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文化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文化,是缘黄河而起、打上了黄河水文地理特征的一种旱地农业文化,是黄河流域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体系。它具有起源早,成熟快;政治色彩鲜明;具有强大的同化能力等文化特色。其历史发展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人仰韶文化到河南龙山文化的原始发展时期;夏商周三代独立文化系统的形成时期;从春秋战国到唐宋的鼎盛繁荣时期;元代以后的迟滞与哀落时期;近代以来的挑战与再生时期。  相似文献   

2.
随着先秦古史分期和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讨论近年以来的逐渐沉寂,关于中古社会变迁的研究却日益热闹起来。这些年海内外每年都要举行数以十计的学术讨论会,讨论唐宋变革或中古变迁问题。关于中国历史上的“中古”时代虽然迄今仍然莫衷一是,但若说中古社会的变迁,大体都会包括“汉唐”的历史走向和“唐宋”历史变革等问题。过去贺昌群、侯外庐、胡如雷等大多着眼于这个时期的土地关系、政治口号的变化。最近的讨论一般以社会变迁为论题。这里发表的几篇笔谈,切入的角度各不相同。谷川道雄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张国刚从家法伦理观念、吴丽娱从“礼”与书仪形制的关系分别讨论了汉唐历史的走向问题。王利华则试图将中古以后的宋代和中古以前的汉代做一个大跨度的对比,讨论中古文化与环境的互动。王永平从文化方面对于唐宋变革进行了概括。学术界一般认为最早提出唐宋变革问题的是日本学者内藤湖南,葭森健介结合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学习西方文化的大背景,叙述了内藤史学受到西方文化史学影响的具体史实,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新认识。由此可见,本期笔谈的一组文章,虽然不是也不可能对于“中古社会变迁”这一主题作全面探讨,但是来自中国和日本不同年龄段的诸位作者都展现了比较新的观察视角,或者试图提出一些新问题。这  相似文献   

3.
张绍冬  高文宏 《沧桑》2012,(3):25-27
唐型文化,是20世纪以来,随着"唐宋变革"作为一个学术问题引起各国研究者的关注后,学术界从文化史的角度,在吸收中外"唐宋变革"理论的史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中国历史进行重新分期后提出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4.
一部《大唐乐章》大型音乐舞剧从四川走向全国,赞誉之声不断,成为近年来化艺术界的一大盛举。唐宋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也是中国在古代东方明中成就最辉煌的历史时期,宣传亮丽恢宏的大唐明,固然是值得赞许的事情。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四川作为中国唐宋时期经济化最发达的地区,成都作为中国唐宋600年间经济化最繁荣的二大城市之一和唯一持续高度繁荣的城市,  相似文献   

5.
文化概念的外延和内涵给我们编纂志书带来一些困惑。从广义的文化概念审视志书,志书记述了各种文化现象,如建置文化、人口文化、生育文化、物态文化、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及精神文化。从文化要素方面分析志书文化层次的构成,可以看出志书记载一地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也记载不同时期的文化,反映不同时期文化的继承、积累与创新。志书保存史料,实际是保存这一代人的文化活动,保存这一个社会的文化特征。所以说编纂志书就是编纂文化,文化是志书编纂的核心。  相似文献   

6.
论文从沙俄时期的接纳与自治、苏联时期的接受与整合、独立国家时期的多元与发展等方面,探讨了东干人在中亚百余年的不同历史时期内所经历的不同主流文化态度,以及这些主流文化导向对其文化适应产生的影响。认为东干人在中亚一直处于对主流文化的不断适应过程中;民族意识与国家认同始终相伴而生、共同存在,不过在层次上以及法理上会显示出一定的差别;跨国移民的文化传承一定要以国家主流文化适应为前提。  相似文献   

7.
龚强 《黑龙江史志》2007,(12):39-40
<正>四、回族的教育与科学成就回族历来重视教育,从唐宋时期开始的蕃学发展到近现代,经历了蕃学、元代回回国子学、经堂教育、新式教育等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教育形式。蕃学:唐宋时期,居住于广州、泉州等地的回族先民在其聚居地开办了蕃坊教育,也叫蕃学。蕃学主要招收西来的穆斯林子弟,属阿拉伯式的教育。蕃学主要是教学生朗读《古兰  相似文献   

8.
自唐宋时期以来,赣南因地处偏僻,为瘴疠之地,自然环境恶劣,而成为了朝廷贬谪士人的容身之所。被贬之后,士人们以其学识人品和为官之道,影响了赣南的文化发展,同时,赣南也以其独特的文化影响了贬谪的士人们。  相似文献   

