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5月,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湾子村出土5尊大型石质佛立像和4件佛像莲花座。佛像连座均高达2米以上。其中1件佛座前面刻有铭文,记此件释迦佛像雕造于北周大象二年(580年)。这批造像与约同时期的山东青州龙兴寺造像和四川成都万佛寺造像相比,有其共同特征(如突出表现为大型立佛),也有其独特之处,被视为北周长安佛像的典型样式。这批佛像造型典雅,雕工精细,保存基本完好,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研究价值,是我国佛教造像由南北朝向隋唐过渡时期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2.
宁夏西吉发现一批唐代鎏金铜造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5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将台乡王家湾村农民取土筑墙时,发现一批鎏金铜造像。这是一处窖藏,经清理,共有完整造像60件,现藏西吉县文物管理所。 60件造像中,有佛像18身,菩萨像41身,力士像1身。造像大小不等,最高的17、最小的2.8厘米。按造型差别可分十五类,现择部分有代表性的介绍如下。一、佛造像除2身立佛外,其余均为坐佛,共同特征是:全部有背光,有束腰须弥座,座下带  相似文献   

3.
王蕴锦 《中原文物》2020,(2):107-115
犍陀罗艺术和马图拉艺术是贵霜王朝时期大乘佛教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最重要的两种造像范式,两种佛像的雕塑材料、造型特征、艺术风格上都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性。本文将两者进行比较,介绍了犍陀罗和马图拉艺术的文化、地理范围和分期,列举了犍陀罗和马图拉造像艺术的主要差异性。根据两地出土文物证实,两者虽然归属于独立发展的艺术体系,但两者之间始终联系紧密、互为影响。马图拉艺术所代表的印度本土因素,在犍陀罗艺术形成初始期就已经对犍陀罗造像产生影响,并一直持续至犍陀罗艺术晚期灰泥阶段。受犍陀罗艺术"迦毕试样式"的影响,贵霜时代马图拉艺术出现了着通肩式佛衣、身材矮短的佛像。笈多时代马图拉艺术在融合犍陀罗灰泥造像的基础上创造了"湿衣佛像",并以此完成了印度佛像自诞生之日起便不断融入亚洲人审美特征、逐渐向着东方风格佛像回归的整个历程。  相似文献   

4.
喇嘛帽山的千佛院是陕西麟游地区较为重要的一处佛教遗迹。本文在考古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千佛院的五处佛教遗迹。它们包括第2号窟唐高宗时期的三坐佛像,中唐时代的八世纪晚期相继雕凿的第4号千佛壁主龛像与第3号大龛的等身立佛像,北宋开凿的第1号龛、第5号的二小龛、第4号千佛壁主龛之外的麟游地方风格浓厚的众小千佛像。这些窟龛造像为我们研究初唐至中唐、北宋时期关中一带的佛教艺术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5.
张永造像是北魏武帝灭佛后的最早单体造像之一,是在《法华经》思想影响下的弥勒造像。主尊弥勒,与释迦、多宝二佛并坐组合,反映了5世纪北方影响最大的"三世佛"思想;佛像背面雕刻佛传、本生等故事图像,内容选取以北魏所倡导的"孝"道精神为准则。造像沿袭了犍陀罗晚期佛像表现形式,是北魏中期中亚与我国北方的宗教艺术交流的案例。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50年代以来,西安地区陆续出土单体石立佛造像。据笔者实地调查及已刊布资料,本文对保存较好的39件单体石立佛的佛衣,进行考古类型学分析,根据造像纪年并结合其他地区年代较清楚的造像资料,将西安地区单体石立佛造像分为三期,第一期主要在北周时期(557~581年),第二期主要在隋代(581~618年),第三期大致在贞观时期(627~649年)至开元(713~741年)初。  相似文献   

