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物》2020,(9)
正即将出版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十辑有一篇拟名作《四时》的天文术数类文献,详细列举了一年十二个月的星象和云、雨、风等物候,对研究战国时期的天文星象和天文思想有重要价值。本文对其中包含的天文星象作初步介绍。本篇共43支简,三道编绳,正面简尾有编号。无篇题,内容基本完整,篇尾有篇章符号。本篇与同辑收入的《司岁》篇连续编号,为一整卷竹书。从形制上看,本卷竹书正面简尾的编号分两组,第一组为1~51,第二组为47~53;从  相似文献   

2.
《文物》2020,(9)
正即将出版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十辑中,将收入一篇拟题为《四告》的文献。这篇文献原应有50支简,简长45.6、宽0.6厘米。简背有序号,从"一"至"五十",连续编排,一贯而下。根据简文内容,可分为四组:"一"至"十四"为一组,"十六"至"廿四"为一组,"廿六"至"卅七"为一组,"卅八"至"五十"为一组,各成独立单元,内容完整。第"卅四""卅五"简有残缺,第"十五""廿五""卅九""四十一"简佚失。"十五""廿五"简处于三组简之间,原应为空白简。这种情况表明,这一整组竹简是先编联后书写的。  相似文献   

3.
<正>清华简《大夫食礼》凡两篇,编连为一卷,分别为51简与14简,各自编号,篇题为整理者根据简文内容拟定。《大夫食礼》内容为楚地大夫之食礼,主体载大食之礼,兼记小食;后一篇则论执事者行事,两篇关系类于《仪礼》诸篇与附经之“记”。简文词句颇似《仪礼》,行礼节次与《公食大夫礼》最为接近,与该篇记主国国君以食礼待下大夫之聘宾、兼记上大夫与下大夫之别亦相类似。《大夫食礼》为亡佚的先秦礼书,对于研究礼书的形成、流传、经记关系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2011年6月28—29日,由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办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达园宾馆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地区以及美国、日本等地的70余位历史学、古文字学、古文献学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共收到与会学者提交的45篇论文,内容涉及《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中的各篇。此外,一些学者还就清华简第一辑中所涉及的简文文本、竹简格式、古书成书等问题作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李学勤 《文物》2012,(8):66-71,1,97
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一、二辑出版之后,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又整理出竹简六种八篇,其中两种为西周时期的佚诗,即作于周初的《周公之琴舞》和作于西周晚年的《芮良夫毖》。一种是真正的古文《尚书》——《说命》三篇。一种记汤与伊尹传说,名《赤鹄之集汤之屋》。一种托名武丁和彭祖,题《殷高宗问于三寿》。还有一种记载黄帝至春秋时的贤臣,拟题《良臣》。  相似文献   

6.
<正>新整理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中有一篇祭祷类文献,原无标题,体例与清华简《祝辞》相似,分八节抄录了八种类型的告神求福之辞。《周礼·春官》载大祝"作六辞以通上下、亲疏、远近,一曰祠,二曰命,三曰诰,四曰会,五曰祷,六曰诔"[1],其中的"祷"《说文》训为"告事求福也"[2]。楚简中多有对"祷""举祷""就祷"等活动的记载,与简文内容密切相关。借由这些因素,我们将该篇拟题为《祷辞》。一《祷辞》共23支简,保存完整,简正面标有  相似文献   

7.
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孙膑兵法》释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物》1975,(1)
1972年4月,在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座汉武帝初年的墓葬里发现了《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大批竹简。竹简出土时已经散乱,残断的情况也相当严重。本刊1974年12月号发表了《孙子兵法》残简释文,现在把《孙膑兵法》残简释文发表于后。《孙膑兵法》残简释文现编为上下两编:上编内容记孙膑擒庞涓事迹,孙膑与齐威王、田忌的问答,以及篇首有"孙子曰"字样但与同墓出土的《孙武兵法》佚篇内容不相类者;下编所收,是据内容、文例、书写等推断编定的。上下编各十五篇,标出篇题。有的篇题是整理小组据内容补加的,外加方括号以示区别。简文文字相连的,由我们连缀成段。简文不能确定位置但可以断定或大体断定属于某篇,分别附于该篇之末。简文中的号码是竹简编排的顺序号。除个别特殊的字体外,释文排印时尽量改从今体。假借字下用圆括号注明本字。缺字以方框为记,缺字超过五个和原简残断无法计算缺字,以删节号为记。可以补出的缺字外加方括号。  相似文献   

8.
正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教授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已于2016年3月由中西书局出版。这辑整理报告共收录竹简五种六篇,记载了春秋时期郑、秦、楚、齐等国多个重要人物的言行。其中关于郑国的内容特别突出,五种六篇中的三种四篇均与郑国史事相关。其中的《子产》篇论说了子产的道德修养和施政成  相似文献   

9.
正简帛文献中有不少与史学史直接相关的内容,如清华大学收藏的楚竹书《系年》,记录了从西周至战国早期的历史,是一部带有独特编纂意识的史书,让我们看到了战国史学的某种原始形态,对中国早期史书的形成也有更为直接而深入的了解。清华大学所收藏的楚竹书《楚居》《良臣》及睡虎地秦墓竹简《葉书》等史篇,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中国早期史学中"世"类史书的某种形态,推进了关于《世本》成书及来源的认识,有助于深入思考《世本》与《史记》的关系。(马王堆汉墓帛书《春秋事语》  相似文献   

