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人对莲花的喜爱源远流长,早在《诗经》中便有吟唱。而南北朝墓葬中的"皿花"图像已经超出了早期质朴的审美观,完成了从"形"到"质"的升华,从而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内涵。"皿花"图像是南北朝时期墓葬中出现的一种装饰题材,顾名思义,就是以细长颈瓶或博山炉作为盛器,里面插有盛开的莲花。中国人对莲花的喜爱源远流长,早在先秦的《诗经》中便有"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彼泽之陂,有蒲与荷"的吟唱,  相似文献   

2.
3.
谢安琪  张义中 《东南文化》2023,(2):88-99+202
近十多年来,淮南地区新发现了四座南北朝时期墓葬。通过对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的分析,淮南地区南北朝墓葬的年代可以分为前后两段。以6世纪中期为界,前段受南朝文化影响较深,后段北朝文化因素逐渐凸显,南北方文化逐渐融合成了全新面貌,并且直接影响了周边地区的隋墓。这几座墓葬的发现,反映出淮南地区在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2004年7月1日,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决定将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已达30个。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距今已有 2000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集安市以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此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包括五女山山城、国内城、丸都山  相似文献   

5.
南北朝墓葬中可见长颈瓶等铜容器组合。本文引佛教塔基出土器物为证,辅以墓主人崇佛的线索,认为此铜容器组合是律宗所倡导的礼佛用具。它们不仅被用于日常礼拜,亦因时人笃信佛教庇佑亡者,还得以进入随葬品行列。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高句丽时期的各种佛教造像自身信息的分析,以及具有明确信息佛像与其他佛像的对比,尤其是通过与佛教相关知识的联系,对这些佛教造像进行了准确的辨析和认定,从而使我们对高句丽所崇拜和信奉的佛教造像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7.
公元四世纪,佛教已经从中国传入高句丽。佛教传入高句丽后,很快受到高句丽王室的推崇,并以国家行为在全国范围推广佛教。因此,佛教在高句丽的取得很高的发展水平,对高句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目前学界对高句丽佛教的相关研究已十分丰富,然而对于佛教传入高句丽的时间问题尚存在争议。本文试就这一问题做简单的探析。  相似文献   

8.
核心价值概述 高句丽政权建于公元前37年,定都于纥升骨城(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公元3年高句丽迁都国内城(今吉林省集安市市区内),公元427年再次迁都平壤(今朝鲜平壤),公元668年高句丽灭亡.高句丽政权共存续705年,传28位王.从公元前37年到公元668年,高句丽王朝一直活跃在中国北部地区和朝鲜半岛的北部,这里的文化因此而得名.  相似文献   

9.
2008年12月28日,浠水县散花镇三店村村民建房时发现墓葬一座,根据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排,浠水县博物馆组织业务人员赶赴现场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工作于2008年12月29日开始,2009年1月26日结束。胡家湾墓位于浠水县散花镇三店村三组,  相似文献   

10.
2007年发掘的高台地埂坡墓葬壁画,内容丰富,出现了髡发形象,这些髡发形象不免让人想起文献中的"河西鲜卑"。文献中对于河西鲜卑的记载并不十分明确详细。本文试图通过对考古发现的玉门蚂蟥河、官庄、白土良、高台地埂坡等河西墓葬中的部分墓葬形制、陶器、壁画等来分析其中含有的鲜卑因素,并通过与东北、内蒙古中南部鲜卑墓葬的比较揭示河西墓葬与鲜卑墓葬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巴蜀文化墓葬出土铜刀包含了中原文化和北方文化两类外来因素,两者融合之后产生了许多新的器型,其中一部分新器型实现了土著化,成为蜀文化铜刀的主要形制。据不同文化属性铜刀数量的历时性变化,可将铜刀划分成舶来、土著、变革三个发展阶段,并以铜刀发展及相关历史背景为基础,管窥出巴蜀文化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其特征从早到晚分别为守商周、倾荆楚、染秦化。  相似文献   

