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6~12月,淮安市博物馆对金湖塔集闸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42座。其中汉代墓葬38座,以土坑竖穴墓为主。墓地出土了一批陶器和釉陶器,器类有鼎、盒、壶、瓿、罐等以及少量铜器、铁器、漆器、料器、骨器、石器。墓葬形制、随葬品组合、器物演变充分展示了该地区汉代文化的基本面貌。墓地还发现宋墓1座,清墓3座,均为合葬墓。  相似文献   

2.
2013年1~4月,淮安市博物馆对金湖西安村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各类墓葬46座。其中汉代墓葬37座,分土坑墓和砖室墓两类。南朝墓1座,唐代墓2座,宋代墓2座,清代墓4座。汉代墓葬出土了一批陶器和釉陶器,器类有鼎、盒、壶、瓿、罐等,以及少量铜器、铁器、漆器、料器、石器。墓葬形制、随葬品组合、器物演变充分展示了该地区汉代文化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3.
2017-2018年,江苏盱眙大云山景区连接线北区发掘战国墓葬2座,汉代墓葬43座,陪葬坑1座.墓葬多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单人墓,出土釉陶器、陶器、铜器、漆器、玉器等器物三百余件.随葬器物较为丰富,为研究战汉时期东阳城居民的丧葬习俗和物质文化增添了新的考古资料.  相似文献   

4.
高伟  史骏  余伟 《东南文化》2022,(2):61-70+199-200
2018年,南京博物院等单位对江苏溧阳青龙头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现并清理汉代至明代墓葬48座。其中,M35为带墓道竖穴土坑墓,推测时代为西汉晚期;M22为带墓道砖室墓,推测时代为新莽至东汉早期。两墓形制清晰,出土有丰富的陶器、硬陶器、釉陶器、铜器、铁器、琉璃器等,器物组合较为完整,代表了青龙头汉墓的两种类型,对深入研究本地区的汉代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联合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在西安市南郊上塔坡村东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61座,其中战国至汉代墓葬34座,出土陶鼎、盒、蒜头壶、灶、罐、甑、盆、缶、灯、璧以及铁削、石串珠、铜钱等大量遗物。这批墓葬保存较好,出土器物的组合关系明确,部分墓葬出土陶器上还多戳印“杜亭”陶文,为完善关中地区战国至秦汉之际考古学文化序列,探索秦汉时期杜县周边丧葬习俗及社会组织形态的变迁提供了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6.
2014年,为配合大准线铁路工程的建设,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系对西黑岱墓地进行了清理发掘工作。一共发掘汉代晚期墓葬9座,辽金时期墓葬9座。出土了较多汉代典型陶器以及宋钱等。  相似文献   

7.
刘娟  夏春华  吴公勤 《东南文化》2022,(6):33-50+193-194
2022年1月,徐州博物馆配合沛县创新产业园一期工地建设清理汉代墓葬16座、明代墓葬1座。汉代墓葬类型有土坑墓、石椁墓、砖室墓等,出土陶器、釉陶器、铜器、铁器、滑石器等器物四十余件,为研究汉代沛县地区的丧葬习俗、探索地域文明增添了新的考古资料。明代墓葬地面石刻均为汉画像石改制而成,对研究汉画像石及其再利用颇有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鸿亮 《文物》2022,(1):4-17+1
2011年10~12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平乐镇天皇岭村南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共清理西汉墓24座、东汉墓7座、唐墓2座,其中两座西汉墓(编号M26、M27)保存较好。两墓均为单室土洞墓,置双棺,出土陶器、陶模型明器、釉陶器、铜器等。M26出土的陶井,井栏四壁模印图案,较为精美;两墓出土的清白镜和昭明镜具有西汉晚期的典型风格。洛阳地区的西汉墓葬多位于今洛阳市区周边,其他区域所见西汉墓葬材料较少,本次发掘有助于全面了解洛阳地区西汉墓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9.
江苏地区的西汉墓葬呈现出独特的区域分布特点,出土的壶、鼎、瓿三种陶器,最能反映西汉釉陶器的演变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0.
2001年6月,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大运高速公路罗城区段建设时,在晋源区乱石滩取土场区域内作了勘探调查,并抢救性发掘了一批墓葬。编号为TL2001M676的墓葬是一座汉代砖砌多室墓,虽然破坏严重,但出土的几件釉陶器非常精美,比较珍贵。  相似文献   

11.
2010年11月至2011年1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陈沟墓群东区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61座,其中汉代墓葬56座,以竖穴土坑墓为主。该次发掘共出土珍贵文物206件,有陶器、铜器、铁器、石器、蚌器等。墓葬形制、随葬器物组合、画像石雕刻工艺的递变,充分展示了萧县汉文化的容貌和特征。  相似文献   

