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陇东护崖墙     
陇东人居住在黄土高原上,厚厚的黄土层孕育出了窑洞这种独具特色的民居,或依山或平地人工掘出高高的崖面,随着一口口窑洞的诞生,这就是陇东人理想的栖息之地——地坑庄。然而,高高的崖面若无遮挡,则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于是,护崖墙便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2.
我人生的前16年都住在窑洞里。向阳的黄土坡上有成排的窑洞。每家基本都有两孔窑,然后用砖的、石的或者土坯的墙围出一个院子,独门独院、种花种菜。躺在炕上总能听到山上的狐狸叫。夏天我们用大盆晒一下午的水冲凉,冬天就基本只赶着大年三十才提着塑料袋下一趟山去澡堂。  相似文献   

3.
打泥坑是包括土族在内的青海农村普遍盛行的一种暖炕。制作打泥炕,就地取材,用料简单,煨热的泥炕,温暖舒适,热力持久。制做方法是在房里靠墙用土坯或砖砌一个高约二尺一二的长方形墙圈,里面用干土块垒成椭园形,朝房墙外留一个洞,用来烧煨,叫炕洞门。垒好后在上面盖上石板,石板上抹一层长草泥。等长草  相似文献   

4.
怀念窑洞     
早年间,村落是建在沟套里的。沟套中间,是条通衢大道,走得了车,行得了马。沿通道两边,是一户紧挨一户的农家庄院。庄院的围墙,用黄土夯成,坚固耐久;跑不进贼,钻不去狗,有城堡式的安全。安全的“城堡”里,是打凿考究的窑洞,有一只两只的,也有三只四只的。窑面砌砖、窑项抹瓦,为上等庄院,那是有钱人的居所。一般庄户大都白泥抹面,方格窗柃,红  相似文献   

5.
黄土塬上黄土窑徐志贤黄土窑,即窑洞,是利用生土的特性创造的一种居室。同时也是建筑艺术和旅游事业待开发的的荒原窑,是在人工掘成的崖上,由靠地面部分纵向挖成的洞。和盖房相比较,“崖”就是屋架。“崖”的组合,叫“庄”或“庄子”、“庄基”、“院庄”。“庄”的...  相似文献   

6.
陇东土炕     
宿焰星星在,清宵细细长。底须燕玉伴,绝胜越棉装。暴暖蒸念重,空烟隔慢。清代诗人杨芳灿的这首诗,可谓道尽了隆冬时节热炕的妙处,是对土炕最好的赞誉。土炕是陇东广大农村千百年来流传的一种用土坯砌成的特殊的“床”。陇东土炕一般砌在房子进门两侧,也可以砌在房门对面两角。有时也靠窗而砌,另一侧则留一空地,放置箱柜等家具。在窑洞里,土炕一般砌在门口窗户边,以便于通气排烟。土炕一般是用土坯垒砌而成,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多用砖块砌成。砌炕俗称“盘炕”,盘炕时先将土坯或砖块垒地四周,即形成炕圈,并在炕圈内正中竖一炕柱,以便支撑炕面。在炕圈正面留一炕洞,俗称“炕眼门”,以供烧炕之用。有些人家为了防止烧炕时烟火熏黑房屋,便将炕洞留在房屋外面。在炕圈里面顺内墙一侧还须留一烟道,俗称“烟通眼”,并在烟道上安放一挡板,烧炕时用于通烟排气和保温之用。之后,再在炕柱上架上用事先草泥槌制而成的有一定规格的“炕基子”,用细泥勾缝之后,再上一层细泥后即可;或者在炕圈内装上干土,在干土上抹一层约2寸厚的麦草泥,再将麦草泥槌实,风干后掏出干土即可形成炕面。炕盘好后,将柴草从炕洞填入炕内,点着后用慢火烧结,使其干硬牢固后即可。在有些地方,还用从...  相似文献   

7.
霞飞 《湖南文史》2010,(8):36-36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元帅里,林彪是唯—懂一点中医的元帅。那么,林彪是何时学的中医呢? 1931年夏季,林彪任军长的红四军开到石城北部打“土围子”。那时的所谓“土围子”,多是以当地客家人中的大地主、大豪绅为主修建的。其外形,多是圆形或者方形,用砖或土修起很厚的墙,高的可达六十米至七十米。  相似文献   

8.
油榨湾     
古油榨湾在仙南的最东端,原是一块荒无人烟的沙滩。锦瑞河水犹如一条玉带飘忽缭绕而下,过油相湾,经刘潭闸,绕黄荆口再汇入襄水。通物便达的锦瑞河给油榨湾的繁荣、发展提供了舟揖之便。清光绪年间,油榨湾就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榨油树。全村共有48家榨房,遍布在近两华里长的湾子里。此外,纺纱织布、打包头等与榨油相联系的手工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每至收棉籽收芝麻的季节,这里家家榨油房传出打榨声,昼夜响个不停。夜阑人静,榨油人的吆喝声、呻吟声、号子声凄楚哀婉,激动人心。那时,榨油人被称为“榨狗子”,他们大都是从四…  相似文献   