7.
王锋钧 《文博》2011,(2):62-68
西魏时期国都长安(今西安)是北方西部地区的佛教文化中心,立寺造像活动兴盛。西安地区考古发掘出土此期石刻造像主要有背屏式造像、造像塔、扁体造像碑、塔式造像碑、龛式造像和圆雕造像六种类型。佛龛普遍宽大,多见一铺多身的组合形式。佛和菩萨均呈献出母性与智性,与当时皇家的麦积山石窟造像风格一致。已发现西魏时的长安石刻造像多数形制规整、雕琢精细,这与当时本地为国都且寺院规格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8.
根据对鸟纹的表现方式,汉晋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佛像八凤镜可以具体分为三类:A类出现最早,可以上溯至3世纪前期;B类流行于3世纪中后期,是佛像八凤镜中的主流;C类流行于3世纪末4世纪初,为该镜种的末期,佛像纹饰随着镜种的衰落而逐渐消亡。佛像八凤镜装饰的佛教图案包括坐佛、半跏思惟像及天人像等造型,是以3世纪时印度犍陀罗地区表现佛神通广大的图像及佛传故事图为底本创作的,与中国北方佛教南传初期的整体发展情况相适应。同时,佛教图像只是作为一种祥瑞图案,与神仙、瑞兽等形象混用于铜镜纹饰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以神仙道教为主流信仰的汉晋社会对新传入的佛教所持有的包容态度。  相似文献   

9.
罗军 《文物春秋》2014,(3):73-74,F0003
上世纪70年代,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文物管理所征集和收藏了一批明清时期的铜造像,其中多件精品被鉴定为三级文物。本文择其中的精美者作一赏介,有明代鎏金彩绘释迦牟尼铜坐像、阿难铜立像及清代鎏金三头八臂佛铜造像、鎏金铜坐佛像等。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寻佛像的诞生,需要回顾没有佛像的时代。这个时代在印度美术史上称为古代初期,相当于佛教美术的最初阶段,大体上是从释迦牟尼佛灭度至公元2世纪前半期。这个时期的艺术品几乎大部分是佛教内容,其特征是没有佛像。关于释迦佛灭度的年代,说法不一,这里采用通俗的说法,即公元前480年前后。八塔的建立释迦佛在世时,佛教造像不详。释迦佛灭度后,佛教造像以建造八塔为开端。据早期佛教经典记载,释迦佛灭度后,笃信佛法的八国国王均分舍利,分别在其国内各造一塔。佛塔是用砖或石块砌成,形状像馒头或者覆钵,顶置一箱形平台,台上设伞盖(九…  相似文献   

11.
云冈石窟主要雕凿于北魏中后期,分为三期。第一期及第二期造像为太和改制以前流行的佛衣,多沿袭印度传统,其中勾联纹覆肩袒右佛衣可能是在云冈形成的样式。第二期太和改制以后及第三期盛行的佛衣,偏重汉地传统,大概多与南朝的影响有关。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与敦煌莫高窟早期洞窟中流行勾联纹覆肩袒右佛衣,推测两地早期洞窟中佛像始凿的时间不早于云冈第一期。北魏迁都洛阳后,云冈的佛衣在龙门石窟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孙晓晨 《南方文物》2006,(4):131-132,107
谁见过佛?佛的形象是如何传下来的?人们所见的佛像又是根据什么雕塑和绘制的?古人为了求得一个统一的佛的标准像,便编造了由佛说佛像的神话故事,在雕塑佛像时,用手指量度佛像的各个部位的指数,这故事演绎成《佛说造像量度经》。《佛说造像量度经》的作者为舍利弗。舍利弗(梵文S  相似文献   

13.
北魏时期,陕西关中地区在接受来自都城平城与洛阳影响的同时,也在发展着自身的地方风格的佛教造像。地方风格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密集型阴刻平行线衣纹与传自平城、洛阳的佛菩萨服饰的变形,以及独创的汉民族交领式佛菩萨服装。关中地区的这两种地方风格造像仅在6世纪上半叶流行,且多与传自平城、洛阳的正统风格造像并存。该地区佛教造像风格的多元化,体现了当地民众在这个特定时期内对佛教艺术审美的多元化。截至目前,密集衣纹造像发现较多,主要分布在关中北部地区,波及范围在陕西北部、宁夏南部、甘肃东部地区;交领式服装造像发现较少,明确的只在关中一带发现。这种分布情况似乎说明了关中是其制作的中心地区,或是接受此种风格主体信众的集中地区。  相似文献   

