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熹作为理学集大成者,其思想呈现儒法交融,对法家之学的批判、融合与折衷,使理学法律思想较之于法家更有补治道,成为引导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几百年政治活动的思想规范.朱熹是真正的儒法思想家.  相似文献   

2.
在武夷山,提起儒家“爱民虑远”思想的恤民措施,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朱熹,想到朱熹创办的五夫社仓。的确,五夫社仓开自救灾荒之先河,被称为“先儒经济盛迹”。其实,在武夷山还有一处时间更早、规模更大的“先儒经济盛迹”,那就是流淌近千年、至今仍造福武夷山人的清献河。  相似文献   

3.
朱熹出于义理之学的立场,对"是非颇谬于圣人"的司马迁《史记》表示了不满、贬低和否定,认为《史记》的价值不如四书和五经,存在尊孔不力和尊儒不醇的现象;认为《史记》的书法记载无序,衔接不密,并对其史实错误作了揭露。朱熹对《史记》的批判,也缘于他与浙东学派吕祖谦等人的学术竞争,针对后者尊崇史学、重视《史记》的行为,朱熹表示反对。但是,重视格物致知、承认知识价值的朱熹,在强调"尊德性"的同时,也主张"道问学",为此又对《史记》记事的客观性及其史料价值、读史地位表示认可。朱熹对《史记》的评价,主要以其义理之学的立场为标准,以是否尊经重儒为准绳,而较少考虑《史记》在史学拓荒中的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4.
“竖儒”“腐儒”“鄙儒”的来历张燕欣中国古代称学者为儒,有"博洽多闻,时称通儒"之谓。因孔子创立的一个学派叫儒学,故对崇信孔子学说的人称儒生或儒士。儒生也泛指一般的读书人。《论衡·起奇》曰:"能说一经者为儒生。"人们称赞学问精粹的儒生为醇儒;称赞学识...  相似文献   

5.
朱熹是我国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朱熹思想是中国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而且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介绍朱熹哲学思想、教育思想的文章可谓多矣,笔者试图从另一个侧面来谈谈朱熹,那就是他的民族气节。  相似文献   

6.
关于术数与儒、释、道思想的兼容性众说纷纭,大多数是从人的角度去分析,但最根本的还是术数自身的独特性,术数与儒、释、道思想的这种兼容性更加固了儒释道思想在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地位,并使其一直成为封建思想的主流。  相似文献   

7.
翟瑞谦  赵正 《神州》2011,(2):84-84,86
孔子根据他所在的时代要求,确定了“君子儒”的教育目标,并根据这个目标形成了相应的教育评价思想。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是教育评价首先要关注的,此外,还要考虑情绪情感、意志和行为表现方面的因素。在评价过程中,存在个体和社会两个主体。良好的教育评价是促进个体和社会共同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朱熹《周易本义》是最著名的解《易》著作。但有两个问题一直悬而未决:一是其学术渊源,众说纷纭;二是《周易本义》之《贲·彖传本义》有云:“先儒说‘天文’上当有‘刚柔交错’四字”,此“先儒”为何人,是一桩千古公案。经比对研究可知,“先儒”乃朱熹五世族祖、北宋著名学者朱长文,《周易本义》的直接渊源是朱长文著《易经解》。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文人由于其社会地位和处境,以及受到山水诗、画和儒、道、佛等思想的影响,在营造园林上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从文人参与建园程度及园林类型方面,进一步说明文人在中国古典园林上的深层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周恩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应该说从20世纪80年代才算真正的开始。有的人从整体上进行研究,有的人从某一时期或者某一方面的角度对周恩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成果不少,整体上看,还存在不足,还需要学界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1.
耿丽萍 《沧桑》2011,(4):71-74
墨学产生于儒学背景,而后"非儒"倾向却十分明显。汉代以降,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环境使儒学独显,墨学隐而不彰。但在今天看来,墨家一些"非儒"思想蕴涵着具有历史穿透力的现代价值。这主要体现为":天志"观否定"君王至上"的平等意识、"兼爱"超越"仁爱"的旷世情怀以及"义利统一"平衡"重义轻利"的务实精神。对此体认和弘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朱熹和王阳明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两位巨人,朱学和王学是理学史上的两座高峰。在此两座"高峰"之间的思想演进过程是怎样的,这一论题对于理解理学的发展,甚至对于探索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规律,都是很有意义的。至少,这应是理学史研究中的一个不能缺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13.
论左宗棠的文化思想孙占元左宗棠向来以"一介寒儒"自称,表明他把自己纳入文化人的圈内。在其文化思想中,他既表示要"纳轨躬儒行",主张",洛以程朱为宗",又时常强调"穷经将以致用",大力提倡经世实学,同时他面对着西学东渐的新文化氛围,于中学与西学的关系方...  相似文献   

