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翠真 《新疆地方志》2003,(1):48-50,57
我国自古有编目录的传统 ,目录学的开山之作是西汉刘向、刘歆花了 2 0年精力编制而成的《七略》,这是一部巨大的综合性的书目 ,史学家范文澜评价它是一部极为珍贵的古代文化史。清代章学诚把书目看做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学术史 ,“即类求书 ,因书究学”的指南。当代图书馆学家彭斐章说 :“书目不仅在文献学、文史社科诸领域的研究中有重要学术价值 ,在经济、军事、地理、农医和其它自然科学领域研究中 ,同样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书目是人们探索书林 ,行舟学海的向导 ,是人们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年鉴中的目录有很多种类 ,…  相似文献   

2.
清代中后期,南海孔广陶的藏书号称三十三万卷,富甲羊城,被称为“南孔北方”即河北方功惠,河南孔广陶。孔广陶(1832-1890)字少唐,广东南海人。以盐业起家,富收藏,喜刻名籍。为广东近代著名藏书家和刻书家。藏书处称“三十三万卷书堂”。关于三十三万卷楼藏书书目,据民国学者伦明称“闻书目已编就而未刻,想佚之矣”。其实《三十三万卷楼藏书目书目》并未佚失,现藏于中国科学院图书馆。2000年此稿被收入北京出版社出版之《四库未收书辑刊》第拾辑中,使我们可以窥见南海孔氏藏书的面貌。  相似文献   

3.
在武汉的老字号中,有一类是全国闻名的分号,其总号(总部)或在北京,或在上海。分号则遍布全国各大城市,尤以武汉、天津、广州、南京、苏州、济南等通都大邑为多。举如“谦祥益”“荣宝斋”“冠生园”“亨达利”等等即是,马应龙眼药店也属此。不过,橘逾淮为枳,“马应龙”自打落户汉皋.就开始形成以武汉市场为特色的经营风格,几经发展。终于“汉化”。卓然自成一派.以至人们说到“马应龙”就要与武汉联系起来.不夸张地讲.武汉的“马应龙”堪称马应龙药业的嫡传,武汉也成为马应龙药业完成几次历史性跨越的见证地。  相似文献   

4.
河南大学历史系李光一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史论文书目索引》一书最近已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搜集了自1949年10月至1984年12月国内35年来发表的中国现代史研究论文和出版的书籍目录,在编辑时又参考了《全国总书目》、《全国报刊索引》等有关资料,全书总计76万余字,采用专题与历史时期相结合的体例,前后分为“论文索引”16个栏日、“书目索引”13个栏目两大部分,体例严整,内容丰富,是中国现代史、中共党史、中国革  相似文献   

5.
引用书目是中国古书目录的一种,它至迟在宋代就产生了。它常常冠于一书的卷首;或附于一书的卷末;或收载于它书中;或自成一专书。一方面,说明一部书徵引博赡有据;另一方面,随着古书的大量散佚,学者们经常通过某些古书的引用书进行辑佚,因此也越发重视引用书目的编辑。清代以来,辑佚之学大兴,治引用书目的人也越来越多。如著名学者朱彝尊、汪师韩、赵翼、叶德辉、金武祥等,都重视或编辑过引用书目,而沈家本的《古书目四种》则是这一时期引用书目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6.
方志学建设     
黄苇生于1923年,江西省安义县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认为方志学的研究对象是“我国千百年来纂修的各类方志及其书目和书目提要,历朝历代有关修志的诏令、章程、条例、规定和其他文献,还有古今直接或间接论述地方志书和修志诸问题的各种论著”。(《辞典》第51...  相似文献   

7.
<正>舶载书目是研究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中国典籍流传东瀛的珍贵书目文献,主要包括《宫内听书陵部藏舶载书目》、《齐来书目》、《大意书》、《书籍元账》、《见账》、《直组账》、《落札账》、《商船载来书目》和《内阁文库购来书籍目录》等一系列目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  相似文献   

