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物》2017,(3)
《赵简子》是即将出版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中的一篇,共11支简,除简4、11有残缺外,其他基本完整。原简无序号和篇题,由相对独立的两部分组成,两部分都是对话体,属于语类文献。前一部分是范献子对赵简子的进谏,反映了范献子和赵简子之间的微妙状态。后一部分是赵简子和成鱄的问答,主要阐述了俭、奢与礼以及国家治理之间的辨证关系,对于研究春秋晚期的历史和思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几个国君都好宠物,然赵简子与秦穆公不以宠物为重而以人为重,这就难得了。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被看作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典范。而在传统士人笔下,历代君主好色嗜酒之类的个人行为作为百姓民生的对立面,多被载入典籍,以为后世鉴戒。不过,从春秋时期几位君主的事  相似文献   

3.
正《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近日由中西书局出版,第七辑共收录竹简四篇,整理者分别命名为《子犯子余》、《晋文公入于晋》、《赵简子》和《越公其事》,都是传世文献及以往出土材料所未见的佚篇。《子犯子余》记重耳流亡到秦国,子犯、子余与秦穆公的对话,以及秦穆公、重耳先后问政于蹇叔。《晋文公入于晋》记述晋文公从秦归晋  相似文献   

4.
太原金胜村赵简子墓所见春秋晚期礼制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太原金胜村赵简子墓随葬器物的考察,此勘先秦文献中的相关史实,得出春秋晚期各项礼制均已发生变化,赵简子墓葬之规格符合其“卿”身份的结论。说明在赵简子时赵氏势力虽然蒸蒸日上,但仍处于蓄势时期,遵守礼制是赵氏在残酷的政治氛围中必须做出的一种姿态。  相似文献   

5.
对“蜀”字以及赵孟称谓之认识张崇宁太原南郊区全胜村251号大墓的发掘在全国是一件颇具影响的发现(见《文物》1989年9期,许多学者同仁对此十分重视。一九九0年十一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古文字研讨会上,我有幸看到一篇论文,题目为《赵简子戈考释》(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6.
正这是一则在华夏大地传颂了2000多年的经典故事,家喻户晓;这是一位集智慧和坚韧于一身的慈母,令国人敬仰。宋代学者王应麟编著的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讲述的第一个故事就是孟母教子:"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迁择邻而居,为儿子小孟轲创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割线断机,使孩子明白了  相似文献   

7.
据《史纪·殷本纪》、《百姓祖宗图典》等有关文献记载,汤姓源于商朝开国君主汤,祖根河南,远祖—直可以追溯到黄帝。黄帝有个儿子叫玄嚣,玄嚣有个儿子叫蟜极,蟜极有个儿子叫帝喾,帝喾有个儿子叫契,契的第十四世孙即为汤。 夏朝末年,居住在黄河下游的商部落,始祖名契,是黄帝曾孙帝喾之子,因辅佐禹治水有功,被帝舜封于商(在今河南商丘南),赐姓(名)子契,后以子为姓。契传十四世至履(履,字汤,又称成汤,尊称天乙),正值夏朝末代王夏桀统治时期。履继位后,爱护民众,施行仁政,深得人民拥戴,周围一些小国也慕名前来归附,因之,势力迅速扩大。夏桀是个暴君,他竭尽民力,榨取民财,人民对他恨之入骨,诸侯也不愿听从他的号令。这时,履又得到两位贤臣伊尹、仲虺的辅佐,如虎  相似文献   

8.
从前,在一个傈僳族山寨里有个人家,夫妻俩生了五个儿子,日子过得也还可以。但有一天,他们的儿子突然得了急病,一连死了四个,只有最小的一个还活着。夫妻俩气出病未,怎么也治不好,最后也先后死去了。一家七口,只剩下个孤儿老五。孤儿无力安葬爹妈,只得到山官家卖身当奴隶,换了一瓶酒和一个猪头,请来了乡亲寨邻,简简单单办了丧事。从此,孤儿当了山官家放牛的奴隶。有一天孤儿在山上遇见了一个美丽的姑娘,她下  相似文献   

9.
吴祺 《江汉考古》2023,(6):110-114
结合传世与出土文献,上博简《从政》甲篇简19“”当读为“狯”,乙篇简1“”当读为“欺诒/绐”,《三德》篇简5“利”当读为“履”;清华简《汤处于汤丘》篇简2“”当读为“顺”,简16“”当读为“滞”,《赵简子》篇简10“孚”当读为“浮”。  相似文献   

10.
约旦现任国王阿卜杜拉二世属于半专制的君主,介于象征性君主和专制君主之间。他有很大的权力。不久前,在接受《大西洋月刊》记者的采访时,他透露了国王的生活和当国王的感受。对于他来说,特别是在“阿拉伯之春”汹涌而至之际,当国王真的没那么美妙。即便是一个有权力的国王,阿卜杜拉都想不干了。他还说,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仅仅做一个象征性的君主。这或许更好  相似文献   

11.
唐植群 《神州》2012,(22):342-342
孤儿是可怜的,有爸爸有妈妈的“孤儿”更可怜,为什么?中学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课文《小男孩》是当代作家魏志远所写的一个短篇,小说完整地记述了只有9岁的主人公“小男孩”被妈妈当作出气筒,在妈妈的逼迫下去已和妈妈离婚的爸爸那里要生活费,即使亲生儿子找上门来,爸爸也不认他,爸爸抛弃了儿子,不给他生活费。小男孩无法面对妈妈,竟不敢回家,只得在外露宿,成了有爸有妈的“孤儿”。小说成功塑造了一个由于父母离异而变得无依无靠、寂寞孤独的近似孤儿的形象,反映了当今社会父母离异给孩子心灵上带来的伤害和生活上带来的困苦。  相似文献   