9.
童年游戏     
还记得你小时候玩的什么游戏吗?1.打弹珠即打玻璃珠。玩的人各数枚,输者将丧失对玻璃珠的所有权。法通常是“出纲”或“打老虎洞(掏窑)”。地上划线为界,谁的玻璃珠被打出去输,叫“出纲”;或在地上挖出五个坑,谁打完五个洞,就变老虎,然后打着谁,就谁的玻璃珠吃掉,这叫“打老虎洞”。是是有点像高尔夫?2.拍画片(有的地方是拍烟盒折成三角)与弹珠同样疯狂的游戏,买一16开大的上面印着各式各样小人的硬纸有西游记的,有三国演义的等等,将它一小张一小张的剪下,可以按图案内容大小;也可以比看谁能将洋画拍翻背。之,常胜将军手里总是握着厚厚一摞…  相似文献   

10.
内蒙宁城县黑城出土制莽钱陶范作坊遗址安丽,赵爱军1976年,赤峰宁城县汉代古城黑城发掘一处新莽钱制作陶范的作坊遗址。钱范作坊北距黑城南墙116米,遗址南端有大量汉陶片等,中部有一座烘干陶范的窑址。在距地表0.3米处有并列四条南北向砖砌火道,火道呈斜坡状。窑底铺砖和耐火材料。火道南北端各设两个火膛,烟囱设在窑中部。窑床上放“T”形支架,上置成叠待烧泥范。在窑址内共出土完整与残缺的大泉五十陶范497块,小泉直一陶范522块。陶范均为夹沙红陶,下层较厚、沙质较粗,上层薄,沙质较细。陶范分布在几个探方中:靠近窑址的探方4出土小泉直一母范,探方7出的为未入窑焙烧的大泉五十母范,探方1-3内出土大泉五十、小泉直一母范。这类母范表面有层灰白硬光面,占总数的90%以上。在出土母范中,有110余件带纪年铭文。铭文在范上部浇口处,为两行竖写阳文隶书反书文字。右为“后钟官工造世”或“前钟官工良造第世”,左为“始建国元年三月”。从窑室结构和出土陶范、冶炼工具看,当时制范工艺水平较高,范面钱型布局有所改进,范面扩大并添置了型腔。经复原,大泉五十范有钱模64枚,小泉直一范达150枚。(《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专刊》1993.1)内蒙宁城  相似文献   

11.
水二章     
魏雷 《丝绸之路》2003,(10):57-59
洗澡这是我一个朋友阿良的故事。朋友阿良来自黄土高坡,紫铜色的皮肤,带着西北风的豪情,举手投足仿佛流露出新鲜的泥土气息。我们一起走进大学校门的时候,他最乐意的事就是洗澡,甚至每天要洗几次,我们笑称他有洁癖,人都给泡成发面馒头了。阿良总是笑笑,深邃的眼睛望着西北,深沉地给我们讲在高原洗澡的故事。与西北的风沙一样出名的是西北的干旱少雨,那儿盛产的是风沙,缺少的是雨水。在黄土高原上有一个村子叫“一碗泉”,村子因泉而得名,一碗泉———从石头缝隙里一滴一滴半天才能渗出一碗,就是这么可怜的一线泉水,却使这个村子成了方圆百里…  相似文献   

12.
“亭”的起源应追溯到殷商时代苑囿中的“台”和军事上的城防“台”,当时的“台”有很大一部分都在方台上建“观榭”。这种建筑,在宫苑中的一支在战国秦汉时期达到了高潮,而军事上的一支则与司法邮驿系统相结合,保留了“亭燧”烽火台和城防台的建筑特征,成为“亭”这个机构的建筑标志。东汉时期传入中国的佛教,又借用了“亭”或台楼这种建筑形式作为最初的中国式佛塔,以后才发展出楼阁式、密檐式等多种佛塔。唐代化对“亭”的描写,使我们从多方面了解唐“亭”的功能和内部设施,知道了“亭”是怎样从驿馆演变为园林的,并进而了解到作为真正的有顶无墙的小型建筑物亭子,不是出现在盛唐,而是迟至北宋时期才成型。  相似文献   

