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富豪有不捐款的自由,但要获得社会的尊重,不能仅仅做到不突破下限,这在某种程度上背离了社会道德期待。当曹德旺为新冠肺炎疫情解囊1亿元的时候,潘石吃却仿佛在体验个人名誉的破产流程。由于在慈善救助方面出人意料的冷漠抑或冷静,这位一向以诚恳形象示人且擅长自我营销的地产商遭遇了网友的群嘲,“只加油不捐款”成了潘石屹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2.
刘佳 《文史天地》2007,(7):49-50
韩信的一生跌宕起伏,从“贫无行”的流浪汉,到“略不世出”的大将军;从功高震主的齐王,到身陷囹圄的犯人,驰骋疆场、功无二于天下的一代名将最终死于妇人之手,死无其所,怎不令人扼腕叹息。有人说韩信的悲剧是历史造成的,是封建君主唯我独尊意识的牺牲品,这一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封建帝王具有极度自私的排他性防范心理,  相似文献   

3.
韩信瓜在戴庄镇与邳城镇交界处,有一东北西南走向的山,叫倚宿山。这里以前盛产一种西瓜,叫“三白”西瓜:白皮、白瓤、白籽,驰名苏北鲁南。这种西瓜,不仅能消暑解渴,而且还能治病。夏天如果人拉痢,牛中暑,只要连连喝上几天三白西瓜汁,不用服药自好。据说这种西瓜品种是当年楚王韩信留下的。传说韩信年轻时,遍访名山,广交豪杰。一年初  相似文献   

4.
代王韩信考     
《沧桑》1995,(5)
韩王信徙封代王,在《史记》中有明确记载,然而在《汉书》及《资治通鉴》等史籍中,却认为韩王信只易封地而不易封号,认为韩王信徙都马邑(今朔州市)后仍为韩王。出现这种分歧的原因何在?韩王信徙封后究竟称代王还是仍为韩王?本文拟从《史记》和《汉书》中关于韩王信的不同记载中,辨析其中真伪。  相似文献   

5.
后人多有为韩信被杀叫冤的,本文则认为不冤。可一读。韩信曾在项羽手下为郎中,但是他多次以策干项羽,羽不用,就投奔刘邦。开始刘邦也没有重用韩信,因而韩信离汉出走。但是丞相萧何发现韩信是一位将才,因而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在萧何的举  相似文献   

6.
刘林 《贵阳文史》2012,(5):38-39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这个被世人津津乐道的成语出自韩信和刘邦的一次谈话。如果你当时在现场或者看完他们的对话后,你就知道韩信的话是多么愚蠢多么要命了。在中国军事史上,能称得上大神级别的军事家,韩信无疑是其中之一。韩信身兼几个头衔,不但与刘邦的首席参谋张良和后勤部长萧何同立汉初三杰之列,而且还是汉初三大名将之一,另外两个是猛将英布和游击战始祖彭越。在帮助刘邦夺取天下的这5个关键人物当中,韩信的名气自然是最大的,不但盖过功居第一的萧何,甚至连身居殿堂的刘邦也稍显逊色。  相似文献   

7.
公元前207年秦亡(一般史书说前206年秦亡,误。),刘邦与项羽争夺霸权,挥戈相向,逐鹿中原,韩信就是这时涌现出的杰出的军事家。 韩信是淮阴(江苏淮安)人,自幼家贫,“常从人寄食饮”。苦难的生活,砥励他勤奋好学.尚武知兵,青年时代即显露出军事才能。他曾在项梁和项羽 下执戈,均不得志。后经萧何举荐,刘邦筑坛拜将,韩信才真正开始了他统帅三军,驰骋沙场的军事生涯。在楚强汉弱的形势下,他奇迹般地败楚兴汉,为刘邦问鼎中原立下了汗马功劳。封王后他的命运每况愈下,遭贬、受软禁,最后以谋反罪惨遭杀戮。纵观韩信的一生,是可歌、可泣、可悲的,他成…  相似文献   

8.
韩信遗迹,史书记载甚明,按理无需辨正。可是,近年来有人认为:“韩信是淮安县淮城镇孕育出来的英雄儿女”、“淮城镇一带所有韩信遗迹均属原址”。此类文字尚见诸报刊或电视录像中,混淆视听,贻误匪浅。为了尊重历史,消除讹传,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曾数次对淮阴、淮安一带的山河进行了考察,并对韩信遗迹做了究本寻源的考证工作。今陈管窥之见,谬误之处,祈请史学界人士批评指正。 韩信(?—前196)系淮阴人氏。《史记·淮阴侯列传》有载,他是我国秦汉之际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合称为“兴汉三杰”,名闻天下。并著有《兵法》三篇,惜今已失传。在楚汉  相似文献   

9.
山西“尚方文件”诞生记 我曾任太原市人民武装部宣传科长,“文革”初期介人地方“支左”,后任省革委保卫组办公室副主任,1970年初,被调到“山西省清队整党办公室”任副主任。  相似文献   

