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北京市老城区菜市场的地方性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性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领域,能够揭示地方的特质特性,从而实现对空间的理解。在后现代思潮影响下,基于地方理论的研究对象开始转向人们日常生活的空间,而质性研究方法尤其适用于这一揭示空间社会意义的研究。本文选取菜市场这一典型城市空间,尝试运用质性方法对其进行地方性的建构并分析其地方性形成机制。研究认为,菜市场的地方性可归为地方空间特性、地方时间特性、地方意义三个方面;地方性的形成机制是地方物质环境、活动者、历史文化和现代性相互作用的过程。研究通过深入理解承载市民生活的空间,希望促进城市空间地方性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少数民族,回族社区的地方性在城市化过程中受到严重挑战。论文以"地方依恋"为理论模型,以开封东大寺回族社区为典型案例,对城市回族社区的"地方性"进行深入解读。研究发现,由于围寺而居和强烈的回族认同感,城市回族社区的地方性特征主要受居住时间、文化程度、年龄大小和宗教信仰的深刻影响,地方依恋较深的地方主要在"寺市并存"或距离寺市都近的街道,内部空间上存在不同的宗教知识传承模式。这为丰富社区地理尺度的地方依恋理论和揭示回族社区人地关系机制提供了重要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3.
袁振杰  朱竑 《人文地理》2013,28(2):53-60
跨地方对话是地方内外系统交流的主要形式和途径,是理解地方意义的重要视角,对地方的建构和再造有独特作用。贵州石门坎大花苗(族)借助基督教会的进入,启动跨地方对话,通过西方生产技术和处世价值观的吸收及民族文化符号的重构,实现民族认同的重生,达成了民族崛起。大花苗(族)自组织能力的提升、地方话语权的获得及主体地位的体现,促使其民族"自我赋权",实现地方意义的重塑。以贵州石门坎为案例,结合地理学相关分支学科的思想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研究跨地方对话对地方认同以及地方意义重构的作用,以期丰富跨地方的学术研究内涵、启迪少数民族文化觉醒,有助于他们能够正确把握并应对越加剧烈的外来文化的冲击。  相似文献   

4.
在近期西方地理学"情感转向"的影响下,情感对塑造社会空间的重要性日益体现,从情感的角度对地方性进行解读已成为地方研究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以经历了城中村改造的岭南水乡村落猎德村为研究对象,探讨本土居民的情感如何建构起地方的意义,以及情感在地方性重构过程中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地方性重构不仅是对地方文化景观、符号和文本等一套系统简单的重新构建,更是对情感空间的塑造以及这套系统如何被人从情感上感知和认同。研究认为地理学不应忽视情感在社会文化空间建构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陆邵明 《人文地理》2013,28(3):51-57
论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场所的相关理论研究,提出了一种城市文化特色塑造的基础性的新方法"场所叙事"。论文阐述了相关的定义与内容,探索了城市文化特色与其认同性建构的场所叙事策略与路径。相比传统基于物质形象塑造模式,场所叙事更倾向于将场所中隐含的非物质的社会文化信息展现到物质空间之中,来凸显城市亚文化;同时,场所叙事提供了一种跨学科的框架来建构文化认同,培育场所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此外,论文对上海滨水历史街区"老码头"更新进行考查,从场所叙事角度,来诠释与验证其策略在历史街区重构中的适用性。本文的贡献在于为当下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塑造城市地域文化特色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李凡  黄维 《人文地理》2012,27(3):28-33
现代化、全球化和城市化催生了当代的怀旧现象,城市怀旧已成为一种极其普遍的社会文化景观,并成为国内外学界关注的重要话题。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城市怀旧现象的研究状况,以及文化地理学视角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城市怀旧研究已经渗透至诸多学科领域,国外文化地理学者从多个角度开展了城市怀旧的研究,但该研究在国内还十分鲜见。文章指出可以结合文化地理学及相关理论,从人地关系角度,分析城市怀旧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其与城市文化生态环境的互动作用,探讨城市怀旧空间的生成、类型、特征、时空演变及其动力机制,解读城市怀旧文化景观对于城市怀旧空间的诠释以及地方认同的影响,以揭示在城市怀旧空间形成和演变过程中,城市记忆、地理想象、地方认同和建构的互动作用机理。认为城市怀旧的地理学研究将拓展我国城市文化地理学的研究视野,并对城市更新、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复兴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迁移,不仅是地域性迁移而且还是各异民族地区生活经历的文化性迁移.在这样的文化跨越中,由于城乡的、民族的差异是在不同情境下长期形成的文化沉淀,个体适应需要长时间调适.此外,更为重要的是社区理论指出这种跨文化性社会迁移不仅对个体而且对群体结成、社会整合有重大影响.社区是具有生活经常性的地域共同体,其特有的礼俗氛围具有弥合法制社会管理空隙的粘合力,共同生活内涵具有整合地域文化差异的亲和力,是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管理的有力平台.由于以往我国民众实际处于单位制管理模式下,社区建设缺乏动力空间,这就为今天讨论本题留下了论述空间.  相似文献   

