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北临城县补要村遗址北区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2008年对补要村遗址进行了发掘。遗址北区的仰韶文化晚期遗存具有自身特色,与周邻的雪山一期文化、仰韶文化大司空类型存在明显差别。中、晚商时期遗存年代序列完整,自洹北商城阶段延续至殷墟第四期,对进一步完善冀中地区中晚商时期考古学文化的编年体系、了解当时的社会性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荥阳小胡村晚商墓地应为晚商"舌"族家族墓地,小胡村M22、M28是晚商"舌"族中小贵族墓葬,年代应在殷墟二期晚段。两墓所出"舌"铭铜器是目前所知最早的"舌"族铜器。从两座墓葬随葬青铜器的差异看,两座墓主生前在军队中应分属不同兵种。1933年安阳薛家庄出土"舌"铭铜器的殷墓墓主应属小胡村"舌"族一员,身份应为"舌"族高级贵族或族长。小胡村晚商墓葬随葬青铜器、玉器,罕见陶器以及普遍铺放朱砂的葬俗,与同时期殷墟及郑洛地区都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长江中游地区商时期考古学文化演进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早商一、二期时商文化在长江中游直接分布或间接影响着各区域文化的发展;早商三期至殷墟一期是商文化趋于消退、土著文化逐渐兴起的文化整合阶段;殷墟二期至周初,这一时期长江中游区域文化得以迅速发展,并产生了具有地域特征的青铜文明。  相似文献   

4.
湖南岳阳温家山商时期坑状遗迹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家山坑状遗迹群是湘江下游新墙河流域乃至湖南地区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一处重要的商时期坑状遗迹,时代从殷墟一期延续到商代后期晚段。本报告根据已整理的部分坑状遗迹的器物组合、形态、文化因素等方面分析,认为占主导地位的以鬲、簋、大口尊、瓮、盆、豆等为代表的文化因素,具有明显的商文化盘龙城类型的特征,是该类遗存的主体特征,同时认为这批坑可能与某种宗教祭祀有关。温家山坑状遗迹的发现,为研究商文化南渐及其发展、演变以及与周邻地区同时期诸考古学文化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5.
《文物》2021,(7)
正作为晚商王朝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大邑商"无论是等级、规模、人口、物质文化发达程度,还是人员与文化来源的多样性,都远超同时期的任何城邑。对殷墟陶器的认识,是晚商时期遗存研究的基础。无论是构建晚商时期年代学标尺,还是辨识典型商文化的内涵,无不以殷墟的陶器认知为基础。随着材料的积累和认识的深入,学术界已经认识到,殷墟遗址群陶器的文化因素及其来源并不单纯,陶器群的构成也并不单一。  相似文献   

6.
燕生东 《江汉考古》2019,(4):70-77,51
东方地区是商王朝晚期重点拓展和经营的区域。文化与殷墟文化关系密切,与当地文化二元对立;这里人口密集,聚落发展稳定,高等级聚落和来自殷都及周边地区的贵族与军队首领数量较多,驻扎在晚商文化分布区边界的醜、举、史等多个族氏还参与了征伐夷方战争。结合卜辞和商周金文的记录与相关研究,夷方地望应该在晚商文化分布范围以外、岳石文化后续文化的会泉庄与芝水二期等类型分布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所谓中商文化就是商代中期文化。将商代的考古学文化划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在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就已开始,但那个时候的早商文化,指的是洛达庙期(即二里头期) 文化,中商文化指的是二里冈期文化,晚商文化指的是殷墟期文化。当时还将成汤居亳到盘庚迁  相似文献   

8.
殷墟四合院式建筑基址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殷墟某一区域建筑基址的大面积揭露,在殷墟考古上是极为难得的.这次发掘出来的六排四合院式建筑基址,排列有序,建筑形式相同,布局严谨,规划设计明确.但规格和等级明显偏低.它很可能是商王室下属的一处重要官邸或是殷商时期某一阶段某个族的核心建筑遗存.其始建年代应在殷墟文化第四期偏早阶段,毁弃时期应在殷墟文化第四期晚段,即武王灭商及其以后时期.  相似文献   

9.
晚商时期,当商王朝的势力在北方、西方、南方和东南部退缩时,唯有东方地区聚落分布密集,文化繁荣,与殷墟文化关系也最为密切。周初所分封在东方地区的近二十个姬姓、功臣及姻亲邦国均位于晚商文化的分布区内,说明这些封国主要是管控东方地区势力强大的殷遗民。  相似文献   

10.
下七垣文化的再认识魏峻(北京大学考古学系)自本世纪20年代末安阳殷墟的发掘开始,商文明便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之一。随着殷墟为代表的晚商文化和二里冈遗址为代表的早商文化的逐渐确立,探求比二里冈下层文化更早的商文化(即先商文化)的问题也日益受到了学术界...  相似文献   

11.
豫东商丘地区考古调查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2年底,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商丘地区24个古文化遗址进行了复查,并对民权县李岗遗址进行了试掘,获得一批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先商文化、早商文化、晚商文化遗物,确认了不同时期遗址的分布,为进一步了解夏商时期商丘地区考古学文化面貌与特征、特别是先商文化和岳石文化在该地区的分布状况等,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2.
李慧芬 《沧桑》2009,(5):7-8
长江流域一些商代遗存发掘之后,为商代南土的探索提供了新的资料。通过对考古资料的研究,理清了商代南土的变迁情况。在早商时期,长江以北的黄陂及其附近地区是商王朝的南土;中商时期,南土的范围有所扩大,向南逾长江在湖南和江西形成个别据点,商王朝的政治势力和文化影响早已越过江汉地区,深入到今日的鄂赣与湘皖广大地区。商代的南土范围大致包括江汉平原,并进入长江以南两湖及江西部分地区,在外层周边地区为商文化波及区。但到晚商时期,自"殷墟文化"时期开始,中原与南方关系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商王朝的南土范围向北收缩,退至河南信阳罗山一线。  相似文献   

