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民间文化的特色体现在仪式中,仪式就是一种文化的展演,是一种区别于艺术表演、蕴涵了象征意义的文化表演。仪式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了大量的民间文化信息,体现出乡村民间文化的内涵与特色。仪式的展演实际上是乡村民间文化的重要传承与保护方式。通过客家赖氏祖祠重光庆典的两个案例的考察,可以看出其仪式表演与文化氛围营造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由民间文化精英主导的乡土权力的激活又是民间文化活动的内在力量。形成区域民间文化活动重要的激励机制,目的在于达成血脉亲情的结构秩序、宗族文化的认知、乡土情感的释放。民间文化叙事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民间文化承载的形式与内容,使民间文化作为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2.
马建河 《旅游》2012,(8):22-25,3
1971年,台湾汉声杂志在创办之初便坚信大美在民间,中华民间文化在世界上无与伦比,正是由于这种信念,才坚持至今四十余年。其一直致力抢救、保护和发扬中国民间传统文化,亲力奔走于民间,完成大量民间文化的收集和整理,建立起"中国民间文化基因库",被喜欢东方文化的人士评为中华民族的"无尽藏"。其实,我也一直在奔波,奔波于田野地头,乡村僻野,用相机和文字记录即将消失的民间文化。自1999年以来,已经走过了除甘肃、青海、内蒙、宁夏、陕西以外的大部分省份、自治区。这个过程中,我体会了民间文化的精美和深蕴,体会到了在路上的无限乐趣。十几年的记者生涯锻炼了我的能力,磨练了我的眼睛,我愿意用我一生的力量去发现民间,记录民间大美。走吧,一起同行吧!  相似文献   

3.
尹全海 《史学月刊》2007,(4):133-136
郭廷以不仅在中国近代史、中国边疆史、中外关系史诸多领域多有建树,而且对台湾地方史之研究也卓有贡献,他还是第一位在大学开设台湾历史课的学。抗战胜利前夕,郭廷以即在重庆率先讲授台湾历史;1947年和1948年,曾两度到台湾大学开设台湾历史课,帮助国人了解台湾的历史和现状。他关于台湾历史的第一篇论《台湾的国际关系——一个历史的说明》,于1948年在复刊后的《新中华》(六卷六期)上发表,表达了一个历史学对台湾回归祖国的欢欣与鼓舞。他的《台湾史事概说》一书,可谓台湾历史研究之先驱拓荒之作,影响台湾史学近30年。他关于台湾“内地化”的观点,成为1970年代以来台湾史学界“内地化”理论的先驱。总之,郭廷以对台湾历史的研究,不仅展示了一位历史学家的卓远史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台湾人民迫切了解台湾的历史、现实和将来的强烈愿望。1949年郭廷以去台后继续研究台湾历史,特别是他的系列论《历史的台湾——历史上的台湾与中国》,自1950年7月在《自由中国》杂志(第三卷)连续刊登,在岛内产生了强烈反响。在此基础上,《台湾史事概说》一书于1954年出版。至是,郭廷以的台湾历史观业已形成。鉴于人们对此书所反映的台湾历史观及其价值关注不够,笔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一初步梳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贱三爷”是武汉民间文化中一个智慧的艺术形象。他是劳动人民智慧、愿望、理想的化身。他既有豁达、爽快、机智、幽默的性格,也有舍己为人、扶危济贫的品德。他似愚实智,寓智于愚,寓智于诙谐幽默之中,给丑陋的世事予以讽刺。  相似文献   

5.
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副主席赵文瑄接受本刊记者专访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到达约好的采访地点时,著名演员赵文瑄正在接受一家电视台的专访。53岁的他看来像是35岁,精力充沛而儒雅精干。赵文瑄此次来京,是出席6月18日举行的万宝龙国际艺术基金会活动,他的官方身份是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副  相似文献   

6.
连横是一个不屈服于日本殖民统治的热爱祖国的知识分子。他身处日本侵略残暴殖民统治的环境中,坚持民族气节,勇敢地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了许多歌颂反对日本割占台湾而英勇牺牲的英雄的诗。他用毕生精力捍卫、保护和宣传中华民族传统化,以抵制日本推行的同化政策。他呕心沥血地写下了不朽名《台湾通史》和其他作,为的是要让台湾人民永远记住自己的祖国和民族,以及台湾宝岛被日本割占的历史。他身居台湾,心向祖国,关心祖国的发展和前途。他既痛恨日本侵略,也痛恨专制腐败出卖台湾的清政府。他崇拜孙中山等民族革命,同时痛斥窃国大盗袁世凯。他一生最大的愿望是,抗日战争胜利,光复台湾。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一位老朋友从台湾归来,他对我讲述了他随蒋介石最后离开大陆前往台湾的一段情节,同时带回一些有关的历史资料。蒋介石曾对他的部属说:"台湾是中国的!我们去台湾只是一次战略转移。"此后他在台湾一直到死并转到他的儿子蒋经国,始终坚持"台湾是中国的"这一论点。1949年10月上旬。那时节,中国人民解放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大半个中国,南京、上海已相继解放,国民党蒋介石政权分崩离析,蒋军残部仅存5个军、3个独立师以及海军陆战队、装甲兵团和海上突击总队合计兵力约  相似文献   

