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9月,相约《西厢记》故事发生的普救寺,我们结婚去。普救寺,莺莺待月西厢记一座被视为爱情圣地的普救古寺,一段刻骨铭心的浪漫爱情;一本传诵了千年的《西厢记》,一份"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美好祝愿。目的地,就选在永济普救寺。  相似文献   

2.
叶蔚  断戈  雨蔚 《风景名胜》2008,(2):70-73
【剧目】《西厢记》【编剧】(元)王实甫【主角】张生崔莺莺【舞台地点】山西省永济市普救寺。【爱情格调】浪漫、完聚、缠绵悱恻、多愁善感【经典台词】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剧情解读】唐贞元年间,洛阳书生张生长安赴试,入居普救寺,邂逅相国之女崔莺莺,惊其艳丽而生情,遂借住西轩,并以诗传情,互生爱慕。叛将孙飞虎带兵围寺逼莺莺成婚,崔夫人声称愿将女儿嫁给献计退兵者,张生修书请白马将军退敌。崔夫人悔约,让二人兄妹相称。红娘代传书简,莺莺诗约张生,幽会西厢。老夫人无奈允婚,强令张生赴试。张生惜别莺莺,上京应试,中了头名状元。然崔夫人侄儿郑恒却谎称张生已做了卫尚书的女婿,逼崔夫人把莺莺嫁给他。就在这时,张生回到普救寺,在白马将军的帮助下,揭穿郑的阴谋,与莺莺喜结连理。  相似文献   

3.
齐涛 《沧桑》2009,(6):223-223,226
虽然对于《董西厢》中张生过多的轻狂和庸俗表现,《王西厢》中已有所删减,但在这一角色身上仍有遗留,《西厢记》中的张生仍表现出贪色的市井无赖习气与文人的软弱无能。其原因主要可以从两方面概括:一是封建时代男权社会的价值判断的反映,一是新的历史文化境况下作家及观众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金瓶梅词话》中援引提及西厢剧曲剧名、人物名、曲牌曲词、情节的地方达三十多处,分散在金书的二十多回中,援引频率极高、援引形式多种多样。《词话》中援引、指称的西厢剧曲文字极少数为李日华《南西厢记》,绝大多数为《北西厢记》。《词话》对《西厢记》的援引、化用一方面在艺术把握上极为自然妥贴,另一方面也常常表现出比类不当、庸俗发挥的不足,显示出作者淫亵化观照《西厢记》的趋俗趋恶眼光。  相似文献   

5.
《风景名胜》2008,(2):52-53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等四种基本形式。在古典戏曲中,不能不提四大经典爱情戏曲——《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自问世数百年来,它们被改编成各种剧种活跃在戏曲舞台,对中华民族的文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它们的故事发生地,也成了游人争相前往的热门之地。它们以超强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成为了当地旅游的一块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6.
张蔚琼 《沧桑》2011,(1):247-248
红娘是《西厢记》中为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起牵线搭桥作用的侍女,在今天看来早已脱离了她丫鬟的身份,成了一位成就人间美满姻缘的"月下老人"。而"红娘"更成为这类形象的"专有名词",可见其影响之深。红娘成就崔张好事的行为或多或少地都反映了她这个青春少女的特有心理和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7.
转向遇到爱     
翟文涛 《世界》2012,(2):168-169
《暮光之城》系列堪称当代最有影响力的青春浪漫爱情小说,这是一部描写高中生Belia与吸血鬼Edward 的浪漫爱情故事,改编成电影之后旋即引发全球年轻男女的追捧,甚至显现出超越《啥利波特》的强劲之势。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我曾写过《(西厢记)对(金瓶梅)的影响》一,列举了“磬槌打破老僧头”、“莺娘”、“下截”等词汇为例证,说明《金瓶梅》的作对《西厢记》十分熟悉,所以在创作过程中,不知不觉使用了《西厢记》的某些语汇,甚至在细节描写上也有参照《西厢记》之处。应该说,这些方面的借鉴还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9.
李颖欣 《神州》2014,(18):6-6
《倩女离魂》作为元杂剧四大爱情戏之一,以离魂这一特殊情节的创作成为区别于其他三大元杂剧,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倩女离魂》在创作上也有对《西厢记》进行吸收,使其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0.
再论张生非元稹自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生是否就是元稹自寓,我已在拙怍《“张生即元稹自寓说”质疑》(见《中州学刊》1987年2期)中发表过自己的意见。近日再次拜读《元稹年谱》(齐鲁书社1980年6月版,以下简称《元谱》),觉得意犹未尽,故撰此文。《元谱》认为:张生婚恋史=元稹早年生平《元谱》所勾勒元稹贞元后期(793—804)的行踪,其谱文要点可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11.
曹岚 《丝绸之路》2011,(4):74-75
王实甫《西厢记》最典型的语言特点是善于选择和提炼古典诗词中的佳句,并将其化用到自己的语言中,熔铸成自然而华美的曲词、意境,以营造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本文具体论述了《西厢记》对古典诗词的吸收与运用。  相似文献   

