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表是志书的一种体裁,在志书中得到广泛运用。表格科学合理,不仅可以补充文字记述的不足,增强志书的表述能力,还可以收到直观形象、活跃版面的效果,对提高志书品位大有裨益。如何编制科学合理的表格?笔者认为,首先要认识表格的概念与作用,明确表格的类型与创新,掌握表格的要点与要求,然后认真做好表格的编制工作。一、表格的概念与作用编纂人员编制表格,首先要认识表格的概念、弄清表格在志书中所起的作用,增强编好表格、提高质量的意识。  相似文献   

2.
表格在志书中所占有的地位及价值,早已被认可。但在表格使用,特别是表格与文字如何排列,即表格设置定位问题,尚无统一的编纂规范,以致各志书中表格位置设定都不尽相同,或不分级别,统一排列到篇章节目后面;或按内容结构顺序排列;或随文排列,不分章节,意到表到。该如何正确锁定方志表格位置排序呢?本文试作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表——即各种表格,作为志书的体裁形式之一被广泛地采用。在诸多的表格中,为数众多的当数数字表格。它是以实际发生的数字资料为依据,集一地、一时期之情为一体,通过科学设计,综合反映某一事物在一  相似文献   

4.
图和表是地方志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编志书不可缺少的两种体裁。它是将复杂有序的事物,用图形、表格等形式表现出来,使读者一目了然。有了图表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文字记述,而且可以佐证文字记述的真实性、可靠性,以弥补文字之不足,形象直观地表现事物的各个细节。图和表在旧志中已被广泛应用。1985年,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在《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中也指出:“新地方志的体裁,一般应有记、传、志、图、表、录等。以专业志为志书的主体,图表可分别附在各类目之中。”并要求“图表尽量采用现代技术编制。”由此可见,图表的运用是地方志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以文为主、以表为辅,是志书编纂的基本原则。表格在志书中的应用,应根据各分志的重要性和内容需要确定表格的数量,各分志表格应用要尽量平衡、协调,不能畸轻畸重。志书的表格配置要有量的把握,不能无限地膨胀,进而影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志书表格既要有总数的控制,又要有恰当的版面比例,尽力避免文、表比例严重失调等弊病出现,从而保证志书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方志由志、纪、传、图、表、录等体裁组成。表,即各种表格,是方志记载方法之一。它在志书中所占篇幅有增加的趋势,但具体运用中存在一些问题。笔者以《呼图壁县志稿》为例,谈点看法。 旧方志已有图表。新方志中的表,其规模、内容、科学性等都远远超过旧方志。它与其它体裁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构成一个统一体。显然,志书的文字记述与表必然相辅相成,然而表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认真研究文与表之间的协同配合,有助于提高志书质量。  相似文献   

7.
充分发挥图表作用,不断提高志书编纂质量,应做到四点:1.表格是历代修志的传统手法之一,是志书的有机组成部分,可有效补充文字记述的不足,增强志书的表述能力。2.解决首轮修志入志表格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增强表格的科学性、逻辑性、完整性、规范性,提高志书编纂质量。首轮修志入志表格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有:表格不完整,表目设计欠科学;表文处理不当、排列不规范;双重标准、前后不一。因此,第二轮修志要进一步规范表格编纂,确保志书表格要素齐全、科学规范、整齐美观。3.第二轮修志要在继承前志的基础上创新表格形式,采用图表新形式,进一步增强志书的直观性和可读性,提高志书编纂质量。随着计算机等现代科技在志书编纂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为入志表格创新提供技术保障。4.遵守规范,统筹安排,加强审核修订,确保表格编纂质量。  相似文献   

8.
浅谈志书中的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在地方志书中的运用历史悠久,也是新编地方志书的基本表达手段之一。用述、记、志、传、图、表、录这些不同的表现形式,将大量的地情资料,按照志书的体例要求,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反映出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自然与社会的发展变化,这是地方志的根本特征所在。但从已经出版的部分志书中可以看到,图这一表现形式落后于其他表现形式,图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其原因在于志书的编纂者们重文而轻图,对图的重要性还未充分认识。笔者仅就地方志书中文与图的关系、图的作用,以及图的运用谈谈看法,就教于方志同仁。一、图在方志中…  相似文献   

9.
<正>表,即各种表格,续修志书要经常用到。表体是志书七种主要体裁之一,而在表体中大量使用的是统计表。统计表也叫数字表,是为表现统计资料用纵横交叉的线条绘制的。统计表格分为调查表、整  相似文献   

