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粉红的童车     
正"叮铃铃……"每当我看到那辆粉红的童车时,就想起了我儿时的美好时光。这辆粉红色的小自行车是我小时候最好的伙伴,每天一到下午我就骑着这个"小宝贝",跟着爸爸妈妈去公园玩。和我一起在公园里骑车的还有几个小伙伴。他们年龄比我大点,当然就骑得比我好。我只能慢慢地骑着这辆有两个支撑轮的自行车,小伙伴们可厉害了:有人可以将前轮抬起,有人可以冲下坡,还有的小朋友的车没有支撑轮,也玩得不亦乐  相似文献   

2.
荷兰这个国家地势非常平坦,城市都很小,像首都阿姆斯特丹这个最大的城市,人口也不足80万,最方便最环保的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荷兰上自女王,下至几岁的顽童,人人都会骑自行车,人人都爱骑自行车,而且人人都有一辆自行车,很多人还有两辆。荷兰有1600万人口,但自行车就有1800万辆。在高速公路上可见到汽车的支架上架着自行车,那是度假用的,都比较好,一般在城里边用的就比较差一点。在公路上常常会碰到青年们骑着车子聊天。自行车都刷着鲜艳的颜色,如嫩绿、粉红、银白,给城市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3.
郑永琦 《旅游》2004,(2):12-13
孟加拉的首都达卡是黄包车(人力三轮车)的王国,像咱们中国是自行车的王国一样,这里大马路上的黄包车比汽车多,是城市交通的主流,而小马路中的黄包车更是一辆接一辆,而且是双向行驶,很容易塞车;车上的乘客看上去主要是上班的白领,还有些生活较为富裕的人。  相似文献   

4.
孙东纯 《旅游》2012,(4):26-31,3
我暂居日本,虽无骑自行车旅行的经验却常幻想用自行车旅行日本。后来我在网上看到有个日本人花了几个月骑自行车环了本州岛一圈,就自称"环了日本一圈"。于是我想就环本州岛吧,在日本居住的这些年里有个"骑日本环岛"的经历听起来也不错。  相似文献   

5.
在所有的代步工具中,我对自行车这一轻便的交通工具情有独钟,这不仅是因为自行车在那些捉襟见肘的年代陪伴我穿行在许多的街道巷子,更重要的是在与它共处的日子里它给我带来了极大的乐趣,如今我还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并经常光顾修车摊,修车的师傅每次都不忘唠叨一句“换辆新的吧!”,可他哪里知道换不去  相似文献   

6.
正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爱,只要你留心观察,善于发现。那一对母女,那三颗蓝莓,那浓浓的爱,定格在我的心间。那是星期三下午放学,我正在校门口等妈妈来接。这时,一辆自行车行驶过来,停在了我的旁边。好旧的一辆自行车,锈迹斑斑!它吸引了我的眼球。车主是一位头上有几根银丝的中年妇女。她身上的衣服已经很旧了,却干干净净的。  相似文献   

7.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国才有真正国产的自行车。那时候买什么都要凭票,我好不容易积攒了几十张工业券,央求在自行车厂做油漆工的表兄,终于争购到一辆淡蓝色的凤凰牌女车,那真比过节还高兴。 因为那时候坐公车上班每月的补贴是3元,而骑自行车的补贴是2元,买公车月票得自己掏6元,这样一进一出的交通费,相当于我工资的八分之一。  相似文献   

8.
路上有惊慌     
徐昕 《风景名胜》2012,(9):168-169
路上的惊慌,不仅仅是担心安全,旅途的未知、前方的不确定,也常常让人惶恐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我真是有一点无知者无畏的意思。我是200S年7月拿到驾照的,一年后就买了车,两个月后,我就独自一人开上了回家的路。从北京到杭州,1300公里的距离,我这个没有任何高速公路驾车经验的新手,开着一辆尚在磨合期的新车,都没有犹豫一下,就这样出发了。  相似文献   

9.
《旅游》1996,(8)
一个12岁的女儿要妈妈给她买一辆自行车。妈妈说:“孩子,你还不够年龄,当我的年龄正好是你的3倍时,就可以给你买一辆。”  相似文献   

10.
黄宏亮  王井 《神州》2014,(15):221-221
我有个11届汽车维修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陈明(化名)刚从学校毕业3个月,在这三个月里,4S店和修理厂做过学徒,都是做不到几天因为这个那个原因就离开了,曾也做过汽车配件销售、汽车保险等,都是做不了几天都离开,后面离开汽车行业做过电脑、空调销售,同样也是做不到几天就离开。在这三个月里他换了17份工作,做得最长的工是12天,最短的2个小时就离开。他感到很茫然,不知道什么工作才适合他,他应该怎样去工作,在失去信心和勇气后,在家不出去工作,连续2个月都在家里。在他父母的建议下,约我出来,帮  相似文献   