10.
一条筑城老街,一个千年故事。旧时的贵阳以北门桥为界,分为老城和新城两个部分,贯城河姍姍北來,从城市的腰腹部穿城而过。当年,河水清澈平緩,就像-条束在贵阳城腰际的玉带,因此贯城河也称"玉带河"。  相似文献   

11.
正性格决定命运,人的富贵或贫穷与能力有关,更与性格相连。自大的人总是高估自己的能力,自恋的人只能在镜子中找寻美好的自己,自私的人总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自我的人始终徘徊在自己的世界里。能力突出的人往往会傲慢,无法与同僚和谐相处。遇见一个有容人之量的领导,还能安身立命,一旦缺乏领导的容忍,他的命运就像行进在汹涌波涛中的小舟,随时舟覆身亡。魏延就是这样的人,能力非凡,在刘备、诸葛亮帐下能身泰名遂。诸葛亮一死,  相似文献   

12.
韩信“明修栈道”地点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前三○六年,刘邦用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策,由汉中北上,越秦岭,入大散关,袭击“三秦”,逐鹿中原,消灭项羽,统一全国。关于“暗渡陈仓”的路线,近年来,有些史学工作者进行了探讨,约有两种意见。一种是由今汉中勉县西北经略阳与甘肃徽县、两当入大散关(在今宝鸡西南三十里),渡陈仓县(宝鸡市东),攻风翔,取武功,东围雍王章邯于废丘(今陕西兴平县东南十里)。另一种是由勉县北上,经百丈坡,至凤县的陈仓沟,折向西北入大散关,渡陈仓  相似文献   

13.
论“冤臣”     
论“冤臣”张海鹏天意只如此,将军足可伤!忠无身报主,冤有骨封王。苔雨楼墙暗,花风庙路香。沉思百年事,挥泪洒斜阳。①这是一位诗人写的悼念岳飞的一首五律。岳飞是爱国名将,是民族英雄,同时又是一位含冤而殁的冤臣。他的事迹,自南宋而下尽人皆知。其实,千百年来...  相似文献   

14.
以诗词形式评说史实,臧否人物,阐释哲理,是我国古典诗词的一大特点。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在风波亭杀害民族英雄岳飞父子,似乎已成定论。所以,西子湖畔岳飞墓对面,铸有秦桧、王氏夫妇跪地的铁人,任人唾骂。但后人在斥骂秦桧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疑问。秦桧虽为宰相,位高权重,  相似文献   

15.
广西有姓韩改姓韦,其远祖是汉初韩信的流传,民间流传众多,各说各的,且很神奇.如传说韩信被害后,其大子逃至广西宾州,繁衍至今已24代了.  相似文献   

16.
孙丹年 《炎黄春秋》2013,(11):40-45
川陕苏区的阆南县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川北南部县的党史工作者们,在整理编辑红军史料时,创造了一个新名词“冤烈”,纪念川陕苏区在“肃反”中被冤杀的红军及地方干部。  相似文献   

17.
广西有姓韩改姓韦,其远祖是汉初韩信的流传,民间流传众多,各说各的,且很神奇。如传说韩信被害后,其大子逃至广西宾州,繁衍至今已24代了。191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记有“萧何匿韩信子于南粤,取韩之半,改为姓韦”。南宁晚报1996年11月25日刊登单稚琛《韦姓的来历》的小文  相似文献   

18.
韩信出生及其少年时期生活属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信 ,这位汉朝开国元勋。两千年来 ,他的故事曾为多少人所传颂、评价、辨析。因他而留下的故地遗址名胜 ,也曾吸引着古今中外无数游客来此游览、纪传。而究其他的出生属地 ,其实历史早有定论 ,确也无可非议。韩信是淮阴人。他出生在淮阴 ,少年亦生活在淮阴 (今淮阴县码头镇 ) ,为了探寻韩信的详细生地 ,本人根据已掌握的史料和现存的历史遗址 ,从两方面进行探讨。一、史书对韩信出生属地的记述自古以来 ,著述韩信的诗、书可以说是数以千计。大凡写到韩信的总是提及到韩信出生属地。司马迁的《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一开头就说 :“淮…  相似文献   

19.
熊剑平 《文史天地》2011,(12):49-52
郦食其(食音异,其音基)自幼喜好读书,富有智谋,却因家贫落魄,一直庸庸碌碌,无所作为。为了谋生,很长时间里他只得做一个替人看门的门卒。虽然衣食难寻着落,郦食其的个性却一直非常张扬,乃至"县中人皆谓之狂生"。直到六十多岁时,他才投奔刘邦而获重用。在刘邦手下,  相似文献   

20.
秦汉之际,有两个叫韩信的人活跃于历史舞台上,巧的是,二人不仅同名同姓,还都与汉高祖刘邦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他们一同为刘邦效命,一同为刘邦得到天下立战功,一同做过刘邦的封疆大吏,最后,一同倒在刘汉政权的屠刀之下。尽管二人出身有别,经历不同,但最终都成了刘家王朝的牺牲品,从这点看,两个韩信可谓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