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婧景 《东南文化》2018,(4):96-103
博物馆内开设儿童专区存在着重视不足、缺乏经验与动力、儿童展览理论研究的失衡等制约瓶颈。博物馆儿童专区展览策展中应坚持"尊重儿童阶段性身心特征"及"尊重主馆内在要素"的"双重尊重"原则。台北"故宫博物院"儿童学艺中心是"双重尊重"原则成功运用的典范。博物馆需要开展儿童研究、提炼与主馆高度相关的有趣主题,选择合适的展品和表达方式,使展览要素与主馆高度关联、传播目的服务于主馆使命陈述,展览与教育活动还要具备一定的独创性。这样才能使博物馆的儿童专区既适合儿童又于区别游乐机构,同时发挥博物馆优势。  相似文献   

2.
郝娟 《文博》2014,(2):83-85
博物馆儿童教育活动成效如何,现已成为博物馆事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从介绍西安半坡博物馆儿童教育项目"史前工场"的设计理念入手,提出尊重儿童、关注家长是博物馆儿童教育活动中均应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美国儿童博物馆收藏、开发、利用物品的历史悠久,并形成了鼓励儿童触摸藏品、积极利用藏品开展教学,同时通过流动展览与网上展览等形式扩大藏品展览的途径等特点。仔细剖析美国儿童博物馆对藏品利用的特点及意义,对我国博物馆在展品的展出、博物馆与其它机构合作的方式、博物馆网站的建设等方面有重大启发。  相似文献   

4.
刘阳 《福建文博》2022,(2):83-86
博物馆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物和自然标本资源,是儿童美学教育的重要场所。如何在博物馆中开展具有吸引力的美学教育课程,是博物馆教育工作者需要实践和探索的工作。福建博物院开展了各类主题的系列美学教育项目,并将生态式艺术教育理念融入其中,以便从多个角度和方向建立有效关联。本文以“体验时间之美”主题课程为例,阐述如何将文学、艺术学、生物学等不同的学科信息相结合,建立学科之间交叉与互补的生态关系,使博物馆美学课程更具有趣味性、完整性和启发性。  相似文献   

5.
构建儿童友好型景观已经成为当前乡村发展中的重要议题,全国多个乡镇进行了大量试点实践与研究。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下,乡村旅游景观的儿童友好性提升对助力乡村振兴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儿童友好理念与乡村亲子旅游景观的关联,介绍国内相关优秀案例,指出我国目前乡村亲子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弊端,最终提出相应的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以期为各地更好地打造乡村亲子旅游景观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以来中国博物馆展览事业发展迅猛,与国外博物馆的交流活动频繁,展览策划及相关的策展人制度、理事会制度以及公众服务等均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副馆长沈辰先生指出,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等西方博物馆在curator的职责和作用,展览策划的理念和实践以及展览流程中的团队协作、对公众体验的重视、展览的筹款、董(理)事会的功能等方面的经验可以为中国博物馆的展览策划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2016年教育部等部门联合推出《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许多中小博物馆成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这给博物馆等传统社会教育机构在教育人员、教育理念、项目评估等方面带来了诸多挑战。博物馆人应积极迎接挑战,做好承接研学旅行的工作,如更新教育理念,重视博物馆与学校、家庭等社会部门合作,整合教育队伍;结合青少年不同学段的特点,依托馆藏资源,研发相关教育项目;充分尊重青少年的学习主体地位,并不断完善相关评估体系等。  相似文献   

8.
夏明雨 《风景名胜》2021,(8):0088-0088,0090
城市公园是儿童娱乐项目开展的重要场所,对于我国当前儿童教育来说存在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城市公园相关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考虑到对于儿童的教育作用,尽可能创造相对比较良好的城市公园环境并建设具有教育意义的相关娱乐项目设施,才能更好的达到相对比较理想的教育效果,并且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但是我国当前儿童友好型城市公园的建设现状并不太理想,这对我国当前儿童教育的质量提升是非常不利的,故本文将针对儿童友好视角下的城市公园设计策略及方法进行深入探究,希望可以为建设具有科学教育意义的城市公园提供意见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毛丽红 《丝绸之路》2012,(10):91-92
博物馆是征集、保护文物,举办陈列展览,进行科学研究的场所。博物馆强调“以人为本”的运营理念.给面向观众的“教育职能”注入了“服务”的新时代内涵,作为大众了解展示物的媒介,讲解员是博物馆对公众实施教育服务的关键所在.本文就博物馆讲解员的定位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建设学习型社会、倡导终身教育引发了全球性的教育大变革,也为博物馆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支撑,强调“为学习服务”的理念、“与公众互动”的策略,探索博物馆展览运作机制和展示技术的创新,力求为公众提供全方位的帮助、支持与服务,以体现博物馆在未来公共教育体系中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文章旨在探讨如何将“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融入博物馆开展的研学课程实践教育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先是阐述了博物馆在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对“五育”并举和博物馆教育理论进行概念解析,提出了教育目标和教学设计的策略研究,探讨实践教育活动的实施与评价的策略,以期为博物馆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刘秋佚 《文物天地》2022,(S1):17-21
2022年8月,由国际博协确认的博物馆新定义最终提案将会进行最后的表决,这份新定义显示出博物馆在新时代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职能。博物馆展览作为博物馆最核心的文化产品,应全面展现博物馆社会价值,践行博物馆发展理念,结合社会需求和时代背景,创造性发展策展思路,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实现博物馆的社会责任。结合成都博物馆“一支铅笔诞生的世界:动漫原画特展”,论述博物馆展览如何触及博物馆新定义最终提案中明确的“可及性”与“多样性”,以期抛砖引玉,推动策展理念的进步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叶蓉 《文物天地》2022,(S1):87-91
国家高度重视博物馆儿童教育,倡导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在“双减”背景下,作为“非正式教育”主要场域的博物馆应肩负重任和使命,迎接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江西省博物馆推出“江小博童萌汇”儿童博物馆计划,推出首个儿童教育展览“寻·虎——小鸟虎儿童主题展”,探索综合性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创新路径和方法,建构儿童之间的联结,让博物馆儿童教育走进校园、走近每一位孩子身边,引导其更好地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让“博物馆陪伴孩子成长”成为新时尚、新常态。  相似文献   

