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楼兰古绿洲的河道变迁及其原因探讨西北历史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干旱区,地表径流决定人类居住和生存的空间,是环境变迁的决定因素。楼 兰古绿洲的环境演变及其在4世纪末的最终消失都与塔里木河及孔雀河河水的空间分布密切 相关。石器时代至公元4世纪中叶以前,塔里木河与孔雀河合流,经库鲁克塔格山南麓东流,形 成面积广大的孔雀河三角洲,成为楼兰古绿洲繁荣与发展的基础;4世纪中叶,部分塔里木河水 在营盘附近歧道南流,离开了孔雀河三角洲,楼兰古绿洲开始衰败、萎缩;4世纪末,孔雀河、塔 里木河河水全部南流,孔雀河三角洲水源断绝,楼兰古绿洲衰废、消失。这其中,孔雀河三角洲 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影响孔雀河河道发生变迁的基础因素;人类引流蓄水的捕鱼活动和屯田所 需河渠管理系统的兴废是影响河道变迁的重要人为因素。4世纪中晚期,塔里木河下游与孔雀 河的改道南流是在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耦合作用下发生的。  相似文献   

2.
1.一组没有剪辑的镜头 苍莽的大漠,飞扬的黄沙。一叶扁舟顺着叶尔羌河漂流而下,进入塔里木河后再向东折,抵达孔雀河下游。  相似文献   

3.
楼兰,这座“荒漠中的庞贝城”曾令世界轰动一时。在其神秘色彩逐渐淡化、慢慢退出人们视线的时候,周围环境也和它本身一样悄无声息地变化着。环境因素对这座古城的兴衰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曾经盛极一时的楼兰国最终被漫漫黄沙湮没。让人不得不再次审视其周围环境的细微变化所导致的后果。  相似文献   

4.
王炳华,著名考古学家。1935年出生于江苏南通。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同年到新疆从事考古,历时40年。发现、发掘了罗布淖尔古墓沟、哈密五堡、天山阿拉沟、呼图壁生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盆地克里雅河下游,散落着以喀拉墩遗址群、玛坚勒克遗址、圆沙古城遗址群、圆沙北古城、丹丹乌里克遗址群为中心的5块废弃的沙漠化的古绿洲。文章对这些古绿洲的概况、古绿洲上留存的遗址遗物、古绿洲的历史演变进行了系统研究,对于古绿洲废弃沙漠化的原因——沿河植被的砍伐破坏、河道的变迁以及战争的破坏等,做了相应的考察和揭示。  相似文献   

6.
张书颖 《丝绸之路》2012,(16):50-53
楼兰是我国历史上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位于现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若羌县境内,公元4世纪前后消亡。专家对其消亡原因各执一词,意见相对较为集中的是"自然条件改变说",这种说法认为自然条件的变化是导致楼兰古城废弃的惟一因素,还有部分学者坚持"丝绸之路改道说"、"战争说"、"瘟疫说"等几种说法。笔者在分析的基础上对以上几种说法提出质疑,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楼兰古城之所以废弃是自然条件变化和社会政治经济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张掖“黑水国”古绿洲 ,遗存十分丰富 ,有北古城、南古城两座较大城址和周围 7座较小城堡 ,有史前文化遗址、汉代建筑遗迹、古寺院遗址和民居遗址 ,有成片的古墓群、古耕地渠道遗迹等。作者通过深入的实地调查 ,对其历史面貌及其沙漠化发生的时代和原因作了细致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古居延绿洲的消失与荒漠化——从考古和卫星遥感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弱水下游的古居延绿洲,早已沦为戈壁沙漠。这种变化既有自然原因,又有社会原因。自西汉以来连续的屯垦耕种,使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元末明初的战争,造成了河流改道,从而导致了古居延绿洲的消失和荒漠化。  相似文献   

9.
对于像轮台这样历史文献极少的地方 ,要想谈论这个话题很难 ,除了要很珍贵地利用历史文献资料外 ,还要十分注意开发利用古代人类活动的遗迹 ,这是“写”在地球上的历史文献 ,是古代人类留传给我们的信息 ,轮台县的大地遍布汉唐时期历史遗迹 ,又有近现代考古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借助我在 2 0世纪 80年代参加地名普查的实践 ,斗胆分析一下布古尔绿洲2 0 0 0多年以来的经济发展概况 ,以及绿洲环境的变化。一、人类经济活动的历程据已经明确的考古资料来看 ,最晚在春秋战国时期 ,轮台县境就存在以牧业为主、种植为副的生产经营方式。 1985年群巴…  相似文献   