14.
栖霞山石窟南朝洞窟约始凿于5世纪末期。南齐时期流行露胸通肩式佛衣,出现上衣搭肘式佛衣;齐梁之际延续露胸通肩式佛衣,出现通肩式和中衣搭肘式佛衣;萧梁时期以中衣搭肘式佛衣为主。栖霞山露胸通肩式和通肩式佛衣可能与东吴至西晋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随葬品上贴饰的佛像服饰有关,上衣搭肘式佛衣的源头可寻向前后秦时期的长安地区。大约自北魏迁都洛阳至北朝灭亡这段较长时期中,栖霞山南朝佛衣类型流行于北朝域内,其中,露胸通肩式佛衣主要流行于青徐地区,中衣搭肘式、上衣搭肘式、通肩式佛衣主要流行于晋冀地区,露胸通肩式和通肩式佛衣主要流行于甘宁地区。  相似文献   

15.
费泳 《敦煌学辑刊》2011,(2):107-121
"垂领式"是汉地已知发生时间最早的佛像袈裟披着样式之一,本文主要依据造像实物,对"垂领式"佛衣的典型特征及其在七佛、千佛、苦修像与单体造像中的应用予以探索性揭示。  相似文献   

16.
根据近年考古出土的南朝梁代佛像和传世的梁代纪年佛像,本文就南朝梁代佛教造像的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梁代造像多为背屏式造像;梁代造像的脸形和体态都较丰满,有强烈的肉质感;梁代造像常常会用线刻或浅浮雕的佛传故事图案来丰富造像的装饰;梁代造像在手法上,采用的前后层次不同的群雕形式;菩萨与弟子造像的手势上所采用的托护法器的形式为其他时期所少见;菩萨与弟子造像所戴的形似圆锥的高帽是其他时期所未见到的.  相似文献   

17.
何志国 《中原文物》2023,(6):122-131
我国发现汉晋佛陀像超过130例,主要特征是:东汉佛像施无畏印,吴晋佛像施禅定印。咸阳青铜立佛左、右手均握衣角和袈裟形态与东汉佛像图像志特征不符,其肉髻有孔、细长眼、右撇式袈裟衣纹、莲座莲瓣扁平肥大均为十六国时期特征。咸阳青铜佛板二佛并坐的图像结构与释迦多宝佛相似,最早见于西晋竺法护所译《正法华经》,现存最早释迦多宝佛图像为十六国晚期。咸阳两尊十六国时期青铜佛像为后世混入东汉晚期M3015中。对于被盗后出土与墓葬时代特点不符的文物年代判断应当谨慎。  相似文献   

18.
成都市商业街南朝石刻造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0年6月,在四川省成都市商业街16号院地表下2米深处发现南朝石刻造像9件。其中2件有明确纪年,一为南朝齐建武二年(495年),一为南朝梁天监十年(511年)。这些造像都有背屏式莲瓣形大背光,题材主要有一佛二菩萨、一佛四菩萨、一佛四菩萨二力士及浮雕四弟子,另外还见双身佛像。造像的题材、雕刻技法和风格与过去发现的著名成都万佛寺造像、西安路造像相同,应是受南朝建康佛教造像样式影响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收藏家》2017,(11)
<正>佛像,泛指佛教崇拜的各种神像。它属于宗教艺术,同时也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佛教自东汉时期传入中国,佛像造像艺术不断发展、兴盛,成为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穿着上佛教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如佛穿"大衣",菩萨穿"裙子"等。在造像中充分反映了其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时期在其所在的历史背景下所反映的衣物纹理都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20.
炳灵寺明代早期佛像基本体现的是西藏风格,制作法式远承印度萨尔那特式风格,所以佛、菩萨造像基本都不刻画衣纹,大衣和裙的装饰采取贴身薄透手法。炳灵寺明代早期佛坐像即身着袒右肩大衣,仅在胸部刻画出双道花纹以示大衣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