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襄城县出土两件西周青铜器姚军英1984年3月,河南省襄城县颖阳乡左在村一村民在其住宅区内挖坑时,发现2件青铜器一铜尊和铜,现收藏于襄城县文物管理办公室。铜尊:口径22.5、底径14.8、高27厘米,重4100克,器腹部有一裂缝。尊口呈喇叭状,方唇,腹...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年三月十四日,长安县沣西新旺村社员送交陕西省博物馆铜鼎、铜簋各一件。据讲,这两件铜器,是在村外挖土时发现的,两器同出一坑。沣西曾是西周沣京所在地。六十年代初期和七十年代中期,曾先后在沣西地区出土过大量西周铜器,这两件铜器从形体、花纹、字体看,与以前在这里出土的铜器相似,应为西周器物。现分别试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延川县出土的几件青铜器延川县文管会征集到一批珍贵青铜器。这些青铜器都是本县群众在农田基建和修造房屋时出土的。现就其中3件介绍如下:蛇首七星剑1件、通长53、剑格宽7、柄长23、刃宽4.5、厚0.4厘米。柄首呈蛇头形,柄体饰两排棱形孔,剑格上下面各饰涡...  相似文献   

4.
1957年,杭州湖墅路出土了两件青铜器,分别为簋与鼎,年代皆在西周中晚期。两件青铜器的特征明确,为我们研究周代吴越青铜器的造型、纹饰、工艺等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1981年5月,河南武陟县宁郭村供销社废品收购部收到1件铜罍。经我馆调查,铜罍出土于武陟县城西20公里的宁郭村北500米处,距地表深1.5米左右。与此器同出的还有铜鼎、斝各1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魏渝 《江汉考古》2002,(4):94-94
1978年江陵九店公社砖瓦厂在雨台山大队施家洼建厂,生产取土中陆续发现楚墓。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湖北省物考古研究所(及其原湖北省博物馆江陵工作站)配合生产进行考古发掘,共清理东周墓葬近千座,是历来湖北省在同一地点发掘墓葬数量最多的一处。这批东周墓出土的铜、陶、玉、石、漆木和竹简等随葬品数以千计。铜器的品种与数量均较多,夔龙纹铜缕空杯与风纹铜镜就是其中的两件珍品。  相似文献   

7.
郑州出土的战国铜剑 1977年7月,在郑州紫荆山公园南墙外,东里路的北侧进行基建时,发掘了一座战国园形灰坑。灰坑深2.2、口径1.3、底径1.2米。出土有战国细把灰陶豆,敛口素面灰陶■,绳纹板瓦和筒瓦等,还出有一柄战国青铜剑。青铜剑较完整,剑身横剖面呈六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当涂县文物管理所在县回收公司仓库拣选了部分文物.现将其中比较重要的几件青铜器作一介绍。经调查,这些铜器均出土於本县. 鼎2件。可分为二式: Ⅰ式,半球形腹,直耳立于口沿上。鼎足呈兽蹄形,两端粗,中间细,腹上饰重环纹,共分为12组,下有一道弦纹,底部有烟炱痕迹。通高25.1厘米,口径24厘米.(图一) 口式.扁鼓形腹,侈口,口沿下附单耳。单耳与一腿对应,足呈蹄形.上粗下细.肩饰重环纹,共15组:腹部饰连云  相似文献   

9.
五十年代初,盘龙城遗址就常有商代青铜器面世[1],由此很开了江汉地区青铜文化考古的帷幕;七十年代木鲁台山遗址范围内两用古墓群的清理[2],不仅使之高潮再起,还填补了本地区这一历史阶段物质文化的重要缺环。40多年来的考古发现表明,黄肢不仅是江汉地区最早发现青铜文化的地区,也是出土青铜器最多的地区之一。近年,这里仍屡有两周青铜器出土,与以前零星出土的情况一样,它们皆分布在低水中淤的干支流两岸,并都出在同期遗址之中或附近,使其归属关系较为明确。器物反映的时间跨度从商代早期延至两周中期。兹选4件介绍一f次:铜爵鲁…  相似文献   

