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宫廷内设有如意馆、画院处等机构,集中了很多职业画家(其中包括一些外国人),据画史及清内务府档案,前后在宫廷内供职的可知姓名的画家总数约有二百人。他们中的大多数,生平事迹的记载极其  相似文献   

2.
有清一代,供奉宫廷的画家数以百计,但他们的生平大都没有较为详细的记载。笔者曾查阅清内务府档案,并结合其它文献和实物,写有《清代宫廷画家杂谈》一文(载《故宫博物院院刊》1984年第1期),对画史的简略记载作了些补充,现再介绍画家数人,缀为续谈。  相似文献   

3.
<正>吉林省博物院藏《清代画家山水扇面册》,于20世纪60年代收购于北京市文物市场(宝古斋)。册中收录清代"四王吴恽"六家中王作品3件,王原祁和恽寿平作品各1件,另有高简、戴熙、徐枋、吴、李育5人作品各1件,共计10帧扇面集成一册。在本院所藏诸多明清书画扇面中,这件《清代画家山水扇面册》品相好而画功精湛,汇集名家笔墨,是院藏书画扇面系列中比较重要的一件,具有较高的艺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清代宫廷绘画艺术影响极大。宫廷画家张若澄画风工整细致,笔墨丰润绝俗,深受乾隆皇帝赏识。对其画作进行研究,有助于认识和了解清代宫廷绘画艺术。  相似文献   

5.
钱专  吴闻 《东南文化》2004,(5):74-75
袁江的人物花卉技艺精湛,擅界画,山水画尤为出众。他的作品有着鲜明的康乾盛世的时代特征,他的绘画风格影响了数代人。  相似文献   

6.
冷枚是历经康、雍、乾三朝的宫廷画家,但记载其生平的资料极少见。本文结合新发现的王沛恂《匡山集》和《冷氏族谱》等文献,对冷枚的生卒年、师承关系、家族构成和生活状况等进行了新的考证:第一,冷枚的生卒年当在1661-1743,享年八十二岁;第二,冷枚在清宫除了师从焦秉贞学画外,还可能与顾见龙学习了一段时间,其"金门画史"的别号即袭用自顾见龙;第三,冷枚是元末明初时胶州人物画家冷超岩的后人,有子三人,为冷鉴、冷铨和冷鏏,而不是一般认为的二人(冷鉴、冷铨);第四,冷枚出身低微,虽为皇帝作画,但终生清贫,很难融入当时的文人文化圈,因此导致他在画史上某种程度的缺席。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清代内务府造办处档案为主,结合画史中的有关记载,叙述宫廷画家唐岱和张雨森的关系,并由此探讨“四王”绘画风格对于宫廷山水画的影响,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四王”绘画及其画派成为清代画坛“正统派”的缘由。  相似文献   

8.
王飞玉 《文博》2008,(5):74-75
边寿民是清代一位以芦雁自命、以画雁名世的杰出画家,为"扬州八怪"之一.本文通过对西岳庙文管所藏边氏之<芦雁图>的赏析,指出边寿民的艺术创作手法、成就和影响.作品展现出了边氏极高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9.
徐青 《收藏家》2012,(5):23-28
项维仁,清永嘉(今温州市鹿城区)人,初名,字寿春,号勉杆,晚号果园,温州著名书画家、诗人,泰顺董正扬①称其画多苍郁之气,为"本朝永嘉第一。"遗著有《果园诗抄》一卷,《诗稿》五卷。《光绪永嘉县志》有传②。  相似文献   

10.
冷枚是历经康、雍、乾三朝的宫廷画家,但记载其生平的资料极少见。本文结合新发现的王沛恂《匡山集》和《冷氏族谱》等文献,对冷枚的生卒年、师承关系、家族构成和生活状况等进行了新的考证:第一,冷枚的生卒年当在1661-1743,享年八十二岁;第二,冷枚在清宫除了师从焦秉贞学画外,还可能与顾见龙学习了一段时间,其"金门画史"的别号即袭用自顾见龙;第三,冷枚是元末明初时胶州人物画家冷超岩的后人,有子三人,为冷鉴、冷铨和冷鏏,而不是一般认为的二人(冷鉴、冷铨);第四,冷枚出身低微,虽为皇帝作画,但终生清贫,很难融入当时的文人文化圈,因此导致他在画史上某种程度的缺席。  相似文献   

