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镇守内官是明代政治制度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明代"双轨制"中内官体制在地方的集中体现。镇守内官设置范围的普遍性表明其得到国家的认可并加以推广,公署及其附属人员表明镇守内官体制的日益稳定及其权势的扩张,敕书、关防、旗牌是明代官员行使权力的必备之物。明代镇守内官不再仅是皇帝的家奴、亲信,而是逐渐成为参与地方管理的公职人员。明代镇守内官体制在各地的运转具有重要的政治功能,对地方社会产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眭达明 《湖南文史》2013,(10):38-39
古代的臣子,尤其是皇帝的秘书,对皇帝不阿谀奉迎,曲意讨好,就已难得,而只认理不认人,事事为国为民着想,连皇帝老子都敢得罪的,确实少见。但是在北魏时期就有这么一个人,叫古弼,这个人很正直,只认理不认人,连皇帝都敢得罪。  相似文献   

3.
正明朝十六位皇帝当中,自明孝宗之后,接连出现了数位"奇葩"皇帝,从只要玩乐的正德皇帝,长期不上朝专门炼丹修道的嘉靖皇帝,和在位六年恣意声色的隆庆皇帝,还有躲在深宫死活不见大臣二十八年的万历皇帝。此后竟更加离谱,刚当上皇帝就不上朝,在后宫围绕着数十位美女寻欢作乐,最终因一粒红丸  相似文献   

4.
张国庆 《北方文物》2020,(1):96-102
辽朝官员中虽然存在向当朝皇帝的"言谏"行为,但却没有实职性谏官。辽朝官员的"言谏"形式主要有"面谏"、"书谏"和"诏对谏"三种;"言谏"的主要内容分为:对皇帝不当言行的"言谏"、对皇帝错误决策的"言谏"、就不合时宜规制向皇帝的"言谏"、对皇帝用人失察的"言谏"以及遇法禁有乖、刑罚不当时对皇帝的"言谏"等几个方面。辽朝皇帝对待臣下的谏言最终是"纳"还是"拒",取决于多种因素。辽朝官员的"言谏"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和规正了最高统治者的行政行为,起到了纠正已错、防患未然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最早出现"皇帝"一词,是在战国时期的《尚书·吕刑》中,在这本上古时代的《书》里,曾两次出现"皇帝"一词,一次是"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另一次是"皇帝清问下民鳏寡有辞于苗"。虽然孔传注疏、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和王先谦《孔传参正》等书中对上文中"皇帝"一词解释不一,看法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这里的"皇帝"是对前代帝王的尊称。《庄子·齐物论》也曾有"皇帝"一词出现:"长梧子曰:‘是皇帝之所听荧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这里的"皇帝"是指三皇五帝中的黄帝。  相似文献   

6.
"皇帝"这一政治名号,是中国皇帝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持续使用了两千多年。而在名号不变的背后,"皇帝"名号的含义却非一成不变。中古时期人们对"皇帝"名号以及皇帝形象的理解,并非秦汉之际"皇帝"号成立的初始含义,而是来源于后来学者和政治人物在谶纬思想和"三皇五帝"史统下对"皇帝"名号含义进行的重构,此外,也与汉代由旁支入奉大统的皇帝"尊父为皇"的历史事实有关。  相似文献   

7.
<正>一、名不正言不顺,称帝也需"理论支撑"在"篡夺"了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之后,袁世凯仍然不知足,还想当皇帝——总统虽大,处处受人掣肘,国会的、内阁的……,皇帝就不一样了,一言九鼎,权力最  相似文献   

8.
康熙八年(1669年)三月,西洋教士南怀仁以"监督历法"身份掌钦天监,意味着西洋历法重新得到朝廷认可。尽管如此,天主教并未得到弛禁。宫廷传教士努力寻求皇帝对天主教的宽容。两年之后,在杨光先教案中被逐至广东的西洋教士得以"奉旨归堂"。本文利用中西文献,研究西洋教士重掌钦天监后,实现地方教士"各归本堂"的过程,不仅剖析宫廷传教士为推动朝廷宽容天主教,周旋于皇帝、礼部和满汉大臣之间的策略和人际环境,而且揭示出皇帝与官员大臣的态度和反应。  相似文献   

9.
公元前221年,中国统一是必然的。但由赢政来完成,却是一个偶然。既然统一了,国家元首就不是区区小王了,叫什么好呢?大臣们说,叫"泰皇"吧。他欣然接受"皇"字,又觉得不过瘾,加上一个"帝"字。很简单,自己的功劳已经超越了古代的三皇五帝。他是始皇帝,子孙后代就是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万世皇帝。  相似文献   

10.
提起"直谏"一词,大多数人的脑海里,首先会闪现出唐朝的魏征来。事实上,早在十六国时期的汉国,就有一个敢于直谏的大臣。皇帝修建宫殿,他冒死进谏;皇帝并立三后,他冒死进谏;皇帝诛杀贤臣,他依然冒死进谏。可惜的是,魏征遇到了历史上最善于纳谏的唐太宗李世民,而他却遇到了荒淫昏暴的汉国皇帝刘聪。  相似文献   