10.
在河北大学博物馆收藏的众多文物中,青铜器占有重要的位置,本文选择了其中的两件,商代的青铜和西汉的青铜斗,做一介绍和鉴赏。  相似文献   

11.
新乡市博物馆收藏有相当数量的从商代到唐代各个时期的青铜器,对研究古代青铜冶铸、造型艺术有着重要价值。在这里介绍两件青铜器,以飨读者。一、商代◇翅戈(图一)戈是古代兵器中的一种“勾兵”,用于钩杀。常见的有直内戈、曲内戈、銎内戈三种形式。◇翅戈是直内戈,系商代晚期的遗物。此戈重425克,通长24.4厘米,制作极为  相似文献   

12.
《文物》1973,(1)
1969年,长兴县和平公社四矿区出土了一件春秋时期的青铜鼎。鼎重21市斤。器壁较薄,附耳。腹饰两道弦纹,弦纹间饰蟠虺纹,耳亦饰蟠虺纹。足内凹作沟槽状,足部顶端凸出一块,上饰螺旋纹(图三)。  相似文献   

13.
何林 《文物》1992,(11)
1987年故宫博物院对部分青铜器重新进行鉴定,发现有两件青铜器并非仿古彝器,现介绍如下。罍,故宫旧藏,熟坑,通体黑色。通高41.7、宽38.2厘米。重7220克(图版捌:4)。  相似文献   

14.
张靖 《文博》2004,(4):71-71
湖北省襄樊市博物馆现收藏文物一万多件,时代序列齐全,种类丰富,尤其是春秋时期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是馆藏文物的一大特色。现主要介绍本地出土的二件难得一见的瓷器精品。  相似文献   

15.
1987年4月,安丘县郚山乡贾孟村农民在取土时,发现两件青铜器。据发现者说,这两件铜器出土于一墓中,同出有陶器。此墓已被破坏,所出陶器及其他情况不详。现将两件铜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七四年冬,我县城郑公社大棚大队社员,在平整土地时,发现一座砖结构墓葬,县文化主管部门闻讯即派文物干部到现场调查了解,并从该墓取出的填土中找到“长乐未央”瓦当和兽面纹瓦件各一件。  相似文献   

17.
1990年元月3日,南川县半河乡德春村水利工程出土铜釜、铜簋各一件。该器物出土于距河面百余米高的悬崖一石隙中,座南向北。崖脚系山涧,两岸皆为陡壁。出土时,大、小器物套装覆置于浅灰色风化石泥层中,上覆盖80厘米左右黄泥土,可能是窖藏。  相似文献   

18.
梓溪 《文物》1959,(11)
古董商人做假铜器,在清末以山东濰县为最有名,解放以前的数十年間,作伪技巧益精,有真器刻假字的;有真字殘片嵌入假器內的;也有真器做上一段假花紋的。如此有真有假,到現在給我們的鉴定工作带来許多麻煩。最近看到两件后刻花紋的铜器,現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9.
侯毅 《文物》2006,(12)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商周青铜器中,多件器物带有铭文或族徽。其中一件利鼎腹部有铭文69字,从铭文可知其制作年代为西周晚期,即夷厉时期,作器者利是西周王室的贵族。此鼎铭文是研究西周晚期礼仪制度的重要参考资料。另一件铜盘的年代为西周晚期,属典型的晋国铜器。  相似文献   

20.
襄樊市博物馆在1977年建馆前后,从襄阳、谷城、枣阳等县收集到几批青铜器(图一),现将其中较有价值的作一介绍,供学术界参考。 "天"爵 1件。筒形深腹,三个三角形高尖足,流折处立双柱,腹饰一圈凸弦纹。通高21.5、口径8—14.5、流长6.5厘米。二立柱外面各铸一"(?)"字(图版叁:1),当为作器者族徽。"天"族族徽在商周金文中多见,此器"天"字和"天棘爵"铭文中"天"字相似,时代当在西周初期。"天"族青铜器多出在中原地区,此爵系原襄阳地区文史馆收藏,不知出土地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