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物馆自诞生以来,便以收藏、保存、展示和研究真实物件为核心职责。与其他机构和组织一样,博物馆也在化、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变化下,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职能。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博物馆学运动的兴起,修正了自18世纪以来传统博物馆一向奉行不逾的“典藏-研究-展示-教育”的功能。新博物馆学将博物馆视为社会化的象征,关注博物馆与社会化的互动和协调。博物馆与多元化的整合、博物馆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博物馆对西方以外其他明的反映都成为新博物馆学所考察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张礼智 《文博》2013,(6):87-88
一直以来,在博物馆理论与实践领域都自觉不自觉地将"观众"和"游客"混为一谈。这在一定意义上阻碍了博物馆学的理论建设,也给博物馆实践带来某种困惑。本文主张严格区分两者概念,以使博物馆学理论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并借以正确指导博物馆实践。  相似文献   

3.
尹凯 《东南文化》2018,(4):82-89
20世纪90年代,学界对当代社会生活领域的理解样式深受后现代阐释的影响。社会结构、生活模式、知识体系等层面的巨变引发了人文科学领域的全面危机与反思,博物馆世界也不例外。随着新博物馆学运动的持续发酵和不同研究范式的陆续出现,重新思考博物馆本质与角色的当代博物馆理念应运而生,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博物馆管理、组织与沟通的角色重置;二是新博物馆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的价值转向。当代博物馆理念的梳理与思考对于理解诸多经验层面上的博物馆现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翻阅国内博物馆学界近年来发表的文章,会使人产生这样一个印象,即凡出自社会科学类博物馆学的论文,基本上用“文物”一词来表达“物”;凡出自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学的论文,基本上用“标本”一词来表达“物”。但谁都没有宣称自己的论文是属于社会科学类或自然科学类的博物馆学的。实际上,无论国内国外,都没有划分出社会科学博物馆学和自然科学博物馆学。博物馆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所有博物馆的一般理论,不应该根据“物”的具体形态或馆的规模大小来划分不同类型。有些比较考究这个问题的研究者在使用“文物标本”一词时,显然比前面两种说法要周全些,但众所周知,博物馆的藏品并不仅仅是文物或标本,比如在历史博物馆,常伴随有发掘现场记录、照片(胶卷)、图书文献等;在革命纪念馆,常有当事人回  相似文献   

5.
庾华 《东南文化》2016,(1):105-110
傅振伦先生是20世纪中国著名学者,研究领域涉及博物馆学等诸多学科。他密切关注西方博物馆及博物馆学理论,通过实地参观调研和文献资料,深入了解西方博物馆建设情况,借鉴西方博物馆学理论,并积极参与中国博物馆的实际工作,重视中国博物馆学的理论提升,为建构中国博物馆学理论体系和促进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是中国本土博物馆学学者的典型代表。梳理傅振伦的博物馆实践经历,分析其对中国博物馆学理论体系的贡献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博物馆学结构是指博物馆学分支学科的区分、内容、周界和相互关系。传统博物馆学体系多将博物馆实践与博物馆知识区别开,强调博物馆学理论的科学性,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行业封闭、缺少包容和对话等问题。博物馆学是有关博物馆的知识的集大成,是人们对作为社会存在的博物馆的知识的集合和批判,可以从知识的维度对博物馆学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整合,将知识创新作为推动博物馆学研究的动力,在此基础上建构知识维度的博物馆学结构,即包涵博物馆志、理性博物馆学、元博物馆学三个子系统的博物馆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张婧文 《东南文化》2023,(6):154-161
伴随“公众转向”的持续深化,博物馆由原来的粗放式服务逐渐转变为以个性化、去中心化、实时化、智慧化为导向的精准式服务。大数据范式下,数据挖掘、云计算、海量储存、智能推荐等新技术的发展,虽然为博物馆“全样化”获取观众数据、精准识别观众需求、实现服务的优质化和高效化带来了机遇,但也呈现出理论转化不及时、技术不成熟、制度建设不完善以及安全隐私等规范原则尚待确立等多方面问题。博物馆在观众研究中应用大数据,不能以此取代以往的研究范式,而应将其作为辅助性工具,在以算法挖掘出的数据规律的基础上,回归博物馆学研究的理论体系,解释其本质层面的因果关系,推动应用层的拓展和创新,服务博物馆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8.
苏东海  毛颖  龚青 《东南文化》2012,(1):19-26,127,128
21世纪以来,我国的博物馆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高潮,博物馆理论与发展研究面临许多新的重大课题。博物馆学家苏东海先生认为:博物馆理论研究需要从博物馆发展实践着手,博物馆发展研究要重视发展战略和时代主题的研究;生态博物馆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行动的新思维,呈现出与传统博物馆两极分化、对立统一的关系,其成功应建基于让文化的主人真正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扬体现了当前国际博协的战略思想,是博物馆的时代主题;博物馆应充分认识并强化自身独特的知识、审美和道德特征及其价值,提升专业功能与社会职能,增强文化竞争力;博物馆理论工作者应直面博物馆领域的复杂形势,加强对国内外博物馆以及博物馆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探索适合中国博物馆发展的理论体系和发展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学。  相似文献   

9.
博物馆学结构是指博物馆学分支学科的区分、内容、周界和相互关系.传统博物馆学体系多将博物馆实践与博物馆知识区别开,强调博物馆学理论的科学性,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行业封闭、缺少包容和对话等问题.博物馆学是有关博物馆的知识的集大成,是人们对作为社会存在的博物馆的知识的集合和批判,可以从知识的维度对博物馆学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整合,将知识创新作为推动博物馆学研究的动力,在此基础上建构知识维度的博物馆学结构,即包涵博物馆志、理性博物馆学、元博物馆学三个子系统的博物馆学体系.  相似文献   

