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绮亭公生祠”又称“百豫坊生祠”“绮亭陈公祠”等。它位于南海市西樵镇简村。简村为清末著名华侨实业家陈启沅的故乡,当地陈氏后人传说此祠堂系陈启沅为纪念其父“绮亭公”所建的“生祠”,故有“绮亭公生祠”之说。又因当年祠堂边陈启沅还建有由十七幢  相似文献   

2.
<正>祠堂,又称宗祠、总祠、家庙,其中因其受众大小不同,又有分祠或支祠、房祠之分。还有一种常见的"居祀合一"建筑,因它也有祭祀祖先的功能,所以也常被人称为祠堂,内行的赣南人称之为"厅厦",这类建筑严格地说不能算是祠堂,而是民居。因此,这里  相似文献   

3.
绵阳李杜祠     
绵阳李杜祠赵义元李杜祠位于绵阳市东郊沈家村。祠背依富乐山,前邻芙蓉溪东津古渡,隔涪江与绵阳市区相望。这里“人家几户傍江村,水绕池边竹掩门。满地黄花秋色早,一龛同俸两诗魂。”为国内外仅此一处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合祀一祠的纪念地。四川省人民政府1991年...  相似文献   

4.
两汉时期,墓地祭祀普遍.《论衡·四讳》记有:"古礼庙祭,今俗墓祀.……墓者,鬼神所在,祭祀之处."《汉书·朱邑传》亦载:"起冢立祠,岁时祠祭."帝王陵墓建有陵(祠)庙,另有寝殿、便殿等设施,其他等级墓葬则修建祠堂以供祭祀,渐成风气,"广种松柏,庐舍祠堂"(《潜夫论·浮侈》)、"中者祠堂屏阁"(《盐铁论·散不论》)、"勿随俗动吾冢,种柏,作祠堂"(《汉书·龚胜传》).祠堂还有享堂、食堂、斋祠等名称,随着推广普及,其作用也得到延伸,蔡邕在《郡掾吏张玄祠堂碑》中即言:"先考积善之余庆,阴德之阳报,乃于是立祠堂,假碑勒铭,式明令德,以示乎后."[1]关于汉墓地祠堂,已有较多研究成果,本文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汉墓地祠堂及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江南第一祠”、“中国古祠一绝”,坑口村因独特的祠堂而名声在外;“徽州古文化的活化石”、“徽州古建筑的博物馆”,湖村,那些深深嵌入门楼石材里的砖雕作品依然精美绝伦,整个徽州无出其右者。这两个村,仅相距5公里。  相似文献   

6.
吴若峰 《旅游》2005,(6):50-55
“江南第一祠”、“中国古祠一绝”,坑口村因独特的祠堂而名声在外;“徽州古文化的活化石”、“徽州古建筑的博物馆”,湖村,那些深深嵌入门楼石材里的砖雕作品依然精美绝伦,整个徽州无出其右者。这两个村,仅相距5公里。  相似文献   

7.
祭祀北宋良将杨业夫妇及其后代英烈的祠堂——杨族祠堂坐落在山西代县城东北 20公里的枣林镇鹿蹄涧村。该祠也称杨令公祠、杨令公庙、杨将军祠、杨将军庙、杨家祠堂等。因杨业殉国之后,宋太宗曾赠其谥号“忠武”,故当地多称“忠武祠”。 杨族祠堂背依雁门山,南眺五台山:“襟覆宿之灵,带滹沱之秀,周围沃壤,左右流泉”,景致幽邃,清雅宜人。是迄今所知仅存的由杨业后裔主持建造的杨族祠庙。现整个建筑群虽曾历尽沧桑,但保存尚属完整,弥足珍贵。 众所周知,杨业故里本不在代县,那么,杨业后裔是何时定居于鹿蹄涧村并形成今族的?村名鹿蹄涧其来由是什么?杨族祠堂创自何时,数百年来发生过哪些变化?这正是本文要讨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一、窦大夫祠概况及历史沿革窦大夫祠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贤大夫窦犨而建的祭祀建筑,也是历代地方守臣及百姓祈雨的场所。祠堂位于太原市西北25公里尖草坪区上兰镇,坐北向南,背靠烈石山,西南依傍汾河、与冽石寒泉相连接,东与保宁寺、观音阁。  相似文献   

9.
仪陇县新政镇嘉陵江对岸的离堆山顶,原有一座明、清时代几经毁而重修的忠贤祠,乃是当地百姓专门为祭祀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京兆尹鲜于仲通、叔明兄弟,以及宋代权篆阆中、新政的马存、唐庚、刘成德等忠贤之士而建造的祠堂。祠宇早已拆改建成嘉陵村小学,但尚遗存清道光初年重修祠堂时树立的一块记事碑。碑系硬青石,高142、宽86、厚15厘米,碑阳镌刻《重修离堆山忠贤祠记》,碑阴刻捐资建祠人姓名及钱数,字迹清晰完好。此碑为道光二年(1822年)端午日忠贤祠落成时,由保宁府教授李义得撰文、南部县新政坝县丞沈寿榕作书,据《益州书画名人录》载:“沈寿  相似文献   

