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广翔 《世界历史》2012,(1):43-53,159
俄国一直面临着既要保证税收又要减少酗酒的艰巨任务。俄国预算中酒税收入举足轻重;而俄国人酗酒成风,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俄国为了保证稳定的酒税收入,交替运用国家垄断、包税制和消费税形式,其中酒垄断因简单易行和效果明显而历时最长。政府热衷于酒税收入的同时,也助长了酗酒。1894年财政大臣维特实施的酒销售垄断,名为解决酗酒问题和恢复良好民风,实为增加国家岁入。税收目标和社会目标实难两全,这是认识和评价此次酒销售垄断的关键所在;而数百年来俄罗斯人沿袭下来的饮酒习俗则是滋生酗酒的土壤,解决酗酒问题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相似文献   

2.
饮酒趣谈     
从前学英文,课本上注明了"酒"的英文字 是Wine,来到美国,才知道Wine只是酒的一种, 指的是开胃的葡萄酒,且有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 之分。但有名的法国雪莉酒,也是葡萄酒。而真 正的酒的统称,是spirits,这个字当然也可译作 "神灵"、"鬼怪"、"妖精",或是"振作精神"。 饮酒对人体健康到底是否有益,医学上不时 展开争论。像俄罗斯人那样,喝酒不像中国人,一 小口一小口地啜酒,而是一整杯干杯,或是一整 瓶灌入口腹,酗酒后打架打老婆,当然是不仅对  相似文献   

3.
《南方人物周刊》2012,(36):51-51
因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我曾经写过一本名为《酒国》的长篇小说,其中多有对酿酒饮酒之描写,很多朋友便以为我是造酒的行家或酒场上的豪杰,其实,我既不懂酿酒亦不善饮酒,书中所涉酒类酿造及鉴赏知识,多半采自道听途说,以及“临时抱佛脚”般的阅读。  相似文献   

4.
焦姣 《文博》2022,(3):62-67+112
汉代铜镜铭文中涉及“酒”的文句体现了当时的饮酒风习已经对社会层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镜铭所见“宜酒食”“饮澧泉”等表达了汉代日常生活中酒的重要性。“酒如河”“酒而河”希求体现了“酒”的社会需求程度。镜铭中“醉”“酲”“醒”生动体现出饮酒后的生理与心理反应。  相似文献   

5.
何物鹦鹉杯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人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魏晋以下诗酒风流的骚人逸事流传尤广。魏武帝曹操在他的《短歌行》中高唱“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陶渊明诗几乎篇篇有酒,李白斗酒诗百篇。这些都是人所熟知的古代文坛掌故。饮酒离不开酒具,诗歌由咏酒而兼及酒具是很自然的。酒具和别的许多生  相似文献   

6.
“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好饮酒,曾赋诗:“座上客常满,尊中酒不空,吾无患矣。”然而,终因酒而丧命,不能不使人扼腕叹息。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饮酒风俗○韩士奇我国各少数民族喜欢饮酒,他们的饮酒方式多种多样,别有一番风情。山栏酒黎族人民热情好客,客人临门时,首先以自制的山栏酒为客人接风洗尘。他们饮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叫“腔斧昂”,是饮酒叙情之意;第二阶段是喝醉酒,叫“痹熬”,即按黎...  相似文献   

8.
晚唐五代敦煌佛教教团僧尼违戒饮酒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敦煌学术界十分关注但是没有解决的问题。根据佛教戒律的五戒或者十戒规定僧尼不准饮酒。敦煌文献中榜文规定僧尼不能饮酒,特别是在寺院进行佛事活动中严禁饮酒,规定“甘汤美药,各任于时供承,非食醇醪,切断不令入寺。”其中醇醪就是指酒,凡是饮酒者都不得进入寺院之内。似乎不饮酒的规定被彻底贯彻执行了,但是根据敦煌籍帐文书的记载,晚唐五代敦煌佛教教团僧尼饮酒成风,五戒十戒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在敦煌文献中保留了大量晚唐五代敦煌饮食文化资料,在这些资料中主要部分是寺院僧尼诸色支出帐,特别是净土寺等寺院的酒帐,更能说明问题,酒帐中记载了净土寺一年中各种关于酒的开支情况。在一般籍帐中记载了很多晚唐五代佛教教团僧尼饮酒支出。这些资料对于我们了解晚唐五代敦煌佛教教团僧尼饮酒状况,探讨僧尼违戒饮酒形成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据《孔丛子》、《抱朴子》等典籍记载和考古发现 ,我国饮酒始于六七千年前的尧舜时代 ,禁酒之举兴起于周朝。周灭商后 ,周朝统治者鉴于商纣酒色误国 ,颁布了严厉的禁酒令———《酒诰》。主张饮之以礼 ,并专设刑官 ,限制饮酒。但由于生产的发展 ,周人不仅没有把酒禁绝 ,反而渐渐喜好起酒来。汉武帝曾颁布律令严禁群饮 ,规定“三人以上 ,无故群饮 ,罚金四两”。并实行酒的生产和流通全由官方控制的“榷酒” ,酒类政府专卖。而汉武帝却是个好酒之人 ,《三辅皇图》说他曾“行舟于”秦始皇造的酒池中 ,还说“池北起台 ,天子于上观牛饮者三千人”…  相似文献   