12.
浙江奉化南岙石菊花地墓群共清理各时期墓葬18座(其中M11无法确定墓坑和葬式,从出土器物组推测为唐代土坑墓;M7为近现代墓),简报主要内容为两汉时期的14座墓葬,六朝时期的2座墓葬。两汉时期墓葬包括土坑墓6座、砖室墓8座。其中土坑墓多数被破坏,个别墓坑中留有二层台,随葬器物有陶器和釉陶器,器物基本组合为鼎、盒、壶、罍、罐、瓿等。砖室墓亦多遭盗扰破坏,平面形制主要为凸字形,随葬器物有陶器、釉陶器、青釉瓷器。六朝墓葬共2座,均为凸字形,随葬器物均为青瓷器。作者在结语中从发掘的两汉至六朝时期的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入手,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对其进行了分期,分别是西汉晚至东汉早期、东汉中晚期、西晋时期共计三期。《简报》的发表,无疑大大丰富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两汉至六朝时期的墓葬资料,对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一时期的葬俗、随葬器物的演变规律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3.
浙江奉化南岙石菊花地墓群共清理各时期墓葬18座(其中M11无法确定墓坑和葬式,从出土器物组推测为唐代土坑墓;M7为近现代墓),简报主要内容为两汉时期的14座墓葬,六朝时期的2座墓葬。两汉时期墓葬包括土坑墓6座、砖室墓8座。其中土坑墓多数被破坏,个别墓坑中留有二层台,随葬器物有陶器和釉陶器,器物基本组合为鼎、盒、壶、罍、罐、瓿等。砖室墓亦多遭盗扰破坏,平面形制主要为凸字形,随葬器物有陶器、釉陶器、青釉瓷器。六朝墓葬共2座,均为凸字形,随葬器物均为青瓷器。作者在结语中从发掘的两汉至六朝时期的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入手,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对其进行了分期,分别是西汉晚至东汉早期、东汉中晚期、西晋时期共计三期。《简报》的发表,无疑大大丰富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两汉至六朝时期的墓葬资料,对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一时期的葬俗、随葬器物的演变规律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4.
1997年海盐龙潭港发掘的8座汉墓,7座为竖穴土坑墓或竖穴土坑木椁墓。随葬物品以鼎、盒、壶、瓿、罐、罍等硬陶器为大宗,部分墓葬随葬铜镜和钱币。墓葬年代大体可定在西汉晚期到东汉早期,正好填补了嘉兴地区这一时期汉墓考古资料的空白。  相似文献   

15.
2011~2012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徽省广德县桃洲镇南塘村的一处岗地上发掘了70余座土墩,墩内的270余座墓葬绝大多数为汉代墓。汉代单个土墩内墓葬可分为一墩一墓和一墩多墓两类,出土遗物有釉陶壶、罐、鼎、盒、瓿,铁剑,钱币和玉石器等。推断墓葬的时代为西汉中期至两汉之际。  相似文献   

16.
2000年4月,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配合黄河北岸吉利区炼油厂基建工程,发掘清理了一批古代墓葬,其中编号 C9M2365的汉代墓葬中出土了一批釉陶器。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2014年至2015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河南省淮阳县平粮台发掘了4座战国晚期的楚国墓葬,出土了一批陶器和少量铜器等。陶器的基本组合为鼎、盒、壶,鼎、敦(或簠)、壶、盘、匜。墓主人身分皆为平民。这几座墓葬为研究淮阳一带楚国墓葬的葬制葬俗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8.
2019—2020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吉安市安福县平都镇凤林村彭家起凤山上的一座大型木椁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批陶器、铜器、锡器、漆木器等遗物。起凤山一号墓是江西地区西汉时期少有的大型木椁墓,该墓葬的发掘为研究汉代江西地区高等级墓葬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9.
<正>凤凰山遗址墓群位于新野县歪子镇凤凰山遗址东南部。为配合基本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3年2—7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遗址东部进行抢救性发掘,在发掘过程中发现该墓群。本次考古发掘共清理出不同时期的墓葬70座,包括新石器时代墓葬50座、商代墓葬12座、汉代墓葬6座、明清墓葬2座。出土各类随葬器物183件(套)。其中猪下颌19件;陶器152件,包括罐、壶、杯、鬲、仓、鼎、院落、井、瓦等;铜器8件(套),包括戈、釜、球、带钩、钱币等;铁器4件,包括剑、刀等。  相似文献   

20.
2019年4月,渭南市博物馆、渭南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中心在渭南市民主南路基建工地发现并抢救性清理了两座汉代砖室墓。其中M2保存较好,随葬器物未被扰动且数量较丰富,出土了带有“汝義”铭文的龟钮铜印。该墓葬的发掘为研究关中东部地区汉代墓葬的形制结构、随葬品组合及特征等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