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亮 《黑龙江史志》2013,(4):47-49,61
马歇尔计划,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是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作为杜鲁门主义第一次大规模的运用和美国冷战政策、遏制策略的突出体现,这一计划对于其提出者和实施者美国本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同样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并在实质上起到了双刃剑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马歇尔计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外交政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美国通过该计划在1948至1952年间向西欧提供了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共计130亿美元,对西欧乃至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歇尔计划因而被誉为美国最成功的对外经济援助计划。英美史学界经过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不懈努力,在马歇尔计划的研究上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其中很多论著从提出问题的方式、切入的角度、论述中运用的理论方法和多国资料的使用等方面,突  相似文献   

3.
美国政府在冷战初期颁布马歇尔计划,目的是通过振兴西欧各国经济来稳定那里的资本主义秩序。然而要实施这项政策,仅仅依靠西欧政府的合作还远远不够。当时,西欧左翼工会都反对马歇尔计划,并不断发动罢工以抵制它的实施。在这个关键时刻,美国主流工会发挥了白宫和国务院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在1947-1949年这段时间里,由于劳联和产联的上层在西欧工会中做了大量工作,致使右翼工会纷纷出来支持欧洲复兴,同时也导致西欧左翼工会的分裂,从而削弱了反对阵营的力量。这一切都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充分显示出美国工会上层极端保守的政治性格。  相似文献   

4.
战后,处于“冷战”前沿的法国成了美国重点争取的对象,而法国的共产党势力始终又是美国的心腹大患,美国必欲除之而后快。通过积极插手战后法国内部事务,美国如愿以偿地坐视法国共产党被赶出联合政府。在马歇尔计划的鼓舞下,法国建立了亲美的中右翼政权,法国政治由此开始向右转。美国成功地实现了从政治上对法国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1997年是马歇尔计划实施50周年,欧洲国家于同年5月22日,在荷兰海牙举行了庆祝活动。荷兰政府为此发行了一枚纪念银币。  相似文献   

6.
自18世纪末期以来,美国人在界定自身文化身份时将欧洲视为美国的对立面和文化"他者",信奉的是"美国例外"论;在思考美国的地缘政治特性时,把欧洲视为威胁,奉行的是远离欧洲纷争和排斥欧洲影响的大陆主义。一战后,美国精英逐渐用突出美欧文化同源性和一致性的"西方文明"叙事取代"美国例外"论,用强调美欧休戚与共的"大西洋共同体"观念瓦解大陆主义,从而完成了美国文化与地缘政治身份的重塑。二战后,美国利用这一新的国家身份观念,把实施马歇尔计划和建立北约解释为保卫"西方文明"和"大西洋共同体"、从而维护美国自身文化存续与国家安全的重要步骤,成功地将美国与西欧凝聚成文化、意识形态与安全共同体,最终打造出一个新"西方"。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受现代总体战争的影响,以及为避免再次出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战争索赔困境,美国在德国秘密制订、实施了一项特殊的战争索赔政策——“智力索赔”计划。该计划内容广泛、庞杂,主要包括曲别针计划、文件项目计划、科学顾问和技术使团计划三项内容。通过“智力索赔”计划这种隐性的战争赔偿方式,美国不仅索取了自己最希望得到的战争赔偿,而且由此也促进了战后美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智力索赔”计划对战后德国的发展,对探索新的战争索赔方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二战后期和战后初期,苏美两国都有在战后进行经济合作的构想,并为此进行了一定的尝试.但由于双方对经济合作的考虑各异,特别是由于两国矛盾的发展,罗斯福政府关于战后苏美经济合作的构想没能实现.受政治因素和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杜鲁门政府逐步把向苏联提供经济援助同美国的国家安全联系起来,不仅没有满足苏联方面提出的货款要求,而且还关闭了美国同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展自由贸易的大门.苏联拒绝参加马歇尔援助计划标志着战后初期苏美经济合作尝试的失败.此后,两国矛盾进一步加剧."莫洛托夫计划"的实施和"巴黎统筹委员会"的建立揭开了东西方经济冷战的序幕.  相似文献   

9.
林登·约翰逊的"伟大社会"与美国工业社会的成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鹏飞 《史学月刊》2006,(11):78-83
“伟大社会”是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所实施的当代美国最为雄心勃勃的社会经济改革纲领。纲领的福利计划、反贫困计划、保障民权的举措以及税制改革、城市更新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行动,在立法上都获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功,在实践上取得了累累硕果。它把美国进一步推向“福利国家”的道路,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推动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它部分地解决了美国丰裕社会的贫困问题,提高了美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推动了美国工业社会的完善与成熟。  相似文献   

10.
血战密支那“掠夺者”的这次行动代价如此巨大,以致盟军最高层军官们疑窦丛生:夺取密支那是否值得?蒙巴顿海军上将心怀疑虑,关注着战役的全过程。当联合参谋部的官员问起他对此事的看法,他回答说,据他看,这次行动“毫无道理,不能再继续”,而应该代之以开辟南缅战场,夺回仰光。可是,马歇尔和美国总参谋部仍支持夺取密支那的计划。4月底,马歇尔把他的意见电告史迪威。5月3日,总参谋部在发给史迪威的指示中,正式肯定了这一决定,要他放手干,拿下密支那。此时,总参谋部的指示似乎有些多余,史迪威夺取密支那的战略进展顺利。行动的重担落在“掠夺…  相似文献   

