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北京的城墙既是古城的城界,明清帝都的重要城防设施,也是皇权时代等级权力的象征。八国联军之役后,特别是进入民国以来,随着城墙对外防御功能的削弱,如何解决北京的城市现代化发展与保留城墙之间的矛盾,始终是人们争论较多的问题。而官方的决策及其付诸实施使北京的城墙不断发生着变迁,城墙体系遭到破坏,四重城墙中的皇城城墙甚至在20年代就已遭到整体性毁坏。由于拓展城市的近现代功能、城市整体布局等老问题始终没能得到科学解决,近百年来北京城墙一次次损毁,除紫禁城外,内城、外城城墙都终于在20世纪60年代消失了。  相似文献   

2.
正甘肃省永昌县的高古城是少有的曾经建有城的村庄。过去,高古城是名副其实的村中之王;如今,高古城的古城,早就被拆作了城粪。高古城60岁以上的老人,都还记得那热火朝天的拆城、拆庙景象:各村的劳力一起行动,扛着洋镐和铁锹,赶着皮车,拆倒一道道城墙、庙墙,捣作土肥,撒进了庄稼地里;拆下一根根衙门和寺庙的木头,修了公社,修了小学。其他的物件,去哪儿了呢?不知道。但凡提起来,大家都是一声叹息。那么完整的一座城,硬生生给拆了个无影无踪,而现在的  相似文献   

3.
上海城墙的兴废:一个功能与象征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墙从古代的一种城防工具到统治权威的象征,在晚清以后被视为故步自封的标志,是中国城墙通常走过的道路。上海城墙经历了因“夷”而建,因“夷”而拆的兴废历史。它的功能和象征意义随着城市历史的演变而发生变化。在近代上海城墙日渐失去军事防卫功能的同时,对城市定位的改变、华洋之间矛盾和竞争的激化,使上海官绅对城墙的观念发生分歧,引起有关拆城的争论。最后它作为一个旧政权、旧时代的象征被拆除。但城墙作为现代性的对立面的象征意象却至今仍然留在人们的观念中。  相似文献   

4.
重庆古城及城门(城墙)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们默默的保留着重庆古城的根,传承着重庆文化的脉,是我们重庆人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5.
资讯     
专家称平遥古城墙坍塌不会被世遗除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近日表示,世界遗产平遥古城17日自然坍塌事件不会使平遥古城被世界遗产除名,坍塌部分应该被修缮。这位专家说,任何东西都有坏的时候,平遥古城也不例外。可能导致城墙坍塌的原因很多,但城墙的自然坍塌,不会使平遥被世界遗产除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平遥古城城墙部分坍塌作出什么样的表态,要看当地政府如何处理这个事情,还有导致坍塌的具体原因是什么。根据《威尼斯公约》,坍塌的世界遗产是可以修缮的,而且平遥坍塌的城墙是有必要修复的,但必须要用原来的城砖。虽然世界遗产强调保护遗产的原装,但并不代表不能修缮,否则保护就失去了意义。  相似文献   

6.
梅花古城行     
正在闽江口面对台湾海峡的滨海之地,有一座美丽的梅花古城。在我国许多城市城墙都已经被拆除的今天,梅花城仍然比较完整地保留着古色古香的原状,充满了古朴典雅的历史风貌。明代长乐知县詹莱的《梅花城》诗曰:"凌险山程逼,凭高望海赊;寒光凝细柳,微雨暗梅花。"梅花城,现属福建省长乐市的梅  相似文献   

7.
在1929年无锡拆城筑路事件中,拆城派认为城墙是封建社会的权力象征,拆除城墙是自己践行革命意识最实际的行动表达,"拆城即革命"成为拆城派不自觉的话语体系;而反对拆城者,囿于传统的城防观念,将城墙作为一种安全治安的保障,官方革命行动的象征符号功能表达意识与民间的传统城防观念形成了激烈的对峙和笔战。剖析报刊上的舆论战,一方面可以深层理解无锡拆城筑路背后政府、绅商、市民各自之间复杂的观念与利益冲突。另一方面,反映出无锡报界利用报刊这一传播媒介将简单的城市建设工程——拆城筑路,型塑为革命行为象征符号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8.
城墙是构筑中国城市的框架,设有城墙的城市正如没有屋顶的房屋。古代城墙面对空旷的大地,在护城河畔升起,临高眺远视线无挡,气势雄壮,是古代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城墙远在三千年前的周代就被列为一种建筑  相似文献   

9.
平遥古城,因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而闻名遐迩。它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拥有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文物古迹。尤其是渗透于城墙各个城门内不绝如缕的文化魅力,更让人称奇道绝。  相似文献   

