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有了高低贵贱之分,君臣主奴之份,上下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就是一个始终未能解决的问题。孔夫子主张下对上要尽忠、尽礼,但反对谄媚。不过他也知道,既然尽忠、尽礼只是对主子一人,而且要一切无违,那么,这样的忠与礼同谄与媚,是很难分别的——“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事主尽礼呢,当然也是一样的。为什么?因为尽忠和尽礼都要求下对上的绝对服从。绝对服从,哪里还有犯颜直谏,哪里还有面折廷争!上面说什么,下面就赶紧迎合、顺着说,即便有不同意见,也  相似文献   

2.
我们喜欢夸赞自己是“礼义之邦”,但对什么是“礼”,却大体是想当然的,我也如是。及至翻一下旧籍,才知道原来是那样繁复的一套体制和规矩。官制是由礼制定的,服饰是由礼规范的,行为是由礼约束的,言语也是由礼节制的,一句话,从出生到死亡,不同等级的人,视听言动,都有礼的规范。这也就难怪儒学要称为“礼教”,而孔老夫子要说,在上的如果“好礼”,在下的就“易使”了.  相似文献   

3.
作为阐明"礼"的作用和意义的儒家思想的汇编,《礼记》主张要行"礼"、修身养性,即做君子之人,行君子之行,言君子之言,并使之成为一种道德自觉。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主体部分尤其是它的"礼文化"在构建人与人的和谐、建设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罚觥与劝盏     
扬之水 《收藏家》2007,(12):37-44
不论古今,酒宴通常总是分作两个时段,第一时段为尽礼,第二时段为尽欢。今姑且把前者称作"礼饮";后者作"乐饮"。在以礼制贯穿社会生活的先秦时代,礼饮阶段的各种仪节规定得很是繁琐,且失礼  相似文献   

5.
宰相杨再思     
赖晨 《文史月刊》2012,(12):31-31
河南原阳人杨再思,明经科举出身,早年做过地方小官,后在唐朝武则天、唐中宗年间,高踞副总理职务(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兼左肃政御史大夫)十几年,不论政治风云如何变幻,他始终是不倒翁,死后也极具哀荣。杨再思巧谄,善于迎合皇上。  相似文献   

6.
谈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礼是什么 礼是什么呢?《说文》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我认为《说文》以礼履二字音同,因用履,即践履来解释礼的本义,是对的,但不全面,不能作为礼这个概念的界说;至说“所以事神致福也”,则是画蛇添足,因为礼之为用,主要是对人的而不是对神的;说“致福”尤陋,殊不似出自“五经无双许叔重”的手笔。  相似文献   

7.
朱子《家礼》中的最后一部分为祭礼,内容包括四时祭、祭初祖、祭先祖、祭祢、忌日祭、墓祭等:"凡祭,主于尽爱敬之诚而已。贫则称家之有无,疾则量筋力而行之。财力可及者,自当如仪。"据汪银辉在《朱子<家礼>在徽州的普及与影响》一文中称,"徽州是‘礼仪之邦’,自古重视祭祀,加上徽商财力的支撑。因此,徽州对祭礼特别讲究,其规模之大,礼仪之盛,花费之多,在全国也是少  相似文献   

8.
传统中国之礼,或曰起源于“戏”,或曰起源于宗教祭祀。礼一旦确立,既是一种道德规范,又是一种社会秩序。时至明代,因社会变迁而引发明代的礼观念发生了诸多变化,进而影响了明朝人的行为实践。在礼与情的关系上,明朝人提出基于人生、人情之上的新见,实现了从“以礼为情”向“礼由情生”的转向;借助于对“礼”与“非礼之礼”的辨析,将礼定义为内心的自觉;无论是朝廷行政,还是学者所论,礼与法无不有趋于合流之势;在礼与俗的关系上,则是礼通过简易化、通俗化的历程而渗透到地方社会的治理实践之中。明末清初,士大夫开始致力于礼教秩序的重建,礼观随之趋于中庸化。  相似文献   

9.
经过汉初诸家争锋,儒家思想脱颖而出成为汉帝国的主导意识形态,其移风易俗理论也随之进入实践层面。通过对汉代社会种种恶风恶俗的批判,儒家士人希望以礼正俗,从而达成强干弱枝、崇本节末等目的,使风俗淳美。而其关键则在于国君需以身作则,各级官吏当不兼二业、直言强谏。换言之,儒家的风俗理论不仅是要引导百姓,也要藉此讽谏君主。当然,在此过程中风俗概念及其理论也产生了一些转变:首先,先秦时人多以"乐"移风易俗,风俗意近,而汉人则以风为本,以俗为末,强调以礼正俗;其次,汉人对"俗"多有微词,视其为"礼"的对立面;再次,因对"俗"的否定,汉人进而对原生性风俗的正当性与合理性产生质疑;最后,对地域性风俗的否定源于儒家"大一统"的理论需要与"中国"崇拜。  相似文献   

10.
《左传》与周礼有着天然的联系,其中涉及的礼可谓包罗万象,尽管礼的分类不一,内容各异,有兴有废,有去有留,但其精神内涵却得以阐发,并充分地体现在时人对于礼或者非礼行为的褒贬评价中。而人们对遵礼与非礼行为的褒贬主要集中在行礼过程中的行为是敬还是不敬,不论是君臣之间,还是父子、夫妇之间,在处理与对方的关系时都要心存"敬"——一种恭敬和尊重的态度,只有涵敬的礼才是有意义的。"敬"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精神。没有恭敬的态度,不仅礼难以实现,很多事情都难以办成。不只在春秋时期,当今社会同样需要这种精神与态度。  相似文献   