8.
《原本广韵》直接引书总次数3783次,引书183种,其中已亡佚的达81种。所引内容或为原文,或为后人注解。直接引单篇诗、赋、文章15篇,引用次数17次。直接引人21位,称引次数49次,间接涉及书目27种。直接引书主要存在书名错误、书名简省情况。《原本广韵》考得未引书目82种,其中已亡佚40种、单篇赋1篇,引用次数760次。《原本广韵》未引书目有59种于直接称引书目部分重出,新增23种《原本广韵》间接参考书目。  相似文献   

9.
《北堂书目》,是西学文献入华三次高潮的产物,是一本非常珍贵而罕见的西文目录书。本文论述了《北堂书目》的编纂背景和过程,分析了其中对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记录,以及北堂藏书的主要内容、来源、《北堂书目》与七千部西书的关系以及它对中西交通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明中叶以后,县级机构中出现了县官私人聘请的幕友,而“幕厅”一类的名称却并非幕友的办公地点。当为典史帮助知县办理文案的场所。县官幕友的雏形是“主文”,是以衙门中积年书手演变而来的,地位高于书算,其作用是协助县官处理刑名、钱谷一类的政务。  相似文献   

11.
<正>按语不是书目的必备成份,因此不大受重视。其实书目编撰者往往通过按语来表达自己对某类书或某部书的看法。按语对我们认识图书、认识书目与书目的编撰者是大有帮助的,下面我们就以《文献通考·经籍考》为例,研究一下按语的内容、特点与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读了胡道静、林申清《四库书目家族》(《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1年第1期)一文,获益匪浅.正如文中所言,《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有“传统文化之总汇,古代典籍的渊薮”之称.的确,在大力提倡整理和研究古籍的今天,这部为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四库全书》,有待于深化整理与研究的必要.文中并指出“四库书目数以百计,俨然已成为一个庞大的家族”.胡、林两先生从应用目录学的角度提出了这一课题,并且系统地蒐集有关书目,汇编成这套《四库书目家族》(以下简称《家族》),使研究者可以按图索骥,利于研究,此举是十分可贵的,我们甚为钦佩.但是,对于《家族》中所列举的某些图书视作“四库书目”却不敢苟同.顾名思义,“四库书目家族”就是有关《四库全书》的各种书目,组成这个“家族”的每一个“成员”都应是“书目”,同时必须是有关“四库”的书目,而不是那些研究“四库”的论文或史料图书.如果超出了这一范  相似文献   

13.
莫友芝学识广博,精于词章、声韵、训诂、版本目录学、书法。本文简介他的版本目录学主要著作《郘亭知见传本书目》,并对批评他做学问“粗疏和欺罔”,表示不同看法。一、《郘亭知见传本书目》是版本书目《辞海》评价莫友芝说:“精版本目录之学”。莫的版本目录学有三部著作:《宋  相似文献   

14.
《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收录有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王献唐题跋本《中说》一书,书中题跋未收入王献唐《双行精舍书跋辑存》正续编,题跋记述了是书的递藏情况并对其真伪有所辨析,但题跋中王献唐称此书为“元书坊刻本”,与《名录》公布之“明刻本”不同,通过对王献唐题跋的详细考辨,与前修书目所著录以及现存于世诸多版本的比对,确定此书...  相似文献   