14.
张广才  吴晓娟 《神州》2012,(29):167-167
作者通过对朱熹德育方法的概述总结,认为朱熹的教育思想对当今少数民族预科道德教育仍有很多的借鉴价值。朱熹倡导正面教育与防治并重;循序渐进、积善成德;注重德育的阶段性、层次性,关注差异,因材施教;“致知”、“践行”相结合及营造良好环境等方法对当代大学德育有较大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朱熹编撰修订了多部童蒙教材和读物,形成了丰富的童蒙教育资源,这些童蒙教育资源承载着朱熹对童蒙教育的特别期待,蕴含着朱熹道德养成教育思想之精髓。朱熹将道德养成教育置于教育之首,以儒家纲常名教为教育核心,以"居敬""力行"为主要教育方法,将"尊德性"、"道问学"与儿童的日常行为训练、良好行为习惯的塑造养成密切相连,体现对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儿童期的特殊关注,对南宋及其以后的儿童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朱熹有关儿童道德养成教育的思想及实践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蒋来明 《神州》2013,(5):170-170
文章结合溧阳市卫生系统近期的思想教育工作情况,以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对广大青年医务人员的思想工作深入探究,并从医务人员自身、医院及市卫生系统等三方面来阐述如何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青年医务人员思想政治工作教育。  相似文献   

17.
战世坤  王业兵  王剑梅 《沧桑》2010,(3):174-175
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教育过多地重视传授知识,忽略了启迪学生的心智,而致使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智慧的开发几乎处于真空状态,更缺乏理论研究和探讨。随着我国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提出,如何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智慧型"人才而非"知识型"人才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论朱熹读《诗》方法论及其理学桎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诗经》研究之所以成就斐然,在于他在吸取了从先秦孟子至两宋诸儒的读《诗》方法精华的基础上,联系自己读《诗》的切身体验和甘苦,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的文学读《诗》的方法论。其读《诗》法对后代影响不显的主要原因在于这种从文学出发的读《诗》方法,最终仍挣脱不了理学的桎梏,导致后人轻朱熹的方法而重其结论的后果。  相似文献   

19.
狄其安 《沧桑》2009,(1):239-240
儒、道、佛三大哲学体系的思想与其思想内涵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建筑、美术等“空间艺术”中这些影响是直接明了的,从构思、造型等方面都能够有所发现,而在属于“时间艺术”的音乐作品中就很难从表面发现。长期以来人们都是通过乐曲的标题来解释与理解乐曲的内容,而这些标题往往使人对乐曲真正含义的理解产生误解。  相似文献   

20.
许准程 《神州》2013,(36):5-5
余华作为一个先锋作家的代表,经常出现在当代文学史中。而作为一位优秀的当代小说家,余华是"被研究得最充分的作家之一"。对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小说主题、思想意义、艺术特色、等等,但从叙事学角度出发综合分析余华创作的论著还相对较少。因此,本文试图运用叙事学从余华小说的叙事艺术方面出发,来探讨余华小说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