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璟碑》是颜真卿所书的名碑,在书法史上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历代著述中对于《宋璟碑》的记载不一.本文从历史文献入手,论证了《碑侧记》虽不著书者姓名仍为颜真卿所书.但原碑很早已经不见于世,行世的其实是水平低劣的“范致君翻刻本”,而且无论是翻刻本还是原碑都被剜刻.  相似文献   

2.
开元前期宰相任期均甚短促 ,姚崇接上宋也不过六年三个月 ,尚不及开元二十九个年头的四分之一。其原因即缘宰相之间多互相倾陷 ,而玄宗其时年富力强 ,对外朝宰相的问题也勤于过问处理。开元后期至天宝时玄宗步入老境 ,且经济上升 ,边境宁静 ,外朝之事即一以委诸宰相李林甫。而李林甫亦凭其能力集相权于一身 ,杨国忠继之 ,内廷宦官高力士遂与李、杨发生矛盾。在逃避安禄山叛军至马嵬驿时 ,杨国忠、杨贵妃卒为高力士动用禁军所除。  相似文献   

3.
1954年冬季,我先后参加成都市郊八里庄、跳蹬河、紅豆山、彭县、什邡县一带清理了20余座小型宋墓,事后我和坚石同志参考四川文管会在其它地区清理小型宋墓的資料,写成"川西的小型宋墓"一文,發表在本刊1955年第9期。在那篇文章  相似文献   

4.
《两唐书·唐休璟传》补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休璟是唐代著名边将和朝中重臣,其战勋政绩,《两唐书.唐璿传》多有阙漏,且叙事时有颠倒,所记年代亦率多模糊不清。本文根据《右仆射太子少师唐璿神道碑》,参稽《册府元龟》等散见资料,复原了唐休璟以安西副都护、检校庭州刺史、西州都督、西州刺史等主政西域时期的重要事迹,及东返后又领灵州都督、灵武道大总管、幽营都督、安东都护等重要军职,出任朝中宰辅时期又先后参加了废周兴唐、唐隆政变时期的禁中密会,及其老年四次致仕、三次复出的事迹。  相似文献   

5.
通过解读盛唐高道田僓墓志,可知史传所载开元十九年立五岳真君祠是在唐玄宗开始关注五岳道教神祇这一大背景下发生的。田僓深得玄宗信任,主持过玄宗上元斋。他在玄宗对老子的偶像崇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曾赴亳州真源庙斋醮,是开元二十九年楼观台老子真容的发现者。此外,田僓还于天宝四年为玄宗修本命功德,于天宝五年向杨贵妃授三皇经箓。田僓深度参与玄宗朝的崇道活动,表明他是长安"都市道教"中的重要一员。  相似文献   

6.
五代中期,辽朝一度入主中原。穆宗耶律璟即位后,契丹转攻为守。对于辽朝与中原政权关系史上这一关键的转折点,以往研究归因于穆宗所代表的草原本位政策,主要证据是史籍所谓耶律璟"睡王"一称及其"汉地还汉"之言论。本文对穆宗朝政治制度、对外关系及耶律璟个人生活作了系统考辨,指出穆宗朝契丹政权之汉化及部族之农业化均有深入发展,其对外转向稳健,是中原重趋统一之结果,并非出自所谓草原本位政策。历代士人及现代史家对宋太祖"先南后北"战略的批判,很大程度建立在对辽穆宗的错误认识之上。关于辽穆宗史实之澄清,不仅可推进辽朝历史发展整体脉络之理解,且对五代宋初政治研究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7.
齊子通 《中华文史论丛》2015,(2):205-222,396
唐軍收復長安之後,玄宗返京,不久,肅宗便以蜀郡爲南京成都府,這是對玄宗尊崇的政治姿態和孝道的自我展示。同時肅宗也以平叛期間自己行幸的岐州爲西京鳳翔府,建制同京兆府,而南京成都府卻沒有這樣的待遇。這種差異乃是肅宗對玄宗的有意壓制。肅宗以最爲親信的大臣裴冕爲成都尹,意在接收蜀中的地方勢力,從而削弱玄宗的權威影響。上元元年(760)九月南京改置的真正原因,並非史籍所載的呂諲奏請,而是出自肅宗之意,是"去玄宗化"的最後一擊。此外,肅宗以荆州而不是其他的州作爲南都,則與當時荆州特殊的經濟、交通、軍事樞紐地位相關,長江中游地帶的得失關乎整個平叛大局和唐王朝的命運。京府、赤縣、畿縣的增多可視爲中央權威"差遣"地方化以應對地方秩序危機的一種表現。  相似文献   

