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三星堆一期与二期文化遗存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缺环。1999年以来,在三星堆遗址的多个地点发现了一组新的文化遗存,文化面貌介于三星堆一期和二期之间,并与温江鱼凫村遗址第三期文化遗存的陶器群几乎完全相同,从而填补了三星堆一期与二期的缺环,也基本上解决了三星堆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与青铜时代文化遗存陶器群的传承关系。新遗存中的A组陶器是"三星堆一期——宝墩文化"晚段的常见器物,但新出现的B组陶器已明显属于三星堆文化的范畴,因此再将这组遗存归入"三星堆一期——宝墩文化"显然是不合适的。考虑到以这组器物为代表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在成都平原有着广泛的分布,因此将其单列出来,命名为一支新的考古学文化是适宜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三星堆一期文化"是与"宝墩文化"有所交叉的不同文化类型;"三星堆一期文化"主人可能是蚕丛氏蜀王,"宝墩文化"可能为柏灌氏蜀王。三星堆古国是一个神权国家,在中国文明史研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三星堆文化的发现引起了中外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兴趣和关注,“三星堆文化热”和由它所引发的研究热潮正方兴未艾。也正是由于三星堆文化的研究所取得的突破性成果,才使先秦巴蜀文化这个研究领域最终得到了中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一、三星堆文化研究回顾三星堆文化研究涉及面极广,在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文化学、艺术以及自然科学等领域都有不少学者加入研究行列,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新成果不断问世,同时在一些主要问题上也存在不少分歧。这里仅就笔者阅读与研究所及,对三星堆文化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分歧从10个方面略加述评。1…  相似文献   

4.
从三星堆出土文物来看,三星堆文化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发掘出土之物多与祭祀相关,青铜器、象牙、玉璋等物都极具神秘色彩,并且反映了广汉三星堆的“巫祝”集团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集团。为了更好地了解“巫祝”形象在三星堆遗址中的地位,作者以三星堆出土的“巫祝”人像为主,分析“巫祝”形象在古蜀国中的地位、身份,从“巫祝”这一形象入手,来看三星堆文化中宗教文化的发展以及对“巫祝”人像身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古蜀文明"即"三星堆文明",形成的时间大致在公元前1600年~前1500年之间。三星堆文明形成时期的代表性文明因素主要有3种:一是以三星堆城址城墙为代表的本土文明因素,二是以具有二里头文化特征的文化遗存为代表的中原文明因素,三是以具有齐家文化特征的文化遗存为代表的甘青地区文明因素。后二者是通过早在公元前3500年前后就已经形成的岷江上游地区的文化通道,由陇西南进入成都平原地区,并促使成都平原本土文化发生巨变,产生了三星堆文明,开始了古蜀文明的历程。三星堆文明的形成过程反映了岷江上游地区在古蜀文明的形成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6.
学界围绕三星堆器物坑引发的讨论始终未能统一意见,近期披露的有关三星堆祭祀区的新发现为讨论提供了更多物证。三星堆祭祀区范围内的地层堆积较其他居址区似乎显得更为简单,反映出严格的规划意识,也经历了一定的发展过程。三星堆器物坑所在区域似乎较为独立,但应该和周邻的建筑、灰沟等遗存有密切关联。分析仓包包和高骈公社两处地点的器物坑及青关山台地H105的埋藏特点,发现它们与三星堆器物坑有同有异。仓包包和高骈两坑年代早于三星堆器物坑,其部分特点被后者继承下来,而它们之间存在的明显不同之处,是由于年代、规模和目的不同等原因导致的。从宝墩文化至三星堆文化,宗教祭祀特点有了较大改变。三星堆文化存在多样化的祭祀遗存,其祭祀传统是宝墩文化以来文化与社会长期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十二桥文化早期遗存是以金沙遗址郎家村"精品房"地点为代表的遗存,可视作成都平原青铜文化序列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学界对其性质进行了较多讨论,存在归为三星堆文化、三星堆文化向十二桥文化的过渡性遗存或十二桥文化早期等几种认识。由于三星堆文化资料较少,以尖底器出现与否作为区分三星堆文化与十二桥文化的判断标准显得过于简单而不够准确。随着十二桥文化资料不断公布,将其视作十二桥文化最早阶段遗存的观点逐渐成为主流。该遗存是成都平原先秦文化序列和谱系研究的关键节点之一,还涉及到成都平原与周边地区青铜文化的互动关系,并与古蜀文明的政治变革、社会变迁及对外交通等问题有着密切的关联,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许宏 《四川文物》2022,(6):58-66
长期以来,围绕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三星堆文化以及相关文化遗存的命名问题,中国学界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三星堆遗址先秦时期遗存从最初被归为一个文化类型,到后来被分为二至四个考古学文化,经历了分分合合的整合认知过程。三星堆文化早期遗存应属新石器时代,而不属于青铜时代。三星堆遗址祭祀区8个器物坑是迄今所知成都平原青铜时代最早的遗存,就目前的认识,其年代不早于距今3200年。因而,将原三星堆文化早期遗存析分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考古学文化——“月亮湾文化”的建议是合适的。此外,原来被划归三星堆文化的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器物坑,和被划归为十二桥文化的成都金沙遗址祭祀区遗存前后相继,具有相同的知识系统和价值系统,将其作为成都平原最早的青铜文明,命名为“三星堆—金沙文化”具有相当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三星堆文化与巴蜀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近年的考古新发现中,广汉三星堆是一处最重要的遗址①。目前,很多学者在研究中径直将三星堆文化同巴蜀文化相联系,有的称其为早期巴蜀文化,更多的则称为早期蜀文化,或早蜀文化。将三星堆文化称为早蜀文化,实际上就是认为蜀文化由三星堆文化演变而来,两者在考古学文化和族属上有一脉相承的联系。上述观点在学术界大有认同的趋势。三星堆文化是否可以同早期蜀文化划等号?它们之间有无区别?如有区别,有哪些区别?倘有相似之处,又有哪些?本文拟从三星堆文化划分类型入手,分析主要典型陶器的文化因素,进一步揭示其文化内涵,对三…  相似文献   