10.
彭苏 《名人传记》2022,(9):58-62
奥尔德克:第一个发现楼兰古城的人1900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完成由北向南纵向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和两次深入塔里木河下游罗布泊考察后,准备从北向南穿越罗布荒原。  相似文献   

11.
关中东部为黄渭洛交汇区 ,历史时期黄渭洛河道的变迁对这一带自然环境的影响重大 ,不但使三河河谷展宽 ,沙洲沙地增多 ,而且使泥沙淤积 ,河床抬高 ,两岸滩地兴废频繁 ;同时还使支流入河口不断发生变化 ,特别是对关中沙苑特殊地形的形成提供了泥沙。  相似文献   

12.
刘满 《敦煌学辑刊》2005,(1):128-152
本主要对青海境内黄河上的津渡、桥梁及其相关的城邑山川、军镇戍守和交通路线进行了详尽考证。  相似文献   

13.
甘肃玉门花海比家滩古绿洲沙漠化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玉门市比家滩古绿洲,面积约310平方公里,今地表景观主要为连片分布的遭受严重风蚀的弃耕地,并伴有吹扬灌丛沙堆。古绿洲上遗存丰富,有火烧沟类型化遗存、多座汉魏时期的古城遗址等。笔通过实地调查,对其历史面貌及其沙漠化发生的时代和原因作了细致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上游流经的甘、青、宁中国西部高原地区,沟壑纵横,山峦叠嶂,道路崎岖不平,江河水流湍急,落差极大,一般河段难以行舟,水陆交通不便。自古以来,生活在这里的藏、回、土、撒拉、东乡、保安、汉等民族的民众,世代以牛羊皮筏渡人运物,满足了当地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要。黄河古筏,作为西北民众中特定地域环境影响下发明的一种水上交通运输工具,在当地乡村社会结构体系中,  相似文献   

15.
清中叶以降,清宫档三汛(桃花汛、伏汛、秋汛)安澜奏本中所见荆江洪水位开始日益上涨,咸丰、同治年间,藕池、松滋决口向洞庭湖分流后,水势稍有缓解,至光绪年间复又急速抬升。不断上涨的洪水位对江北入江河流造成了两方面影响: 其一为河道的变迁,其二为水环境的变化。在沮漳河流域,涉及长江百里洲的变迁,沮漳河入江口的变动,长江主泓迁移,下百里洲靠岸及洲尾东摆引发沮漳河下游延长,以及山水、江水相互顶托造成水环境淤积。在玛瑙河流域,则表现为荆江洪水位抬升对河水的顶托现象,导致入江尾闾沼泽化。  相似文献   

16.
一“无锡”作为地名,首见于《史记》。该书《东越列传》中载:“东越将多军,汉兵至,弃其军降,封为无锡侯。”这是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的事情。作为县名的“无锡”,见于东汉时班固所作的《汉书》和袁康、吴平所辑录的《越绝书》。《汉书·地理志》中将无...  相似文献   

17.
刘永胜 《丝绸之路》2009,(16):48-50
自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击败匈奴,打通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有南线和北线,北线过黄河的渡口就在靖远境内。由于走的路线不固定,因而在靖远境内形成了几个比较大的渡口,它们是鹃阴古渡、虎豹口渡口、索桥古渡、乌兰津与白卜渡。本文对这些古渡口的具体位置以及丝绸之路的具体过河路线进行了考证,以期揭开历史的迷雾。  相似文献   

18.
秦建明  白冬梅 《文博》2008,(5):45-51
本文通过对都阁栈道遗址的考察,记录了这处著名古栈道的地理环境与遗址现状,依据历史文献与残存栈孔结构,初步分析了栈道的结构形式.发现该处栈道延用时间较长,可以区分出三期或者三期以上的工程遗址.同时也发现古人为了防止水侵柱脚而采取的柱洞导流措施和加固柱脚的措施.这些对于我们深入认识这处栈道提供了真实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辽阳,历史上向为关东重镇。在清朝(后金)定都沈阳之前,一直是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而这一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的确定不仅与汉魏、辽金等朝代历史形势相关联,而且与辽阳所在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清代(后金)定都沈阳之后,辽阳的区域中心城市地位被沈阳所取替而日渐衰微。本文从城市历史地理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