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华史歌     
刘迈 《陕西史志》2000,(1):32-36
刘迈先生长期从事史志工作:于工作之中深感中华典籍浩如烟海,中华文明博大精深。遂闲暇之余,以七言歌行体,简明扼要地介绍一些重要的历史知识,抒情达意,表现力强,且声韵皆合,读来琅琅上口,经久难忘。“读史能益智,鉴古可察今。”对于这些历史基本知识,每一位中华儿女均应有所了解。至于史志工作者则应视为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不仅要系统掌握,而且应了如指掌,如此则自会得益于编审及研究之中。本刊将分三期刊载刘先生之《中华史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3.
刘迈 《陕西史志》2000,(3):49-52
由来创业重拓疆,区划设置贵周详。夏置九州青徐扬,冀兖豫荆和雍梁。殷商九州豫幽营,冀兖徐扬和雍荆。周制九州豫幽并,冀兖荆扬和雍青。禹贡战国时作品,九州之说难凭信。  相似文献   

4.
李拜天 《世界》2006,(1):67-67
混血的老鼠,尤其是人鼠混血的老鼠的后代,他们打洞的能力往往比他 们的亲辈更强。 前面一篇文章中已经指出,“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个俗 语描述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简单事实。但是,简单的事实后面往 往隐藏着不简单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于忠正 《丝绸之路》2009,(19):12-12
毛泽东 毛举细故终大成,泽下于民国威扬。东方醒狮昂首立,高歌一曲世人惊。刘少奇 刘公伟绩同众雄,少时壮志老难行。奇冤无端从天落,坦荡一生心地正。周恩来 周旋内外巧运筹,恩惠润民不辞苦。来去奔波若等闲,鞠躬尽瘁名千古。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钱币收藏与研究可谓一片萧条而清冷,研究成果亦乏善可陈。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各地掀起收藏热潮。当年一批有识之士,积极倡议建立钱币学术研究组织。1982年中国钱币学会成立,翌年《中国钱币》杂志发行,从此开创了钱币研究的新局面。匆匆二十五年过去,目今所见,  相似文献   

7.
李利 《世界》2004,(11):27-29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相似文献   

8.
芷蝶 《世界》2004,(11):30-32
汉族服饰 汉族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其历史源远流长、文化辉煌灿烂。纵观几千年的历史,汉族的服饰,在式样上主要有上衣下裳和衣裳相连两种基本的形式,大襟右衽是其服装始终保留的鲜明特点。不同朝代、不同历史阶段,又各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世界》2004,(10):38-43
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传统节日,大多发韧于农耕时代,然而,即使是在工业化最发达的西方国家.不仅传统节日并未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弱化或消失,反而更加受到重视。原因在于,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生活理念、审美观念、风俗人情的精华结晶:而每一次节日,就是一次人与人之间感情的大张扬、大释放、  相似文献   

10.
桃子 《世界》2006,(7):59-60
妈妈: 我想,一个人只要活着,身边就会有故事发生,故事就会引发思索和感动。像我这种从不敢自喻“作家”的俗人,把不成熟的思索和不成型的感动,写成一封封给妈妈的信,这点胆量总是有的。  相似文献   

11.
《世界》2004,(10):44-49
衣、食、住、行,以衣为首。在民族传统文化中,服饰文化占有重要的地位。人类自脱离动物界那一天起,外在形态上就多了一件动物所没有的、遮羞蔽体的东西。后来,人们名之为衣服。与此同时,身上又挂上了形形色色的东西。后来,人们名之为饰物。可谓爱美之心,从古即有之。人类审美意识的生成,可以追溯到人类刚刚用树叶、兽皮披挂到身上的年代。这正是在考古发现中,与山顶洞人甚至比其年代更早的人类骨骼化石相伴的,有经人手加工过的石珠、贝壳的原由。人类的审美意识在发展,服饰的变化——不仅是种类、品质,而且是精美程度,正是这种发展的外在表现。然而,服饰并非纯粹的艺术创造物,像文学作品、绘画那样。服饰,尤其是衣服,实用是第一位的,美化是第二位的。服饰蕴含的主要是民俗风情,因而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中华民族是汉、满、蒙.回、藏.壮等56个民族组成的民族大家庭。56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民族服饰,甚至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同一个民族也不有同的服饰传统特征。中华服饰真可谓异彩纷呈、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2.
芷蝶 《世界》2005,(1):57-61
赫哲族的鱼皮服饰 历史上,赫哲人以穿鱼皮服著称,曾被外界称为“鱼皮部”,是我国北方古老民族的一支,主要聚居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合围处。20世纪50年代以前,赫哲人大都喜欢穿用鱼皮为面料做成的服装,主要有套裤、靰鞡手套、绑腿和妇女穿的长衣。后来由于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昂等原因而逐渐被其他材料所取代。  相似文献   

