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藏家》2021,(4)
正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原为1960年5月成立的北京市文物商店,即北京市文物公司)坐落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北京琉璃厂古文化街上,是国家设立的文物事业单位。下设多家经营部,处于全国各国有文物经营单位的行业龙头地位。自2012年以来连续成功举办了数届"全国国有文物商店文物艺术品交流会";结合自身店藏商品并联合其他国有文物商店推出了"笔墨春秋—吴昌硕、齐白石、傅抱石作品展""佛韵—造像艺术集粹展""齐白石作品精品展""怀古抱今""京绣""三辅丹青""掌上乾坤"等一系列公益性展览和讲座,为北京文化艺术品市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使广大民众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分享沉淀了百余年的艺术精品,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2.
赵丹晨 《文博》2013,(1):49-52
文物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载体,深刻记录了一定历史时期独特的文化状况及其发展脉络。文物翻译就是为文物制作一张"洋名片"。为了使这张名片准确地传递其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更好地让国际友人了解中华古代文明,宣传陕西,就必须做好文物翻译工作。本文主要针对我省文物翻译中出现的失误,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3.
《四川文物》2020,(4):119-120
<正>《四川文物》(双月刊)是四川省文物局主管,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四川文物》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学术刊物。《四川文物》立足西南,面向全国,坚持学术性为主,知识性和资料性兼顾的办刊宗旨。自1984年创刊以来,已出版211期,现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在学术界享有较高的声誉。《四川文物》现有"考古中国""探索与研究""文化遗产""文物保护""科技考古""文  相似文献   

4.
展览     
《文物天地》2020,(1):128-129
沈阳:又见红山"又见红山"精品文物展目前正在辽宁省博物馆举办。展览分为"生产与生活""祭祀与崇拜""以玉为葬""红山之路"四个单元,展出石器、陶器、玉器等文物246件,其中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148件,外借展品98件。这是世界范围内首次集中展示红山文化出土的精品文物。展期至2020年1月16日。杭州:海派书画家作品展2019年11月20日,"海上流韵——大运河(浙江)海派书画家作品展"在杭州博物馆开幕。  相似文献   

5.
革命文物的保护修缮、研究阐释、价值传播探索,是文物保护领域的重点工作。近期全国各地依托革命旧址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实践,阐释传承中国革命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等等,践行了利用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的初心和落脚点。例如陕西延安创建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北京革命纪念馆建设"1+N"探索,上海中共一大旧址修缮和新馆舍建设,鄂豫皖革命文物密集片区规划,湖北省红色文物资源分级分类保护,江西红色地标的保护传承,等等,从革命精神传承的视角,挖掘、提炼、阐释革命精神的丰富内涵,突显树立革命精神标识、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国家认同意识等方面的时代价值,在交流互鉴、融合发展中使革命文物工作始终保持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由此在城乡发展、乡村振兴、红色旅游中让革命文物大有作为,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6.
《四川文物》(双月刊)是四川省文物局主管,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四川文物》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学术刊物。《四川文物》立足西南,面向全国,坚持学术性为主,知识性和资料性兼顾的办刊宗旨。自1984年创刊以来,已出版209期,现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在学术界享有较高的声誉。《四川文物》现有"考古中国""探索与研究""文化遗产""文物保护""科技考古""文博论坛""古蜀文明""文明互鉴""近现代文物""学术动态"等常设栏目。为更好地促进学术交流,提升刊物质量,特向广大专家、学者征求以上方面的佳作,期望不吝赐稿。为使稿件能够得到及时处理,作者来稿时请注意以下事项:1.来稿一般为7000~10000字,做到齐、清、定。要求论点鲜明,层次清楚,文字精练。并附3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和3~5个关键词。其中,摘要要求表达简明,语义确切,直接表明文章的内容、观点。  相似文献   

7.
文物翻译一直是博物馆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现在文物翻译存在因对文物背景文化缺乏足够认知造成的错误翻译、未充分了解接受文化造成的译名不一致等问题.为推动文物翻译规范化发展,文物管理工作者应该积极转变观念,为译者提供足够空间;政府需要加大对文物翻译工作的支持力度;文物翻译工作者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翻译水平,通过灵活的翻译方式进行翻译.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不同历史时期颁布的3部有关文物保护基本法律中,先后采用了"古物""历史古迹""历史遗产""历史资源"等表述,涵盖了"不可移动文物"这一基本概念;与之相对应,对所保护的不可移动文物的分类也不断精细化。这些概念和分类的变化,反映了美国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理念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政府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重视程度的持续提升,以及保护技术和方法的不断深化。  相似文献   

9.
《四川文物》2020,(5):119-120
<正>《四川文物》(双月刊)是四川省文物局主管,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四川文物》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学术刊物。《四川文物》立足西南,面向全国,坚持学术性为主,知识性和资料性兼顾的办刊宗旨。自1984年创刊以来,已出版212期,现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在学术界享有较高的声誉。《四川文物》现有"考古中国""探索与研究""文化遗产""文物保护""科技考古""文博论坛""古蜀文明""文明互鉴""近现代文物""学术动态"等常设栏目。为更好地促进学术交流,提升刊物质量,特向广大专家、学者征求以上方面的佳作,期望不吝赐稿。为使稿件能够得到及时处理,作者来稿时请注意以下事项:1.来稿一般为7000~10000字,做到齐、清、定。要求论点鲜明,层次清楚,文字精练。并附3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和3~5个关键词。其中,摘要要求表达简明,语义确切,直接表明文章的内容、观点。  相似文献   

