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二、南下灭陈的具体部署隋文帝杨坚刚刚夺取政权便有吞并江南之志,但新建的隋王朝内部不稳,实力不强,尤其北部边境屡遭突厥袭扰、牵制,所以隋文帝的统一战略被迫由先南后北改为先北后南。开皇四年(584年),隋文帝利用突厥内部矛盾,通过政治外交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略击败了强大的突厥,平定北方。北方边境的安宁为隋文帝大军南下灭陈提供了坚实的后方  相似文献   

2.
正武德年间,东突厥屡次南下扰边,威胁唐北部边境。629年11月,唐太宗为解决北部边境问题,派兵反击,最终攻灭以颉利可汗为首的东突厥。经过长达4年的战略准备和部署,以突厥进攻河西为借口,命李靖为主帅,分五路大军分别出击,进攻突厥。唐军主帅李靖接连奇袭定襄、阴山,战争持续4个多月,唐军最终攻灭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唐灭东突厥,使隋末以来北方突厥对中原的袭扰得到了有效遏制,并为征伐薛延陀、回纥、吐谷浑、高昌以及西突厥打下了重要的战略基础。同时,唐太宗恩威并施,采取了非常成功的民族政策,获得"天可汗"的称号。  相似文献   

3.
正隋炀帝杨广(569-618),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同时也是一位有着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的君主。他是征陈(南陈,557-589)的主要指挥者,在他的统领下,50万隋军一举灭陈,完成了国家统一。此后率军北上击败突厥进犯。《隋书》称赞他"南平吴会,北却匈奴,昆弟之中,独着声绩"。杨广在位期间,修大运河,此后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大运河都是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业二年(606),杨广建  相似文献   

4.
##正##所谓"东突",即"东突厥斯坦"的简称。这个名词的来源,是6—8世纪活跃在亚洲北部草原上的一个古代民族——"突厥"。其初属柔然,6世纪中叶并铁勒部、灭柔然,建突厥汗国。6世纪末,突厥分裂成东、西两部,至8世纪回鹘政权灭后突厥汗国,作为古代民族的"突厥"随即退出历史舞台,不复存在。突厥只是个语言学概念"突厥"虽已消失,但把它的名字留给了亚洲北部草原上那些语言与突  相似文献   

5.
隋代江南士人的浮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灭陈,结束了近300年的南北分裂,重新统一全国。但长期的分裂使南北政权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诸方面存在着不小的差异;此间崛起的江南世族和豪强已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实力,成为统一政权中不容忽视的政治力量。这是以往统治者没有碰到的极其棘手的新问题。对此,隋统治者采取什么措施吸纳江南士人呢?江南士人在东晋南朝,一直把持着中央和地方的  相似文献   

6.
隋朝,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的时间较短,从公元581年杨坚灭周立国开始,至公元618年,隋杨帝杨广被害为止,前后经历了38年,时间虽不算长,但它所创立的各项制度对以后的朝代都有过重要影响。它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应该说在这一段封建社会历史上有所建树,是一个有作为的君主。杨坚,是北周勋臣杨忠之子,袭父爵随国公,杨坚建国号为隋,本是袭父亲随国公的“随”字,因其厌恶中间的“辶”(走),认为不祥,于是改“随”为“隋”,象征升平安定。当时他属于在北周掌握实权的“外戚”。隋文帝灭周取得政权以后,他首要的功绩在于统一了全国…  相似文献   

7.
隋朝统一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朝统一新探胡如雷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四次最重要的统一事件:第一次是由战国走向秦统一,第二次是由魏晋南北朝的长期分裂走向隋统一,第三次是由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大分裂走向宋统一,第四次是由宋金对峙到元统一。显然,由隋文帝杨坚发动的灭陈统一战争,在中国历史上...  相似文献   

8.
王仁恭是中国历史上抗击外族侵扰的一位英雄人物,但他的事迹却鲜为人知。王仁恭,字元实,甘肃天水人,少时喜武好兵书。隋文帝开皇18年(公元598年)随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道行军总管杨素出长城迎击进犯的突厥述头可汗。在扬素的正确战略指挥下,王仁恭身先士卒,奋勇向前,率军大破突厥军,达头遭到重创而遮,从此再不敢进犯.此役杀伤俘虏敌人不可胜计,初次显露了王仁恭的将略胆识和勇猛刚毅。因而深受杨素的赏识,被隋朝封为拜上开府、以骠骑将军典蜀王军事。隋炀帝后期,由于隋朝内乱,突厥又乘机骚扰北方边境。王仁恭被封为大将军,领马邑(今山西  相似文献   

9.
唐廷曾以颉利之地六州置定襄、云中二都督府,而其设置时间存在争议.学界主流的贞观四年说不确,其实际应置于贞观末年突厥部落南返之后,具体时间应在唐灭薛延陀汗国后的贞观二十一年.设置之初,二都督府辖白登等六州,至贞观二十三年被调整并增置为苏农等十一州.  相似文献   

10.
关于评价杨广的几个问题华世史学界历来对隋文帝之死因、杨广营建东都、开凿大运河,以及隋亡的原因等问题的看法不同,各执己见,分歧较大。笔者仅就这四个问题,略陈管见,以求教于列位专家学者。一关于隋文帝之死,《高祖纪》的记载是:仁寿四年秋七月,“甲辰,上以疾...  相似文献   