8.
城市雕塑景观作为最重要的城市文化景观之一,研究其象征意义对城市新区居民地方依恋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以鄂尔多斯康巴什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①城市雕塑景观象征意义可分为地方文化、政治意义以及情感意义三个维度;②城市新区居民地方依恋可分为地方依赖与地方认同两个维度且地方依赖大于地方认同;③城市雕塑景观象征意义会影响居民对城市新区地方依赖,进而影响地方认同;另外象征意义也会直接对地方认同产生影响;同时城市雕塑景观象征意义三个维度两两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全球的地方感”理论述评与广州案例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地方文化意义的研究在西方人文地理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全球化背景下,地方的意义正在被全球性力量中和与消解.在这种断裂之下,原有的对于“地方性”的想象反而在认同形成的过程中被不断加强.本土社会力图在一个“时空压缩”的“超空间”时代中,保存其自身基于地方意义的身份认同.哈维认为,一切基于地方意义形成的认同都是反动与禁锢的.他提出,应从资本运作的角度出发,理解地方差异的形成,从而理解地方建构中的社会关系与权力关系的建构.但马西则在批判哈维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全球(进步)的地方感理论,指出应从多样的社会建构出发,理解地方性的形成过程.马西认为,地方的本质特点包括:开放以及与外界密切的社会联系;地方本身是一个过程,认同在不断的再建构过程中;地方内部具有其认同的多样性;进步的地方感并不否认地方性的存在等.基于马西的进步地方感理论,研究通过对广州关于移民以及粤语传承问题讨论中出现的话语进行的文本分析,指出广州本地社会在上述讨论的过程中,其少部分话语已经呈现出进步地方感所批判的禁锢性,因此需要在重新认识地方的过程中加以修正.  相似文献   

10.
从结构主义视角来看,地方性建构受到了结构性动力与非结构性动力的影响。其中结构性动力主要源自国家政策、制度安排、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全球化与旅游化浪潮;非结构性动力主要来自社区精英、外来人员、民间组织机构、空间及族群关系的紧密程度。研究以此为基础,对昆明市石林县圭山镇大糯黑彝族村寨地方性建构的各动力要素进行了进一步阐释。研究显示:各级政府政策与资金的积极支持、石林景区及周边的旅游发展为其带来切实收益、社区精英的引领作用、艺术家的审美创作以及较小的空间尺度和紧密的族群联系等对糯黑地方性的维持和建构起到了关键作用。政府“自上而下”的支持力与民众“自下而上”的自发行为力这两股力量的耦合是村寨地方景观与民族文化得以良性传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跨境流动成为一种常见的地理空间现象,塑造着城市空间和景观,同时作用于族裔社区及族裔经济等,由此带来的多元文化协商进而成为城市发展和城市治理的重要话题。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跨境流动和跨国族裔社区的相关研究,发现:①国内外关于移民族裔的人文地理学研究仍较倾向于关注跨国空间的特征、演变以及脉络;②西方人文地理学界的移民或是跨国族裔研究已展现出较为鲜明的“文化转向”印迹,而国内的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③中国城市族裔空间的研究仍以具体的描述性和解释性研究居多,多尺度、多地方的对比研究较为缺乏。研究立足于国内外移民研究进展,以期更多的跨境流动研究为城市综合治理提出“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通道县芋头侗寨为研究区域,在识别鼓楼、风雨桥、寨门、萨坛、布局形态、图腾标志、环境因子等9个景观基因的基础上,从环境要素感知和文化心理认同的角度进行问卷及访谈调查。结果发现:1萨坛感知度最高,图腾感知度最低;2萨坛、鼓楼认同度较高,整体形态、图腾和参考环境认同度较低;3位置感知度最高,体积感知度最差;4情感认同度较高,功能认同度最低;5男性感知和认同明显高于女性;6文化程度对感知影响较大,对认同影响不明显;7居住时长对感知和认同有正向影响;8离村寨距离对感知与认同度由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刘旺  王汝辉 《旅游科学》2008,22(2):63-68
文化权的主体是拥有、认同该文化的少数民族全体,主要包括文化自决权、文化发展权和文化使用权。企业资本介入到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开发后,少数民族的文化权被忽视、盗用和滥用的现象屡屡发生。本文拟从文化权理论的视角,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少数民族社区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探讨在企业资本介入后如何让少数民族自身在社区旅游发展中成为真正的受益者,从而让少数民族自身产生主动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内在激励,实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民族餐馆是餐饮服务业的特殊形式,认识其行业性质及文化特性是理解民族餐馆空间分布的关键。本研究以郑州、开封和洛阳为案例,从市场区位选择、文化邻近、城市格局等多个维度,对城市民族餐馆分布进行了探索性分析。研究发现,城市民族餐馆分布在空间分布结构上呈等级扩散分布,其集聚核心大多位于城市传统商业服务业中心;商圈、大学、医院等人口密集区,是城市民族餐馆市场选择的重要区位。民族餐馆与城市商圈具有较高的空间重合度,与大学、医院等区位要素空间关系因城而异。商圈周边布局民族餐馆的概率较高;城市民族餐馆在少数民族居住生活区域高度集中,民族商业文化传统对民族餐馆分布具有向心集聚作用。本研究认为城市民族餐馆分布取决于城市发展格局、市场区位选择及文化邻近的综合作用,民族餐馆的分布概率因城市规模大小、区位地点差异及空间尺度而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In the 1960s and early 1970s, residents of the neighbourhood of Strathcona in the city of Vancouver, Canada, successfully fought the grand designs of planners, engineers, politicians and developers to displace residents, demolish homes, clear lands, and rebuild the area. Against all odds, a relatively politically powerless group of residents and their supporters from diverse ethnic and class backgrounds formed a neighbourhood organization, the Strathcona Property Owners and Tenants Association (SPOTA) to mount a last-ditch struggle to defend their homes, ways of life, and right to place. This article re-examines existing explanations of these historic events. It identifies the unique activism of ethnic minority women, and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culturally hybrid forms of oppositional practice—the interaction of cultural practices of the multi-ethnic, multi-cultural residents of Strathcona with mainstream Canadian political discourse and structures. The article stresses the critical importance of broadening and complicating existing analyses of multi-ethnic women's community-based urban activism as a way of rethinking feminist conceptualizations of movement activism around place and identity.  相似文献   