10.
正《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汇集了北京、西藏、河北、重庆、青海五省(市、自治区)21家文物收藏单位共216件(组)文物。其中,西藏自治区提供文物180余件(组),大昭寺、扎什伦布寺、萨迦寺等寺庙提供的文物是首次与公众见面。展览从"文明溯源""高原天路""雪域佛韵""和同一家"四方面展示了西藏的历史与文化,西藏与周边地区及内地的文化交往,进而形成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历史面貌,带领观众以较全面的视点,探寻西藏与内地的血脉联系。  相似文献   

11.
王茜 《中国西藏》2020,(1):F0003-F0003
该展览分为"从须弥福寿至紫禁城""来自扎什伦布寺的艺术""六世班禅的遗珍"及"和善吉祥"四个主题。前三个主题为文物专展,展示了珍藏于故宫博物院及扎什伦布寺的珍贵文物280件,第四主题为文创展区。据悉,此次展览是故宫博物院建院以来首次举办以历代班禅及宫廷佛教艺术为主题的专题展览,同时也是扎什伦布寺的文物第一次走出寺院,进入博物馆,面向公众。  相似文献   

12.
近年随着各类传感、监测技术在石质文物预防性保护中的广泛应用,我国石质文物监测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果。但由于在监测决策和数据分析层面缺少明确思路和可行技术路线,不少监测工作都面临着"不确定监测内容是否能满足保护需要""分析海量数据对人力物力消耗过大""监测分析结果和保护实践距离太远指导不了实践"等现实问题。基于北京地区汉白玉石质文物的监测实践,以病害劣化为核心的石质文物监测思路,探索了由病害劣化机理出发、为病害劣化趋势判断服务的监测决策、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文物定名应科学、规范、准确。本文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手册》中规定的命名规则为出发点,依托所收集的数据,采用异化和归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对陶器文物定名的规范性翻译进行了粗浅的分析与研究,以期对博物馆其他馆藏文物定名的规范性翻译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进而提高我省文物定名规范性翻译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   

14.
在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博物馆的职能已不再是单一的文物的储藏所,而更多地肩负着哺育精神、教化社会的重要职能。本文从美学理论出发,探讨博物馆如何从"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神悦志"三个层次完成对观众审美教育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的"古迹""古物"是法律法规规定的法定概念。"文物"概念使用尚不一致,其涵义正处于发展、演变之中。"古玩"不是民国时期历史文化遗存总概念,也不是法定概念。  相似文献   

16.
2012-2013年,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浙江宁波奉化尚桥科技工业园物流中心建设地块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其中清理唐代墓葬19座,出土有"大中二年""大中元祀""唐明州"等字样的铭文砖,为研究区域内唐代丧葬文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正4月7日下午,中国文物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项工作——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发布。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刘玉珠,代表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做了简要报告。刘玉珠表示,总结刘延东同志7日上午在领导小组会上的重要报告,有"三个第一""三个全面"和"五项措施"。针对普查到底有什么意义?这次普查工作创造了"三个第一"!这是我国历史上也是新中国的历史上第一次对可移动文物  相似文献   

18.
"术语"或者"专业名词",是特定学科领域中用来标志概念、被赋予特定含义的词语和复合词。由于文物领域术语建设较为薄弱,大量使用"类术语"、"准术语",故在客观上增大了文物研究汉英译介的难度,译者在细致、小心地辨别词义之外,还需要结合其所表达的文化语境,通过恰当选词用词来避免翻译出现偏差或失误。本文通过"窑"、"画"、"样"等类文物名词的汉英译介,分析了术语诸要素及其文化语境的影响,从一个侧面说明文物名词"术语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收藏家》2020,(9)
正许承尧(1874~1946)曾单名芚,字际唐,亦作霁塘、霁堂,号疑庵,又号悔庵,晚年别号芚父(甫)、芚叟、芚翁、滌玄叟、婆娑翰林、檀干村人,其室名"眠琴别圃""三遮室""晋魏隋唐四十卷写经楼""滌玄室"等。他不仅是近代著名诗人、方志学家,还是赫赫有名的文物收藏与鉴赏家,一生致力于徽州文物的收集与保护。许承尧去世后,其藏品绝大部分由安徽博物院(原称安徽省博物馆)收藏保管。  相似文献   

20.
《华夏考古》2021,(3):117-125,128
正2021年3月19日,由河南省文物局指导,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华夏考古》杂志主办的"2020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在三门峡市举行。经过各项目负责人汇报,专家无记名投票,最终在10个汇报项目中,推选出"巩义双槐树遗址""淮阳时庄遗址""伊川徐阳墓地""洛阳白草坡东汉陵园遗址""隋唐洛阳城玄武门遗址"五个考古发掘项目为"2020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并将"渑池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推选为"特别关注考古新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