10.
Museum learning的相关研究范式和成果主要集中在博物馆学观众研究和教育学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中。国内这两门学科对museum learning的翻译存在分歧:博物馆学界将其译为"博物馆学习",而教育学领域则将其译为"场馆学习"。原因在于二者对museum learning的研究方法存在分歧,以及二者对"博物馆"一词本身范畴和概念存在认知差异。"博物馆学习"不仅保持了museum在跨语境研究中的一致性,更重要的是在概念上确保了自然科技类博物馆和历史艺术类博物馆在museum learning研究中的相同地位,这是"场馆学习"一词无法体现的。  相似文献   

11.
马琳 《东南文化》2023,(6):141-146
随着策展人制度的兴起,博物馆和美术馆在策展理念方面不断交融,对话展是策展融合的产物,在博物馆和美术馆有不同的特征与体现,由此引发了关于“美术馆的博物馆化”与“博物馆的美术馆化”现象的讨论。对于这一现象,不能仅从阐释的角度去理解,还应将其置于策展人制度发展这一语境中探讨。这种现象是博物馆、美术馆在策展方面不断融合的结果,也是博物馆、美术馆打破自身边界的一种体现,为双方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探索空间。  相似文献   

12.
博物馆学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科学研究领域,它与多门学科密切相关。在博物馆学的研究中,博物馆陈列是其一个分支,是一个保护国家藏品、研究文物和传授信息的过程。博物馆工作者根据人们对博物馆的需求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最大程度的体现陈列展品的特征和价值,从而完成陈列的价值取向和目的。  相似文献   

13.
尹凯 《民俗研究》2017,(5):21-28
在现代性与在地性的影响下,"地方"或"地方感"的相关议题日益成为不同学科重要的知识生长点。在遗产与博物馆学领域,作为一种塑造"地方感"的文化工具,生态博物馆在项目实践与理论建构方面遭遇到了认知社区或乡村的困境。地方的感知并非唯一,而是极具主观性和场景性。乡村个体、乡村集体、地方政府、生态博物馆都有一套解释地方的逻辑视野,这种多元性的地方感知是理解地方、治理地方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城市文化建设逐渐升温,代表城市文化品位的博物馆的数量和规模也得到了空前发展。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博物馆在展览形式、展出模式、展品选择、展示技术应用、展具造型设计等方面出现越来越多的雷同,这种雷同的现象被统称为“博物馆同质化现象”。本文试图把“同质化”现象放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结合社会学、经济学、博物馆学相关理论对现象成因进行深入分析、抛砖引玉,以期为将来的博物馆建设找到一条破解之路。  相似文献   

15.
“博物馆学”一词,听来似乎不大习惯,是一门新的学问。对这一名词的概念有所理解的人,不过是所谓关心博物馆的人们,但其中也有人否认“博物馆学”这一学科的成立。可以这样认为,一般人对这门学科几乎是毫无所知的。以实物为对象的博物馆学,也许是在现社会中专门研究形而下学科学的学者们所难于接受的一门学问,这里曾出现过一些否定的论调。但是在学校里或社会上既有教育学的成立,那么建立一种通过博物馆可以使人们从中获益的“博物馆学”并不是奇怪的事。其历史虽浅,也已出现了不少关于“博物馆学”的论文。这里把各种论点加以整理,以建立一个共同的基础。下面我想做一些论述。  相似文献   

16.
生态(社区)博物馆是新博物馆学理论指导下的一场博物馆运动,践行文化遗产的在地化、整体性与主体性保护,以兼容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为使命.在国际范围内,生态(社区)博物馆仍然存在着争议,可视化生产与参观性使得博物馆社区成为"被参观的对象",文化赋权被讥讽为"形式主义".中国东部发达地区的"第三代"生态博物馆类型是否可以成为一种新的试验或方向?文化赋权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张力如何理解?所谓的"安吉模式"是"摊大饼"吗?这些问题和议题,需要给出学术性的批判与反思.  相似文献   

17.
张礼智 《文博》2012,(1):57-59
有感于文学评论鞭辟入里的剖析对文学创作的积极作用,以及博物馆学研究中批评精神的缺乏,本文提出“博物馆批评”的概念,并从博物馆批评的定义、内容、条件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论证,最后提出只有博物馆批评家现身,才能完成批评事业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阐释学的要旨是鼓励人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创建个人意义,因此,它将成为推动中国博物馆由“藏品导向”向“观众导向”转型的核心议题。阐释学从文化、自然遗产领域被引介至博物馆领域并开枝展叶,但围绕该议题一直存在由直觉和经验所导致的认知模糊甚至误区。类型上,博物馆的阐释属于探索型阐释,不可将其任意发展为独断型阐释;功能上,有效的阐释将有助于理解博物馆信息、增强差异化体验、改善后续行为;要素上,在借鉴阐释学模型等代表性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博物馆阐释的成功离不开六大要素,即主题性、舒适度、组织性、相关性、趣味性和评估性。  相似文献   

19.
郭向东  彭文  孙炜 《文博》2002,(6):78-80
随着博物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在陈列展览中,为文物提供一个良好的保护环境,是近年来博物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1999年秦俑博物馆在对铜车马陈列进行的第四次改造中,就如何在陈列展示中正确处理陈列与文物保护的关系、更好地保护“国宝级”文物铜车马,为铜车马创造一个优良的陈列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20.
博物馆中的资料管理工作,为博物馆学以及博物馆科研活动的前提,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博物馆品质的标准。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博物馆资料工作也在发展与变革中,本文对博物馆资料工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希望可以为博物馆资料工作的发展出一分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