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伟大长征的队伍中,有一批特殊的战士。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语言和肤色有别,但他们参加了中国红军的长征。在这些参加长征的外国人中,有德国人奥托·布劳恩(李德),越南人洪水,朝鲜人毕士悌、武亭,英国人鲁道夫·勃沙特等。长征过程中的共产国际军事顾问——布劳恩(李德)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中,李德是一个无论如何都回避不了的名字。他有着共产国际的“耀眼”背景,曾经以自己在中革军委和红军总部的特殊地位执掌红军“帅印”,参与“导演”长征,并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中工作、生活长达7年之久。李德,德国名为奥托·布劳…  相似文献   

2.
《贵阳文史》杂志2009年第2期“时空趣事”栏目有文章论证说:“共产国际驻中国军事顾问李德参加过黎平会议”。对此,笔者不能认同,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3.
李德这个名字人们或许不会陌生。他是来自苏联的德国共产党人,曾作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以及长征初期的最高决策人和领导者,使红军遭到惨重损失。但对于他随后知错改错,尤其是在中国的婚恋经历,大家未必清楚。李德曾经传奇般地娶过两个中国女子,并生有一子。还算和谐的婚后生活和出人意料的结局,成为他晚年抹不去的苍凉回忆。  相似文献   

4.
王燕光 《文史精华》2006,(11):10-15
李德才,江西萍乡人,1930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河北省保定市政协原副主席、军分区司令员。熟悉李德才的人都知道,他有一个响亮的绰号“土佬”。相传在红军初创时期,红3军攻下吉安之后,缴获了一批物资被服,分到李德才手里一条西装裤子。他不假思索地把裤子反穿在身,还振振有词地告诉别人,那个开口是用来屙屎方便的,被大家传为笑谈。这个笑话后来传到红军总政委毛泽东耳中,他听  相似文献   

5.
20世纪30年代,共产国际向中央苏区派出军事顾问李德,即奥地利人奥拓·布莱思(笔名华夫),他到江西苏区时正值三十出头,自然有正常的生理上的需求。据《纽约时报》副总编辑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称:“李德于1933年10月抵达中国时,满以为红军与其他军队一样,他指望有随军的女性可以陪他睡觉。但是苏区没有妓女。”“李德寓所离共青团机关的宿舍不远。当时共青团的一位领导人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妻子。李德对这位年轻妇女垂涎欲滴,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乐嘉藻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他参加过戊戌变法,办过教育,创办过《黔报》,任过贵州咨议局议长和教育总会会长。清朝覆亡后,他出任贵州大汉军政府枢密院枢密员。由于不满“滇军入黔”屠杀“自治党”人,遂退出政坛,  相似文献   

7.
李德,又名华夫,德国人,原名奥托·布劳恩,早年曾参加德国东部的工人起义。1928年前往苏联,1932年毕业于莫斯科伏龙芝军事学院。受共产国际派谴,1933年春到达中央苏区瑞金,任红军军事顾问,中央军事“三人团”的主要成员。第五次反“围剿”时,他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寸土不让”等错误的军事路线,结果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不得不离开根据地长征。  相似文献   

8.
史飞翔 《文史月刊》2011,(10):71-71
有这样一个人,他22岁中秀才,26岁中举人;早年参加康梁“公车上书”,要求清廷变法图强;后参加孙中山同盟会,一生追随孙中山,是孙中山遗嘱的起草人和见证人之一。  相似文献   

9.
朱洪 《江淮文史》2000,(2):126-132
1949年12月,黄镇被调到外交部工作。他想,这可能与自己参加过新乡停战谈判有关系。1950年1月,黄镇填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转业军人证明书”:京干字第010167号,安徽桐城人,1931年参军。军委总政治部第一室主任,40岁。  相似文献   

10.
马贵凡 《百年潮》2003,(10):69-71
多少年来,在我们的党史军史著作中,谈到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都要提到李德,并说他是共产国际军事顾问。对于他的这个身份,从上个世纪80年代下半期起,就有学者提出异议,认为李德不是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或更确切地说,不是共产国际派到中央苏区的军事顾问,其主要根据是王明、师哲、伍修权、王智涛等人的说法和回忆。但由于缺少有说服力的档案资料印证,史学界一直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为了弄清这个问题,笔者几次去莫斯科查阅共产国际档案时,顺便也注意查寻与李德有关的档案。从目前所掌握的档案  相似文献   

11.
文军 《文史春秋》2008,(9):54-55
今年88岁的郭成森老人,是一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加过大西洋海战和著名的诺曼底登陆战的“老海军”。他这一非凡的经历,一直少为人知。  相似文献   