12.
孙炜冉  李乐营 《沧桑》2015,(2):21-29,91
中国学界研究高句丽佛教寺庙建筑的成果相对较少,对此关注和研究较多的反而是以韩国为主的国外学者,与研究高句丽佛教建筑情况不同,国内研究渤海佛教寺庙建筑的成果颇丰,但多以考古学为主体,理论研究相对薄弱。本文通过对高句丽和渤海佛教建筑的对比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两个政权下的佛教建筑同属于佛教建筑模式下的建筑构造体系;第二,两个政权由不同民族建立,因此在佛教建筑风格上又表现出了各自的特有性;第三,因两个政权是在同一区域内不同时期的前后发展顺序,所以后继者势必对前代技术和风格有一定的继承性;第四,因同为中原王朝宗藩体系下的地方政权,所以都不可避免有着向中原王朝学习的过程,表现在佛教建筑上都受同时期中原佛教建筑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试论红山文化墓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山文化发现至今,已有五十余年的历史。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遗址已达百处之多。但是几十年来,却一直没有发现红山文化的墓葬。从70年代开始,才相继发现并发掘了阜新县胡头沟、凌源县三官甸子城子山和凌源与建平两县交界地带的牛河梁3处红山文化的墓地。特别是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4.
武当山玉虚宫教兵场内南北朝墓葬清理简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当山玄天玉虚宫,位于湖北丹江口市武当山集镇南侧,为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中的八宫之首,占地面积十万平方米。宫内建有紫金城、里乐城、外乐城,里乐城早在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就被辟为训练道兵的校场,九七年六月初,文物部门在进行文物古建筑遗址修缮时,意外地发现了1400年前的墓地,除唯一一座保存了形制外,其它墓葬全部在明初就被毁,仅存的一座位于山门内西侧40米与南北交30米处,其墓地略高于原水平位置,由于该地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武当山文管所报请湖北省文化厅批准,对该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现将清理情况简述如…  相似文献   

15.
宇恒伟 《文博》2007,76(4):92-96
佛教是一种制度化的宗教,由三宝构成,是信仰、仪式、象征体系的有机统一.其中,信仰是佛教的内在标志,而仪式和象征则构成了佛教的外在表现,在信仰中,对“法“的崇拜是佛教的核心要素,而佛像崇拜则属于佛宝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6.
汉水流域的四座南北朝墓葬指陕西汉中崔家营墓、陕西安康长岭墓、湖北襄阳贾家冲墓和河南邓县学庄墓(图一)。汉水流域位于中国地理上的南北交界地区,这一带的南北朝墓葬往往兼具南北两方面特征,是南北文化交流的直接证据。河南邓县学庄等四墓即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汉水流域又是南北朝南北双方争夺拉锯地带,墓葬时代和归属与政治和历史地理的关系颇为密切。邓县等四座墓葬的简报和相关研究注重了文化因素的分析,对这个地区的政治和历史地理方面的变化则未予足够重视。在发掘报告中,汉中崔家营墓被定为西魏墓,安康长岭墓被定为南朝墓,襄阳贾家…  相似文献   

17.
略谈唐代墓葬中的道教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玮 《文物春秋》2006,(3):5-10
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在唐代得到迅猛发展,其表现在墓葬方面,出现了大量的与道教有关的镇墓石、柏人俑、石真、十二时俑等随葬用品,同时墓葬壁画中反映道教升仙题材的内容也更为繁兴。  相似文献   

18.
安子沟高句丽墓葬位于洞沟古墓群西端坡地上。1999年7月发掘墓葬3座,其中2座保存较好。M401为阶坛石圹积石墓,平面呈长方形,墓葬南部为四级阶坛,顶部有石圹3个,圹内出有棺钉、棺环、金耳饰等。M402为封土石室墓,墓室呈铲形,墓底平铺小石块,墓内出土人头骨1个,陶罐1件。  相似文献   

19.
墓葬位于沈阳市棋盘山水库北岸石台子山城西北侧山脊及东北侧六道沟内坡地上.我们对调查发现遭破坏的六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获得了一批珍贵的文物资料.此六座墓葬分布位置相对石台子山城较远,使我们补充认识了石台子山城墓葬的分布状况.该批墓葬材料从墓葬形制、随葬品、人骨等方面为进一步认识和研究石台子山城高句丽墓葬提供了详实的考古学资料.  相似文献   

20.
本运用史籍献、实物资料探讨了佛教石窟寺绘塑造像中的飞天在佛教弘传中的功用。飞天造形艺术的产生、发展,外来中国化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