10.
王娜 《收藏家》2013,(11):79-82
我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从目前的考古资料看,酒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酒器也就随着酒文化的萌芽而产生,原本作为饮水的器物开始用来饮酒,并且为了饮酒而特制了一些别致的器物。《抱朴子》载,"黄帝造酒泉法,以曲米和成丹药";《素问》载,"黄帝命作汤液酒醴以为备"。虽为历史传说,但是也给我们透露出史前文化时期就开始了酒文化的萌芽。  相似文献   

11.
茅台酒是国酒,是政治酒、外交酒、文化酒。一代伟人毛泽东虽不喜欢饮酒,但对茅台酒却有着独特的情缘。  相似文献   

12.
饮酒始终贯穿在黎、瑶、侗三个山地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对酒是如何融入当地人的社会文化这一问题,以三个典型的民族村寨为田野调查个案进行了考察与分析。酒的分类突出了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饮酒是当地过渡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酒同时也是一种彰显权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文史博览》2007,(7):33-33
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时,要相互跪拜。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叫侍饮,通常要先行跪拜礼,然后坐入次席。长辈命晚辈饮酒,晚辈才可举杯;长辈酒杯中的酒未饮完,晚辈不能先饮尽。  相似文献   

14.
<正>陆文夫有"美食家"的雅号。所谓"美食家",就是爱吃爱喝的专家,爱喝茶和酒,爱吃美味佳肴。因为爱酒,陆文夫留下许多生动的饮酒传说,也写出了许多与酒有关的文章。乡情篇陆文夫酒量很大,为什么爱喝酒,源头在他的故乡。出身泰兴,这里是著名酒乡,酒坊很多,饮酒方便。至于泰兴缘何产酒,陆文夫《壶中日月》说,因为乡亲们要养猪,它是财富来源。养猪需要饲料,便想到了酿酒的酒糟。"酒糟是上好发酵饲料,可以养猪,  相似文献   

15.
成都是唐代、五代前后蜀至宋代中国最名的宴饮之都,烧酒的发祥地和唐代名酒剑南春的主要产地。唐代、五代前后蜀至宋代成都的酒化高度繁荣,饮酒之风极盛,享誉全国。明清时期,成都的酒化继续保持其繁荣。成都水井坊考古发现结合历史记载研究,证明了水井街酒坊酿酒历史源于唐宋时期成都的“锦江春”,同时亦为中国白酒起源于唐宋时期成都的烧酒提供了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16.
周永良 《收藏家》2008,(8):21-26
古代文人在春秋佳日或九九消寒,朋友在一起饮酒,一般都要拈韵联句,有时还用一种酒牌行令助兴,明代袁宏道还专门写了一篇叫《觞政》的饮酒行令著作,这酒牌虽是游戏小物,却包含了丰富的社会生活信息。  相似文献   

17.
王艳丽 《神州》2013,(35):38-38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酒与文人以及文学作品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在社会动荡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这一时期“酒”不仅是作为一种消遣的工具同时它也是作为一种催化剂而存在在文人与文学作品之中。饮酒作为一种风尚,一种习惯,一种寄托,同时它也作为一种文化记载在文学作品中为后世所知晓,文人在畅饮之时创作出了寄托他们精神的传世之作,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饮酒已经成为这一时期的标志,成为这一时期文人的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18.
鲁迅与汾酒     
散木 《文史月刊》2002,(3):11-11
鲁迅的酒量如何?许广平《欣慰的纪念》中说:“人们对于他的饮酒,因为是绍兴人,有些论敌甚至画出很大的酒坛旁边就是他”,以及“醉眼朦胧”发明说的“创造社”冯乃超所喻:“鲁迅这位老生……是常从幽暗的酒家的楼头,醉眼陶然地眺望窗外的人生。”其实,除鲁迅早年因心情过于压抑一度酗酒外,鲁迅对父亲在世时借酒使性、大发脾气的印象太深了,对酒十分提防,“饮到差不多的时候,他自己就紧缩起来,无论如何劝进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19.
刘乾坤 《旅游》2005,(2):89-93
每天聚在一家喝咂酒,有酒必有歌,有歌就有舞,只是在春节里,男人们和女人们在不同的房间里饮酒唱歌。色尔古藏寨,一个曾被旅行者遗落的地方,一处充满浓郁嘉绒风情的寨子。  相似文献   

20.
青海地处高寒,适量饮酒能活血化瘀,温补驱寒,故老西宁人不仅善饮酒,而且相当一部分人家会拌酒曲,会酿酒。有花儿云:"黑大麦熬下的好酩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