8.
从公元420年东晋灭亡,至公元589年隋统一中国,南北朝历时170年,其中南朝先后经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这四朝忽兴忽亡,改朝换代相当频繁,平均每个朝代只有40年多一点,共有24帝先后执政。  相似文献   

9.
面孔     
袁宝璟亿万富翁雇凶杀人,死! 3月17日,曾经轰动一时的北京建昊集团董事长、亿万富翁袁宝璟雇凶杀人一案尘埃落定。袁宝璟、袁宝琦、袁宝森在宣判后分别被押赴刑场采取注射方法执行死刑。  相似文献   

10.
朱伟东 《文献》2000,14(3):211-221
《石仓十二代诗选》是明末著名的学者、诗人、藏书家曹学佺所编纂的一部历代诗选,所选之诗根据时间的先后共分为《古诗选》、《唐诗选》、《宋诗选》、《元诗选》、《明诗选》五大部分,《古诗选》又包括了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八个朝代,再加之后面的四个朝代,故称为"十二代诗选",亦名《石仓历代诗选》①.  相似文献   

11.
田志光 《史学月刊》2013,(4):116-126
2012年8月20~22日,由中国宋史研究会主办,河南大学、开封市人民政府、河南博物院承办的"宋都开封与10~13世纪中国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宋史研究会第15届年会先后在河南大学和河南博物院举行。来自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以及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在内的230余位宋史以及相关领域的学者出席了会议,参会人数之多,规模之大,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届宋史年会。会议共收到来自海内外学者的论文191  相似文献   

12.
虔州八境,先后有宋八景、清八景、现代八景。而宋八景之章贡台来由,则与虔州知府赵卞紧密关联。赵卞(1008--1084),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人,北宋景佑进士,官至殿中侍御史。史称赵卞弹劾不避权贵,针砭时弊,毫无顾忌,京师号称"铁面御史"。嘉佑六年,赵卞出任虔州知府。他是位清吏,也是一位钟爱自然、寄情山水的性情中人。史载,初来虔州上任的赵卞"以一琴一鹤自随"。作为宋史中有列传的赵卞,为政简易,体恤百姓,政绩显著。虔州任职期间,他致力营造一种属民自耕其田、自得其乐、岁丰无盗、  相似文献   

13.
《唐鉴》是宋代范祖禹(1041—1098)所著,他在治平初年,司马光奉诏修资治通鉴时,分任编修官,掌唐书,以其所得,成《唐鉴》十二卷。上海图书馆所藏宋刻本,为孝宗朝(1163—1189)浙江所刻。避讳至慎字,亦有以他字代本字者,如以正代贞,以证代征之类。刻工有娄巩、李连、同葛、万文、叶开、童愿、同愿、叶森、陈瑱、遵自、自遵、同合、朱瑱、朱陈、陈朱、陈林,及连、巩、万、文、范、陈、林、义、叶、瑱、遵、元、朱、开、成、璟、桂等单字。字体工整,且为初印本,可称宋刻本中之上品。  相似文献   

14.
"百宋一廛"是黄丕烈的藏书楼,在苏州平江历史街区的平悬桥巷。自称悬桥小隐的黄丕烈,在清代乾嘉时期,将世间古籍善本从各藏书家手中购来,在自己居所的石库门里构筑了一个宋版书的王国。如今黄丕烈故居已按原貌进行了保护性修缮。黄丕烈(1763-1825年),字绍武,号荛圃,又号复翁、佞宋主人、宋廛一翁等。长洲(今苏州)人。乾隆五十三  相似文献   

