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祁贵旺 《神州》2011,(8S):76-76
一、教学分析 1.学情分析。虽然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曾涉及了一些历史内容,但《历史》作为一门新课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本身就是最好的教学资源,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和利用。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在与同事的一次交流中,我谈到要重视世界历史上"失败者"研究的问题。同事很赞同这一想法。随之,我们举办了两次小规模的座谈会,主题就是"失败者历史"。这是一个容易引发争议的话题,但讨论时与会者大多认为的确要重视"失败者历史"的研究。我自己关于写"失败者历史"的闪念,起初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我正在开展英帝国瓦解过程的研究工作。当我查  相似文献   

3.
方志中的女性历史书写往往使用特定的模式。康熙六十年《安庆府志·列女传》记载的贞孝节烈四种类型女性,其身份、行为甚至言论都各自遵循相应的书写模式,以构建出符合官方理学教化标准的历史文本。通过方志中模式化的女性历史书写可以看出,方志作为承接国家意志的地方历史文本,其历史书写中,客观的历史事实对于历史书写的束缚,只能让渡于现实对于历史书写的需要。而相对于方志中历史书写构建出"历史事实",这种历史书写本身的构建过程则是另一个层面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4.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学使孩子脱离充满神奇魅力的大自然是教育的失败。"可见自然环境对于我们的教育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对于孩子们来说,大自然是他们最好的游乐场,也是他们获取科学知识的大课堂。在《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适时引导。"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育契机,成为一个有心人,捕捉大自然瞬间的变化,支持幼儿对大自然的探究欲望,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发现主动构建有关的知识经验。  相似文献   

5.
李凡 《风景名胜》2021,(5):0020-0020
城市的旧区改建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就是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的历史阶段。现代化的城市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文化的支撑,还有文化的提升和驱动。城市的发展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这篇文章主要就是阐述城市在进行更新发展的过程对于文化传承的思考和分析,在进行旧址改建的过程中要保护传统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建筑,特别是在既要保护又可以利用的方面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相似文献   

6.
先秦时期的古人有着非常强烈的历史意识,其中最特殊之处就是他们在世时就已视自己为未来历史中的一员,这可称之为"预参与历史"的意识。先秦预参与历史意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作故"意识,即在世之人要在历史记载中为后人留下值得效仿的正面榜样;其次是"后嗣"观念,即把个人在历史上的永远存在寄托于连绵不断的直系血亲男性后嗣永存上的观念;再次是"入史"思想,即对自己将要以什么身份进入历史记载的明确认识和期待。先秦时期人的"预参与历史"意识与西方寄望于宗教而进入另一个彼岸世界获得"永生"的意识截然不同,对于我们认识先秦时期人的历史意识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广西地方志》2009,(3):3-3
我来宁德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看府志、县志。要马上了解一个地方的重要情况,就要了解它的历史,了解历史的可靠的方法就是看志,这是我的一个习惯。过去,我无论走到哪里,第一件事就是要看地方志,这样做,可以较快地了解到一个地方的山川地貌、乡情民俗、名流商贾、桑麻农事,可以从中把握很多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可谓“开卷有益”。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在主题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反复琢磨《纲要》中的理念,注意捕捉幼儿的兴趣点,尊重他们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修史,从联共党史起,似乎就是综合论述党的发展的历史过程这一种格式,似乎正史就是如此,只能如此。其实,这种格式固然有它的长处,是现代修史、科学地修史所不可缺少的,但不应该用这一种格式来限制修史。中国历史悠久,修史经验丰富。中国古代修史,有一个很好的传统,就是有纪有传。本纪和列传,是一个个人物的传记,可以说,人物传记居中国古代正史的主体地位。我们现在不来争主体地位,但是一定要看到,人物传记在历史上、在党史上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今天准备的题目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过去与现在》,实际上就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史"。之所以选这个题目,是因为今天的考古学是历史上一步步走过来的,它之所以现在这个样子,是有学术史上的原因的。了解这个过程、这些原因,方能对现状有比较准确的把握,而准确把握现状,是为了更好地、更合理地选择今后的努力方向。否则,你所选择研究领域、课题,可能就不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有前途的问题。你在一个不关键的问题上浪费了几年的学术生命,这个有  相似文献   

11.
李剑鸣 《史学集刊》2007,52(5):32-42
"语境主义"意识对于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历史学家在解读具体的史料时,只有清楚而准确地把握史料产生的"历史语境",以及由相关研究构成的"史学语境",才有可能探明史料的"原意",进而恰当地运用史料。  相似文献   

