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0年12月10日,重庆良庄沈钧儒的寓所内热闹非凡──这天是沈老的女儿沈谱和著名记者范长江结婚的日子。 尽管严冬寒冷,尽管周围的暗探和特务横行,政治空气十分紧张,但二楼的屋内却春光融融,笑语盈盈。 住在三楼的茅盾夫妇主动为两位新人把新房布置得简朴而雅洁,新郎和新娘十分感谢这诚挚的友情。二人含情相视,陶醉在幸福的回忆中。两年前在武汉时,范长江和邹韬奋为商讨救国大计,经常出入沈家。一次邹韬奋向沈钧儒提出欲牵范长江和沈谱的红线,沈老自然转告女儿。当时沈谱虽知范长江是写《中国的西北角》一文的名记者,但…  相似文献   

2.
1927年6月,发生了四川军阀屠杀学生的“三·三一”大惨案,当时范希天还是一个17岁的中学生,他只身流亡到武汉,参加了第二十军的学兵营,当了一名小兵。后来他随营开拔到南昌,并正式进入以贺龙为军长的第二十军,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他跟着撤退的部队,辗转到过潮汕、广州、福建、江西,后来到了南京。  相似文献   

3.
正在1952年3月21日、22日的《人民日报》第二版连载了关于平顺县一个小山庄"川底村"的文章《川底村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作者是大名鼎鼎的《人民日报》社社长范长江。《川底村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是范长江在《人民日报》社社长任上唯一的一篇新闻作品。新闻大咖范长江范长江,四川人,是中国杰出的新闻  相似文献   

4.
严怪愚 《文史天地》2004,(11):38-42
1938年春,台儿庄大捷之后,我到了徐州。同旅社住的一位《武汉日报》的记者告诉我,说:“名记者范长江明天便要到徐州来了!”语意中似挟讽诮。我说:“本是名记者嘛!我们欢迎!”他愤愤地说:“什么名记者?!我就不信那一套!未来之前,先创气氛,要别人为他准备住处,安排生活;既来之后,又大宴宾客,到处拉扯,简直像个大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物中,有相当多的古代工艺美术品,无论金玉木石,还是织绣服饰,都以其独到的技艺和独特的东方风貌,在人类化遗产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然而,古代工艺美术所依存的化背景早巳远离现代生活,“生态环境”的变迁几乎使这种世代相传的艺术成了“昔日的辉煌”,唯有历代物还在展现中华明之光。这种光芒,义必然会折射到现代艺术设计的身上,物与艺术设计真有一种难解的缘份。  相似文献   

6.
严怪愚 《百年潮》2006,(6):58-61
初识老乡范长江 1938年春,台儿庄大捷之后,我到了徐州.同旅社住的一位<武汉日报>的记者告诉我,说:"名记者范长江明天便要到徐州来了!"语意中似挟讽诮.我说:"本是名记者嘛!我们欢迎!"他说:"什么名记者?!""老实说,没有<大公报>这块牌子,凭他的本事,他‘红'得起来吗?"(范长江当时是汉口<大公报>战地特派员)我说:"我佩服的倒是他的本事,而不是<大公报>这块牌子.我认为不是<大公报>这块牌子为范长江生色,而是范长江的<中国西北角>和<塞上行>这两篇文章给<大公报>生色."  相似文献   

7.
(一) 穆藕初(1876~1943年),名湘碉,上海人,民国时期爱国实业家。6岁人塾,光绪十五年(1889年)人棉花行学徒。和当时的许多有志青年一样,穆藕初受国家半殖民地被压迫被欺辱的国情所激励,立志要苦学成才,以与列强一决高下。他自学英文及文化课,于1900年考进上海江海关任办事员。1904年,穆藕初与马相伯等人组织“沪学会”.声援上海各界的反美爱国斗争,从事资产阶级改良活动。  相似文献   

8.
叶学丽 《纵横》2014,(1):46-49
毛泽东是我们党的领袖,也是共青团的缔造者和领导者。从湖南早期建团活动,到重建青年团时的运筹帷幄,再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青年团工作的关怀和指导,毛泽东为共青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张伯苓与蒋介石的不解之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伯苓(1876—1951),以创办南开大学著称于民国教育界。这位著名的教育家早年立志“终身办教育,不做官”,并以实际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1926年,先是北京政府的国务总理颜惠庆请他出山,担任教育总长,随后奉军入关,张学良又邀请他出任天津市市长,但都遭到张伯苓的婉言谢绝。然而,在蒋介石当政以后,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张伯苓对民国政坛的核心人物──蒋介石从崇拜发展到迷信的程度,他与国民党政权的关系也逐步密切。 一、教育搭桥,政治结缘 张伯苓可以说是民国时期私人办学的先驱,也是当时以个人力量创办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0.
背山面海、颇具气势的九龙半岛酒店,是香港最著名的豪华酒店之一。上世纪30年代内地很多军政要人抵香港,或避难,或小憩,或逍遥,九龙半岛酒店则是他们的首选之地。  相似文献   

