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村级尺度上探索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与区域贫困之间的关联特征以及二者耦合作用机理,是实现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的重要一环。本文分别建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多维贫困综合发展监测模型,结合时空探索性分析和耦合协调分析方法,综合揭示两者的时空发展分布特征及其耦合关联关系。2015—2018年研究区内58个行政村的实证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内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呈中段高、南北段低的空间非均衡性分布,整体发展差异呈缩小趋势;②研究区内贫困村的多维贫困状况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中北段地区贫困程度较轻、南段贫困程度较深的格局;③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与多维贫困存在空间负相关性关联与明显耦合,且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贫困村多转为同步型发展。研究结果可为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小农户是乡村振兴最重要的利益与价值主体,也是乡村地域系统结构—功能及形态建构主体。小农户振兴,即为适应当前乡村地域系统乃至城乡地域系统社会经济形态、地域结构—功能重构,通过对影响农户生计转型发展的内部要素和外缘要素的调控管理,实现小农户生计转型升级及其与乡村地域系统、城乡地域系统结构—功能演化融合协同发展的过程。文章基于小农户概念内涵,分析了小农户振兴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关系、小农户振兴与城乡地域系统演化发展的联结关系,提出应根据地域差异,在明晰小农户生计转型发展和城乡地域系统类型、要素组成、结构—功能、发展特征与模式的前提下,按“村域—乡村地域系统—城乡地域系统”不同尺度分区分类实施小农户振兴。重点关注小农户振兴与乡村地域系统结构—功能、乡村产业体系、乡村社会功能再组织化及乡村生态环境提质的耦合协同,加强小农户振兴与乡村资源管理、小农户振兴地域类型与特征、小农户振兴规划与政策、小农户振兴路径与模式等方面研究。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中国“乡村病”的科学内涵、形成机制及调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小玉  刘彦随 《人文地理》2018,33(2):100-106
“乡村病”是指在乡村转型发展过程中,由于乡村发展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以及乡村发展系统与周围环境互动失衡导致乡村发展系统失去了自适应、自调节能力而导致乡村发展受阻甚至乡村地域系统衰退的现象。“乡村病”的成因包括乡村资源禀赋及区位条件、社会经济因素、制度与政策因素、技术因素等。“乡村病”在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以及由其扰动形成的乡村转型发展过程中产生,其产生根源在于城乡二元体制以及“重城轻乡”政策等所构成的制度与政策约束。最后,从制度与政策创新、城镇化与乡村化协调均衡发展、村镇建设新格局的构建等方面提出了“乡村病”的调控策略,为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科学决策以及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认识和理论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
赵鹏军  胡昊宇  于昭 《人文地理》2020,35(4):1-8,138
交通是乡村地域系统形成的重要内容,也是刻画乡村地域系统特征的关键指标。本文采用住建部全国小城镇调查的村镇居民调查数据,从交通出行视角对我国乡村地域系统特征进行识别和分析。结果表明,村-镇-县逐级体系仍占主导地位,村-县联系成为新趋势;农业相关活动仍以村-镇-县等级为主,但其他活动在村-县间联系比例较高,且东部地区及城市近郊更明显;不同目的出行形成20分钟生活圈;随着村民出行范围扩大,传统乡村地域等级体系将发生较大变化。研究结论对乡村空间规划和乡村基础设施布局等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本方向。在当前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时期,深入探究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准确地探索乡村振兴路径。本文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思想以及城乡融合发展思想,结合山西乡村振兴实践面临的困境,对乡村振兴微观路径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城乡融合发展是城乡地域系统人地关系协调可持续的重要驱动因素。从人才、文化、组织、产业、生态等方面探索制度和各类要素的城乡融合发展具体路径,调整乡域系统人地关系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可以为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消费空间变化是透视当代乡村地域系统演变的重要视角.基于江汉平原公安县农户抽样调查和实地访谈数据,以微观分析描绘农户消费场景变化、宏观分析勾画农户消费空间演变,以多元线性回归解析乡村消费演变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微观上,农户消费区位频次趋于增加、区位类型趋于分化,低等级商品消费向低等级购物地扩散、高等级商品消费向高等级购...  相似文献   

7.
