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久以前,日本岩波书店马场公彦先生来信说,准备将《日伪统治下的北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一书选译成日文,在九一八事变60周年之前出版;马场先生并约我们为该书的日文版作序。能把这本书介绍给广大日本读者,这也是我们的愿望,岩波书店所做的这什事,对于促进中日友好,维护世界和平,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正孟晓旭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17年3月出版,44.5万字,58元该书以安全认知、安全政策、安全互动为主线,将战后中日安全关系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一是从抗战胜利到《旧金山和约》签订,中国试图参与将日本改造成一个民主和平国家的进程,而日本依附美国的安全保护,逐渐偏离了中国对战后日本的安全设计。二是从旧金山体制建立到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日两国在接触和交流中,围绕"两个中国"和恢复外交关系展开了较量、博弈与合作。三是从中日复交至苏东剧  相似文献   

3.
陈小法 《文献》2003,(2):272-284
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中国人记载和研究日本的历史也是由来已久①.从最早《山海经》出现"倭"的记事,到第一部比较系统介绍的《魏志·倭人传》开始,研究日本的史料主要集中在各时期的正史中.到了明代,由于倭寇骚扰、商品经济发展等原因,掀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日本研究热",研究质量有了很大提高,资料也不仅仅限于官撰正史.  相似文献   

4.
成田龙一的《近现代日本史与历史学》是一部着重回顾与梳理了战后日本史学界有关近现代日本史研究状况的著作。作者在书中将战后近现代日本史研究分为"战后历史学"、"民众史研究"和"社会史研究"三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研究范式、代表性著述和主要观点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和分析。该书不仅有助于人们了解战后日本史学界的近现代日本史研究的主要状况,对解读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著述和把握近现代日本史的一些基本问题也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日本出版《经济安定总部战后经济政策资料》杨栋梁最近,一部题为《经济安定总部战后经济政策资料》(以下简称《资料》)的大型资料集开始由日本经济评论社出版发行。众所周知,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曾一度处在外国军队的占领之下。长期对外侵略战争,不仅给亚太...  相似文献   

6.
对于像“不死鸟”一样迅速从战败的废墟中恢复发展起来的现代日本来说,战后初期(1945—1947)在美军占领当局监督指导下进行的“民主改革”无疑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田桓近撰的力作《日本战后体制改革》一书最近承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的资助,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我国史学工作者对日本战后改革进行的第一次系统的综合性研究专著。书中在简单地叙述了战后日本是如何在经济崩溃和社会危机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的日本观是中日关系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薛俊的日本观则是明代日本观中比较典型的一个,本文以《日本考略》为中心,主要从日本人、寄语、朝贡等方面深入分析薛俊的日本观。他对日本的认识,无论从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创新,代表着浙江人日本观的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8.
按照国际惯例,在每一份战后签署的和约中都包括战争赔偿的内容。这种由战败国向战胜国缴纳的赔偿,款额往往大得惊人,如1894~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后。战胜的日本就通过《马关条约》以战争赔偿的名义从战败的中国清政府手中掠走白银两亿两。  相似文献   

9.
中日两国,由于地理上的相邻,所以很早就发生了通交往来关系;单就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两千年之久。一直到现在,我们还能从这些记载中,了解到当时两国间来往的情况和日本列岛上的概状。尤其是在八世纪以前,中国已有高度灿烂文化时,日本列岛上还处于原始  相似文献   

10.
奥崎裕司氏在大作《从中国史到世界史——谷川道雄论》(1999年 6月、日本汲古书院出版 )对谷川史学给予了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笔者三年来一直追随谷川先生问学 ,亦有意于向我国同行介绍、宣传谷川史学在中国史研究方面的贡献。此仅就谷川史学是如何超越日本战后中国史学模式这一论题谈几点个人看法一、探索中国社会特殊性与普遍性的两次超越本文所谓战后日本中国史学 1模式 ,指 1945年特别是 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 ,半个世纪以来日本中国史研究的学术风气。所谓超越 ,即跨越流行思潮而达到更高层次的行为及其结果。概言之 ,战后日本中国史…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战后至1972年9月中日邦交正常化前的日本学术界对于新中国的研究史为研究对象,以日本学术界对新中国政治体制、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成就、合作社和人民公社、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和考察以及文化大革命的研究为线索,分析了中日邦交正常化前日本学术界对于中国的研究概要。以此,试图分析战后日本学术界的中国观和中国研究的方式、理论。  相似文献   