10.
《文物》2017,(6)
<正>清华简第七辑整理报告中的简文,有三篇与晋国史事相关,皆为佚篇,其中两篇记晋文公重耳故事,《子犯子余》是其中之一。《子犯子余》共15支简,长45厘米,三道编,保存状况较好,仅5处残缺,分别是第一、四、五、六简在第一道编绳处残断,各残缺三字,以及第十四简的简首残缺一字。简文有篇题,为"子(犯)子余"四字,书于第一简简背,首字近第一道编绳,与正文是同一书手。简文无  相似文献   

11.
1993年冬出土的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竹书 ,共计 13 0 0 0余字 ,内容包括《缁衣》、《五行》、《性自命出》及《老子》、《大一生水》等多种重要儒道典籍 ,学术价值可与西汉发现的孔壁中经媲美。竹书材料于 1998年 5月一经公布 ,迅即吸引海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学科进行热烈讨论 ,相继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 ,将古文字研究、简帛研究和古代学术思想史研究推向新的高潮。在郭店竹书的多角度多学科研究中 ,以简文的整理考释即文本复原工作最为基础 ,也最为重要。这一工作虽然已由《郭店楚墓竹简》一书奠定基础 ,但由于竹书内容古奥 ,其中有待…  相似文献   

12.
《文物》2016,(12)
正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竹简约5000支,从初步清理和保护情况看,竹简的内容包括《悼亡赋》、《论语》、《易经》、《礼记》、《孝经》、《医书》、《六博棋谱》等文献,其中,《论语·知道》篇,很可能属于《论语》的《齐论》版本[1]。简报公布的图片为同一支简的正、反面(图一)。一般情况下,竹简上的文字多书于一面,此简正、反两面均书文字,当为此篇竹书的篇首简。西汉时期,《论语》分为《鲁论》、《齐论》、《古论》三个版本。关于《齐论语》与《论语》其他版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竹简格式和竹简的书写风格,将《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三册《彭祖》第4简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六册《竞公疟》的第5简拼合到一起,使之成为一支完整的竹简。  相似文献   

14.
~~上海博物馆藏竹简《容成氏》“凡民俾■者”考@白于蓝$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1]此从杨泽生读。杨泽生《读上博竹简札记(六则)》,《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辑,中华书局,2004年。 [2]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相似文献   

15.
《东观汉记》作为东汉一朝的国史,对于东汉历史研究意义重大。然而,该书不仅很早就已散佚,而且关于其起讫年代、篇卷数量,在文献中也存在着几种不同的说法。这种情形的出现源于《东观汉记》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成书过程,亦源于《东观汉记》有别于一般正史的"随写随传"的传播方式,以及后人在整理、抄录《东观汉记》一书时,尚缺乏严密的文献整理条例。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今存《东观汉记》辑本的体例与文献性质。  相似文献   

16.
2012~2013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与荆州文物保护中心联合发掘了成都市天回镇老官山西汉木椁墓,发现一批竹简。按事先制定的预案,采用“托板插入法”现场提取整堆竹简,进入实验室内清理,依照冲淤、采样、照像、绘图、分区、编号、剥离、提取和置定竹简等步骤,全面采集和记录了出土竹简的相关信息。初步统计老官山M3出土竹简930支。最初据堆积状况将北Ⅱ底室744支竹简分为四区七卷竹书,然后利用红外扫描照片、按区分最小单位原则,又将七卷细分为九部书。最后将全部医简内容合并为五部扁鹊学派医书,以及其他内容简共七部竹书:(一)《五色诊病》,(二)《脉书上经》,(三)《禁方》,(四)《脉书下经》,(五)《刺数》,(六)《法令》,(七)《医马书》。此次竹简考古现场提取和实验室清理是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古文字和医史研究多学科协作的一次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7.
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墓竹简《文子》校勘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物》1995,(12)
说明一因定州汉简《文子》为残篇断简,其原来的篇章顺序已经散乱,可能有的原来确为同一篇章文字,却很难按原来的顺序编排一处。今本《文子》虽篇章有序,但经后人窜乱严重,并非都是原有的文字内容。两者参照只发现一部分竹简文字与今本《文子·道德》篇中文字相似,但其中差异甚多。此处只对简文中与今本《文子·道德》及其他篇中章句相似者校勘。二因简文属《文子·道德》部分较多且集中,故将《道德》部分校勘记刊列于前,所发现与其他篇中相似的少数简文校勘  相似文献   

18.
《治邦之道》是即将出版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捌)中的一篇文献,现存简27支,简长约44.6厘米,三道编。简文原无篇题,因有"此治邦之道,智者智(知)之"之语,整理者遂取"治邦之道"来命名。全篇围绕如何治国安邦展开,简文作者从其自身视角,对于国家的治理方案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从内容看,应是一篇与墨学有关的佚文。墨学在战国时期曾为显学,但此前与墨学相关的出土材料较为有限,《治邦之道》的发现,有助于推动墨学及先秦思想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概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共有竹简3346枚,大约抄写于西汉中期。这批竹简形制多样,修治工巧,书法精美,保存状况极佳。竹简背面多有较浅的斜直划痕,可以作为简序复原的参考。竹书内容极为丰富,包含有《苍颉篇》、《赵正书》、《老子〉、《周驯》、《妄稽》、《反淫》、《日书》、《堪舆》、《雨书》、《六博》、《荆决》和医书等近20种古代文献,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它的发现、整理与研究,将在历史学、文献学、考古学、古文字学以及文学和书法艺术等多个方面,提供宝贵的新资料和新认识。  相似文献   

20.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和荆门市博物馆联合编著的《郭店楚墓竹书》(以下简称《竹书》),作为《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首辑,于2011年底由文物出版社出版。郭店竹简整理工作繁杂而艰巨,《竹书》资料完备、引证赡博、取舍得当,它的出版实为有功学术、嘉惠学林的壮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