抓一鱼;岸上有二人观看,一人捧腹欲蹲,另一人举双手作欢呼状。此幅石刻因反复搬迁已损坏,但图的主体部份即鱼尚可看清(图一,墨线)。另一具小石棺的右棺板上高浮雕一组“厨炊宴饮图”:在帷幔高挂的屋内,正壁右角挂有一猪腿、一大鱼、一鸡和一器物;其下一人跪坐,正操刀在俎上剖一大鱼(图二);房中央置一燃着火焰的炉灶;屋后有二人正跪坐对饮。  相似文献   

16.
丧葬用具是汉代髹漆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诸侯王、公主、贵人皆樟棺,洞朱,云气画。公,特进樟棺黑漆。中二千石以下坎侯漆”(1)。这里棺上髹漆,也视等级不同而分为三等,即洞朱云气画,黑漆、坎侯漆。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朱地彩绘棺(图1),就是洞朱云气画。棺长2.3米、宽92厘米、通高89厘米。其绘画内容非常丰富,绘画技巧极其高超,是我国漆工艺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但自1972年出土以来,还没有人对它作过专门的、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对此棺的绘画结构、纹饰、设色和线描及相关问题进行初步分析研究,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7.
五十年代初期,在长沙发掘的一些楚棺椁内,曾出有一种刻有“几何形花纹”的葬具部件,当时的报导者称之谓“雕刻花板”。而后不久,有人从文献中找到了依据,认定这种置于棺底承尸的“雕刻花板”即“三礼”所言之死者“浴床”或“(木召)箦”。但也有人说它是《传》所云之“(木扁)柎”,或认为“雕刻花板”即“(木扁)柎”亦即杜预氏所云之“棺中笭床”缫橹诔銮易嘣?至今无定说。在近四十年来的考古发掘中,这种“雕刻花板”在各地楚墓中屡有出土,据不完全统计,总数已近五十件。笔者在众多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史实进行了重新的稽考,发现以上各说,与故实相去甚远,现予订正。  相似文献   

18.
周涛 《巴蜀史志》2003,(2):44-46
“郫县豆瓣”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食品工业特产,驰誉中外。既可直接用于佐餐,又是川菜食谱中必备的调味佳品。它以味辣、香醇、瓣脆、粘稠绒实、色泽油亮鲜红等特点称。用于炒菜、烧肉,分外增色、提味。特别是烹调“回锅肉”、“豆瓣鲜鱼”、“麻婆豆腐”、“红烧鲢鱼”……等四川名菜,更加别具风味。过去,许多途经四川郫县的旅客,或回乡探亲,都很高兴购买“郫县豆瓣”,馈赠亲友。  相似文献   

19.
郑君雷 《考古》2012,(3):74-84,109
在部分岭南战国秦汉墓葬中,随葬器物的空间分布和保存状态显示出"架棺"的迹象。结合广州汉墓中"架棺"和"架举棺室"的实例,以及部分岭南战国秦汉墓葬中墓底柱洞和凹槽的发现情况,推测"架棺"葬俗在战国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的越人墓葬中使用较为普遍。"架棺"的方式较为复杂,此葬俗的文化含义也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文史博览》2008,(2):34-35
在英国都铎王朝时期(1485-1603),盛行一种叫做"斗牛"或"斗熊"的运动,人们把牛或熊拴在一个木桩上,观看它们与群狗搏斗,以此取乐。牛在攻击对手时往往都是往前冲,用角抵住对方,把对手抛高。而熊则相反,熊掌向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