乡村吸引力是表征乡村地域系统整体功能的新指标,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新领域.提升乡村吸引力是应对乡村衰退、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开展乡村吸引力理论与实证研究意义重大.基于相关成果的逻辑关联性,从乡村吸引力综合研究、分类研究及相关内容研究三个方面进行文献梳理,并进行简要述评.总体上看,以乡村吸引力为主题的综合性研究尚处于起...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是依托乡村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在传统旅游方式的基础上产生的新兴旅游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当前热门的旅游方式,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本文以贵州省区域内9015个乡村旅游资源点为研究对象,基于标准差椭圆分析法分析贵州省乡村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趋势特征,结果表明:贵州省不同等级乡村旅游资源空间范围变化形式趋于更加明显,呈现“东高西低,中间高南北低”的空间分布规律;贵州省乡村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分布趋势呈由西向东缓慢增长趋势,由北至南逐渐减少趋势;贵州省乡村自然旅游资源分布相对于乡村人文旅游资源较为集中,并且椭圆重心与不同等级旅游资源重心发展趋势一致,呈现逐渐往东北方向迁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聚落景观格局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历来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热点,而交通对聚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影响日益加深。以皖北的埇桥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图,运用GIS技术和景观分析软件,在县域尺度定量分析不同类型、不同等级交通对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交通运输用地是乡村聚落景观斑块之间和乡村聚落景观与其它类型景观进行物质和信息传递的景观廊道;乡村聚落景观面积和交通运输用地面积在数量上存在正相关关系;交通是影响乡村聚落景观格局的重要因子,且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交通与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分布的相关性不同;国道、省道和县道与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分布有正相关性,铁路、高速公路和农村道路与乡村聚落景观分布则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王华  梁舒婷 《人文地理》2020,35(3):131-139
乡村旅游空间与村民社会角色是一个相互形塑和建构的过程,揭示两者的互动机制对乡村旅游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乡村旅游地空间经历了农业生产空间、农旅并存空间、旅游消费空间的演变过程;村民角色从“农业生产者”,经不同转型轨迹,归于“旅游从业者”角色。权力、资本和市场等主体对乡村旅游空间的建构,对村民角色扮演提出新的期望和规范;村民主体的微观权力、资本积累、个人技能、个人观念影响其角色扮演与空间适应;不同角色村民主体通过微观空间生产行为,促使乡村旅游空间景观化、商业化和制度化,也会产生民宿空间分异和乡村公共空间侵占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无锡市城乡系统耦合测度与耦合度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蕾  杨山  陈升 《人文地理》2011,26(6):77-82
经济发达地区大城市城乡系统耦合程度随着国家经济社会转型而不断变化,测度城乡系统耦合(以耦合度表示)旨在揭示不同时期城乡相互作用和影响程度,从而为进一步调控城乡互动关系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无锡市为案例,以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构建城乡系统耦合测度模型,对无锡市1979至2008年8个时期的城乡系统耦合程度进行测度,并分析耦合度变化原因和规律。结果表明:无锡市城乡系统耦合度变化过程明显分为三个阶段,呈现拉平"S"型。在1990s初期以前耦合度较低,反映城乡系统较为独立发展;1990s初期以后耦合度快速提高,城乡互动关系加强;进入21世纪耦合度缓慢上升趋于停滞,城市系统在持续加速发展的同时,乡村系统发展趋缓并呈下降趋势。伴随乡村系统发展速度的下降,城乡系统潜伏着二者不协调的危机,为保证其可持续发展,国家公共政策需要加强对乡村发展的扶持和引导,以促进城乡系统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2.
汪德根  沙梦雨  朱梅 《人文地理》2020,35(5):111-119,149
依托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成为中国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路径。以433个已脱贫的国家级贫困县为研究对象,构建旅游资源优势度与脱贫力的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两者耦合协调度等级和类型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①脱贫县旅游资源优势度4个等级数量呈“梯形”结构,而脱贫力4个等级数量呈“钵型”结构;②旅游资源优势度区域差异明显,而脱贫力区域差异不大;③高度、中度和低度耦合协调等级分别呈“零星式”“带状式”和“簇块+带状混合式”分布特征;④耦合类型可分为高同步型、低同步型、潜力型和乏力型,其中乏力型和低同步型数量较多,类型空间分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空间格局与演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三个方面构建了城乡协调发展度指数,对中国2000-2008年31个省城乡协调发展程度的整体变化及在大区上的空间差异进行了评价和原因探讨。结果显示,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程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城乡增长率差异系数的降低,说明我国近些年的支农惠农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效果显著。东部和西部地区城乡发展逐步协调,而中部和东北地区城乡发展协调度下降。东部城市和农村基本实现共同富裕,而西部是较低水平上的协调。东北地区先大幅下降后缓慢上升,中部地区的城乡协调发展度目前是最低的,变化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14.