11.
正杜衍(978-1057年),字世昌,封祁国公,世称杜祁公,北宋著名政治家,仕真宗、仁宗两朝,历任地方和中央要职。宋仁宗庆历年间,初任枢密副使、枢密使,庆历新政后期,任同平章事兼枢密使。杜衍人品高,官风正,能力强,善决大事,所至政声皆佳,特别是在庆历新政中为相,最受时贤和史家颂美。宰相乃封建时代辅助皇帝,统领群僚,总揽国务的最高行政长官,时政之美恶,常取决于宰相。好的宰相,主观上必须德才超群,客观  相似文献   

12.
正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贪婪鬼,有的人能控制,有的人不能控制,这就决定了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有贪官。在不同社会形态里,贪官面临的"职业风险"是不一样的。在民主社会,贪官的"职业风险"主要来自法律,贪官们犯到哪一条,社会就会将其办到哪一条,即使上级想做保护伞也做不了。皇权社会,帝王一权独大,法律只是皇帝手中的玩物,皇帝想保谁就可保谁,想抓谁就可抓谁,因此,贪官搞定了皇帝,也就等于为自己买了一份人身保险。  相似文献   

13.
李俊方 《史学月刊》2005,(2):21-27,80
汉代最高统治者有“皇帝”、“天子”两个正式称号 ,而正式称号的获得是通过即位礼仪来实现的。因此 ,汉代最高统治者即位就存在“皇帝即位”与“天子即位”的区分。“皇帝即位”是通过读策与授玺来完成 ,而“天子即位”外禅是通过祭天 ,内禅则是通过在柩前即位来完成  相似文献   

14.
奇人趣事     
《环球人物》2013,(12):13
丹麦公务员穿上"皇帝的新衣"现在,公务员似乎成了大家最不信任的人。为了治治这些善于说谎的"大人物",丹麦"罗素格地"工作室想出了一招:为他们定做一款特别的"公务西装"。如果穿着这套西装的人胆敢说谎,他们就会瞬间穿上"皇帝的新衣"——身上的衣服变透明!现代版"皇帝的新衣"是在衣料中加入了一种脉搏传感装置,它能根据人说谎时的情绪波动来调节衣料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15.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流传在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九九重阳节。据说这个节日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后来到了西汉和魏晋时期就已经很盛行,直到唐代才得到了官方的正式认可,同时由皇帝批准的民间"三令节",其中就包含着重阳节。每逢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全国各地的人们用不同的方式度过这个节日,比如:大家自发地联  相似文献   

16.
正"皇亲国戚",其实根本就不是一回事。"皇亲"是和皇帝同一宗族的人。为了加强对皇亲的管理,清王朝就设立了"宗人府",各个朝代也都有类似的机构。这是皇家的私人家族管理机构,由皇帝任命专人管理。"皇亲"也就是"宗人",譬如李白,总是自称是凉武昭王李暠的九世孙,虽然后来这位被李白反复念叨的凉武昭王李暠经皇上特批准隶于宗正寺,并被编入皇族户籍管理。但皇帝并没有因此就将李白纳入皇亲系列。  相似文献   

17.
外国公使驻北京,可以觐见中国皇帝而不用下跪,这是1860年北京中英中法条约就定下来的事.但是直到1873年,同治皇帝亲政,公使觐见不跪才得以实现.面见不肯下跪的人,对于当时的满人皇帝来说,是一件了不得的难堪事.皇帝很担心此例一开,天下臣民争相效法,天下就乱了.但是洋鬼子硬是不依不饶,为此不惜打上门来,门给打破了,也只能火烧眉毛顾眼前.  相似文献   

18.
白楠 《神州》2012,(35):22-23,25
一、"内圣"为何未能"外王"。据历史学家统计,自秦至清,前后计17个皇帝(同时并立的不在内),不仅达到"内圣外王"这样高标准者没有几个,即使等而下之,将那些相对而言比较有德行、有作为的君主算在  相似文献   

19.
正1054年8月,在京城做高官的欧阳修因遭诬陷而被贬。命令刚刚下达,仁宗皇帝就后悔了。等欧阳修上朝辞行时,仁宗皇帝挽留说:"别去同州了,留下来修撰《唐书》吧。"就这样,欧阳修做了翰林学士,主持了《新唐书》的修撰。实际上,参与修撰的还有一些人,包括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词人宋祁。为了防止体例不一样,统筹全部书稿的任务,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官位最高的欧阳修肩上。修撰前代的史书,不管参与的人有多少,作者署名只列官位最高的一人,这是中国  相似文献   

20.
初中历史课本第一份(人教版)第20课《昌盛的秦汉文化》(121页),对我国西汉哲学家董仲舒有一段文字评述。原文是:“西汉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为神化封建皇帝,麻痹人民,也宣扬迷信思想,他说,天和人之间是息息相关的:皇帝行德政,天就用风调雨顺来赞美他;皇帝无道,天就降灾害来警告他。”这段评述,作为向初中学生介绍一位古代很有影响的哲学家,似嫌片面。上述从董氏原著译述的那段话,就是董氏所创立的“夫人感应”学说,这种学说,固然神化了封建皇帝,但在皇权至上、不受任何约束的当时,“天人感应”说给是权施加一种天的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