10.
冯亮 《文物世界》2011,(6):49-51
平遥古城是我国境内现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具明显的明清建筑和实物具象的县城原型。它是建筑艺术和使用功能完美结合的典范,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平遥城墙是平遥古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完善平遥城墙的维修保护技术,是平遥古城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山西临县窑头古城出土铜戈铭文考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古城址及其出土文物窑头古城位于临县永红乡窑头村湫水河东岸的山坡上,距县城约17公里。古城残垣断续可见,最高保留有3~4米,宽约3米。城墙夹版夯筑,夯土厚度在10~20厘米之间,均小圆夯窝,夯窝直径约5厘米。古城址因山势而筑,蜿蜒曲折,东窄西宽,平面呈簸箕状,东城墙在山巅,长约1公里,南、北城垣由高到低顺山势向河滨延伸。二城垣之西段和湫水河畔的西城墙大部分已被  相似文献   

12.
全长12公里的正定城墙为府级规制的城市防御设施,是正定古城历史文明的标志和见证。自前燕于此修筑安乐垒始,历经1600多年的历史,在御强敌、防水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查阅史料的基础上,梳理和研究了正定城墙的历史变迁,并结合考古资料,对唐、五代时期城垣为牙城、子城、外城的三城格局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开元寺南广场遗址位于正定古城内开元寺的南侧,是一处跨越晚唐至明清时期的古代城市遗址。2015年12月至2016年4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该遗址展开考古勘察工作,发现了开元寺寺庙建筑系统、晚唐五代城墙系统和唐宋至明清时期居民生活系统三个遗存系统,还出土了众多的珍贵文物。这一发现为研究正定古城布局和功能变迁,探讨唐宋以来华北平原城市历史和居民日常生活提供了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4.
《旅游纵览》2012,(8):6-6
这是一个被高高的城墙封闭起来的城市,12米高的古城墙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与世界阻隔开来。或许,城中人古朴的生活早已被外来人的喧嚣所打乱,但这高高的围墙依旧是这里人们心中最可依靠的精神壁垒。平遥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历经2700多年沧桑岁月,  相似文献   

15.
周俭 《世界遗产》2014,(5):104-105
都江堰西街是历史上松茂古道的起点,位于世界遗产地都江堰的建设缓冲区内,紧邻宝瓶口。西街是都江堰古城内唯—保留了清末民初街区风貌的老街区,街区内居住建筑风格统一,具有典型眭的川西地方特色,尚存有以西街、南街、清真寺、懋公寺、明代城墙遗址和马家大院等为代表的真实历史遗存。2003年西街被评定为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  相似文献   

16.
巍巍古城墙、粼粼护城河是古城西安的标志之一。为保护这一古迹,有关部门于2008年年底已拟定《西安城墙保护条例(草案)》,刻画、污损、拆除、损坏城墙,将被处以最高1万元人民币的罚款。西安城墙是明朝初年在唐长安皇城的基础上建筑  相似文献   

17.
正以城市复兴、开发旅游、经济转型、发展文化产业等动机的拆迁改造时下在很多城市都在进行,有的甚至已拆到了才建造不很久的楼房。但山东聊城的拆迁之快捷更为罕见。卫星照片上的聊城,四方古城内的建筑物,大部分已被拆尽。从某种意义上说,全面的、也许是举世瞩目的考古机遇,或将落到聊城人引为骄傲的千年古城。历史城市的百年规划与优先行动还处在研讨中的江苏溧阳、安徽泗县建成区的古城复兴改造,正在揭开这一考古机遇的发端:溧阳已  相似文献   

18.
2010年,对江苏苏州市木渎古城进行发掘,发现五峰村北城墙和城壕遗迹、新峰村南水门遗迹,以及东、西城墙遗迹等,出土遗物有原始瓷器、陶器等。初步推断北城墙修建于春秋晚期,南水门使用时期为春秋晚期。木渎古城应是一座春秋晚期具有都邑性质的城址,木渎古城的发掘为探索吴国都城所在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9.
城墙,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阶段性的产物;城墙文化,伴随城墙自始至终,是人类城市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便当物质城墙消失以后,城墙文化仍然肩负着解读城市历史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云南旅游     
《旅游》2005,(6)
丽江古城丽江古城以四方街为代表的大研镇,已有近800年的历史,位于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中部,是一个以纳西族居民为主的古老城镇。它以其古朴的艺术风格和科学的布局艺术闻名于世。大研镇是一座古城,在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县城中,因形状如同一块碧玉大砚而得名(砚与研同音)。面积约1.4平方公里。它始建于宋末初(公元12世纪末-13世纪初),大研镇周围无城墙,相传是因为古代丽江世袭的统治者均姓木,若筑城墙,木字加口便成”困”字就不吉利,因此,这座古老的城镇没有城墙。丽江古城曾是滇西著名的商贸中心之一,是历史上茶马古道上的重要枢纽,也曾是滇西北的政治、经济重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