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浦熙修,一位成名较早、才华横溢的新闻记者,一位爱憎分明、政治责任感强烈的社会活动家,却在其生命历程的最后十年承受政治迫害之苦。费孝通先生曾高度评价她留下的所有文章“也是一生为人的真凭实据”。《浦熙修当“旧闻记者”的岁月》和《忆女中豪杰浦熙修》记述的正是浦熙修两段重要的人生经历。  相似文献   

2.
散木 《文史精华》2004,(11):29-35
一代名记者浦熙修与近代素有报格之称的《文汇报》共沉浮十数载,在旧中国为争民主而坐过牢,在开国大典上被毛泽东称为"是坐过班房的记者"。1957年反右运动中浦熙修与《文汇报》都深陷其中,浦熙修更因了与"章罗同盟"主帅罗隆基的关系而遭殃。怀着对党无比信任的忠心,一场批判与自我批判展开,人性被极大地扭曲。请看《此生苍茫--关于浦熙修》一文。  相似文献   

3.
2004年本埠一家报纸有篇报道,标题为《失踪的汪玉霞》,记述了记者探访“汪玉霞”所遭遇的种种尴尬情形,读之怅然。记者几经周折找到的是一个处境窘困的“汪玉霞”,其失望之情,可以想见。其实,如果我们转换一下视线,“汪玉霞”是不难寻找的,因为她就在我们城市的生活中,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里。只要我们有心拾起一片片散落的记忆,一个鲜活的“汪玉霞”就会出现在眼前。  相似文献   

4.
浦熙修同志的子女为纪念他们的母亲,决定编辑出版《浦熙修纪念文集》等书。日前,熙修同志的女儿表冬梅由老谢(蔚明)陪同来访,查对浦熙修在《展望}}周刊上撰写的文章。其实,袁已在北京图书馆和不少大学的图书馆查阅了《展望》杂志,但都发现《展望)}第一卷只有策一期而缺少其他备期。她翻阅了我存藏的《展望)}合订本,见第一卷也只有第一期而缺其他各期时,便十分疑惑。确实,这是SO年前故意留下的一个谜。1946年,我们一批年轻人一罗涵先、陈仁炳、陈新桂等从重庆来到上海想凑在一起创办一个杂志,但办刊物要先向国民党政府内…  相似文献   

5.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开幕。当夜,浦熙修就给上海《文汇报》发去专电:《人民代表欢聚一堂开国盛典隆重举行》(第二天就见报),她特别细致地描绘了高悬会场前、“光芒四射”的人民政协大徽章:“徽章式样,复杂而美观。中间秋海棠叶之红色中国,高踞白色地球上;上面又高插四面大红旗。淡蓝色的光线自地球周围发出。再外围,上半圆以蓝色齿轮;下半圆以黄色嘉禾,象征工农。”  相似文献   

6.
浦熙修同志的子女为纪念他们的母亲,决定编辑出版《浦熙修纪念文集》等书。日前,熙修同志的女儿袁冬梅由老谢(蔚明)陪同来访,查对浦熙修在《展望》周刊上撰写的文章。其实,袁已在北京图书馆和不少大学的图书馆查阅了《展望》杂志,但都发现《展望》第一卷只有第一期而缺少其他各期。她翻阅了我珍藏的《展望》合订本,见第一卷也只有第一期而缺其他各期时,便十分疑惑。  相似文献   

7.
安妮·普罗1935年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1969年,毕业于美国佛蒙特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73年,从加拿大蒙特利尔的H·乔治·威廉斯爵士大学毕业,获得硕士学位。曾任记者、编辑多年,并为多家杂志社撰写专栏。1988年,安妮出版了她的第一部作品——短篇小说集《心灵之歌》,一举荣获“欧·亨利文学奖”。她继而于1992年和1993年连续出版了两部长篇小说《明信片》和《航运新闻》,分别荣获1993年“福克纳小说奖”、“全美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文学奖”等诸多奖项。在此之后,她又出版了长篇小说《风琴之罪》(1996)和又一部获“欧·亨利文学奖”的短篇小说集《近距离》(1999)。2006年,根据其短篇小说《断背山》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得了奥斯卡三项大奖。  相似文献   

8.
(摘自《长江日报》1996年5月10日)由武汉电视台制作的节目《科技之光》8日迎来了她的开播一周年。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人民大会堂给该节目过周岁生日,并宣布与武汉电视台合办《科技之光》,进一步加强科普宣传工作。1995年5月8日,《科技之光》开始在  相似文献   

9.
《文史博览》2010,(5):18-21
<正>浦熙修(1910—1970),民国时期著名女记者,先后供职于《新民报》、香港《文汇报》,采写了不少当时轰动全国的进步报道。1948年,国民党以"共党"嫌疑将她逮捕入狱。毛泽  相似文献   