15.
黄汉 《文献》2022,(3):159-175
《四库全书分架图》作为《四库全书》的重要组成部分,详细著录了库书的排架位次、函数、合函等情况,有助于检寻库书和指导排架。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所藏《四库书目庋藏表》实为直式《四库全书分架图》,是馆臣办理库书补函、排架时抄写的一个工作簿,抄写于嘉庆四年(1799)至嘉庆九年二月初一日之间,所抄分架图主体部分为乾隆时期所写,又补入了嘉庆时期库书排架变动的信息。对比“南三阁”目录与“北三阁”架图,结合《庋藏表》与《文渊阁分架图》的性质及二者联系,确定《庋藏表》归属文渊阁系统,亦反映“北四阁”《四库全书》的排架情况。《四库书目庋藏表》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可以借此窥探嘉庆时期《四库全书》增补抽改和架次调整排定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6.
光绪三十四年(1908),清廷官方性质的《学部官报》公布了“审定中学暂用书目”约两百种,并为之各撰“提要”以述评各书内容、史源与优缺点。与中国传统的“提要”撰述相比,此处的范畴运用与批评模式并无本质不同。唯值得注意的是,在关于山西大学堂所编《西史课程》的“提要”中,出现了“泰西史家最重批评”一语。《审定书目·书目提要·西史课程三册》,《学部官报》第57期,光绪三十四年五月二十一日。这一论断反映了一个事实:近世中国史家言史学批评,多了一个难舍难离的参照系,那就是西方史家的史学批评。比较地审视,自然有世界视野的获得,当然也免不了文化的焦虑,不过恰恰也是一种自我反思的动力。在此,拟在西方古典史学批评的参照下,谈谈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的观念根基,以见“最重”二字是否合乎实际。  相似文献   

17.
《湖南文史》2012,(7):42-42
中国古代有一类图书一直很畅销,比如《广嗣宝集》,相当于现代的育婴宝典,读这种书是想生孩子的准爸爸妈妈必须要做的功课。这种书里头就少不了收有“仙传种子丹方”、“种子法”。  相似文献   

18.
《文献》2014,(5)
<正>鲍廷博是乾嘉时期江浙地区著名藏书家,以献书四库馆与刊刻《知不足斋丛书》驰誉天下。今传世有《知不足斋宋元文集书目》,学界或认作鲍廷博所编家藏宋元文集书目~①,或语焉不详~②。然文献没有鲍氏编家藏书目的记载,今考其实为浙江遗书局编订"鲍士恭进呈书目清单"之文集部分的底稿。该底稿是目前所仅见的研究当时进呈书情况的原始文献,再现了当时进呈书目清单的办理过程,并透露出鲍氏积极献书的心态。此一发现,对四库学研究具有一定推动意义。一、版本、体例及收书情况《知不足斋宋元文集书目》(下简称《宋元集目》)不分卷,据笔者考查,  相似文献   

19.
图书分类是古代书目的结构体系,与图书分类相关的还有某些类目之后的“附录”,前人很少谈及。《四库全书总目》在18处设置了附录,涉及经、史、子、集四部,共41种书。附录较早出现在上海图书馆藏的《总目》稿本,之后才发展完善。附录之例应始于《总目》经部易类之后所附的易纬八种,《总目》所设既有小类附录,也包含某类或子目之后的一种两种书,大多是馆臣新的归纳,体例完善,内容全面。这意味附录至《总目》已突破了传统书目设置附录仅限于小类的藩篱,具备了完善的内容和体例,达到了理论自觉,成为古代书目分类体系成熟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20.
梁启超的民权观与卢梭主权在民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启超对西方政治学说的认知,并不自戊戌始。早在1890年,梁启超入京参加会试归经上海,“购得《瀛环志略》读之,始知有五大洲各国。且见上海制造局译出西书若干种,心好之,以无力不能购也”,是为梁启超初次接触西学的情景。1892年,梁启超终于“购江南制造局所译之书,及各星轺日记,与英人傅兰雅所辑之《格致汇编》等书”,开始如饥似渴地学习起来。到1895年作《西学书目表》时,梁启超涉猎的西学西书已达300余种,其中“西政诸书”里的史志、官制、学制、法律等即属社会科学类。梁启超就是从这类西书中,接触到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 正是在初步涉猎西方政治学说的基础上,梁启超才“决然舍去旧学”,并在戊戌维新时期形成了以设议院、开民智为主要内容的资产阶级民权思想。他明确指出,开民智“当以政学为主义,以艺学为附庸”。接着在创办上海大同译书局时又进一步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