乡村地域系统及其组成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决定了乡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基于黄土高原县域乡村数据,以人口、土地、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地理探测器探究1990-2015年乡村地域人—地—业协调发展时空格局及驱动机制.结果发现:①乡村地域人口和耕地不断减少、产业发展缓慢,人—地—业系统整体发展水平较低;自然资源本底较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分形理论,借助聚集维数、空间关联维数及形态维数,对茂名县域、市域及镇域乡村聚落分形特征进行研究,并从自然地理、人口、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探讨分形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乡村聚落呈多尺度、多分形特征.聚集性从市域到镇域呈从地理导向到行政导向的趋势,高城镇化水平地区聚集...  相似文献   

16.
以街道办事处为研究单元,以居民收入数据为基础,采用FGT指数法和矢量数据符号法,分别从收入等级、收入差距、贫困程度等方面对西安市主城区的收入及贫困空间格局展开研究。结果表明:①1收入等级空间特征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中心城区,高低交错";②街道办之间平均收入差距不大,街道办内部个人收入差距较大;③贫困地区主要集中在老城衰退区、老工业区、城中村棚户区及近郊城乡交错区;④收入高低、收入差距分别与贫困程度呈现反比和正比关系。本文的研究为政府部门从街道层面制定脱贫对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苏北地区乡村聚落的格局特征与类型划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朱彬  马晓冬 《人文地理》2011,26(4):66-72
以苏北地区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运用RS和GIS技术,利用景观分析方法,选取空间韵律指数及聚类分析探讨苏北地区乡村聚落的格局特征及类型划分,结果表明,苏北地区乡村聚落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徐淮平原聚落规模大而稀疏;淮阴平原聚落规模相对大,较密集;盐城地区聚落规模小而密集。聚落被划分为盐宿地区聚落高密度分布区、徐连淮丘陵地区聚落中密度分布区、淮阴平原过渡性聚落均匀分布区及徐淮平原聚落稀疏分布区四种典型的类型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理学对乡村发展的多元视角研究及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乡村发展是一个综合性和复杂性的问题,具有多元化的观察视角。本研究从地理学出发,选取空间、转型、功能、制度四个视角,对当代中国乡村发展研究的现状进行系统化梳理,并分别对四个视角下的研究内容进行评述,发现我国地理学研究呈现多元视角融合的趋势,且存在缺少多元理论指导、对城乡关系关注不足的共性问题。基于此,结合国内外乡村发展研究最近成果及我国实情,尝试提出中国地理学对乡村未来发展研究的导向:推进城乡一体化为导向的乡村空间重构研究、加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发展网络研究、加强城乡统筹理念下的乡村多元发展路径研究、推进城乡等值化理论指导下的乡村规划和管理研究。  相似文献   

19.
袁媛  伍彬  古叶恒 《人文地理》2015,30(1):70-77
中国城市社会经济转型与重构背景下,城市贫困空间特征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以西部城市重庆为例,探讨贫困空间的分布、演变和影响因素,并兼论与东部城市的异同。研究显示,在重庆市层面,贫困空间分布差异扩大,都市区得到较大程度改善,渝东北偏远县城则逐渐恶化。在都市区层面,贫困空间分布非均衡性较强,与老城区、工业及其配套居住区耦合。这种特征受到"体制"和"市场"因素的系统作用,体制因素是历史空间继承、早期住房政策与分配制度、城市规划对保障住房的布局引导;市场因素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房地产开发和内城选择性更新等。根据西部城市的贫困特征,反贫困政策应该重点促进都市区局部地区和偏远辖县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