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散木 《文史精华》2003,(7):23-25
何蜀先生的《文艺作品中与历史上的中美合作所》(刊2002年第7期《书屋》)一文澄清了一个历史上的是非,即所谓“中美合作所”——它不是“白公馆”或“渣滓洞”的同义词,它不过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美两国的一个合作的军事情报机构  相似文献   

2.
散木 《文史精华》2006,(9):28-30
何蜀先生的《文艺作品中与历史上的中美合作所》(刊2002年第7期《书屋》)一文,澄清了历史上的一个是非,即所谓“中美合作所”。它不是“白公馆”或“渣滓洞”的同义词,它不过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美两国的一个合作的军事情报机构而已(相似的还曾有过“中苏情报合  相似文献   

3.
赵映林 《文史天地》2014,(12):35-39
正中美合作所的全称是"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简称中美合作所、中美所。中美合作所于1942年夏开张,1943年4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签署合同,到1946年3月,戴笠飞机失事死于南京牛首山,合同终止,中美合作所结束,共实际存在了3年9个月的时间。那么,它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机构?本文尽力综合美国政府、军方公布的档案资料及台湾与大陆两地的材料,努力还原一个真实的中美合作所。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中美合作所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合作所是抗战时期中美两国在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背景下建立的一个抗日军事合作机构。但过去由文学影视作品给人造成的印象,似乎是一个美蒋反动派勾结的集中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渐有人为其正名。但长期宣传形成的影响并未消除;而该机构在抗战中究竟有何作为?各相关文章又语焉不详。本文首先概述中美合作所成立的目的、过程、协定文本和组织机构;其次介绍其重要活动之一——培训敌后游击干部;再次略述各培训机构结业之后组建的中美联合游击队在敌后的抗日活动。最后对中美合作所作出综合具体评价,希望消除误解,还原历史。  相似文献   

5.
袁灿兴 《文史月刊》2012,(11):55-61
文学作品中大量关于中美合作所控制集中营的描述,使得人们至今仍然产生错觉,以为中美合作所就是操纵渣滓洞、白公馆监狱的黑手,并进行着屠杀进步人士的勾当。历史的真貌却是,中美合作所只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美两国合作创办的一个军事情报合作机构,它为世界反法西斯事业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尤其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四年中,陈纳德是中美关系中的风云人物。本文无意全面考察他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活动,只就他在这一时期提出的空中战略以及围绕这一战略中美双方间的争论进行剖析,从而对战时的中美军事合作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抗战时期的中美合作非常有名,诸如中美合作所、陈纳德的飞虎队等等。其实在此之前,中苏、中英之间都曾尝试进行军事、情报方面的合作,共同抗击日本。特别是中英合作期间,还成立了存在仅8个月的“中国突击队”。但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因为利益分歧,致使合作在未深入展开之前就走向反目。本文披露这段中英双方都不愿提及且鲜有人知的合作,意在一方面纪念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作出的贡献,另一方面也让世人知晓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向来是脆弱而微妙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战时生产局成立于中美关系因史迪威事件而产生裂痕的危机时刻,在中美两国调整租借物资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美国战时生产顾问团的支持下,中国战时生产局统一援华租借物资的申请权,并取得制成军械以外租借物资的运输分配权和在华接收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美双方因争夺租借物资管理权而产生的尖锐矛盾。但美方坚持保留存印租借物资的所有权和处置权,依照自身对战争形势的判断不断拨让援华租借物资,并由此介入中国内政,在援华租借物资的管理上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其中,美国军方把持租借物资管理权的态度尤为强硬,与白宫方面存在显著分歧。中国战时生产局成立后,中美双方恢复了租借事务上的密切合作,但美国并未因此加大租借援华的力度。这不仅揭示了战时中美军事合作机制的缺陷,而且反映出中国在美国战略版图中的边缘地位。  相似文献   

9.
1943年5月.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与美国海军参谋部情报署合作组织“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简称中美合作所),进行罪恶的反共反人民勾当.是臭名昭著的镇压人民革命的特务工具。中美合作所成产后。多次举办各种类型的训练班。为军统培训了大批的特务。其中,1944年创办的“华安班”.是军统在福建举办的规模最大的特务培训活动。  相似文献   

