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山西地区是发现金代墓葬较多的地区之一。其墓葬大致可分为圆形土坑墓、砖雕墓、壁画墓等几类。其中圆形土坑墓发现最少,仅见于晋北地区。砖雕墓发现的数量较多,形式各异,以往专家们己对该类型的墓葬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壁画墓也发现很多,是全国发现该类墓葬最多的省份,墓葬主要集中在汾河两岸,越往晋南越密集。壁画墓具有鲜明的特点,但以往的研究甚少。本文拟就山西地区现已发表的金代壁画墓作一初步研究,抛砖引玉,以求教于方家,并希望通过对此类墓葬的研究,使大家更为全面地了解山西地区的金代墓葬。  相似文献   

2.
山西屯留宋村发掘的金代壁画墓内有数条题记,笔者对其进行考释,认为题记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金初赋役、粮食价格、历法、抗金义军等诸多方面,其提供了大量民间第一手信息。同时指出,新出土资料与传统史料的相结合,是提高金史研究水平的必要之路。  相似文献   

3.
2019年11月,邢台市信都区柳林村南天然气管道施工工地发现4座金代墓葬,邢台市文物管理处等单位及时对其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其中M2保存较完好,除墓顶有残损外,墓室内砖雕完整,壁画精美,纪年明确。截至目前,河北地区发现的宋金时期纪年砖雕壁画墓较少,此墓的发现丰富了河北地区宋金纪年墓的资料,可以为研究河北地区金代社会生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宋金时期仿木结构砖室穹隆顶墓葬,历年来在山西东部地区一带多有发现,但有壁画和准确纪年的并不常见。盂县皇后村许平壁画墓,仿木结构部分做造规整,斗栱形制独特,层次分明,体现了早期建筑风格。壁画内容和纪年明确的铭文对研究宋金时期的民俗文化提供了翔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夏素颖  韩双军 《文物春秋》2002,(4):46-47,45
1998年6、7月间,平山县博物馆为配合朔黄铁路工程建设,在位于平山县孟贤璧乡黄泥村南约540米处的朔黄铁路取土场发现并清理了两座古墓葬(编号98PHM1、98PHM2,以下简称M1、M2)。M2位于M1西北部,两墓东西相距3米,均保存较好。  相似文献   

6.
2009年7月,蔚县博物馆在蔚县杨庄窠乡东坡寨村抢救性清理了3座墓葬,其中M2、M3破坏严重,M1除顶部遭到部分破坏外,基本保存完好,特别是墓室内壁保存有色彩艳丽、图案清晰、地方特色鲜明的壁画,为研究冀西北地区辽代墓葬形制、社会历史、绘画艺术等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7.
2013年4月,张家口市宣化区文物保管所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古城北的山麓下、距宣化下八里辽代壁画墓群约1000米处抢救性发掘了一座壁画墓。此墓以石板围合而成,平面呈长方形,墓室四壁表面均施白灰地仗,其上绘有壁画,壁画内容有备酒、备茶和散乐等。根据壁画内容及墓葬形制分析,此墓的年代应为辽代晚期至金代中期。这座墓葬的发掘,为研究辽金时期的社会生活和美术史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8.
潼关税村隋代壁画墓出土的线刻石棺①(以下简称"税村隋墓石棺"),是隋唐考古和美术考古史上的又一重要发现。笔者不揣浅陋,试对该石棺线刻图像进行解读,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9.
张丽 《文物世界》2000,(3):60-61
当您漫步在朔州古城,一处宏伟壮观的古建筑群就会豁然跃入您的眼帘,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千年古刹崇福寺。崇福寺古名林衙寺,俗称大寺庙。它是我国现存辽金时代三大佛寺之一,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0.
潼关税村隋代壁画墓位于陕西省潼关县高桥乡税村,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05年3月至12月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内出土的线刻石棺,是隋唐考古和美术考古史上的又一重要发现。该石棺体量之大、图像之繁复、制作之精美,在南北朝、隋唐考古史上可谓"扛鼎之作"。为了使学术界能够更好地了解该画像石棺的全貌,特别将石棺单独介绍。墓葬发掘简报刊布于《文物》2008年第5期。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东汉墓位于唐山市滦县雷庄镇新农村西北的沙丘坡地上,西距沙河1公里,南距205国道2公里(图一)。1990年冬,该村村民挖土整地时发现该墓葬,编号为90LLXM1(以下简称为M1)。翌年春,唐山市物管理处、滦县物管理所联合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现将清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2.
1987年4月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在嵩县果酒厂清理出一座晋墓,墓中出土有陶人物俑和动物俑、铜镜、铁镜、银钗等随葬品.推测此墓年代为西晋中晚期贵族夫妇墓.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1月,武邑县青冢村农民取土时发现一座古墓,衡水市文物管理处接到报告后,立即派专业人员前往调查,并进行了抢救发掘,获得了一批实物资料,对研究武邑县及衡水地区的汉墓分布、基葬形制、埋葬习俗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2018年5月,蔚县博物馆在河北省蔚县涌泉庄乡西陈家涧村南的高速公路边抢救性清理了一座唐墓。此墓虽被盗扰,但墓葬结构较清晰,随葬品位置明确,特别是出土的绿釉塔形罐与凤首壶组合具有地方特色。此墓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蔚县唐墓资料,对研究唐代的墓葬结构、葬俗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物春秋》2020,(1):53-55+75
2017年10月27日至11月4日,廊坊市文物管理处、文安县文物管理所对河北文安县大龙华村发现的一座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出土陶器、瓷器、铜器等遗物。根据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特征判断,墓葬年代为唐代早期。该墓前后室尺寸不同的布局在廊坊地区属首次发现,填补了廊坊地区唐代墓葬形制的空白。  相似文献   

16.
1999年9月5日,安次区西永丰村民取土中发现一座砖室墓,立即掩埋并报告廊坊市物管理处。墓葬位于廊坊市区南约6公里,西永丰村北偏西约150米(图一)。廊坊市物管理处、安次区物保管所于9月9日至12日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2010年6月,为配合洛阳铁路枢纽建设,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孟津县平乐镇马村发掘了一座西晋时期墓葬(C10M823)。C10M823位于汉魏洛阳城西北部约6公里,西距焦柳铁路约0.5公里,东距二广高速公路约1公里(图一)。一、墓葬形制C10M823形制较特殊,由墓道、甬道、墓室和耳室组成,主室为砖室,耳室均为土洞(图二)。墓葬方向185度。墓道位于墓室  相似文献   

18.
2005年4月,涿鹿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后更名为涿鹿县文物局)在涿鹿县城西发掘了一座辽代墓葬。该墓为仿木结构砖雕单室壁画墓,由墓道、墓门、甬道和墓室四部分组成,墓葬虽经盗扰,但仿木构砖雕、建筑彩绘和壁画保存基本完好,并出土了一合墓志,为进一步研究冀西北地区辽代早期葬俗及当时的社会生活、经济状况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清水县贾川乡董湾村金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湾村彩绘砖雕壁画墓位于甘肃省清水县西南贾川乡董湾村地湾自然村内。1997年5月12日,因实施"121"蓄水工程,村民在宅院前挖井时发现一座仿木结构砖雕壁画墓。5月14日至16日,清水县博物馆及时对其进行了清理和保护;又于2000年9月1日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迁建工作,将其整体搬移至董湾村赵充国陵园区内以便进行保护。现将墓葬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