12.
思考与思想     
正有哲人曾言,一个不会思考的民族,只能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其实,无论是民族国家,还是社会个体,莫不如此。思考二字,看似平凡无奇,但其蕴含的意义却值得一番忖度和琢磨。从词源上讲,思考是指进行一个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过程,如我们常说的一个人要学会独立思考,即是强调思维活动在人的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展开来说,在日常生活中,思考对每个人而言,其实就是一种自觉和反省,也就是对自己及周围的生活世界有一种清醒的认知和把握。可以说,思考  相似文献   

13.
借鉴国外历史教育经验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形势下,我国的历史学科和教学如何借鉴国外史学教研的良好经验,推动实现历史学科现代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我们要抓住时机、立足本国、放眼世界、探索规律、坚持原则、服务现实、把握未来,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历史科学而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正> 一 历史地理学的两大流派 有一种说法叫做“知识的地球仪”。象地球仪这样的球体,无论是从哪一方面来看,都只能看到一个半球。要想看到相对称的另一个半球,必须把视点转移到完全相反的另一面。在历史地理学当中,要想掌握完整的知识,也要从两个相对应的视点来观察“知识的球体”。这就是人文主义的视点和实证主义的视点。实  相似文献   

15.
"亳"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代甲骨文有关"亳"的记录,内容涉及专指地名或与祭祀有关的活动, 目前这类文字只发现于商王朝的首都郊州和安阳。周人灭商,"亳"名随商余民播迁始散,经后世繁衍,渐成系统。纵览"亳"地历史演化,对于探讨商都"亳"的启示在于,只有把握文献历史演变全部过程,注重组群证据,兼顾多学科论证,结论才更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16.
门岿 《文史天地》2013,(11):1-1
历史,需要认知,为的是以古为鉴。但是正确认知历史却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人们往往会从自己所需任意割裂历史,歪曲历史,甚至虚构历史。所以对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在不同时期,人们往往会有不同的评述,甚至会有针锋相对的见地。这里的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就要人们凭借自己的历史观去重新认知,得出自己的结论。对于他人的那些评述只能聊作参考而已。  相似文献   

17.
在历史(特别是上古史)研究中,神话与历史总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不解之缘。同一个事件,从不同的角度看往往会有不同的影像,神话乎?历史乎?常常令人疑惑莫辨。摆在学者面前的就是这样一个庞大的、斑驳陆离的体系,只有寻找到合适的门径,方可曲径通幽,洞天别有。中外学者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并已取得了  相似文献   

18.
章学诚"史德"说的内涵应当综合学界几种意见之长分析,它表达了史家在肯定名教前提内,如何以自己的本性特色最大程度地表述有意义的历史的问题。章氏"史德"观念中的"心术"以及"天"与"人"等重要概念是借用了理学分析框架,说明史家要在撰述过程中融入个性及资质,同时避免性情的做作与泛滥。在具体历史写作过程中,要"慎心术"和"养心术",就是尽可能多方面地展现历史事件因果,含蓄地表达褒贬抑扬,借以表达对历史的难理解性的充分尊重。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是否要重写美国历史,逐渐成了美国史学界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2017年8月12日,美国夏洛茨维尔事件爆发,更是将这一问题推到了公众舆论的风口浪尖。美国的历史叙事究竟应该基于国家的视角,主诉精英阶层的历史贡献,亦或应该基于民众的视角,强调黑人、印第安人、少数族裔、贫苦劳工和妇女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史,已经成为一个极易触动不同社会人群情感和立场的大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显然不应仅仅依据当今欧美通行的"政治正确"的观点,简单地来做出是黑是白的价值判断。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既然始终是渐进的,今人又只能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来考察历史中人的具体行为,就既应注意到其认知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许多在今天看来"不正确"的观念和行为,对推动历史发展的渐进,未必不具有某种接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清末民初的历史大潮流中,出身卑微的徐宝山,只能算是一个"小人物"。此人年轻时通过打拼成为青帮盐枭,并被清政府收编为缉私营管带。戊戌变法失败后,他参与自立军起义,支持维新派;辛亥革命时,他投身革命阵营,成为南京临时政府的重要武装力量;最后,他投靠袁世凯,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死敌。徐宝山政治立场的变化,一是使我们在研究孙中山等领袖人物对历史的作用外,可以比较具体地考察"小人物"对历史大潮的影响;二是使我们清晰地回看历史大潮澎湃而来时,除了宏观的正面冲击力、进步性和建设性外,还可以观察其微观方面的某些误缺性、破坏性和复杂性,观察某些政策对不同的小人物命运的主宰和其诉求的忽略;三是提醒我们如何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兼顾无数小人物的利益,使他们成为积极的因素,避免大潮流对小人物利益的损害。总之,每一个小人物身上都折射出了历史大潮流的另一个面相,正是无数个不同的面相丰富了我们对历史大潮流的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