13.
在岗底斯四周共有四座天葬台。其中最大,也最有名的还是岗底斯西麓的天葬台,人们称这座天葬台为“扎炯阿加措雄”,意为五百弟子或叫五百罗汉的布道盆。这座天葬台是紧靠岗底斯雪山右侧的一个巨大的天然岩石平台,周围有灌木衬托,北高南低,酷似人工专门建造而成。在天葬台中央的石面上有一个深深的脚印,论其大小远远超过现代人的脚印,人们用石块累成一个无顶的小石屋,将脚印圈在石屋当中,并将一些糖果之类的食物和小钱放在脚印上,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佛祖释迦牟尼的四个脚印之一。平时,常有一位身着红衣,长发齐腰的道长在石屋之内朝东而坐,道冠遮额,面带黑纱,手摇双面法鼓布道。令人感到凄凉的祷词伴随着深沉而凄惨的旋律久久回响在天葬台上空。在石屋西边约两米多远处,放着一块大石头,  相似文献   

14.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东部,“山多地少,本非五谷蕃衍之所。雁门迄北地多斥卤,岁仅一收,太行迄东则冈峦带土,颇鲜平原”。加之明清时期生齿日繁。导致地狭人稠,食不足用。继之而起的过度耕垦,使山间瘠田、村边角地都得以利用,甚至“山之悬崖峭壁,无尺寸不耕”。终导致许多山地丘陵地带“遇积雨则河水暴涨,其势奔腾而不可遏,往往啮田为害;数十年来洗荡民田千有余亩,尽成沙砾”。与森林破坏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保存下来的明清时期的一些护林碑刻,为我们揭示了当时人们保护森林、树木的一些情况:一方面人们基于朴素的生态观念和风水意识,加强对寺庙林、风水林等的保护,其目的并非出于自觉保护林木,但客观上还是达到了保护林木的效果。一方面,在一些地区,人们切实意识到破坏林木对生产生活带来了消极影响,因而,加强对林木保护的自觉意识,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人们的滥砍乱伐,维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它们或竖于田间地头,或立于祠堂庙墙,警示人们禀遵毋违。这些碑刻资料大都属于民间自发形成的,自我约束的乡规民约性质,是珍贵的民间环保史料。其记载的有关破坏森林的性质主要是习见不鲜的一般性砍伐,不同于大规模的军屯民屯的毁林开荒,故而鲜见于文献记载。在以往的研究中常被忽视。  相似文献   

15.
<正>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前,在这一段时期,哈尔滨松花江段的鱼类特别多。原因是人类的活动,遗留在江中的食物越来越多(江水尚未出现大的污染)引来大量鱼类在这里觅食和繁殖。20世纪是哈尔滨市第一次出现的“全盛时期”,渔业生产也是第一次高潮。30年代前后几年里,鱼的价格非常便宜,手掌大的鲫鱼只卖到3分钱1斤,吃者甚少,产量过大,主要是人口少也有关系。一般情况,小鱼现抓现吃就可以,无需花钱去买。在松花江边,每当清晨散步时,就会看到江中数十条渔船在各自忙碌着。渔船不是太大,大约五六米长,不足两米宽,船头有平板,人可以站在上面撒网;中段是“水槽”,可供放养活鱼;后段有船舱,可供睡觉或休息;船尾底部可站一人摇櫓(用双桨摆船)。江中的所有渔船都是一个样子。一般,渔船上都是自家人,也有雇工或两家合作的,每条船上只需两个人,一前一后,船头的撒网,船尾的摇橹,相互配合作业,十分默契。多数是夫妻,丈夫在前台撒网,妻子在船尾摇橹、协助撒网和掌握方向(还有父子船和兄弟船)。天一放亮就起来打鱼。撒网是力气活,需要平衡能力,稍不留神会掉下去的(平台约1平方米),站在上面负责撒网、牵住网绳、拉网和拿鱼(放在水槽里)。然后要清理网中的杂物(如水草、树枝、小木头等等),还要把网整理成撒网前的形态。用的网是较大号的旋网,是打鱼专用的(在岸上很难撒出去),撒开成圆形,直径约1米(是用线绳编织后,再用鲜猪血浸泡过的),加上周边的铅坠儿,沾上水后很重,一个人的力量不够,撒出去不成圆或没有完全张开,捕鱼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看打鱼的很有意思:撒网时两个人都骤然紧张起来,摇橹的马上把船头调过来,船头对岸边方向,当撒的网从空中向下落的一刹那,后面摇橹的立即用“木钩子”(树叉做的)把网的一端(相当于船身长)勾住,使大部分散开的网落入江中,一少部分网边挂在船帮上。这样,在水下形成“网帘”。摇橹不再摇了,只掌舵使横着的船顺流而下,大约流过一二百米的时候(船头牵网绳的会明显感到有多少鱼碰上了网),这时,前后一起松开,使网全部扣入江中,形成一个“天罗地网”,把这些鱼罩住。这是因为鱼的本性是“顶流上”,当它们撞上网时仍不退却,后来的鱼也跟着顶流撞网,当鱼网完全收口时,鱼儿已经“难逃法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