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媒介作为记录日常生活、关注突发事件的重要载体,其所刊发的文字以及图像资料成为后人认识、了解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文本.1910—1911年在中国东北地区发生的鼠疫是20世纪初中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鼠疫,前后持续了6个多月,波及大半个中国,死亡人数众多,给清廷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清末报刊媒体的新闻报道、评论不仅为时人及时了解疫情的发生、发展情况提供了便利,而且反映出疫情防控等重要讯息.人们借助媒体报道,对此次鼠疫传播、防疫卫所设立以及救治等情况有所了解,切实感受到了此次疫情传播的广泛与危害,从而认识到了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因此,透过报刊媒体呈现的原始文字,可以从媒体的角度进行解析,从而扩展研究视野,加深对东北乃至中国鼠疫及其疫情防控的研究,为当今以及未来防控疫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在科技昌明、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横扫全球,顿令世界一片慌乱,不仅给整个世界的生命财产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害,而且也几乎影响到了每一个人的生活。如此严重的疫情,自然会引起人们对历史上瘟疫的关注,而现代科技和医学并未能如人们原本冀望的那样比较快速地在抗击疫情中取得全面性的胜利,则又往往会促使人们将目光投向历史上的疫病应对,希望能从中发现对付瘟疫的灵感。故自疫情发生以来,各种报刊刊发了大量关于探究历史上瘟疫及其应对,以及历  相似文献   

3.
<正>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两年半有余,给人类生命和财产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深深影响和改变了世界。各国都在摸索寻求应对之策。中国迅速有效地遏制了疫情,同时也在着手修改《传染病防治法》,以期能在今后的传染病防治中更加主动有力。从世界范围内来看,疫情还没有退场的趋势,中国疫情的散发也时有发生。本文回溯中国传染病防治的历史,以期对今天以及今后的疫情防控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中国地方志的全面梳理可知:至1961年前,中国共有6次霍乱大流行;就清代的霍乱疫情而言,霍乱大流行共有4次、2种类型;而对全国与各省历史疫情的综合考察,是得出该定论的必经途径。对照世界霍乱大流行年份可见,几乎每次世界霍乱大流行之时,中国都会有或强或弱的霍乱疫情发生,表现为霍乱大流行或散发,显示了中国机体本身的特性和对世界情势的敏感性;而中国在19世纪20年代的首次霍乱大流行,或许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提供了别样的注脚。  相似文献   