15.
1977年春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钟山县文物管理所先后征集到本县出土的东汉、唐、宋铜镜4件,现收藏于钟山县文物管理所。李氏镜 1件。直径14、厚0.9厘米。镜面微鼓,圆纽。内区饰鼍龙涌浪,外有铭文一周:"李氏作镜四夷服,多贺国家人民息,胡虏殄灭天下复,风雨时节五谷熟,长  相似文献   

16.
位于黄河上游滨北小积石山丛中的炳灵寺石窟,是一座佛教艺术宝库,距今一千六百来年。唐宋以来,一些政治人物和军事家,曾先后到过炳灵寺,他们中有唐高宗时刑部侍郎张楚金,玄宗时期的御史大夫崔琳。当时他们是奉命“入吐蕃报聘”“使于吐蕃”。宋徽宗时洮西守将何灌率领其部届亦蒞临炳灵寺。他们不仅在炳灵寺开窟造像、建浮图、修寺庙,而且还在炳灵寺石窟崖壁上树碑立传,摩崖刻文,留下了中西交往宝贵的资料。炳灵寺石窟现存自西秦至清代墨书题记34则,石刻题记17则,(墨书题记有西秦1,北魏1,隋1,唐5,明24,清2。石刻题记有北魏1,唐10,宋1,西夏文2,明3),  相似文献   

17.
张敏 《东南文化》2000,(6):116-117
南朝先后历宋、齐、梁、陈四代,其间恐多有掘井立阑之举,然梁代的井阑多有铭刻,为宋、齐、陈三代所不及。今见井阑铭刻,皆为梁武帝之时,这是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时尚,耐人寻味。现按年代先后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唐、宋时期,云南存在着分别由"乌蛮"和"白蛮"建立的两个多民族政权,这就是南诏国和大理国.这两个时期,佛教兴盛,高僧云集,建寺造塔之风盛行,域内名塔很多,崇圣寺三塔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9.
《才调集》自南宋刊刻以来,版本甚繁。其源头为南宋陈氏书棚本,明代先后出现孙、钱、焦、赵四家宋抄本,明末又先后出现徐玄佐补录本和沈春泽刻本,冯舒、冯班等人又先后加以校补,直到毛晋重新刊刻,才较为明确地分成两大版本系统。一是汲古阁刊本系统,二是述古堂藏本系统。后一系统又分为两支,一是从述古堂影宋刊本到四部丛刊本,再到上海古籍出版社《唐人选唐诗(十种)》本;一是汪文珍垂云堂刻本。相较而言,垂云堂本可以说是现存最好的《才调集》版本。  相似文献   

20.
"宋案"是由多个情节次第演进而成的复杂案件,杀宋是最后一个环节。杀宋之意产生于袁世凯主导、赵秉钧参与的洪、应构陷"孙黄宋"计划失败之后,造意者为洪述祖。洪与赵关系并不融洽,因此他不可能将杀宋计划告赵,加之赵在宋被刺前多日已将"应密"电本交与洪掌管,故赵对洪、应图谋杀宋并不知情。洪、袁关系极为密切,洪曾试探袁是否同意"收拾"反对党一二人,被袁拒绝,洪遂转而以子虚乌有的"燬宋酬勋位"及"债票特别准",诱使应杀宋。故洪实为"刺宋案"唯一主谋。袁虽与刺宋无直接关系,但由于案发对其竞选正式大总统造成极大冲击,一旦宋案其他情节再曝光于法庭,对其将更不利,故他明知洪为杀宋主谋,仍故纵其至青岛德国租界,明知赵与杀宋无关,仍竭力阻止其到沪自证清白,洪因此得以暂时逃脱严惩,赵则牺牲了个人声誉,成为袁的"挡箭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