12.
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时有许多纪念文章和活动,其中有一篇文章说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中只有“惟一”一位参加过长征。我清楚报纸上所指的人就是我父亲汪锋的老战友贾拓夫伯伯,他跟随红一方面军走完了全部长征。但“惟一”两字我不敢苟同,据我所知,在西北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中最起码还有两个人参加过长征:一位是张德生伯伯,他随红四方面军进行了长征。另一位就是我的父亲——汪锋,他随红二十五军进行了长征:但他的长征只有“半个”,并且是一个非同寻常的革命者的长征,一个鲜为人知的悲壮故事。  相似文献   

13.
李德生,1916年4月出生在大山腹地一个叫李家洼的小山村。1930年不足14岁时就参加了红军,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及抗美援朝战争,是身经百战的将军,在震惊中外的上甘岭战役中,他充分发挥军事才能和指挥艺术,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国克拉克和范佛里特将军,赢得了此次战役的胜利。  相似文献   

14.
30年代我国田坛活跃着两位短跑名将,人称“北刘南程”。“北刘”即刘长春,名字为广大体育爱好者所熟知。而“南程”却鲜为人知了,他就是72年前曾经参加过第十一届奥运会的我国田坛名将程金冠,他也是江苏省最早参加过奥运会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15.
大凡喜欢看电影的人都不会忘记这个镜头:28岁的李德全身穿浅蓝色棉布大褂,头戴白色婚妙,面对牧师的提问,她从容大方地说:“上帝怕他做坏事,派我来监督他”。以此回答牧师问她嫁给冯玉祥的理由。那是1924年,然而,就是这个李德全却在25年后,出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卫生部长。陆军检阅使和女青年会总干事李德全1896年出生于北京通县一户普通农家。李家共有六男三女,女子在先,李德全排行老二。八国联军打北京时,李德全的父亲李宽带着她们姐妹三个逃荒,晚上没有地方睡觉,他们就睡坟头睡野地,母亲因为着凉就瘫痪了。父亲是个运…  相似文献   

16.
60年代初,13岁的李德强一觉醒来,出现在他眼前的是他从未见过面的父亲,以特赦国民党战犯的身份,从东北战犯管理所回到山东的老家。李德强和他的家人面对着这位面孔苍老、头发灰白的老人,李德强不禁仰天长叹:认命吧!李德强不能不认命。他父亲是原国民党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李仙洲。像李仙洲这样的国民党大官儿,又是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在山东就出了一个,自然有响当当的名气。据说当年家喻户晓的电影《南征北战》中那个在碉堡里手持电话绝望呼喊“伸出手来拉兄弟一把”的李军长,就是以李仙洲为人物原形创作的。其实李仙洲没有电…  相似文献   

17.
范用的风范     
著名出版家范用生于1923年,借用他自己的话说,成为“养老金领取者”已20多年了。时下许多年轻的读者也许对他不熟悉,可在京城名流如云的文化圈子中,不晓得他的人却很少。范用自15岁进三联书店参加工作,在出版界干了整整50年,担任过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副社长和三联书店总经理等职;上世纪70  相似文献   

18.
李秉璧,山西省长治县南呈村人,1938年,14岁的他参加了八路军一二九师。在山东临清县和日军遭遇战中,他被日军的子弹射中,子弹从他的左眼内角穿进去,至今在他的脑子里还残留着侵略者的弹片。在保卫陕甘宁边区的“爷台山”战役中,他是“奋勇班”的班长,曾一下午打死过24个胡宗南兵。因功勋卓著,他出席了1944年陕甘宁边区的“群英会”,被边区政府授予二等“杀敌模范”称号。  相似文献   

19.
计雨亭,又名计龙章,江苏阜宁县硕集乡计桥村人,1895年农历11月13日出生。计身高近两米,身材魁梧,方脸,胡须很长,年过50即过其腹,因10岁时玩子弹壳致右眼受伤失明,故人常称他为“计大胡子”,亦有喊“计大瞎子”的。他早年沉浮于军阀混战,参加过复兴社,加入过上海青帮,但一直反蒋介石,数次  相似文献   

20.
一度成为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太上皇”的李德,在遵义会议上被赶下了台,作为“局外人”随军长征到达陕北,从事了一段军事教育和研究工作,于1939年夏奉命返回苏联,他的命运际遇又发生了如下重大变化。1李德乘着苏联飞机从迪化(今乌鲁木齐)起飞径直向西北飞时,随着与苏联国土的距离越来越近,他的心底却升起一种越来越沉重的失落感和令人难堪的被抛弃、被驱逐感。他离开延安时是那样地毫无准备和仓皇失措,又是那样地很不想走却不得不走,他深感无颜重见“江东父老”却非见不可,飞机已经飞临世界“红都”莫斯科上空了。当飞机在莫斯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