10.
三星堆文化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成都平原乃至整个中国青铜时代文明图景的认识,但一些重要问题的研究仍有待深化,如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制造技术和信仰的来源、三星堆文化的划分,以及三星堆文化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等。包含着新技术、新观念的域外文化与有深厚积淀的本土文化相碰撞,可能导致了成都平原文化和社会的深刻变革,并成为早期国家形成的契机。  相似文献   

11.
邹衡先生曾经指出:三星堆祭祀坑的发掘是中国最重大的考古发现和中国考古学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自从两个祭祀坑的材料公布以来,学术界涌现出了大批关于三星堆的研究论文。研究者们对祭祀坑的年代、文化构成、性质以及三星堆文化的内涵进行了非常热烈的讨论。三星堆祭祀坑和三星堆文化正在学者们的辛勤工作之下,一层层揭起神秘面纱,向世人展示其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12.
四川盆地的青铜文化主要指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以及晚期巴蜀文化。三星堆文化已经有了高度发达的青铜工艺和青铜技术,而跟进的十二桥文化更是将四川盆地青  相似文献   

13.
三星堆古国具有神权国家性质,不仅大量器物是祭祀用品,而且一些重要遗迹现象,可能也与祭祀有关,包括室内外的祭拜场所和埋藏祭器的方式等。其中三星堆土堆可能为具有祭祀性质的土台;青关山一号大房子可能是三星堆神权古国时期一座重要的专门用来摆放神像和祭器,并进行经常性的祭祀仪式的"神殿"或"神庙";三星堆遗址中曾出现过多种形式的祭祀坑,是三星堆文化时期这里经常进行祭祀活动的产物和实证。  相似文献   

