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骏,字遹泉,别名天安,一八九五年生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一个回民家里。在中学读书时,马骏就怀有强烈的爱国热情,积极参加抵制日货的活动,曾演出《一片爱国心》的话剧,唤起人们打倒帝国主义。一九一九年,他考入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中部读书。为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入学不久他就参加了周恩来同志组织领导的敬业乐群社,接受新文化运动和一些先进人物的影响,提高了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为以后从事革命活动奠定了根基。“五·四”,运动爆发后,马骏果敢地投身到这一滚滚的革命洪流中,始终站在反帝  相似文献   

2.
《纵横》2007,(9)
《十校宣言》的历史背景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东北大好河山落入敌人之手。1935年《何梅协定》后,日本不断向华北增兵,加紧策动华北"自治",妄图建立第二个傀儡政府。而南京国  相似文献   

3.
“五·四”时期的陈独秀与梁漱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时期的陈独秀与梁漱溟徐光寿,陈家骥陈独秀与梁漱溟是“五·四”时期思想文化界的重要人物,在思想革新和文化改造方面,他们都提出了发人深思的主张。本文拟从两人微观的关系考证、宏观的思想比较和综合的分析判断三个方面,作些探讨与阐释。一陈独秀是“五·...  相似文献   

4.
徐静  段雯 《巴蜀史志》2014,(3):47-49
1919~1927年,四川平均每年诞生报纸近40家,其中一些宣扬先进思想、文化的报纸成为抨击时政.弘扬进步文化、思想,激发青年志士和广大人民群众开展爱国运动的阵地和旗帜 一 、《星期日》《四川学生潮》等报刊的创办(一)“抨击暗黑社会的利器”——《星期日》的创办。  相似文献   

5.
黄华 《神州》2007,(12)
燕京大学是美国人办的学校,而其他大学则由于直接处于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高压下,学生的活动受到种种干扰和镇压,学生很容易被逮捕和监禁。燕大的外国教授多数能明辨是非,秉彰正义,同当时普通美国人一样,同情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反对日本侵占中国领土。燕大这种比较宽松的政治环境使学生的抗日思想得以较自由地抒发。  相似文献   

6.
丁群 《文史精华》2009,(1):24-31
十年浩劫中的1970年至1973年,继“清理阶级队伍”、“一打三反”等大规模政治运动之后,一场更为残酷和荒唐的政治运动,又一次横扫中国大地,江苏省可谓重灾区——这就是冤案堆成山、全系莫须有的清查深挖“五·一六”反革命阴谋集团的运动。  相似文献   

7.
五四以降,学生运动演变成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面对北京政府的腐败无能及严重的内忧外患,学生作为一个激进的社会群体奋力投身于救亡图存和澄清政治的努力。在外交上,他们高举反帝旗帜,奋起唤醒国人,力促国民外交格局的形成;在政治上,他们从力主改良发展到坚决要求推翻军阀政府;在校园内,他们不甘于做教育被管理者而积极参与校务监督并开始实施自治。学生运动高涨本身就是国家权威缺失的一种表现,同时社会各界对频仍的学生运动亦经历了一个由同情、支持到反对、利用、支持等多重态度兼而有之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一二·九”运动70周年,然而百多天前,直接发动和领导这场伟大运动仅存的最后一位当事人谷景生,猝然与世长辞。值得庆幸的是,由于几位知情者披露了一些重要线索,使我们能够在此呈现谷景生当年所亲历的“一二·九”运动。随着谷景生的追忆,使我们以往在阅读那场运动之际,  相似文献   

9.
海伦·斯诺,笔名尼姆·威尔斯,是美国著名新闻记者、作家、社会活动家.她曾经积极支持和热情报道中国“一二·九”运动,而“一二·九” 运动的经历对她自己也具有重大影响.1931年8月的一天,伴随着“林肯总统号”客轮的汽笛声,年轻美丽的海伦来到了上海,接着很快就与斯诺熟悉并相恋了.海伦先在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任秘书,还担任过斯克里普斯——坎菲尔德联合会的驻外记者.作为驻外记者,她真实地报道了当时苦难的中国所遭受的种种灾祸.1932年,  相似文献   

10.
<正>由学生运动的"总理",到AB团头目,到国民党政府官员,段锡朋的人生轨迹让人深思。"生平无缺德,举世失完人"这是国民党元老吴稚晖写给蔡元培先生的挽联,而有一  相似文献   