12.
一刊登在《闲谈家》上的雍正遗诏1770年7月,俄国著名启蒙运动者尼·伊·诺维科夫(1744——1818)创办的《闲谈家》杂志上,在显著位置刊出了一篇中国皇帝雍正的遗诏,标题是“中国汗雍正给儿子的遗嘱”。雍正皇帝即清世宗胤禛,是清朝前期一位颇有作为的君主,也是一个在国内外很有影响的中国皇帝。雍正晚年虽因病缠身,但仍“照常办事”。  相似文献   

13.
论《明夷待访录》的政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儒家自孔子起就抱有社会的一切进步与退化都直接系干君主的好坏这样的政治信念,黄宗羲也不例外。因此,黄宗羲最关心的也就是确立起关于君主的观念,它构成了《明夷待访录》政治思想的核心。黄宗羲 认为人类最初并无所谓君主,人各自私,人各自利,社会生活中缺乏谋求公利去除公害的人。为了补救这种弊病,于是产生了君主。因此,君主本质上是为了替大众谋福利而产生的,而不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利益。君主“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原君》);“知天下之不可无养也,为之授田以耕之…  相似文献   

14.
任衍钢 《文史月刊》2014,(12):69-72
一段历史扑朔迷离,一段往事历久弥新,一个故事几经改编,一部史剧驰名中外,这就是"赵氏孤儿"的故事。作者对古今中外有关《赵氏孤儿》的各种版本做了详尽的收集介绍,以供读者进一步了解这个剧本的传奇。最早《赵氏孤儿》故事的版本,是春秋史学家、中国传统史学之父左丘明(约前502年-前422年)的《左传》版本。故事发生在前587年,晋国大夫赵朔已死,其妻晋成公之女庄姬与赵朔叔叔赵婴齐乱伦私通,引起赵家内讧。  相似文献   

15.
刘锴 《南京史志》2009,(6):16-16
儿子今年13岁,却已是一名初中生了;儿子生于普通的工薪族家庭,却已是小城惟一的“终身荣誉游客”了;JD子虽然尚在读书,却已拥有了自己的“账户”……每每谈及这些,我和老公最感欣慰的是:我们给儿子安上了一双飞翔的翅膀,使他拥有了一片自己的天空!儿子还没出生时,单位同事和亲友们就抱来了一大撂《育儿手册》,  相似文献   

16.
有一个孤儿,靠打柴为生,过着孤苦贫困的生活。一天,孤儿在山坡上砍柴,忽然,一朵白云低低地从他身旁飘过。他举起砍刀,无意地向白云砍了一刀。说也奇怪,他这一砍,从那朵白云里掉出一只姑娘的鞋子,落在他面前。孤儿望着飘去的白云,拣起那只鞋子,看了看就装进挂包中,继续砍柴。一会,柴砍好了。同往常一样,他背柴到街上去卖。孤儿正卖柴,忽听人们议论:土官的女儿被妖精抓走了,谁能把姑娘找回来,土官要重重地奖赏他。孤儿听到这些话,一下子想起他砍白云掉下一只鞋子的事来。他想:那朵白云可能就是抓上官女儿的妖精吧!孤儿卖了柴,怀着一颗同情心,提着那只鞋子走进官府里去了。土官一见鞋子,便认出是他姑娘穿的,急忙问道:  相似文献   

17.
在古人眼里,“礼”本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也”,然而有些礼的规定非但没有起到这一作用,反而屡屡引起朝廷的混乱,这就是“为人后为之子”这条“礼”。由宋英宗朝之“濮议”所引发的让皇帝喊他人为爹的一场轩然大波便是一个明显例证。“为人后为之子”语出《公羊传》成公十五年。由于《公羊传》作将春秋时的两个“婴齐”误认为一,遂使本来是公子遂儿子的仲婴齐便成了他父亲的孙子、他哥哥归父的儿子,“为人后为之子”的理论也由此误释而产生了。  相似文献   

18.
<正>一、问题的提出君主论或者说帝王论,是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将君主论单独提出,作为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重要问题加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对历史上的"皇帝现象"有进一步认识,二是可以丰富古代历史理论的内涵。较早对这个问题予以重视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的瞿林东。在1988年《史学情报》的一篇访谈录中,他在论及马基雅维利的著作《君主论》时指出:"中国封建社会这么长,历代君主这么多,明君、昏君都不少,可是我们史学界就没有写出一本《君主论》……这可能是  相似文献   

19.
一方面,《我的如意狼君》是一个类似《呼啸山庄》的故事:一个长得帅的孤儿,为了复仇,卖弄魅力接近仇家的两个女儿,玩弄她们的感情,然后想办法让其家破人亡;另一方面,它又像老掉牙的女人励志大戏,酱油行的收养女儿苦苦挣扎维持小本经营,又与孤儿展开了一段从青梅竹马到久别重逢再到心心相印的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总有三角恋一番,总有子女去争产",黄耀明的《翡翠剧场》寥寥几句唱尽TVB师奶剧永恒的主题。尽管故事主线就是如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作者根据《三国志》及有关考古资料,论证朝鲜《三国史记》中多误载了二世国王的世系,其中之一就是《三国史记》中记载的高句丽第十世王——山上王延优。 纪传体史籍的历史事件,是以君主世系这一线索贯连起来的。高句丽君主世系的记载正确与否,关系到历史事件的时间正确与否,正确阐明《三国史记》中关于高句丽君主世系错误之所在,对由此而引起的有关高句丽历史事件在时间上的紊乱,将可起到澄清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