12.
金圣叹批评本《西厢记》作为一个独立的《西厢记》评点本,在清代出现了诸多的版本,引起了戏曲界和出版界的广泛兴趣,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本文试从金圣叹批评本《西厢记》的结构体制出发,分别从其评点的主要形式——总批、节批和夹批,讨论其表现出的艺术特征,并简要分析"金批西厢"评点的思想内容和方法技巧,对其在思想和艺术上的得失做出了一定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从元稹《莺莺传》到王实甫《西厢记》,崔张爱情由悲剧嬗变为大团圆的喜剧的同时,主人公的形象也实现了理想化的嬗变;既体现了新旧婚恋思想斗争,又揭示了封建文人的一种理想婚恋观,透射出其心曲和美梦。  相似文献   

14.
一幅《寒食帖》,两段遗憾,三个人,命运将他们带到彼此面前。故宫、宋代法书与浪漫爱情被巧妙地连接在一起,透过屏幕的魅力深入人心。九月底,一部由台北故宫出资、导演郑文堂拍摄的电影《经过》,在台北全线上映。正如这部电影的宣传语所说——“爱情与时间的秘密,一座博物馆为你解开”,在两岸故宫共迎80载寿辰之时,电影《经过》可以说是台北故宫送给自己的最佳生日礼物。  相似文献   

15.
万历二十六年(1598),秣陵继志斋主人陈邦泰刊行了《重校北西厢记》,同时还刊行了《重校琵琶记》,成为明代戏曲刻书史上的“西伯合刊”本之一.陈邦泰,字大来,秣陵(今南京)人,生平事迹不详.他所经营的继志斋书坊,刻书极多,尤以刊行戏曲等通俗书刊出名①.这本《重校北西厢记》在《西厢记》的版本史上,意义重大,价值甚高,但由于此书仅日本内阁文库有收藏,国内学者难以见识其真面目.业师黄仕忠教授数年前从日本访得此珍贵善本,并将该书照片资料转赠与我,因此,笔者才有幸得以详阅此人间孤本.  相似文献   

16.
明刊《西厢记》佚本管窥张人和元杂剧《西厢记》是中国古代剧作的巨擘,也是中国古典名剧中版本最多的一个。其中尤以明代刊本种类最繁,数量最多,影响最大。迄今所知,《西厢记》明刊本约有六十多种,现存四十余种,约有四分之一已经失传;其中有许多刊本在历史上产生过...  相似文献   

17.
凌濛初刻本《西厢记》受到今日学人的高度重视,《西厢记》印本一般都以凌刻本《西厢记》作为底本。凌刻本受到人们的关注绝非偶然,因为凌刻本《西厢记》系唯一未受传奇体制影响,体例保存完好、改动较小,与元杂剧最相契合的《西厢记》刊本,此外,凌刻本的校注与批评也有自己的成就与特色,所以,凌刻本《西厢记》在《西厢记》诸多版本中无疑应占据突出而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文物》2016,(5)
正《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其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是中国古代戏曲名著。明清两代配有插图的刻本流传很多,但在套色彩印中,构图和雕刻都到达一定高度的,当为明闵齐伋所刻套色水印《西厢记》,其艺术价值独领风骚。文物出版社用传统木刻水印传统技艺,重现了明闵齐伋刻套色《西厢记》图册的神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史上的“四”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红楼梦》。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元曲四大爱情剧:《墙头马上》、《拜月亭》、《西厢记》、《倩女离魂》。楷书四大家:柳公权、颜...  相似文献   

20.
陶易 《文史天地》2024,(2):67-70
<正>《西厢》,又叫《西厢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喜剧之一,自它诞生至今,700多年来盛传不衰,可谓家喻户晓。说起“西厢故事”的源流,它始于唐代元稹的传奇《莺莺传》,中经金代董解元的说唱文学《西厢记诸宫调》,最后到王实甫的元杂剧《西厢记》达到思想艺术的高峰,在当时赢得了“天下夺魁”的声誉。明清两代文人对《西厢记》的成就与地位也赞誉有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