14.
王小鹃 《风景名胜》2021,(5):0051-0052
近年来,文创产品发展迅速,国内文创产品市场稳定。伴随着三星堆文物的逐渐发掘和对三星堆的好奇与关注,越来越多文创产品借鉴三星堆文化的元素,设计既符合现代审美,又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秀产品。本文以传统的文房四宝为基础,借鉴三星堆文化中的众多元素,包括青铜器中的文字、几何纹饰、奇特造型,抽象符号化符合追求简约的现代审美。新文房四宝在应用三星堆相关元素的同时,为三星堆文化本身的设计与创新提供新的物质载体,在打破传统文化的同时,又继承传统并进行设计再创新。  相似文献   

15.
《中华遗产》2008,(4):18-18
经过半个月的发掘,成都市考古队最近找到了一处距今约4000年的“村落”,有可能是古蜀国从四川广汉三星堆向成都金沙转移的“中转站”。据介绍,该遗址范围约1万平方米,有用于祭祀的灰坑、小型木骨泥墙房址等遗迹。该遗址位于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和十二桥遗址之间,同时反映了宝墩文化与三星堆文化特征,为研究古蜀文明传播走廊、研究长江上游古代文明发展进程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16.
文静 《丝绸之路》2011,(12):62-63
三星堆文化指分布于成都平原的以广汉三星堆遗址第二至第四期遗存为代表的考古学文化。其文化研究是中国考古学和文化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三星堆文化的发掘极大地丰富了中原文明的起源说。三星堆文化的起源受到了中原文化的极大影响,采用了中原青铜器及陶器的部分形制,同时也受到中原文化礼仪的影响,因而是中国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上游成都平原上的三星堆一金沙遗址,与远在长江下游杭嘉湖平原上的良渚文化,有着某种内在的文化联系。三星堆出土的骑虎铜人像和金沙出土的玉琮及其线刻人像,是这种关系的具体反映,为探讨三星堆文化的来源及文化因素提供了新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一部先民寻找最佳定居地的迁徙史一脉相承。宝墩、三星堆、金沙村,古蜀文明的三部曲。“十二桥文化”,是继“三星堆文化”后,古蜀文明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高峰。完成了从“野蛮”到“文明”的历史过渡。“三星堆文明”处于亚北方期,气候极端干旱,伴以突发性洪水。繁盛时期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大致反映柏灌、鱼凫两个王朝的历史与文明。  相似文献   

19.
三星堆文化在其繁荣时期可能曾是一个以祭祀活动象征国家权威、维系国家思想和组织统一的神权国家,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文化类型。以青铜神坛和雕像礼器为理想形式,以大型神庙为中心场所,以各种祭祀坑为最终结果,共同构成其祭祀活动的基本架构。“坛、庙、坑”就是三星堆神权古国文明因素的一套典型“组合”。“神权国家”是三星堆文化神奇面貌的主要内因;“过度消耗”是三星堆快速衰亡并形成大型祭祀坑的根本原由;“早期丝绸之路”是三星堆文化丰富多彩的外部原因;“多元一体”是三星堆文明在中华文明中的历史定位。“如果没有对巴蜀文化的深入研究,便不能构成中国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完整图景。”  相似文献   

20.
文迅 《四川文物》2002,(3):76-76
由中外学者联袂撰写的《三星堆文明丛书》 ,最近已由巴蜀书社隆重推出。这套丛书由黄剑华著《古蜀的辉煌———三星堆文化与古蜀文明的遐想》 ,江章华、李明斌著《古国寻踪———三星堆文化的兴起及其影响》 ,孙华、苏荣誉著《神秘的王国———对三星堆文明的初步理解和解释》 ,[日 ]西江清高主编《扶桑与若木———日本学者对三星堆文明的新认识》 ,[德 ]罗泰主编《奇异的凸目———西方学者看三星堆》等五部组成。巴蜀书社为这套丛书的出版举办了座谈会 ,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新闻出版局的领导和有关负责同志 ,以及一些著名专家学者和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