11.
贞观四年,唐灭东突厥,以其部落置府州,历来关于此番突厥府州的名目可谓众说纷纭。本文考察唐初政治社会背景,结合出土墓志铭文,对贞观四年至贞观二十三年间突厥府州的置废沿革提出新的见解,认为贞观四年唐仅置顺州一州,贞观六年后方新置北开、北抚、北宁、北安诸州,其中北安州为粟特胡人州,故不在史载的顺祐化长四州之列。并探讨唐廷对其行政管辖方式的变迁,指出唐置宁朔大使属于突厥无府州时期的临时性监管系统。  相似文献   

12.
玄奘故里     
夏阳 《丝绸之路》2008,(11):51-52
出洛阳东行,沿207国道,车行约一小时,就到了玄奘故里旅游区。玄奘于隋文帝仁寿二年(602)出生于偃师县的陈河村。陈河村坐落于景山之阳、休水之滨,依山傍水,风景十分优美。这里有凤凰谷、晾经台、马蹄泉、唐僧寺、玄奘墓地等和玄奘有关的文物圣迹.流传着许多关于玄奘的传说故事。  相似文献   

13.
出洛阳东行,沿207国道,车行约一小时,就到了玄奘故里旅游区。 看过《西游记》的都知道玄奘就是去西天取经的唐僧,是我国唐代著名的佛学家、翻译家和旅行家。玄奘隋文帝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出生于偃师县的陈河村。这村坐落于景山  相似文献   

14.
正据《资治通鉴》记载,贞观三年(629年),唐太宗下诏派出几路大军讨伐东突厥,由兵部尚书李靖担任总指挥。到贞观四年(630年)春天,唐军俘虏了颉利可汗,取得了彻底胜利。四月戊戌日,唐太宗登上长安的顺天门城楼,盛陈文物,引见颉利,历数颉利的五大罪行。其后,太上皇李渊感慨于太原起兵之时曾经被突厥掣肘,感叹曰:"汉高祖困白登,不能报;今我子能灭突厥,吾托付得人,复何忧哉!"似乎是对李世民发动政变夺取皇位的公  相似文献   

15.
《文博》2021,(4)
慕容三藏是历仕北齐、北周、隋三代的重要军事名将,其墓志可以与正史本传相比勘,有补史、纠谬之作用。慕容三藏开皇七年(587)任吴州刺史,与准备伐陈有关,九年平陈后吴州改为扬州、置总管府,慕容三藏亦随之改官,调至与突厥接壤的凉州道;其母魏东平长公主是北魏孝武帝元修之女,可补史传之阙载;其袭爵为北齐武威郡王,夫人叱李氏为武威王国妃,与武威王段荣家族无关。  相似文献   

16.
一、隋炀帝是怎样堕落腐化的隋炀帝杨广,如隋书本纪所说,年青时代是一个富有文艺修养且态度沉着严肃,被一般官僚推许为「朝野属望」的英俊人物。有一次他出外参加狩猎,遇雨,侍从们把油衣拿来请他穿,他说:「士卒多沾湿我独衣此乎?」马上叫拿走了,说明他在细微小节上有收揽人心的一套手法。伐陈战争他任行军元帅、陈人高智能叛变他被派做杨州总管,坐镇江都,突厥寇边,再一次做统军元帅,这些事情说明了他父亲文帝杨坚对他是非常器重的,而他每一次也都能完成他父亲交给他的任务。灭陈战争结束后,他  相似文献   

17.
经由隋文帝的极力推动,中国佛教终于走出北周武帝灭法运动的阴影,并在隋朝两位国君的支持下迅猛发展.相比隋文帝,隋炀帝对佛教则主要侧重于利用.为恢复丝路贸易,大业年间隋炀帝西巡,打败吐谷浑,期间曾经举行过两次重要的佛事活动:诏令慧乘讲诵《金光明经》和礼拜凉州番禾瑞像.该文以此为中心透视隋炀帝的佛教护国思想及其来源.  相似文献   

18.
7世纪前半期,唐朝漠北地区的主要背离势力,先是突厥,后为薛延陀。贞观初年,唐中央政府凭借其初具优势的军事实力,利用突厥上层集团的内部矛盾,从政治和军事上彻底打败了突厥,结束了突厥称雄漠北的历史。当唐朝把注意力对准突厥之际,漠北地区的  相似文献   

19.
隋文帝死因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隋文帝之死因,史学界已早有定论。现今通行的史学论著大都认为被其子炀帝杨广所杀。(1)最近笔者阅读《隋书》、《资治通鉴》等历史文献,发现这种说法颇值得怀疑。故不揣浅陋,略陈管见,以就教于史学界。  相似文献   

20.
武德九年 (公元 62 6年 )八月 ,唐太宗刚刚取得帝位 ,突厥大军就直逼渭水便桥。突厥兵临京师城外 ,无疑对唐是严重的威胁。据两《唐书》的《突厥传》与《资治通鉴》的有关部分记载 ,唐太宗面对险情 ,充分显示了智勇兼备的政治家军事家风范 ,轻而易举地迫使突厥退兵。其实 ,这只是表面表象。据《执失善光墓志铭》和《安元寿墓志铭》的有关内容 ,突厥的执失思力居间发挥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他既使唐太宗知道了突厥的实际情况 ,也满足了突厥索取物质财富的要求 ,促使双方议和罢兵。两种《墓志铭》的有关内容 ,补充了有关文献记载的不足 ,加深了史学工作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