14.
博物馆展览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当前我国博物馆实践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从浙江自然博物馆新馆筹展实践出发,对展览前期筹备管理、后期实施管理及其管理中须注意事项作了探析.  相似文献   

15.
杨瑾 《东南文化》2018,(2):98-104
女性题材的展览主要分为女性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综合类博物馆的常设展览和临时展览,旨在以"物"为媒介来展示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与公众一起讨论有关女性的话题,甚至包括一些敏感的、有争议的现象或问题。博物馆以女性为题材,组织展览和教育活动,关注、探讨并传播女性文化,一方面反映出博物馆关注并回应女性广泛参与社会生活并贡献于社会变革与发展的现实,发挥博物馆作为时代潮流倡导者和引领者的作用;另一方面,女性观众数量增多,参观需求多元化且女性广泛参与博物馆事务,对博物馆展览理念也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博物馆的女性主题展览也存在数量少、展览和诠释活动中对女性价值和意义挖掘不够等问题,需要在理念和实践上进一步改变。  相似文献   

16.
2003年,避暑山庄博物馆通过举办精品展览,改善旅游环境与服务设施,强化员工优质服务意识,对市民凭年票免费开放等举措,以出色的工作,实践了“以人为本,明互动”的服务理念和“走进精神家同,感受亲情服务”的服务宗旨。2004年,为进一步增强博物馆宣传展示和社会服务功能,真正使  相似文献   

17.
郑君怡 《文物天地》2023,(S2):15-21
我国综合类博物馆的当代艺术展览实践正在不断发展,而国际综合类博物馆在该领域已经探索出比较成熟的模式。国际上,举办当代艺术展览的制度依据业已成型,当代艺术展览与收藏和市场的关系已厘清,其举办的标准也达成普遍共识。国际综合性博物馆的有益探索可为我国综合类博物馆的当代艺术展览实践和制度提供多元参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18.
徐敏 《南京史志》2023,(20):94-95
<正>儿童本位以“儿童为中心”为理念,追随儿童的兴趣及需要,充分调动儿童阅读、欣赏、感知和操作的积极性,让儿童成为阅读博物馆的主人,在与场馆、图书、同伴、教师的互动中,产生深度学习的行为的同时,优化儿童在阅读博物馆中的学习方式,拓展教师在阅读博物馆中指导儿童深度学习的方法,帮助教师联结儿童阅读与博物馆之间的经验,使儿童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郭岚 《东南文化》2024,(1):138-145
我国是世界上听障人数最多的国家,听障群体有公共文化参与的实际需要,也有公共文化参与的实际困难。目前,我国博物馆听力无障碍服务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侧重于手语讲解服务的普及,以推进信息层面的听力无障碍。然而,由于听障群体内部存在异质性,且单向式的信息输入容易再造文化区隔,因此落实友好的而不止于差异补偿的关怀理念,是博物馆创设听力无障碍环境更进一步的目标。此外,由于听障群体具有独特的文化身份认同,博物馆也需要正视听障群体文化表达的客观需求,努力成为促进听障文化对话理解的平台。作为代表性的公共文化教育机构,博物馆有可能成为听障群体文化权利寻求和实现的中介力量。  相似文献   

20.
王维一 《神州》2013,(24):247-248
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影响着全社会的各个角落,博物馆也在紧跟信息化浪潮,为打破传统的博物馆参观的空间与时间限制,向建立数字化博物馆的目标发展。同时,免费开放政策实施后,随着观众量的大幅度提高,博物馆已经成为国家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本文将浅谈博物馆如何利用信息化为公众更好的服务,体现博物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