10.
襄阳蔡坡战国墓发掘报告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一、前言1972年冬,在湖北省襄阳县余岗公社(后改为伙牌公社)施坡大队北部的蔡坡山岗上,发现了一处战国墓地。基地中心南距襄阳市区约9公里,东距山湾东周墓地①约1公里。蔡坡是一座平面略呈椭圆形的低矮山岗。东与山湾土岗隔沟相望,西北为丘陵地带,东南为汉水的冲积平原,北山岗的山坡坡度平缓,为良好的农耕地。山岗最高处约高出附近地面30米,东西长约1.5公里,南北宽约0.6公里。墓葬主要发现于山岗的中部偏南的坡面上,较大的墓集中在中部偏西地势较高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车离开林芝八一镇约20公里处,隐隐约约看到了几户人家的房屋,撒落在并不高的山上。汽车拐上山路.直奔那镶嵌在山水间的村庄。  相似文献   

12.
烈士祠与民国时期辛亥革命记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为纪念辛亥革命烈士,各地将传统的昭忠祠等改建为纪念辛亥革命先烈的烈士祠,由此,烈士祠(或忠烈祠)成为辛亥革命记忆的空间.作为国家祭祀革命先烈的场所,忠烈祠或烈士祠在民国时期辛亥革命纪念空间中占据重要地位,且逐步被纳入国家祭祀体系,具有神圣的定位.民国时期的烈士祠虽然保留着传统祠堂的形式,但其纪念仪式、内部陈设既...  相似文献   

13.
室即墓室     
《文物》1996年第7期刊载的周保平《徐州的几座再葬汉画像石墓研究——兼谈汉画像石墓中的再葬现象》一文,将徐州发现的东汉元和三年画像石题记中的“石室”和另一块画像石题记中的“室”解释为“‘室’与‘石室’都是指墓葬的附属建筑,非指地下的墓室,汉代的墓室一般称为冢”。“这两方带有铭文的汉画像石非但不是出自同一个墓室,很可能来自不同的石室祠堂或墓前石龛”。我们认为此解与史实不合。周文引《汉书·张禹传》:“年老,自治冢茔,起祠堂。”两汉文献中提到“祠堂”之处甚多,无需枚举。从文献记载可以看出,汉人对祠堂一般直称“祠堂”。祠堂画像石题记中对其称呼有;“祠堂”、“庙祠”、“食堂”  相似文献   

14.
麻秧洞位于福泉县城西25公里处的岔河乡瓮赏村。瓮赏村是一个有十几户人家的民族村寨,被裹在连绵的青山之中,几株高大的古树,给山寨增添了几分幽速古朴的色彩。站在村头举目眺望,绵亘的山峦一色黛青,北  相似文献   

15.
南屏位于安徽黟县县城西南4公里处,因村西南背倚南屏山而得名,明代已形成叶、程、李三大宗族齐聚分治的格局。全村只有1000多人,却有36眼井、72条巷、300多幢明清古民居。村中至今仍保存有相当规模的宗祠、支祠和家祠,被誉为“中国古祠堂建筑博物馆”。  相似文献   

16.
祠堂是潮州城乡一道亮丽的风景。潮州处在南海之滨,偏于粤东一角,地理位置偏僻而闭塞,宗法文化非常兴盛,宗族观念深入人心。祠堂是中国宗法文化的重要载体,自明代中期宗族礼仪庶民化之后,祠堂作为构建宗族组织的重要内容,在潮州大规模兴起,民间修祠供祖蔚然成风,宗族祠堂遍布潮州城乡。  相似文献   

17.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文物》1979,(7)
随县曾侯乙墓,位于县城西北约三公里叫擂鼓墩的地方,原编为擂鼓墩一号墓。东边紧靠(氵厥)水,南距(氵员)水二公里许,西北是山峦起伏的丘陵地带(图一)。墓坑在一东西走向的小山岗(当地称为东团坡)的最东端。 1977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在兴建营地、平整山头时发现此墓。1978年3月,湖北省、襄阳地区、随县有关部门组成联合勘探小组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与钻探。  相似文献   

18.
罗州城位于蕲春县城(漕河镇)西北1.5公里,在蕲水河南岸。城址东北约2公里为一连绵起伏的山岗,西南为一片广袤丰腴的冲积平原,整个城址就座落在这一带的冲积平原之上(图一)。  相似文献   

19.
维西春行 同乐一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的高山峡谷中,在"三江并流"("三江"泛指: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区域核心腹地,有一个鲜为外人所知的小村子,这里只居住着100多户人家,他们属于傈僳族,这个村子有个非常吉祥的名字——同乐村。这里位于大山深处,偏离国道、省道,一条弯弯曲曲的村道沿着山脚前行10几公里,假如没有当地人领路,谁也不知道在这村道的尽头会有如此一个  相似文献   

20.
明代徽州祠堂大规模地兴起,宗族精英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明代徽州祠堂制度的形成是祠堂制度的变革与创新过程,它突破了古典宗法制以及朱子《家礼》的束缚,包容和反映明代中期前后的社会分化和亲属关系的演变,从而吸引宗族精英主导祠堂建设,推动了明代徽州祠堂及宗族组织的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