13.
《平定儿女耀中华》上册,已由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发行,42万余字,另有题词15页,彩照16页,黑白工作照42幅。图并茂,印制精美。全书由《电视专题》、《章选编》、《学子名录》三部分组成。纲目清晰,层次分明;业迹不凡,引人入胜;内容具体,资料翔实;言简意赅,字流畅。当《电视专题》在县台播出后,引起了巨大反响,受到省广播电视厅的高度重视,被誉为全省县级台创新策划、专题制作的精品。这个评价是有充分根据的。这里谈几点我对该书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提到中国封建统治尊崇的两在圣人:圣、武圣,大家都知道,圣是古代伟大思想家孔子,武圣则是三国时蜀汉名将,河东解良人关羽——关云长。他,不仅以勇迈绝伦、英烈逸群而称。且以善读《春秋》、恪守忠义而备受历代尊崇。在封建时代,封建统治为巩固封建统治,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而为断提升关羽的地位,尤其自宋以后,宋封王、明封帝、清尊圣,关羽不仅被作为国家高级神祗敬奉,甚至被供奉为无所不能的神明。  相似文献   

15.
赵建民 《民俗研究》2003,(2):204-205
2002年圣诞节前夕,见赠于王赛时、齐子忠撰著的《中华千年饮食》(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摆之于案头。当我怀着像往常一样的心情打开这本还散发着油墨芳香的饮食文化专著时,被书中的精辟论述所深深吸引,一页页读下来,使我眼前为之一亮,竟在不知不觉中一直读到了最后一页。掩卷之余,回味无穷,颇觉此书大有可读之处,概而言之,其亮点有三:  相似文献   

16.
《世界遗产》2014,(1):140-143
“中华五岳”是位于中国东部、西部、南部、北部和中部不同地理方位的、相对高度均在1000米以上的五座历史文化名山的总称,具体包括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南岳衡山(湖南)、北岳恒山(山西)、中岳嵩山(河南)。  相似文献   

17.
常默 《文史月刊》2007,(7):55-58
六、掌握技巧 波光潋滟的大海上,写满了成功者的经历,也刻留着失败者的纪事。两者的区别,仅在于技巧的有无和高低。  相似文献   

18.
《中华大帝国史》与英国汉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班牙传教士门多萨的《中华大帝国史》(1585)是第一部对中国社会、文化、历史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介绍的通史型的巨作。1588年该著的英译本在英国广泛流传,成为英国人获得真实且周详的中国文化资料库。该著对英国人中国观的形成,汉学知识的获得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是英国人认识和了解汉学之肇始。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只有句读,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标点符号。现行的标点符号,是在我国原有的句读的基础上,参考各国所使用的标点符号,逐渐发展确定下来的。在我国古代政治化及社会生活中有着广泛影响、曾经长时期被尊为经书的《诗经》《尚书》《仪礼》《周易》《春秋》,都没有标点符号,古人便把经书中这种不加句读符号的现象当作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条,把那些研究经书句读的人斥为不屑一顾的“章句小儒”,而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则着意摹仿、刻意追求这种“不加点”的做法。  相似文献   

20.
乾嘉间名儒古籍校勘家、泉学家倪模(1750—1825)字迂存,号韭瓶,安徽望江人,世居大雷岸(今望江县雷池乡),以耕读为业。倪模自幼喜读书,廿九岁中举,四十九岁(嘉庆四年)成进士,后出任凤阳府学教授。倪氏一生淡泊仕途不为官,专心于教育和学术研究。他藏书甚多,并精于古籍校勘。据有关书刊记载,倪氏“藏书七万卷,为安徽之冠”,“校勘经史数十种,自少至老无倦时”①,是乾隆时期知名经史古籍校勘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