11.
<正>一华喦与"扬州八怪"华喦(1682~1756),原名德嵩,字秋岳,号新罗山人、布衣生、白沙道人、离垢居士等,后世多称"华新罗",福建上杭人。自幼酷爱绘画,后因家贫失学,备受世俗冷落,遂发奋自强,离家飘泊,经常往来于杭州、扬州之间,以卖画为生。在扬州他结识了金农、高翔、李鱓、郑板桥及盐商巨子马曰琯、马曰璐兄弟,彼此交流切磋,诗画酬答,绘画修养得到多方面的拓展。他擅画人物、山水,尤精于花鸟、草虫、走兽。著有《离垢集》《解弢馆诗集》等,是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新罗派"的创立者。  相似文献   

12.
刘娜 《东方收藏》2022,(2):11-15
<正>“清晖依然憺忘归——河北博物院藏山水画展”是2020年河北博物院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推出的原创院藏山水画展,展览分为“林壑峻岫”“层峦叠嶂”和“溪山江色”三个部分,遴选包括董其昌、张大千、溥儒等名家在内的院藏山水画作共77件。在展出的作品中,还包括允禧、王原祁、唐岱、钱维城等清代宫廷画家的作品。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传统肖像绘画艺术历来主张“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故又有“传神”、“写真”之称。这里介绍的六幅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画家肖像画,既如实描绘了这些著名画家的外貌特征,又生动地刻划出了他们鲜明的个性。这些画幅,反映了清代肖像画的多种风格面貌,也是我们进一步认识这些画家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日本的清代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小萌 《清史研究》2001,(3):97-106
20 0 0年 1 2月 ,笔者应细谷良夫教授之邀 ,对日本进行了为期 1 8天的学术访问 ,着重对其清代史、满族史研究现状进行了考察 ,收获之大出乎预料。一方面为日本同行近年来取得的巨大成绩感到由衷高兴 ,另一方面对国内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有了更深的感受 ,所以想把这次日本之行的见闻 ,主要是这些年来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介绍给国内同行 ,并谈一谈自己的观感。一、馆藏文献情况笔者这次访日途经仙台、东京、京都、奈良、大阪、神户等地 ,先后参观东京东洋文库图书馆、日本大学图书馆以及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天理大学图书馆 ,并了解所藏…  相似文献   

15.
~~实力派中国山水画家李尽染@李尽染$东方美院~~  相似文献   

16.
帅好 《炎黄春秋》2012,(7):74-78
1959年秋天,中国美术家协会在北京举办李可染水墨山水写生画展,命名"江山如此多娇",随即在广州、上海等七大城市巡回展览。以"为祖国山水立传"为帜的画家李可染,登上了"爱国李家山水画"的旅程。他在当年《美术》杂志上撰文表达:"画画不单是依靠‘视觉’、‘知觉’,更重要的是还必须画‘所想’,由‘所见’,推移到‘所知’、‘所想’。"传承了千年的绘画"隐逸"传统,曾经熏陶了李可染的中青年时代;1950年代,包括李可染在内的中国画家不再"隐逸",开始活跃在公众视野中,放大"所想",为红色江山树碑立传。"杏花春雨、黄山烟云、幽谷鸣泉、无锡梅园、  相似文献   

17.
1994年至1997年,我先后两次去美国探亲访友、讲学和举办个人画展。曾到纽约、华盛顿等十几个大中城市,参观了“大都会”博物馆、联合国大厦、华盛顿国家艺术画廊、芝加哥艺术学院博物馆和现代艺术馆等一批著名艺术博物馆,受益匪浅;同时,也到过一些乡村小镇,...  相似文献   

18.
《收藏家》2005,(6):F015-F016
  相似文献   

19.
袁灿兴 《湖南文史》2012,(10):22-23
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便着力加强针对中国的间谍活动,利用一些熟知中国国情民俗、能操一口流利汉语的日本人收集各种军政情报。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书画艺术源远流长,魏晋以来更是日渐昌盛,出现了许多大家.然而,在明代以前,黔籍文人的书画艺术,寥若晨星,不足为道.自明代起,特别是贵州开省以后,贵州的书画艺术却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气象,有些画家甚至在中国画坛书坛上也争得一席之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当时贵州学校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因客籍文人在宦游贵州期间相互传授技艺,而黔籍文人也不断外出学习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