11.
丧礼在《家礼》中的篇幅最大,规定也非常全面细致。当代黄龙口人的丧礼实践,据我们的调查,主要有"报讣"、"吊唁"、"下葬"、"做七"等几个环节:报讣报讣是在逝者刚亡时,对不知逝者已亡的人进行通报的过程。它一方面是要做好对逝者的最初"安  相似文献   

12.
遵循乡土宗教人神一体的辩证法,漠河的金圣李金镛、苍岩山的三皇姑和毛崇拜都经历着礼与俗的混融历练。金圣发财香之俗是文物化祠堂之礼的主动下沉,既有旅游业的驱动,也暗合了现代民族国家边疆的政治宣誓。主要因应地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建设,百多年来的三皇姑敬拜之俗终至成为当下承载地方历史文化、繁荣地方经济的象征符号和地方馈赠给他者的礼。毛崇拜则与新中国的正史建构息息相关。民众巧妙利用公权力,化公为私,化礼为俗。在日常生活层面,礼与俗始终是变化通融的让渡关系。  相似文献   

13.
关于清代礼学,现有研究偏重于乾嘉之际汉、宋对峙的背景下,一些汉学家"以礼代理"的倾向及其考礼成就和议礼主张。而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嘉道以降,一些调和汉、宋的学者也考礼、议礼和释礼,推动了礼学进一步发展。比如,阮元等人彰显礼学的社会性;郭嵩焘阐发"缘情制礼"的思想;曾国藩、俞樾注重礼学的经世价值。风气所及,一些礼学家发扬儒家"因时制礼"的思想,关注礼俗改良。他们批评压迫女性的礼教,主张简化婚、丧、葬、祭的礼仪,甚至像孙诒让那样,以《周礼》为依据,提出全面改革礼制的措施。在晚清汉、宋调和的潮流中,礼学也呈现出鲜明的思想活力。  相似文献   

14.
开笔礼是我国民间流传久远的学童入学仪式风俗。中国古时候读书人一生要行“四礼”,即开笔礼、进阶礼、感恩礼和状元礼。开笔礼是古代人生的首次大礼,最早起源于西周官学,形成于春秋时代孔子创办私学之时。  相似文献   

15.
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冷落沉寂之后 ,礼学研究出现了趋向繁荣的局面。近年间出版的礼学研究成果可谓形式繁复 ,既有通史体总论 ,也有专题探究 ,更有断代专著。然而 ,如果我们理智地对待“礼学复苏”的既有格局 ,就不得不承认其中存在着结构性缺陷 :对古代礼学基本典籍的文献梳理和阐释之作少得可怜 !这本来是礼学研究的根本和前提 ,这一治学的根基倘不奠定 ,奢谈礼学的复苏就难免有镜花水月之虞。令人欣喜的是丁鼎新著《〈仪礼·丧服〉考论》 (以下简称《考论》)一书 ,弥补了学术格局的这种失衡。它称得上是深得礼学研究根要、考据与义理兼…  相似文献   

16.
丧礼,是中国古代五礼之中"凶礼"的重要内容,丧葬制度也历来为后代所重视。人去世之后的丧礼、埋葬、丧服制度都体现了形式繁复、等级分明的特点。一些丧葬仪俗被制度化,是宗法社会伦理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史前中原地区的宗教崇拜和“礼”的起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前中原地区的宗教崇拜和“礼”的起源李禹阶在中国古代,礼是华夏民族及国家的重要文化特征。《大戴礼记·礼三本》:“礼有三本:天地者,性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宗事先祖而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说明礼与形而上学的...  相似文献   

18.
朱宇聪 《神州》2012,(33):199-199
孔子在《论语》中讲到“不学礼,无以立”,荀子也以一句“礼者,人道之极也”道出了“礼”的地位。讲求礼教,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礼”反映在文化中,便体现为形成一套制度式的软性方式传承社会思想,是具有稳定性、公认性、继承性、便宜造作性的文化仪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与“礼”有着很重要联系的一个说法便是“礼乐教化”。“礼”与“乐”相互配合和融通,形成有别于西方文化的基本文化范式。作为中华“礼仪”文化浸润下的“乐”,也必然带有“礼”的特征,形成了梨花大鼓这种艺术的风格。本文从中国文化大背景入手,来分析梨花大鼓这一“乐”中体现的“礼”,以求获得对这一中国传统曲艺形式最“中国味”的解读。  相似文献   

19.
荀子的礼学思想是荀子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反映出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荀子提出“礼三本”学说,将礼的内容置于天人、父子、君臣这三对基本关系之上,为每个人在以血缘宗法关系为核心的社会、政治关系中找到了特定的位置以及相互联系的桥梁;他通过对人性的重新界定,提出人性恶,为人以礼克己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他对社会组成的深入认识,对人“群”、“分”的相互依存关系的论证为礼是有差别的和谐这一内涵奠定了存在基础,完成了儒家“克己复礼”的内在逻辑演化。儒家礼学思想由此成为一个更加系统、完善的体系。在社会历史观方面,荀子在论述其礼学思想的过程中深入阐述了他关于人类文明形成、历史发展的动力及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过去的历史长河里,西藏在大多数人眼里一直被认为是神秘的地方,文化也处于相对封闭状态之中。西藏文化的特点有人归结为颂扬神佛和阐释佛理为主体的文学艺术,以礼佛、转经为主的民俗文化。奧古斯丁说过:“真正的宗教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