10.
意识形态的不同是中美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大的不同,由此也决定了教育内容和方式的不同,但中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基本一致的,即培养认可其社会制度的公民。本文旨在通过对中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启示,以便我们在以后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扬长避短,使其更有效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顾迈男 《百年潮》2008,(11):60-65
中美联合招考赴美国留学物理研究生项目(China—United States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 Program,简称CUSPEA)是李政道教授主持,为解决20世纪80年代中国人才断档,发展中国教育和科研事业的一个中美合作项目。该项目的具体内容为:从1981年始,由中美双方联合通过专门的招生途径,每年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等院校中选送100名应届大学毕业生,赴美攻读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2.
万立明 《民国档案》2006,(3):140-142
宋子是近代中国政治舞台上一位权倾一时的风云人物。他在民国政坛上辗转沉浮27载,直接参与了国民党当局一系列重要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在民国政治、财经以及外交诸领域,都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宋子研究的学术价值勿庸赘言,目前已有几本十分厚重的研究成果①,如陈立的《宋子与战时外交》、吴景平的《宋子评传》等。而近年来,随着宋子档案、蒋介石日记等重要历史献在美国相继开放,史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吸引了诸多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极大关注,以这些珍贵史料的整理研究为基础,必然可以更全面、客观地对宋子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拓宽近代中国研究的领域和深化研究的层面。为此,复旦大学历史系与胡佛研究所经过多次商洽,在双方之间搭建起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并决定联合举办宋子的学术会议。  相似文献   

13.
黄成林 《人文地理》1989,4(1):27-33
综观整个政治地理学历史,从其萌芽时期开始,就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潮。一种是爱国辩护思潮,其以经验为依据,研究当时政治现象和地理因素、过程之间的联系。一种是学术思潮,其不考虑当时政治舞台上的政治事件,潜心研究政治和地理之间某些比较稳定和普遍的关系。本文说明尽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两种思潮的作用、地位不同,但这两种思潮却深刻影响着政治地理学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三民主义青年团是战时国民党成立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团体,其存在时间极为短暂,却对国民党的政治、党派关系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加强对基层政权的渗透与控制是战时国民政府加强中央集权,实施战时动员的一个重要措施,同时也是民国时期中央政权进行社会基层改革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选取浙江三青团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浙江档案馆、浙江图书馆古籍部以及杭州市档案馆等所存的有关档案与资料,重点阐述三青团渗透与控制浙江地方基层政治,从中折射出国民政府时期(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基层政权的运作,以及中央政权向基层政治渗透的途径及效果。  相似文献   

15.
五十多年前,中美合作所发生了一副对联案的风波,事由第二期学员不满被骗来受训充当特务引起。上联是:“进缫丝厂如走向阎王府”,下联是:“入中美所像登上鬼门关。”横联是:“休想活命”。此联贴在特  相似文献   

16.
美国和抗战时期中国的平准基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美国和抗战时期中国的平准基金吴景平1941年4月,中美之间曾达成平准基金协定,相应设立过中美平准基金,用于维持法币的官方汇率,直到1944年基金结束。研究美国在战时中国平准基金问题上的态度,分析美国方面维持法币汇率上所起的作用,对于深入了解抗战时期中...  相似文献   

17.
正政治文化现象和关于政治文化的探索由来已久,但一般认为"政治文化"这个概念是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Gabriel Abraham Almond,1911—2002)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阿尔蒙德认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制度、信仰和感情。这个政治文化是由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所形成。人们在过去的经历中形成的态度类型对未来的政治  相似文献   

18.
高薇薇 《丝绸之路》2009,(10):45-48
太平洋战争之后,美国为中国提供了一系列的援助,空中援助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由于中美在战略目标、物资数量等方面的巨大分歧,致使双方在有关对华空中援助问题的诸多方面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这些争论严重影响了战时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19.
开罗会议不仅对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且它是一次构建远东国际新体系的尝试。中美两国的首脑从各自的国家利益出发 ,在讨论战时远东政治、军事问题的同时 ,也在规划战后的远东国际政治格局 ,并确立了中美两国在其中的战略关系和合作模式 ,笔者称之为开罗设想。虽然开罗设想存在严重缺陷 ,在抗战后期被远东雅尔塔体系所取代 ,但它充分体现了罗斯福和蒋介石的外交思想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化系统中,直接影响与作用于政治的是政治化。北宋政治化是中国传统政治化发展演变的一个历史阶段。在北宋繁荣的学术化与学艺术的促进下,北宋政治化的发展更加成熟,具有自己的独特内容。在北宋社会的长期稳定与发展中,可以明显看到北宋政治化对政治所发挥的影响与导向功能。在北宋的政治危机以及北宋败亡中,则可以清楚地看到政治化所具有的缺陷与弊端。北宋政治化不仅具有中国传统政治化所固有的缺陷,而且在其形成发展中又产生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