5.
<正>突如其来的庚子年新冠肺炎疫情,使中国乃至全球绝大多数地方迄今仍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或发展的危机,也引发了全国人民乃至全球社会对包括疫情在内的灾害事件及其应对的深刻反思。此一反思以当前疫情为主体,涉及人文与自然两大学科几乎各个领域,并触及整个人类历史时期的疫病、灾害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类灾害响应的经验和教训,已经而且势必继续推进中国乃至全球灾害治理的嬗变,推动灾害研究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6.
大明宫所见证的中国唐朝历史,不仅有其开放的一面,更有其和平发展、男女平等、多教并存的特点。如果要对这段历史作一简单概括的话,可以说大明宫所见证的历史,不是皇权威权的历史,而是包容对话的历史,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极为平等开放的历史。具体表现在:其不仅是战争史,更是和平史;不仅是男性书写的历史,更是女性书写的历史;不是一教独尊的历史,而是多教并存的历史;不仅是闭关锁国的历史,而是以丝绸之路为核心的、对外开放的历史。这一切对发掘唐朝历史文化资源、促进今后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颇为重要的资源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1889—1892年伊朗恺加王朝统治后期暴发了一次全国性的传染病疫情。这次疫情表现出输入型与本土型多种烈性疫病相互交替、叠加暴发的特点,造成了极高的感染率和病亡率。此次疫情全国性大流行是伊朗对外商贸及人员往来密切、恺加王朝治疫举措成效不显著、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及其生存环境恶劣、对瘟疫缺乏科学认知等多重因素的结果。疫情期间伊朗国内还爆发了大规模的抗议运动,这并非是历史的巧合,伊朗民族主义者将殖民者和宗教少数派污名为瘟疫传播者,进而为其发动抗议运动提供了绝佳的历史契机。在抗议运动中不仅神职人员和世俗知识分子的领导力和影响力得到空前提高,而且伊朗社会也形成了反对恺加王朝和外国殖民势力的民族觉醒氛围,从而为1906年宪政革命的爆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童生兰 《攀登》2001,20(7):127-128,131
中国共产党80的的历史,不仅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历史。她以自己一次次重大胜利和一个个丰功伟绩开创了中国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9.
童生兰 《攀登》2001,20(Z1):127-128
中国共产党80年的历史,不仅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历史.她以自己一次次重大胜利和一个个丰功伟绩开创了中国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10.
胡楚清 《史学理论研究》2022,(6):124-132+159-160
兴亡论是中国古代史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国古代兴亡论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至两宋时期,兴亡论异常活跃,不仅在频次、规模上大增,一些常规议题也得到非同寻常的讨论,整体呈现出浓郁的时代气息。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两宋时期的兴亡论不仅映射出宋代的众多社会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在中国古代历史理论发展史上都具有突出地位。可以说,两宋时期的兴亡论是中国古代兴亡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的高峰,它对于宋代历史、中国古代史论和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研究都具有独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王霞 《南方文物》2011,(2):145-148
赫图阿拉是努尔哈赤和后金政权最初期的首都,女真人的崛起和后金政权的建立在十七世纪早期不仅影响了中国东北地区的政治格局,而且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历史的走向,所以赫图阿拉在十七世纪的中国历史上也具有一定而且特殊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2.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是近代世界历史矛盾运动的规律性结果。这场革命体现的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历史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生动揭示了人类历史进步趋势不可逆转的伟大真理。十月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的胜利。革命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十月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的方向,中国革命开始成为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中国人民历史的自觉选择。这不仅是指引中国革命胜利征程的基石,而且具体展现了十月革命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及它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王晓秋 《百年潮》2011,(10):10-11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当我们用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去观察100前的辛亥革命时,我们不仅要看到它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极其重要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而且也要看到它是20世纪初世界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因此,我们不仅要深入研究和阐发辛亥革命在中国的伟大历史意义,同时也应该深人研究和阐发辛亥革命的重大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是"中国向何处去"。将李大钊置身于中国近代历史大背景中,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体现了李大钊思想的历史地位。李大钊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而且还是一名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著名学者。对于今天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和文化建设,李大钊思想无疑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15.
王巍 《史学月刊》2008,(1):10-13
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同人类的起源与发展和农业的起源与发展是人类历史研究的三个最重大的研究课题.中国是具有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不仅是中国历史研究的重点课题,也是世界文明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与汤因比的历史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汤因比的历史研究是从整体上进行的,他把每一个文明都放在世界的范围内比较研究。他的整体论思想与中国有着内在的联系。他认为“中国模式”与“希腊模式”是理解人类文明的关键。汤因比不仅仔细研究了中国的太极阴阳之说,并且用这一学说来解说自己的文明理论。他不仅运用这种阴阳学说的基本观点解释中国文明历史的进程,而且他还以此来解释世界上其他的文明与历史行程。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王育民著《中国历史地理概论》(上册),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历史地理是介于历史科学和地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作者对中国历史地理作出系统的可贵尝试,不仅反映了这一学科的最新水平,而且填补了这一学科的空白。全书上下两册。上册为中国历史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约40万字,89幅插图(地图);下册为中国人口  相似文献   

18.
张荫麟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著名的史学家,他在历史哲学领域颇有建树,他批评目的史观、循环史观、进步史观、辩证法史观、演化史观等传统历史哲学观点,试图建立一套新的、完善的历史哲学体系,这是中国近代历史理论建设的重大创举。发掘与总结张荫麟在历史哲学研究方面的成就,不仅有利于考察20世纪前半期中国历史理论的演变,而且对于继承先哲学术遗产、创新史学理论学科发展亦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
鸦片战争是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侵略战争,它打开了中国的闭关大门,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在世界历史上也有着重要地位。把鸦片战争放在世界和亚洲全局中加以考察,并具体分析鸦  相似文献   

20.
《旅游纵览》2020,(6):122-125
正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14亿中国人民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坚忍不拔、顽强奋战,展现了令人惊叹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有力推动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不断拓展。实践再次证明,人民是真正的英雄。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心手相牵、团结奋斗,就没有战胜不了的疫情、攻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