10.
志书述体形式、功能与编写漫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志一般可分成图、照、序、例、述、记、志、传、录、表等多种文体。其中“述”本义是陈说、叙述的意思。根据在志书中所处的位置,述体可分成卷首述、部类述两种形式,具备着不同的功能。志书述体形式主要有总述、概述、综述、小序、无题小序等。但述和序是不同的文题,志书中称“序”实为不妥。为使述体形式更加规范,志书编纂者应掌握述体的编纂知识。  相似文献   

11.
村志是志书的一种。志书有许多特性,如地方性、时代性、资料性、系统性、叙述性、官修性、可靠性等,但最大的特性、首要属性是地方性。村志编纂要突出地方性,一是篇目突出村情,不宜套用市县志篇目;二是记述越境不书,以当代资料和微观资料为主;三是图照突出地方性,无地方性的不入志;四是表格设计规范美观,表题也要有地域要素。  相似文献   

12.
随文插图是志书的有机组成部分。历代修志都十分重视图体的运用,以充实志书内容。宋代史学家郑樵认为,图与书相辅组成,必兼而有之,为书者,不可以无图。清代方志学家章学诚说,“图可得形象”,志书无图不可以表形象,图可以使览者一望而周知也。现代绘图技术、摄影技术,为新方志运用图体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新方志对图体运用极为重视,一般志书都配有大量彩色、黑白图照,无疑使志书增色不少。然而,不少志书的图照都集中于卷首,随文插图极为少见,极少数志书甚至没有一幅随文插图。这些志书编者忽略了运用插图表达事物,似乎随文…  相似文献   

13.
谈志表     
表又称谱、表谱等,既是中国史志的一种传统体裁,也是一种浓缩的资料精华。司马迁《史记》首创表格,此后,史志多用表格。表格的基本作用是能把零散复杂的史实集纳起来,并通过表的形式显示出来,使读者一目了然。志表通常可分为:类目表、统计表、统计图三大类。第二轮修志应合理安排使用表格,弥补首轮志书中表格使用之不足。  相似文献   

14.
地方志经过2000多年的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已形成志、记、述、传、图、表、录等多种体裁,灵活而协调、科学地运用这些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记载志书内容,可以增加志书的科学性、可读性和实用性,对调节和控制篇幅有相当作用。然而,从首届修志来看,表的入志尚存在着不少共性的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志书的质量。现在新一轮修志工作已全面铺开,能否处理好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我们的志书质量。本文就表入志的一些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提出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同仁。一、表的定义、构成要素、种类、排式及其在志书中的作用。表的定义表,亦称表…  相似文献   

15.
方志的体例要素包括体裁、结构和章法。体裁上要坚持述、记、志、传、图、表、录等诸体并用;横排竖写是方志的结构特征;章法是对志书编写的基本规范性要求。方志初稿编写要按照方志体例要求,确定好方志初稿竖写单元,隐时显事记述志书内容,写好志书内容的起点、转折点和终点。  相似文献   

16.
在第一届修志初期,有方志学家提出主张:志书不是图片集,不应当多放图片。有些初人志界者,出于对名家的崇拜,在志书出版时真是遵守了,尽量少放图片0但也有些志书编纂者,不知道有些方志学家的意见,为了提高志书的档次价值率,多放了些图片,情况多样,不一而足。《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第九条要求:“新方志的体裁,一般应有记、志、传、图、表、录等。”将“图”排在第四位。在印制的志书上,排在什么位置呢?本文探讨。  相似文献   

17.
《铁力市志》(1986~2005年)是第二轮新编社会主义方志丛书之一,志书中突出改革开放这条主线,彰显时代特征;突出区域优势,体现地方特色;突出图照、表格功能,增强志书可读性的一些好的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志书一般包括述、记、志、传、图、表、录七种体裁,地图在"图"中非常重要,大多排在志书之首。从志书的历史渊源看,一些学者认为方志来源于图经。志书所记之事为一方地域时空之事物。可见作为体现一方地域情况的地图在志书中的重要性。但是,在首轮、第二轮志书中,存在着对志书地图不够重视,特别是地图标注方面问题较多,地方志工作者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中第三章第十三条指出:“地方志的体裁,一般包括述、记、志、图、表、录等,以志为主。”图、表和照片作为志书的体裁之一,在各级志书的编纂过程中已被诸多地使用,它与志书的文字是互相补充的关系。运用的好,则相得益彰,能起到节省篇幅,一目了然的特殊作用,是其他体裁所不能替代的。现就我个人在工作中对图、表、照在志书中的作用以及运用方法谈点个人的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20.
图表是志书不可或缺亦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志书中有增强史料完整性、科学性并能起到佐证其真实性的作用。“无图不成志,有志必载表”已成为当今方志学家们的共识。志书编纂者要充分认识图表在志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