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据说狐狸精这个名称始于唐初。《太平广记》中狐狸条云:唐初以来,百姓皆事狐神,当时有谚曰:‘无狐魅,不成村。’魅  相似文献   

2.
《湖南文史》2011,(4):33-33
据说“狐狸精”这个名称始于唐初。《太平广记》中“狐狸”条云:“唐初以来,百姓皆事狐神,当时有谚曰:‘无狐魅,不成村。’”“魅”字,《说文解字》释为“老物精也”。“狐魅”即“狐狸精”。  相似文献   

3.
任志强 《民俗研究》2016,(2):106-111
狐介于人类和物怪之间,介于明暗之间,介于仙妖之间,界限模糊,令人难以捉摸,处于范热内普所说的"边缘"和特纳所阐释的"阈限"状态。这种状态往往会被人们视为是危险的、令人难以控制的,甚至会给现存社会秩序带来威胁。从狐精故事呈现出的狐精形象可以发现,不管是胡人、妓女还是流民,都是古代社会中的边缘群体。狐精所象征的这些群体,通常被认为是危险的、边缘的、官方难以控制的。这些群体,是中国社会中受到社会规范抑制的代表,是文化制约的对象,也是官方压制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段亚蓉 《沧桑》2012,(5):107-109
民间信仰,是一种与文化、社会等分离不开的意识形态。民间信仰作为社会中、下阶层一种十分复杂的民俗性、宗教性信仰,它一直被视为"迷信"而受到抵制和批判;作为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的来说是落后的,但它那丰富的文化资源又确有其研究和开发利用的价值。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复杂的意识形态——民间信仰又得到了复兴,获得了自由发展的空间,各种民间寺庙得以修复或重建,各种民间信仰活动也得到恢复和发展。而对于民间信仰复兴的各种影响因素也值得人们深入探索分析。  相似文献   

5.
南粤地区传统建筑如陈家祠、余荫山房、宝墨园等有诸多蝙蝠装饰图案。这些图案是中国传统"福"文化的表现。因中华文化中蝙蝠与"遍福"、"遍富"谐音,至晋代以来,逐步被人们视为幸福吉祥的象征,寓意"福"、"富",经过历代的演变,明清时达到极点,蝙蝠被人们充分美化为象征"福"的吉祥图案,作为装饰图案出现在各种建筑物、文物等上,形成了浓烈的蝙蝠文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正讲故事,是人类社会最悠久的传统之一,几乎被视为人类之天性。曾经发生过的陈年旧事,历经岁月的冲刷磨洗,在后人不断的讲述中别开生面,从而在现实生活中产生意义。如当下常说的"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向世界说清中国历史,增强国际交流,树立中国形象。田海在本书中的所谓"讲故事",却是择取中国历史上一些古怪离奇甚至恐怖的神怪传说故事,如关于麻胡、虎外婆、樟柳神、旱魅、黑眚、妖妇等,分析  相似文献   

7.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它在内容与经营上改革迟缓如果在全世界选一本既浅显易懂,又影响力巨大,同时还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杂志,恐怕非美国的《读者文摘》莫属。它被许多读者视为"心灵鸡汤",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畅销60多个国家,直到今天也没有第二本文摘类杂志能与之比肩。然而,在不断的科技创新与强大  相似文献   

8.
方习瑞 《神州》2013,(14):5-5
1895年,震动当时学术界并持续影响世界至今的《物种起源》得以出版,达尔文在此书中道出生命的发展轨迹——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并不断发展变化。接下来,达尔文的《人类的由来》等著作完善生物进化论学说。自此人类便展开了一场持续千年、关于生命起源和演进的大讨论,"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的神话被彻底打破。进化论在历经了几世纪的发展变化后,已经不仅仅被人们视为自然科学的一种理论,更被杂糅在了社会、文化和人性等关乎人类内部发展变化中,并被人无意识的变为解释我们  相似文献   

9.
社会文化本身乃是人类社会共有的现象。它融通物质生活、社会习俗和精神气象,从上层和下层、观念与生活的互动中,揭示社会和文化的特质,对历史悠久、积累深厚的中国文化传统来说,更具有本土特色和发展的优势。生活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不同国家、种族和地区的人们,都需要吃饱穿暖,而理解却有不同。中国人对"生活日用"的理解,看重的是物与物的关系以及人对物的感知,自古就有百姓日用之教。从生活日用中提升概念,是中国人思维的特征。传统中国为礼俗社会,礼与俗分处于国家与民间的不同层次。俗一旦形成为礼,上升为典章制度,就具备了规范化的功能和强制性的力量,要求对俗进行教化和整合。礼俗整合的后果,使得礼中有俗,俗中有礼,礼和俗相互依存,双向地增强了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渗透。礼俗互动是中国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0.
草原文化是与城市文化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草原文化不自觉地被从城市文化的方位去审视和观照。草原文化的价值不仅因它与城市文化的异质而凸显,更因人类与生俱来的原梦而存在,这原梦就是指向人类自身的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向何处去?草原文化更接近于人类生活的原初状态,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人们去体验梦圆。草原文化的这种"本真"是理解草原文化建设的钥匙,因此,草原文化建设的第一要义是"去城市化",但是去城市化并不等于反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与"她"字的认同》一文,对《"她"字的文化史》一书内容和观点有所误解。该书并没有将"现代性"与"西方性"加以割裂,只是不予等同看待、视为一物;也并无强调中国传统"内在动力"的特别动机,只是意欲凸显近代国人在语言文化问题上的"主体性"。此书重在揭示"男女平等"观念与"她"字创生和认同之间的历史关系,并无全面评价近代中国男女平等观念的任务,它从"男女平等"思想内在矛盾的角度,对那种绝对平等观念的不足有所指陈,并不意味着就要否认其在近代中国的积极作用和客观历史地位;"现代性"问题异常复杂,该书调和新旧认知的努力有理论探索性,它将"她"字问题置于近代国人的"现代性诉求"与西方语言、汉语传统和现实社会文化运动的多方互动关系中去把握的研究实践,也绝非通常所谓的"目的论"所能拘囿。  相似文献   