11.
理解     
正我的爸爸经常出差,家务大都由妈妈打理,我的学习也是妈妈辅导的。每当看到别人一家三口出去玩的时候,我就很羡慕,虽然我的爸爸一个月也能回来几次。有一次,我的好朋友们约我出去玩,就我一人不会骑自行车,回到家,我便请妈妈教我,可妈妈力气没有爸爸大,让爸爸教我最好。想到这,我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别人的爸爸好多都是在家陪孩子的,可以带他玩,辅导他学习,而我的爸爸为什么大多数时间都在外面不回家呢?想起之前有一次,我们一家去野餐,还有几家也都去了,大家正玩得开心,  相似文献   

12.
回到家中,儿子正在熟练地骑小自行车玩。儿子从出生到今天,不到3年的时间里,属于他的车(学步车两部、睡车两部、推车两部、骑车三部)前后10辆有余。我脑海里闪现出我19年前亲手组装的自行车,也是我一生最珍贵、最难忘的自行车。那是1979年5月,我在海军通信学校一系四队当文书。由于我们是新组建的学员队,底子很薄,连必需的自行车也没有。眼看别队的文书办事能骑上自行车,实在眼红。每次我向队领导反映,队干部都难为情地说:“咱们是学员队,什么都需要添置。经费又紧张,自行车的事往后放一放吧!话又说回来,就是钱有了,工业卷也没有呀!”一天,…  相似文献   

13.
学车记     
正今年我十岁了,爸爸终于给我买回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这辆车多漂亮呀!蓝色的外壳上绘着橘黄色的花纹,让我爱不释手,恨不能马上骑上它威风威风。这天雷雨过后,空气特别清新,爸爸就把我心爱的自行车拿出来教我学骑车。一开始,爸爸让我双手扶着车龙头,给我讲双脚如何配合好。  相似文献   

14.
《文史天地》2011,(4):89-92
曾几何时,这张画面不知让多少国人心动不已。如此浪漫的前提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自行车。清同治七年(1868年)11月,上海首次由欧洲运来几辆自行车,那不过是人坐车上,两脚踮地引车而走的消遣娱乐工具。从那时起,自行车在这个古老的国度得到蓬勃发展,一度成为中国家庭代步和运输的主要工具。百年来,这个国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汤礼春 《文史月刊》2009,(12):M0002-M0002
1969年时,文化大革命稍稍冷静了些,武汉开始将一些抄家抄来的东西退还给原来的主人。但是,还有大量的物品找不到物主。不知哪位领导出了个鲜点子,把剩余的物品每件都写成条子,让工人们摸,一人摸一件,谁摸着了象征性地出点钱谁就拿走。我父亲当时是武汉食品厂的普通工人,可以摸一张。母亲祝愿摸一架缝纫机,哥哥希望摸一台收音机,我想要一把二胡,父亲则希望摸一辆自行车。  相似文献   

16.
正"呼风唤雨"这个成语一般用于神话人物,这不,在我们这个江南水乡的雨季,雷公就痛痛快快地过了一把"呼风唤雨"的瘾!昨天傍晚,爷爷按照往常时间开车带我去上课,一路上看着一辆辆自行车被我们赶超,心里别提多开心了。刚行驶在半路上,突然看见前方一道闪电从天空划过,片刻后,传来了"轰隆隆"的雷声,我心中闪  相似文献   

17.
奇人趣事     
正英国威尔士最快自行车骑手鲁尔克是英国一家自行车店的店主,他花了5000多英镑(1英镑约合10元人民币),用了10多天的时间,打造出了一辆超级自行车。英国自行车选手马丁骑着这辆车,创造了时速181公里的世界纪录。英国卡车赛冠军詹金斯也为打破纪录做出贡献。创造这一纪录时,马丁骑在自行车上,先由詹金斯驾驶的卡车牵引,当卡车时速达到80公里时,放开自行车,让马丁自己加速。鲁尔克说:"这辆自行车所有的零部件都是定做的,我们必须保证它足够结实。"  相似文献   

18.
心曲姐姐:您好!我还有几个月就初中毕业了,可是一想到要中考了我就很着急。我还有很多的东西都没复习,可是时间也就这么溜走了。什么效率都没有。我很着急,请您帮帮我!贺玫芳  相似文献   

19.
白菜包子     
大概有那么两年的时间,父亲在中午拥有属于他的两个包子,那是他的午饭。记忆中好像那是80年代初期的事,我和哥哥都小,一人拖一把大鼻涕,每天的任务之一是能不能搞到一点属于一日三餐之外的美食。父亲在离家30多里的大山里做石匠,早晨骑一辆破自行车走,晚上骑这辆破自行车回。两个包子是他的午餐,是母亲每天天不亮点着油灯为父亲包的。其实说那是两个包子,完全是降低了包子的标准,那里面没有一丝的肉末,只是两滴猪油外加白菜帮子末而已。父亲身体不好,那是父亲的午饭。父亲的工作是每天把50多斤重的大锤挥动几千下,两个包子,只是维持他继续挥…  相似文献   

20.
颜铭 《旅游》2010,(4):50-55
荷兰的5月绽放得缤纷绚烂,也在我的记忆中芬芳得不遗余力。而身处那时那地,你需要的大概只是一辆自行车,一台照相机,一双舒服的鞋,一颗放松的心,就可以享受这一切。有些国度天生就适合慢节奏,荷兰正是如此。在荷兰,自行车不仅仅是一种普遍的交通工具,更是悠然生活的一个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