16.
旧城中心区城市衰落研究——以广州沿江西区域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广州这样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展快的华南大都市,也在城区的部分地段出现了城市衰落与更新现象。本文以沿江西RBD为例分析广州城市衰落现象的表征和原因,从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两大方面对沿江西RBD的城市衰落现象进行分析,认为该地区交织存在着结构性衰退、功能性衰退和物质性老化。  相似文献   

17.
The paper explores how creole categories of people who have constituted a small but influential minority in Guinea‐Bissau for centuries contributed to a countrywide, integrated national culture since the eve of independence in 1974. Since independence, several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previously exclusive to creole communities have been – driven by the nationalist independence movement and the early postcolonial state – transformed into representations of a new national culture, crossing ethnic and religious boundaries. The fact that creole identity and culture had been transethnic – i.e. creole identity brings together individuals of heterogeneous cultural, ethnic and geographic descent – during the colonial period, has fostered in postcolonial times the countrywide spread of previously exclusively creole cultural features. I argue that this ‘transethnicisation’ of creole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has unified Bissau‐Guineans across ethnic lines, causing a strong commitment with their nation ‘from below’.  相似文献   

18.
It is often hypothesised that the share of the population in an area belonging to an ethnic minority group positively influences the support for populist radical right-wing parties among native residents. However, empirical tests of this relationship have yielded mixed results, which may be a result of the wide variety of geographical scales at which ethnic concentration has been measured. Furthermore, it may be that it i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minorities within the residential area that matters for radical right support, rather than their overall group size.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s these issues by constructing egohoods and halos of varying sizes around respondents' homes. Connecting survey data from the Netherlands Longitudinal Lifecourse Study to detailed geographical data on ethnic concentration, it is found that support for the Dutch PVV is high in areas with low shares of minorities and decreases in areas with higher minority shares, up to a tipping point when minorities make up around 25% of the population. When shares of ethnic minorities become even larger, we tentatively conclude that support for the PVV increases again. This observed U-shaped pattern is consistent across distance-based egohoods ranging in radii from 200 to 5000 m, population-based egohoods with between 4000 and 120000 inhabitants, and administrative neighbourhoods, districts, and municipalities. Additionally, this study found that, in urban areas, native residents of relatively homogenous neighbourhoods whose surrounding area – the ‘halo’ – harbours a pronounced cluster of minority residents are more likely to support the radical righ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