13.
自殷墟向南沿太行山南麓至崤函故道的交通线,是晚商时期安阳与关中地区间的主干道。这一交通线与黄河南岸郑洛地区的晚商时期铜器墓,年代与等级研究长期模糊。在葬俗文化认同接近安阳,可视为被商王朝控制的背景下,上述与安阳空间距离有别的铜器墓,在不同区域内的表现不同。这种差异反映出商王朝管理重心乃至晚商地方经略体系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家猪是殷墟孝民屯遗址居民消费的主要肉食消费对象,本文对该地点出土家猪的死亡年龄结构、宰杀模式、畜产品开发与晚商城市的肉食供应等问题进行动物考古学的研究,认为当时人养猪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肉产品,殷墟文化一、二期时孝民屯居民可能主要靠自己养猪获得猪肉,而殷墟文化二、四期时该地点居民日常食用的猪肉则很可能主要依赖外来供应。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从商文化在南方的分布变化探讨商王朝的南土.近年,随着一批新材料的公布,我们认识到在二里岗上层至殷墟一期阶段,商文化在南方已经越过霍山,势力发展到安庆一带,并在强盛时突破石门皂市——岳阳铜鼓山一线,推进到了江西樟树市附近.而在西南方要远至商洛的东龙山,东南方达盐城龙岗.殷墟二至四期阶段荥阳小胡村和正阳傅寨两处族墓地的发现,填补了安阳至罗山一直鲜有晚商时期商文化遗存发现的空白,对殷墟二至四期商文化的南界在罗山一带提供了支持.此外,本文还总结出了南方地区商周分界的三项标准.  相似文献   

16.
山东济南刘家庄遗址发掘出土一批带有铭文族徽的商代青铜器,其形制多与殷墟同类器物极为相似,表明晚商时期刘家庄地区居住着一支与商都殷墟有密切关系的氏族。针对该遗址出土动植物遗存、铜器铅同位素等方面已有学者开展了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总体上看,针对这批青铜器制作工艺、合金技术及矿料特征等科技分析数据偏少,与商都殷墟遗存的关系尚待进一步讨论分析。 本研究选取该遗址三座墓葬中29件青铜器(56个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金相显微镜、VG Elemental型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利曼Prodigy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从青铜器合金组成、金相组织、铅同位素比值及特征微量元素等方面采集数据加以分析,再结合器物形制等考古学资料进行综合研究。 结果表明,刘家庄青铜器主要为铸造成型,合金组成为铅锡青铜、锡青铜、铅青铜、纯铜及铅砷青铜。大部分青铜器金相组织以α固溶体为基体,呈树枝状偏析,枝晶间分布(α+δ)共析体,部分共析体完全腐蚀,Pb相呈颗粒状零散分布或者完全腐蚀,局部区域如孔洞、枝干与缝隙间析出不规则形状铜晶粒。少数器物金相组织内部存在滑移线,推测器物可能经过铸后冷加工。铅同位素比值显示,此批青铜器高放射成因铅占比较高,与殷墟二、三期含高放射成因铅器物数据分布范围相对吻合,与殷墟一期、殷墟四期分布范围稍有差异。微量元素总体趋势以高含量Bi、As、Ag元素为特征,结果与殷墟青铜器微量元素分布模式相较接近。综合对比发现,刘家庄青铜器似乎与殷墟青铜器的主体原料相同。从器型上看,刘家庄青铜鼎、簋、觚形制与纹饰风格等,多与安阳殷墟青铜器尤其是与殷墟二期、三期保持较高的相关性。 本研究表明晚商时期海岱地区与殷墟中原地区交流密切,为商晚期青铜器生产来源与流通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同时,该研究深化了对刘家庄商代青铜器本身的认识,补充完善了济南刘家庄青铜器科技分析内容及考古学研究信息,为深入了解商代时期海岱地区与殷墟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胡洪琼 《文博》2011,(6):18-23
本文以殷墟已发表的墓葬资料为基础,对殷墟晚商墓葬陶器组合的时代特征及家族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殷墟文化早期墓葬陶器数量少,组合单一,晚期墓葬陶器数量增加,种类大增,组合形式多样,尤其是第四期,酒器组合大量增加,酒器和炊食器配套组合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殷墟墓地是以族为埋葬单位,家族墓地划分出不同的区,分区之下又可分组,墓组之下又可分墓群。  相似文献   

18.
关于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存年代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存的上限约当二里岗上层晚段,下限已到殷墟文化末期。由大辛庄遗存看鲁西地区商文化上限,将有助于商族起源、“中商文化”乃至岳石文化下限和去向等重大课题的研讨;其下限的判定则可为商周文化断代提供标准。  相似文献   

19.
晚商时期,在黄河中游南流段两岸存在一群具有地区特色的青铜器。对这批铜器年代与族属的认识,核心问题在于山西保德林遮峪所出青铜器的年代。林遮峪墓葬出土的可确定年代的铜器大都属于殷墟时期,下限并未进入西周。黄河中游南流段两岸所见的晚商时期铜器群应归属于同一个文化系统,它们与李家崖文化有关。  相似文献   

20.
限于目前的考古发现,我们暂且把山西临汾、运城盆地,也就是地理上划分的晋南和晋西南地区,商至西周时期当作一个大地区看。经过几十年的等待,晚商即殷墟时期的考古学化面貌,随着近年来浮山桥北墓地和临汾庞杜墓地的发现及发掘已经大体明晰。以前此期遗存鲜有出土,垣曲古城东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