11.
1951年底至1952年6月,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三反"运动。除惩贪"打虎"外,"三反"运动还着眼于从制度层面解决如何杜绝贪污、浪费及官僚主义的问题。在"三反"运动中,从中央到地方,各单位、各部门都十分重视制度建设。这场运动不但惩治了贪污、浪费、官僚主义等现象,而且推动了党内民主制度的进一步健全与发展、国家监察制度的初步建立、国家货币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公有工矿企业管理制度的革新,从而促进了党和国家的各项制度建设。"三反"运动结束后,党和国家的一些重要制度得以建立和完善,这也是"三反"运动的深层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二·一”运动是1945年在昆明爆发的以学生为主体,以反内战争民主为主要内容的爱国运动。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迫切需要休养生息,医治战争创伤,重建家园。但是国民党政府却动员大量军队进攻解放区,妄图消灭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内战危机日益严重,国民党的行动激起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强烈反对。在抗战期间,北方各大学南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迁到昆明共同组成了西  相似文献   

13.
我在1931年9月到燕京大学任教,不久,"九一八"事变发生,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向中国东北大举进攻。在国民党蒋介石对日本侵略者采取坚决"不抵抗"的卖国投降政策下,东北三省——祖国两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断送了。日本侵略者仍在步步进逼。整个华北笼罩在国亡无日的景象中,祖国危急!正是在这样的危急形势下,划时代的"一二·九"运动爆发了!  相似文献   

14.
1926年“六·十万岁”运动是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朝鲜工人运动迅速發展的基础上爆發的一次人民群众的反日斗爭。全民性的反日运动——“三·一”运动之后,日本帝国主义者为了进一步加强殖民統治,挂起了所谓“文化統治”的招牌,用極其殘酷、惡毒的手段来压榨和剝削朝鮮人民。朝鮮人民陷于忍無可忍的境地,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也随之变得更加尖銳  相似文献   

15.
“一二·九”运动,是指1935年12月9月由中国共产党北平临时委员会组织领导的一次大规模的学生抗日救亡爱国运动。“一二·九”运动的爆发具有深刻的历史原因,运动爆发后,作用和意义不仅巨大,而且极为深远。因此,我们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有必要共同来再一次认识伟大的  相似文献   

16.
“五·四”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大变革,汉语词汇也同样发生了大变革。总的来说是随着文言文退出历史舞台,白话文正式取得统治地位,白话词汇已较彻底地代替了文言词汇,如不用“之”“乎”而用“的”“吗”等。但从语言的本身规律看,这只是词语的更替,以多数人所使用的语言形式去代替少数人所使用的语言形式,而所表现的概念则没有变化。因此我们认为,最能反映“五·四”词汇的特点的是在“五·四”时期产生的新词语,我们称之为“五·四”新词汇。本文拟以最能反映“五·四”新词汇的特点的《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为例,来探讨“五·四”新词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胡适是两位显赫的历史人物。他们共执牛耳,名震一时,是一代新青年追崇的偶像。陈独秀晚年对此曾郑重地表示:“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的社会发展之必然的产物,无论是功是罪,都不应该专归到几个人,可是蔡先生、适之和我,乃是当时在思想言论上负主要责任的人。”的确,把胡适与陈独秀两人的名字联在一起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由《新青年》一个刊物,北京大学一所大学和几个教授领导一场  相似文献   

18.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一方面在军事上对中国东北进行武装占领,另一方面,则动用政治手段,借"自治"美名,制造县级亲日政权,策划从下到上的"自治"独立。为了进一步推动这一工作的执行,还成立了最大的组织"自治指导部"。与此同时,关于即将建立的伪独立国家的地方统治,也鼓吹实行县级"自治"。这些"自治"的行动与构想,构成了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独特的一页。  相似文献   

19.
敌驱逐三十六架,重轰炸机十八架,三十一日上午十一时许,在皖境发现,并迳向武汉进犯.我方闻报后,乃派大队空军凌空待击.十二时许,敌机窜入武汉警戒范围,我各机侦明敌机企图,急取包围形势,向其四周压迫.敌轰炸机见我有备,纷纷掉头东逃,未敢进入市区投弹.当其驱逐机掩护轰炸机退却时,我某队立予猛扑,寻求死角格杀.敌机在我射程内控制下,上下翻腾,期求脱避,我机紧逼拦杀,毫不放松,是时尔沉  相似文献   

20.
北平地下党组织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东北。由于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更加助长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日军又疯狂地向华北进行新的侵略扩张。1933年1月攻陷山海关,继而向热河、察哈尔和冀东进犯,威胁平津。5月,国民党政府又与日本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把热河、察东、冀东大片国土拱手送给了侵略者。平津及全国各地民众纷纷要求国民党政府出兵抗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