11.
薄一波是惟一健在的中共七届中央委员,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年代里,他长期在陈云直接领导下工作。尽管比起其他老战友来,或许薄一波与陈云第一次见面的时间并不算很早,但他们之间确实有太多太多的不解之缘。 “这种领导经济工作的方法,就是善于 牵住牛鼻子,因而进退自如,疾徐由 我,真可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了。” 薄一波与陈云相识于延安。 1943年11月,薄一波从敌后太岳根据地到延安,准备出席党的七大。这是他入党以来第一次来到中央。第二天,毛主席同他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随后,他分别看望了中央其他领导同志。陈云当时任中央组织部长。薄一波去看望陈云时,陈云  相似文献   

12.
《湖南文史》2009,(1):34-35
莲花,又称荷花。它是佛教经典和佛教艺术经常提到和见到的象征物。莲花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因为它与释迦牟尼的许多传说联系在一起。据说,释迦牟尼本是天上的菩萨,下凡降生到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处。净饭王的王妃摩耶夫人,长得像天仙一样美丽,性情温和贤淑。摩耶夫人回忆新婚之夜,她朦胧中看到远处有一个人骑着一头白象向她走来并且逐渐变小,  相似文献   

13.
王平  缪慧 《百年潮》2011,(1):45-50
2010年10月19日,中央电视台播报了彭冲同志18日在北京逝世的消息。作为曾长期担任南京市市长、市委第一书记,在南京工作、生活长达38年,主政南京与江苏达25年的老领导,他与南京有着不解之缘。从1938年来南京郊县开辟抗日根据地到1954年调任江苏省委秘书长,从1955年起就任南京市市长到1974年就任江苏省委书记,  相似文献   

14.
正著名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一生志在富民,1939年因《江村经济》出版一举成名,但他提出的小城镇思想由于各种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遭受非议。改革开放后,费孝通迎来了第二次学术春天,足迹遍布西北大地,拓展和延伸了他一贯的小城镇思想,与"苦瘠甲天下"的  相似文献   

15.
著名现代女作家张爱玲是1920年9月生于上海的,她的青少年时代也主要是在上海度过的。在这座现代中国电影事业最为兴盛发达的城市里,她从小就得以广泛地接触中外电影文化,深受电影艺术的熏陶,进而与电影结下了终生的不解之缘。张爱玲很小就独自一人去电影院看电影,虽然来回都需家里佣人接送,有时遇到佣人迎接不及时,看完电影后,还要在电影院门口等上好一会儿,但她从不厌烦,乐此不疲。她平时从学校放假回家,或去舅舅家与表姐们玩,最喜欢的娱乐活动也是看电影。有一次她和弟弟张子静从上海去杭州亲戚家玩,刚到的第二天,看到…  相似文献   

16.
宁军 《文史精华》2001,(11):40-45
新中国第一代科学家 施雅风院士与冰川有不解不缘,他是中国冰川研究体系的开拓者。 施雅风的父母都是农民,生育了6个孩子,只存活了3个。比施雅风大15岁的姐姐出嫁农家,终身辛劳。他的哥哥施成熙是家族中第一个跳出农门的大学生,后来成为南京河海大学教授。他以哥哥为榜样,读书极为刻苦,尤其喜爱地理知识。有一年暑假家人在乘凉,堂哥考问他,能不能说出我国所有铁路的起迄地点,他脱口就把一条条铁路的名称和起点站、终点站答上来,而且丝毫不差,叫在场的大人们喷喷称奇。 1937年,施雅风考入浙江大学史地系,师从叶良辅教…  相似文献   

17.
中山舰是以孙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一代名舰,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极其特殊的历史地位,是中华民族和世界人民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她25年的服役中,先后经历了“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孙中山先生广州蒙难”“、中山舰事件”和“武汉保卫战”五大历史事件。中山舰于1938年  相似文献   

18.
李四光(1889—1971)原名仲揆,蒙古族,湖北黄冈人。他的著名论文《贵州高原冰川之残迹》,不仅推翻“了中国无冰川”的论断,对我国寻找地下水资源、砂金矿藏以及选定重点工程项目场址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而这篇著名论文的证据来源,就在贵阳乌当。  相似文献   

19.
我今年70多岁了,从1952年19岁参加修建荆江分洪工程起,就一直在与水利打交道,可以说这辈子我与水利结下了不解之缘。现将我印象最深的几件事情回忆如下,因年代久远, 错误之处,还请知情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0.
谭延闽与宋美龄都是民国时期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谭延闽曾经3次督湘,做过国民政府主席和第一任行政院长。他本可以与风华绝代的宋美龄结为连理,走入婚姻的殿堂,断了蒋介石与宋家联姻之路,但却为了妻子临终的一句遗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