11.
《1948年经济合作法》是美国行政机构、立法部门与利益团体激烈辩论的产物。该法案明确了欧洲复兴的政策理念,保护了美国利益团体的某些特殊利益,设计出建立在合作主义基础上的、由专家管理协调欧洲复兴的组织模式,促成了国家和社会团体在欧洲复兴计划实施中的通力合作。杜鲁门政府借助为欧洲复兴计划辩护的有利时机,运用"自由的危机"话语在国内营造出强烈的反共氛围。这场辩论不仅完成了欧洲复兴计划的政策设计,加强了美国对外援助活动的制度化程度,而且进一步为二战后美国以遏制共产主义和"捍卫自由"为旗号的对外干涉政策奠定了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一个失而复得的欧洲──评“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朱月潭苏联坍塌,铁幕落下,坚冰消融,东西营垒消失。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大欧洲,果真就要形成了?不。人们眼看着,二战前的列强纷争的欧洲在失而复得。真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和平伙伴关系”计划,全...  相似文献   

13.
赫鲁晓夫教育改革始于1958年。它是整个经济改革的配套措施。1958年苏共中央举行9月全会,讨论和审核了《关于1959—1965年苏联发展国民经济的控制数字》(即“七年计划”)。1959年1月27日苏共举行第21次非常代表大会,赫鲁晓夫代表苏共中央作了“七年计划”的报告,宣称从现在起苏联开始进入“全面展开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时期”,“七年计划”既是在苏联建成共产主义,又是按人口计算的产品“赶超”美国的关键部署。为了实现  相似文献   

14.
由于苏联本身的经济的发展,为了适应对外政策的要求,加上国际间经济上互相依存的深化和国际环境的变化,苏联日益重视发展对外经济贸易联系。经济呆滞与对策七十年代,苏联在“缓和”过程中,通过加强军事力量和扩大对外影响的方法,使它成为一个能在军事、政治上同美国争霸的全球势力。它自己也承认在核武器方面,“大体上已达到同美国的均势。但是。同期的苏联经济却每况愈下,增长率日益下降,“九·五”和“十·五”计划都以失败而告终,主要经济指标都没达到。造成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5.
李昀 《世界历史》2016,(4):27-36,156,157
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严峻形势,杜鲁门政府酝酿出台欧洲复兴计划。为了动员美国民众支持这一计划,杜鲁门政府构筑了一套以"自由"为核心的政治话语体系。他们从"自由"着眼,制造国家安全威胁,并将苏联视为"他者",与社会团体共同塑造了美国作为"自由捍卫者"的国际形象。借助宣传欧洲复兴计划这一有利时机,美国将强烈的道德因素注入追求国家利益的对外援助政策中。这不仅赢得了美国民众对欧洲复兴计划的认同和支持,而且为美国政府全面介入国际事务提供了"合法性"理由和意识形态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威廉·佩恩欧洲“永久和平计划”的创新性在于重新定义了欧洲和平联盟;矛盾性在于既提倡平等宽容,又怀慕等级制的秩序安宁,既呼吁欧洲各国君主建立“兄弟情谊”,又容忍各国间威胁利诱和尔虞我诈;局限性在于把和平希望寄托在君主的道德良知与私人情谊上,乐观地相信理性与教育可以解决时代危机,忽略了国际政治和宗教的复杂性与民众的作用。然而,若对佩恩欧洲“永久和平计划”的认识止步于此,就略显单薄和庸常了。在多重语境、多维谱系中对佩恩的欧洲“永久和平计划”进行多元反思,有助于得到更为清晰的立体“映像”,即佩恩的欧洲“永久和平计划”不再是拘泥于某种逼仄语境主义的教条,而是在谱系学和反思性中不断被激活、阐释和对话的学说。佩恩的欧洲“永久和平计划”具有客观事实和主观意义所构成的二元特征。客观事实和主观意义在语境和谱系中的互动和转化,有助于打破线性思维和循环思维,有益于构建立体思维,进而为人们理解和阐释国际思想史提供新的路径和视角。  相似文献   

17.
美国铁路与经济现代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顾宁 《世界历史》2003,(6):57-66
铁路既是美国工业革命和技术发明的结果 ,也是促进美国工业革命、技术发明和现代化的重要因素。“铁路时代”把铁路建设推向快速发展阶段。 1 888年 ,美国铁路里程已经超过全欧洲的铁路里程。在美国实现了现代化和进入后现代化时代后 ,这场规模宏大的运输革命证明 :铁路的修建带来了经济结构的变化、技术的创新、大企业的产生、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社会结构的变化、城市化的加快、农业的资本主义化、广告业的大发展、生产模式的转变以及美国经济在其他方面战略性的变化。铁路至今仍在美国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超 《文史月刊》2012,(11):47-49
1963年1月,法国和德国签订了《法德友好合作条约》,标志着曾经为世仇的法国和德国最终实现了历史性和解。这种局面的出现,除了法德两国本身的努力外,还与美国的相对强大和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有关系。从美国的角度看,法德和解是美国无心插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与马歇尔使命章百家1946年既是国际关系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内部发展的转折点。马歇尔就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来华调解国共矛盾的。对历史学家来说,中美关系史上没有任何一个题目象马歇尔使华这样有极其详尽的史料。美国方面的档案已全部开放。中国方面,大陆和台湾...  相似文献   

20.
二次大战以来,日本发展国内经济一直采取“贸易立国”的战略,而且在短期内一跃而上,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强国。但近年来日本开始逐步改变这一战略,转向“海外投资立国”,为此正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向海外扩大投资。海外投资的缘起日本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逐步建起了独具特色的“整套的自给型的工业结构”。同西方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