12.
战前日本介绍鲁迅文学活动的文字早于中国;五四时期日本文化人也较早地从文学的角度发现了鲁迅的价值;30年代日本的鲁迅研究完成了从“旧文人”到“文坛泰斗”的认识转变;鲁迅逝世时日本出版了世界第一部《大鲁迅全集》;中日全面战争期间,日本还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鲁迅传》。  相似文献   

13.
对于1945年以前日本人在澳门的活动,国内外的研究尚属薄弱,仅以日本而言,战后对日占时期中国的研究因研究经费的充足而如日中天,出版了大量的论著,但有关1945年以前日本人在澳门活动的却寥寥无几,笔者至今未见一篇论述日本人在澳门的论文,更不要说是专著了。揆其原因,主要是史料的缺乏难寻及在史学界未形成一课题重点。早期日本人在澳门的活动据上海基督教新教长老会出版社《教务杂志》1887年第18卷所刊《澳门历史大事记》第218─219页所收一多少有些磨褪的关于倭寇在澳门活动的汉文石碑,原镌于澳门真塞纳多楼…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研究》2002,(1):253-253
张海鹏、步平主编的《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评析》 ,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文库图书 ,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 0 0 2年 2月出版 ,2 98千字。该书上篇主要研究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的来龙去脉 ,内容涉及日本战前与战时教科书如何为军国主义服务、战后日本教科书“改善”与改恶的斗争及其与日本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下篇主要研究被右翼教科书歪曲了的具体史实 ,内容涉及日军罪行暴行、战争的侵略性质与日本的战争责任等。该书还附录了日本教科书问题大事年表。另外两种书是 :王智新、刘琪撰写的《揭开日本历史教科书的黑幕》 ,由世界…  相似文献   

15.
中日战争,是贯穿近代中日关系的主要线索。实事上,所谓的中日战争,就是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和中国对日本的反侵略战争,这在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至1945年日本全面侵华战败70年间各次战争中都无一例外。而与事实相反,日本扶桑社2002年出版的《新历史教科书》,对中日战争历史进行了许多错误描述,明显地暴露了编纂开脱战争罪责的意图,构成了该书的要害之一。这里仅列举典型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6.
日本书讯     
日本评论社在战后很快出版了《法学全集》(共二十五卷)。接着,又编辑了《新法学全集》(共二十卷),是以新宪法为中心。该社对日本法学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战后经过了二十几年,法学和法学教育的发展比较显著,最近大学的法学教育也面目一新。该社为了迎接和纪念创建二十周年,重新鼓起干劲,又系统地编辑了《法学全集》,决心回答现代提出的各种要求,这就是正在出版的《现代法学讲义》。  相似文献   

17.
二战中,日本在侵华战争中进行化学战,战败之际将化学武器遗弃在华,战后造成了大量中国人民的伤亡和财产损失。1997年,新的《禁止化学武器公约》生效,规定日本应在规定时间内全部销毁遗弃在华化学武器,承担起应负的国际责任。  相似文献   

18.
《历史研究》2012,(6):65
杨栋梁主编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本书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的成果,约500万字,集十余位作者之力完成。全书发掘使用了大量日本原初性政府公文、报刊时论文章、各类调查文献及学者著述,在分析总结古代日本中国观的基础上,深度考察了1603年以来日本对华认知的特点及其演变。第一卷"总论",把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概括为从质疑到蔑视(1840—1895)、从蔑视到无视(1895—1924)、从无  相似文献   

19.
日本投降前后对中国经济的最后榨取和债务转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抗日战争结束前,日本在明知要战败的情况下,在中国大发伪钞。大发公债,并以日本公债充为发行准备,特别是利用国民政府接收前的时间差狂发纸币,由于战后这些损失没有赔偿,从而使中国惨受通货膨胀之苦。战败前日本还利用一切手段转移对中国所欠债务,销毁证据。  相似文献   

20.
笔者在日本亚细亚大学任教期间,通过资料查询和走访调查,发现了被我国中日关系史及留学日本史研究界忽视了的有关日本战后首批正式招收中国留日学生的史料。史料证明,战后第一批留学日本的是中国香港地区的学生,这既是中日两国在战后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侧面,也为战后日本亚细亚大学的成立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