8.
郑州这几天变天了,要下雨的样子。这让我又想起了"外公",去年他去世的时候是一个暴雨天。说是"外公",其实是我亲外公的弟弟,我们也叫他"外公"。他是从台湾回来的老兵,回来后在老家生活了19年,他回来时我小学一年级,他去世时我已经大学毕业4年。这19年里,他对在台湾的生活一直讳莫如深,从不提那边的生活与工作,我们只知道,他在台湾还是当兵,后来一直住在花莲县。花莲,很好听的名字,直到今天,每次听到这个地名我都有种异样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一、1985年您担任丹寨县史志办公室主任之前一直在县委宣传部和县委办公室工作,您为什么对苗族民间文化有这样浓厚的兴趣?您认为县委宣传部、县委办公室和县史志办公室,哪个岗位更适合您施展自己在民间文化方面的才华? 我对苗族民间文化的兴趣,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从感性到理性、从爱好到责任这样一个过程。首先,苗族是个历史文化积淀非常深厚、民族文化特色非常突出的民族,由于自己生长在苗族聚居地区这样一个特定的社会环境,从小深受苗族民间文化的熏陶,自然而然产生了兴趣,而兴趣又促进了对各种苗族民间文化事项亲历、亲见、亲闻的增多。后来有幸考入中央民族学院民族语言文学系,学习苗族语言文学专业,自然也涉及民间文艺学、民俗学等相关学科知识,  相似文献   

10.
在有文字记载之前,习俗就承担起传承文化的重任,引领人们一起寻找文化的曙光。许多习俗扑朔迷离,在不断的嬗变中定型,成为一个地方的年岁风俗,千百年来潜移默他地丰富着中国各民族的民间文化和宗教文化。  相似文献   

11.
从吴伯雄身上,不难看出一个台湾政治人物发迹的诸多要素:出身台湾望族;从民意代表到"部会首长"再到党务高层,政治历练完整;加之身为本土客家人,还兼任台湾最大佛教社团——佛光山的会长吴伯雄纵横台湾政坛40年,虽几起几落,但一直屹立不倒,这和他圆融的处事手法有着很大关系,台湾政坛上都尊称一声"伯公"  相似文献   

12.
陈水扁竞选时曾自称是"台湾之子",连战则说江丙坤才是真正的"台湾之子"。一个赤贫农家子弟,依靠个人奋斗、才华和机遇,一步步成为台湾经济起飞的幕后推手之一,并在晚年达到人生的最高峰——台湾海基会董事长。两岸的和平未来,将部分取决于他和陈云林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1990年12月,我意外地收到台湾二姑丈的来信,并得知他近期来武汉会亲的消息,我顿时有了说不出的喜悦.我父亲是台湾台南县人,1943年他22岁时离家赴日本谋生.1953年他和我母亲带着我们4个儿女,从日本回到了祖国大陆,定居武汉.听父亲讲,我祖父36岁时就因病去世,祖母身体很好.父亲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三个妹妹,一个弟弟.父亲离开台湾时,他的哥哥、姐姐和两个妹妹都已结婚.1974年父亲在武汉病逝.  相似文献   

14.
蒋介石三次抵制美国分离台湾内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当年语出惊人:“台湾还是蒋介石当‘总统’好”;“台湾宁可放在蒋氏父子手里,不能落到美国人手里。” 在中国现代史上,蒋介石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历史人物。他统治中国大陆20余年的功过是非已有公论;但他退踞台湾后的施政内幕却鲜为人知,特别是  相似文献   

15.
张海鹏先生1989年与台湾学界建立联系,2002年主持成立台湾史研究的实体机构与虚体平台,以推动大陆学界台湾史研究为己任。他主编的《台湾史稿》对台湾史学科体系的建构起到重要作用。他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从一个中国立场出发,探讨台湾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批驳错误史观与不当言论。本着入世之心和大局关怀,关注台湾历史上的重要节点,关注台湾现实政治和两岸关系的起伏,从历史中找寻答案,从近代历史进程的宏阔背景中解读台湾问题,并提出政治建言。  相似文献   

16.
他的理想是办一份发出台湾声音的杂志。在他看来,中时、联合两大报系无法代表台湾  相似文献   

17.
蒋渭水(1891-1931年),台湾宜兰人,祖籍福建漳州府龙溪县,先后创立了台湾文化协会、台湾民众党和台湾工友联盟等抗日组织,领导台湾非武装抗日民族运动,是日据时期台湾抗日政治运动中最重要的领袖之一,被称为台湾孙中山及台湾民主运动之父。蒋渭水是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笃信三民主义,追慕祖国的民族革命运动。他逝世后,台湾史学家连雅堂这样评价他:“中山主义谁能继,北望神州一凄神”。  相似文献   

18.
前一个10年,他在台湾度过,后一个10年,他在北京蛰伏。在他看来,自己就像是“阿土仔”,告别农村,到城里闯荡,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  相似文献   

19.
去年年底,因做了“民间文化保护者和行动知识分子”的冯骥才老师入选“改革开放30年30名社会人物”;而年初时,他又因《春节晚会是跛足的新民俗》一文引起一片喧哗。  相似文献   

20.
刘思祥 《江淮文史》2003,(1):154-167
严茂林,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自称是“一名庸俗平凡的老百姓”,但他有棱角、有阳刚气。他十七岁应招当了战车兵,随即去了台湾,退伍后考大学,毕业后当中学教师至被迫辞职。因为遵守父教,做一个诚实人,为此经历了种种磨难和曲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