10.
女记者彭子冈(1917—1988年),原名彭雪珍,中学时代即显露文采,成为当时的文学新秀之一。抗战爆发后,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大公报》任记者,是一位文字中极具见血肉性格的新闻斗土,有新闻界“四大名旦”之一之称。解放后她任《旅行家》杂志主编。1957年反右潮起,彭子冈蒙受沉冤,搁笔21年。本文记叙了她在反右运动前后的经历,比较典型地代表了当时相当一部份知识分子的遭遇。文章节选自彭子冈的儿子徐城北先生撰写的《女记者子冈》一文。  相似文献   

11.
一、《新民报》的浦二姐浦熙修原籍江苏省嘉定县(今属上海市),出生于1910年10月29日。父亲浦友梧在北洋政府交通部做会计科员,收入不高,仅够维持一家人的温饱。浦熙修自幼聪慧,念完小学、初中后,顺利考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读高中,但刚念完一年级,就因为经济困难辍学了。以后,她一边在小学当代课老师,一边坚持学习,终于如愿考上北平女子师范大学中国文学系,一直读到大学毕业。  相似文献   

12.
201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和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同时,还迎来了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施行5周年、中国地方志协会成立30周年。在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两会”刚刚结束不久,我们在广东省深圳市召开全国省级方志工作机构主任会议,应该说,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主任会议更为隆重和重要。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我在上海《报刊文摘》上读到该报摘编贵刊的一篇文章,题为《杨绛不起哄》,文中写道:1957年,吴晗、肖乾、浦熙修、姚芳藻都去鼓动杨绛大鸣大放,幸亏杨绛不起哄,……这几个人后来都被打成右派……这篇文章有两处失实: 一、我是1980年因编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去拜访钱钟书时,才见到杨绛一面的。在这之前,我从未见到过钱钟书和杨绛。1957年,我与浦熙修根本没有去鼓动杨绛鸣放过。 二、吴晗是北京市副市长,没当过右派,众所周知,吴晗是因为60年代写历史剧《海瑞罢官》而落马的,“文化大革命”就是从姚文元…  相似文献   

14.
她是一位毕生追求光明的才女,一位敢于当面揶揄孔祥熙的记者,一位国民党铁腕将军对之无可奈何的中共地下党员,1957年却被错划为“右派”。《子冈的笔,子冈的心》描述的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女记者的人生经历。  相似文献   

15.
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的伟大文学 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我们回忆起1939年10月鲁迅逝世三周年前夕在上海访问许广平的往事,以及她所谈的鲁迅先生日常生活的片断,现追述于下。 我们这次访问是以《职业生活》杂志记者的身分,通过文化界一位同志事先和许广平联系的。约定的日期是1939年10月19日。那天上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是王稼祥同志为纪念我党诞生二十二周年和抗战六周年而撰写的一篇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章,发表于1943年7月8日延安《解放日报》上。胡耀邦同志在《深切地纪念王稼祥同志》一文中指出:“在这篇文章中,他初步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他是我们党正式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的第一个人”。  相似文献   

17.
《炎黄春秋》1999年8月号(总第89期)发表了王珺撰写的《中共特别工作开创者李克农》。编者在文前加上按语说:“李克农是中共特别工作的开创者之一,今年是他诞辰一百周年。本刊为纪念这位深潜魔窟建奇功的一代英豪,特别发表长期在李克农领导下工作的原国家安全部副部长王珺同志写的文章,以表达我们对这位英雄人物的尊敬之情。”  相似文献   

18.
王建梅 《世界》2008,(5):4-4
读者刘薇结婚25周年聚会。好友云集。春风沉醉。刚刚旅欧归来的夫妇俩大赞Westin酒店的“天堂之床”:“那是我们唯一愿意在旅行的第一时间上去的床。洁白的羽绒被褥,230支纱床单,900根卷筒弹簧床……”2008年1月,我在地处北京六环的印刷厂偶遇刘薇。她因为实在喜爱《世界》杂志。竟寻着地址找到印刷厂想集全所有的过刊。跟很多《世界》的读者一样。刘薇对旅途中“住”的品质极端看重,基本上只睡“好床”。  相似文献   

19.
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我想起了两位美国记者的故事。一位是《西行漫记》(即(《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斯诺,一位是《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的作者索尔兹伯里,他们都同红军长征结下了不解之缘。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1935年,中央红军被迫转移一年之  相似文献   

20.
2005年是万隆会议及中国与印尼关于双重国籍问题条约签订50周年。年初时,程希同志出版了她的专著《侨务与外交关系研究———中国放弃“双重国籍”的回顾与反思》。书出来后,她兴冲冲地送了我一本,并说希望批评指正云云。我对这个问题没有研究,自然说不出个名堂来。不过翻阅了一遍后,还是颇有感触。王赓武教授走出官场从香港大学校长的岗位退下来后,欣然出任新加坡东亚研究所所长,至今依然活跃在学术界。这位海内外熟知的侨史专家,在给程希的新著作序时,称她“写出了一本及时之作”,并“对华人双重国籍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及时之作”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