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7年,中国颁布的《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明确规定,外国人未经批准不能在中国境内采集、收购、野外考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其实早在300年前。就曾有外国人对中国的植物物种打起了主意。  相似文献   

2.
1997年,中国颁布的《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明确规定,外国人未经批准不能在中国境内采集、收购、野外考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其实早在300年前。就曾有外国人对中国的植物物种打起了主意。  相似文献   

3.
《湖南文史》2012,(1):44-44
【本刊讯】美《洛杉矶时报》九月九日刊登发自香港的一篇报道,题为《中国人取消不准同外国人接触的禁令》,摘要如下: 据中国首都的可靠人士说,北京已取消了长期以来不许外国人同中国普通公民非正式接触的禁令。  相似文献   

4.
台湾通常把外资区分为华侨投资(华侨资本)和外国人投资(外国人资本),合称侨外资。所谓“华侨”,虽然条例曾规定是指具有中国国籍而侨居中国领域以外的人,但实际执行上并不太拘泥于国籍,可以说,凡居住在海外的中国人(汉人)都可视为华侨而不管其国籍为何。香港与...  相似文献   

5.
刘杨 《神州》2012,(15):68
随着汉语热在全球的持续走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外国人学习汉语水平高低的测评就需要依靠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本文主要探析针对新HSK(一级)考试,如何进行有效的辅导方案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神州老外     
外国人在中国,学习、工作、生活。不同的肤色,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习惯,不同的生活方式。彼此虽有碰撞、差异和障碍,但在沟通和理解之后,他们对中国产生了感情,有了友谊,有了爱。从本期开始,本栏目将逐一向您讲述,外国人在中国的故事。首先,我们将关注一群生活在北京的“外国红孩子”。  相似文献   

7.
"别让中国的创新由外国人来总结,然后我们去学习外国人,再去总结中国。"谈起新书《中国集体领导体制》,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这样说。他在书中系统地评析了我国由多人组成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及其领导机制,即由领导集体掌握国家权力,对党和国家的事务进行集体领导。这一制度发源于毛泽东,重建于邓小平,成形于江泽民,完善于胡锦涛。  相似文献   

8.
刘欣梅 《黑龙江史志》2013,(23):169-169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近年来吸引无数的外国人来中国学习汉语,很多外国学生反应汉字难掌握,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与他们的文化背景有很大的关系,本文就针对外国人这一自身特征把他们分为汉字文化圈和非汉字文化圈,来分析他们学习汉字的利弊为以后指导他们汉字教学提供相应的素材。  相似文献   

9.
每当跟中国朋友聊起中西文化的差异时,总会有人断言:"你们西方人习惯AA制,跟朋友或爱人去吃饭都是各买各的单"。我真不知道这个说法是从哪儿来的!不排除我们外国人也有这么做的可能性,但我认为,这在外国人中的比例应该和那些在中国喝酒划拳却斯文小声的人一样少。  相似文献   

10.
<正>许多外国人,或为了中外文化交流,或热爱中国文化,或向往中国国度,不远万里、千辛万苦地来到中国;他们或学成归国,或继续留在中国生活,或在中国政府部门供职。早如唐代的日  相似文献   

11.
近代海关华洋员人数变迁及分布管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松 《民国档案》2002,6(2):97-103
1854年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英法美三国驻沪领事诱逼上海地方官吴健彰等人把江海关的征税行政交给由三国各提名一人所组成的税务管理委员会接管,这是外国人进入中国海关的开始。接着在1858年,《天津条约》附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第10款里规定中国聘请外国人帮办海关税务,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的最后10年,新疆南部的喀什噶尔聚集着形形色色的外国人:外交官、探险家、职业情报贩子、商人、旅行家和从不同角度对中国这个边远地区感到兴趣的人物。1894年炎热的初夏,在喀什噶尔的外国人当中最激动人心的话题就是:杜特雷依探险队在人烟稀少的青藏高原到底出了什么事。  相似文献   

13.
正清代对外贸易中广东占有不可逾越的地位,它的省城(即今天的广州)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枢纽。换句话说,它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同时也是中国人认识世界的前沿阵地。贸易往往伴随着的是文化交流,而且是双向的。当外国人满载着丝绸、瓷器、茶叶以及各种中国特色器物的船只从黄埔港出发销往海外的同时,他们也留下了各种思想和技艺并产生深刻的影响。广东珐琅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中国工匠学习外国工艺基础上再创造的精华,是中外手工艺术碰撞  相似文献   

14.
LILAC 《风景名胜》2010,(10):18-21
它一定会成为“流动的中华文明,休闲的天堂画卷”,让外国人领略“很中国”,中国人感受“很杭州”,年轻人体验“很时尚”……  相似文献   

15.
自行车王国     
自行车是外国人的发明,但绝对是中国人的专用.普及率,除了筷了,大概就数自行车了.  相似文献   

16.
晓川 《文史月刊》2012,(1):15-15
晚清以来,国势日蹙,外国人把中国贬称为"东亚睡狮"。而国人视来似乎是贬中有褒,颇不以为忤。维新派名士汪康年最初以为:"狮而云睡,终有一醒之时。"也问过自己所结识的外国人,但大家均笑而不答。汪康年觉得既然大家不便回答,其中必藏有深意。  相似文献   

17.
对于中国古代科技,历来毁誉不一,或以“中国有四大发明”自诩,或以“中国古代无科学”相谤,各执一端,未能公允评价。中国人对自己祖先的发明创造,了解不甚深入,倒是外国人“旁观者清”,给予极高的评价。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教授,以毕生精力潜心研究,在搜集大量资料、认真研究、反复比较的基础上,写成了多卷本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肯地指出;“至少在文艺复兴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遥遥领先”。最近,另一个热衷于研究中国科技的外国人罗伯特·坦普尔,又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中国的一百个世界第一》,以雄辩的事实…  相似文献   

18.
张望 《风景名胜》2010,(5):46-51
为了拍摄佛教文化,他在佛学院与僧人同吃同住了三年,一位外国人看了他的图片后,来到天台山剃度成为中国僧侣。  相似文献   

19.
我看过《徐霞客游记》,也看过《马可·波罗游记》。徐霞客是中国人,马可·波罗是外国人。虽然徐霞客(1586—1641)比马可·波罗(1254—1324)晚出生332年,但有趣的是,他们两人都写了有关中国某些地方的游记。 按说,虽然同是游记,外国人写的和中国人写的,不大好比较。但由于马可·波罗到过的诸如江苏、浙江、福建、江西的某些地方,徐霞客在三百多  相似文献   

20.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1964年10月16日,中国自制的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无人区爆炸成功,超级大国的核威慑阴谋对中国失效。外国人难以想像中国研制原子弹的艰辛:苏联突然翻脸,中国失去一切技术支援,科研人员用古老的算盘计算繁复的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