12.
野牦牛     
牦牛,藏语称其为"雅克",国外根据藏语发音通称为"yak"。在青藏高原,牦牛是藏族人民赖以生存的重要家畜,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从头到脚、从生到死都在藏族人民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寄托,牦牛更在藏文化中被视为英勇的象征,成为民间文化中的一种符号。  相似文献   

13.
<正>从文化批判和现代性建构角度看,农民经常被视为落后和消极的力量。然而,中国农民是勤劳的,而勤劳又总是与质朴相生相伴的,这些无疑都是人类珍贵的文化品质,是我们这个纷扰的现代社会的稀缺资  相似文献   

14.
山西是我国保存古建筑最多的省份。梁思成教授称之为"全国古建筑的宝库"。这座宝库里有一批建于明清时期的民居大院完好地保存至今,如祁县的乔家大院、渠家大院,太谷县的曹家大院,襄汾县的丁村民居等;还有一处"藏在深山人未识",这就是最近几年才发现的灵石县王家大院。这批民居大院的古建筑都比较讲究,主要同当时晋商的蓬勃发展以及由盛而衰的历史背景有关。虽然王家大院迟迟才被外界认识,但后来居上,它终归以自己高品位的历史文化价值,得到了人们的赞赏,甚至有人把它视为"国宝、人类宝、无价宝"。王家大院与众不同,首先它是一处…  相似文献   

15.
正用特色产业激活经济发展,用特色文化保留乡土气息,才能从发展与精神两个层面定义特色小镇的"特色",让居住其中的人既有现代生活、又有情感归宿。城镇化与乡愁,就像两根相互缠绕的绳索,在现代人的心灵中起伏。现代社会,城镇化是必然趋势,但随着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文化记忆、家族观念、风俗礼仪等维系人们情感寄托的乡土观念,却日渐式微。于是,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人文主义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处理文化与自然的关系。由于对人类文化属性的强调,人文主义把人性视为文化的产物,并将其与自然置于强烈的对比和对立关系之中。此种人文主义观念对于人类正在遭遇的生态危机有一定关系。但是人文主义并不因此而应该受到完全否定。问题的出路不在于人类文化的重新自然化,也不在于自然的文化化,而在于寻求一种将人性看作自然与文化之合成的新人文主义。借此,人文主义能够将其对自然的传统理解作为人类文化成就的潜能保持下来。同时,它还可以获得一种新的跨文化普遍性,使人类能够在保持文化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前提下分享共同人性,重新认识人类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郑艳 《民俗研究》2011,(1):229-241
精怪信仰是我国民俗信仰的一个方面,也是民众宗教观念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器物精怪属于精怪族群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它是由人造物件幻化而成的自主且具有灵性的生命个体。古代文献中描写的器物精怪具有类似于人的思想、情感、生活等,但它也作祟于人,并遭到人的厌镇和剿灭。器物精怪的特点既来自于原始性宗教思维观念的形塑,也受佛道二教的侵染,并包含着古代文人的创作意识。在统治力量和正统宗教的长期围剿下,器物精怪被异端化,而人们对待器物精怪的态度又彰显了人类自我意识的张扬。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文化与环境保护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玫 《人文地理》1995,10(2):62-66
加强环境保护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观点促进了环境的保护,但"多子多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观念又强烈统治着人们的思想,人口的膨胀导致人们不得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因此,正确认识和评价传统文化对环境保护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吸收古文化的精髓,剔除糟粕,对我国环境保护的改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祈禳文化是人类祈盼幸福、退避灾祸的信仰追求,是受原始思维诱发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模式.它以有灵观和有神观为产生的前提,并以声音、图像、动作、自然物和人工物作为心理表达的工具或手段,在其传承过程中始终具有明确的对象性和功利性.祈禳文化的内涵极为纷繁,它主要表现对生殖、长寿、丰稔、财富、太平、健康、能巧、顺利等目标的祈求,以及对鬼祟、妖邪、疾疫、灾害、祸患、夭亡、饥荒、伤败等的禳除.祈禳文化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神灵观念,其中包括对超自然力的信仰.对自然、神灵与人类间有利害联系的认识,是其产生的前提.作为神秘的行为模式,祈禳文化的主要特征是神秘性与功用性的交织,即以主观的、虚幻的神鬼世界去认知、把握或改造客观的、实在的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祈禳文化就其性质而言,是“人性向物质东西的投影”,尽管它常以倒像的形式显现,但仍旧是意旨明确的心理与行为.实际上,它是人类社会实践的曲折反映,同时,它又作为  相似文献   

20.
落墨成花     
马健 《南方文物》2023,(6):296-301+2
<正>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花卉作为自然而美好的事物,古今中外人们欣赏它、培育它、歌咏它、描绘它,历经千载而不绝。花卉大概是最能打破历史和地域界限的事物之一,它诉诸于人们视觉上的形态美与色彩美之纯粹性,它所体现的平和性特质之和谐美感,共通于整个人类,尤其在不同的文化中,各类花卉均被赋予了道德、情感等方面的附加意义,具备了丰富的象征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