9.
驴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畜力之一,在我国古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由此形成的驴文化则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的驴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从各类历史文献的记载中我们不难发现: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北方、西北地区已经开始引进并且饲养驴了;秦汉时期,驴大量被引进到中原地区并开始与文人诗赋结缘,入饲皇家园林;魏晋时期,驴扬名于文人雅士之中,同时社会上也存在着对驴的贬低,初显驴文化分流端倪;唐宋时期,失意文人、政客寄情于驴,形成了以"诗人骑驴"文化和"黔驴"文化为代表的两支重要的支系文化;元明清时期,在唐宋以来驴文化的深远影响下,驴文化在新的文学领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巴蜀文化包括巴文化和蜀文化,巴文化的结构要素包括早期巴文化、春秋时期的巴文化、战国时期的巴文化;蜀文化包括早期蜀文化、鱼凫时代蜀文化、杜宇时代蜀文化、开明族时代蜀文化等。从不同时期文化结构要素中可以具体分析出:巴蜀文化结构模式与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异质文化相结触的影响关系巨大。  相似文献   

11.
晚商时期商民族文化特性的确定,对于厘清商人自身文化发展脉络,辨识夏商周三个不同民族文化基因的异同至为重要.本文结合历年来的考古资料,从建筑、墓葬、青铜器、陶器、祭祀、占卜等六个方面对晚商时期商民族文化的特性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2.
书院是在我国唐宋期间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方式,同时也是文化传播、学术酝酿及学术宣达的重要基地。书院的最初形式是藏书、校书之地,随后发展为聚徒讲学之地,到南宋时期,几乎取代官学,成为主要教育基地。书院所提倡的重学与提倡讲学之风,支配与影响了整个社会的风气。  相似文献   

13.
鲁菜文化的历史源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鲁菜文化内涵的形成中国古代文化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土壤有三大区域,即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而中华民族群构时期的策源地则是黄河流域。先秦时期,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遗址以及夏商周的都城,都在黄河流域。其中黄帝部落的阪泉、涿鹿之战的胜利,使氏族部落最终融合成早期的中华民族群构,而奠定了汉民族的大一统的文化内涵。以后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纷争割据及诸子百家的探索争鸣,直到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的这段时期,从文化发展来看,正是大一统的民族文化圈急剧膨胀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文化发生的角度重新界定文化、传统文化、文化传统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认为文化是人与自然界之间、人与人之间以及灵与肉之间互动的结果。传统文化则是在传统社会中通过人与自然、人与人、灵与肉之间互动所产生、积淀并传承下来的文化。文化传统则是促成这些互动并在互动过程中始终发生作用的媒介。  相似文献   

15.
服装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缩影,服装设计应着重体现传统文化、科技文化和时代文化的因子,以求实现服装文化自然新概念。探讨服装设计中的文化元素,对提高产品附加值、满足时尚消费需求、缔造品牌,以及开拓国际服装市场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方嘉雯 《人文地理》2013,28(3):64-69
秦腔起源于古代陕甘一带民间歌舞,流行于陕、甘、青、宁、新等地。本文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采用文化扩散和整合的思维着重分析了秦腔文化形成的自然地理与社会原因,系统探讨了不同时期和地区秦腔文化的扩散类型、传播路径与整合特征。结果认为,秦腔文化扩散的主要方式是人口迁移与艺人游走,特点是多级化。秦腔文化景观反映当地发展史,是多种地域文化要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传播时的屏障作用具有正负双重影响。未来秦腔文化的发展要根植于群众并植入现代元素,以实现秦腔文化新的繁荣。  相似文献   

17.
文化板块与丽江纳西族地区的文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拉昌 《人文地理》1996,11(2):28-32
丽江地区历史时期是多元文化角逐的重要场所,本文从文化板块角度,对这一地区的文化特征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8.
青海历史文化多元性及地域文化命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昭庆 《攀登》2006,25(5):53-57
目前学术界就青海地域文化的命名共提出“江河源文化”、“青藏文化”等9种文化命名,本文认为青海地域文化命名多样化产生原因首先是由青海历史文化的多元性造成的,而政区和文化区范围界定的不匹配、青海所处特殊地理环境和地理位置以及历史时期移民活动则是注定青海历史文化多元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在借鉴其他省份地域文化命名的规律的基础上,建议把青海地域文化命名为“青海文化”,因为“青海”既是历史地名,又是自然实体名,符合已有地域文化命名的规律。文章最后特别指出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命名和历史文化定位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地域文化名称如人的姓名,只是一种识别符号,所以不可能也没必要全面反映一个地区的文化特点,后者是历史文化定位的内容。针对青海历史文化多元性,建议以分层的方式来解决青海历史文化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试论马桥文化与中原夏商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峻 《中原文物》2006,(2):40-45
夏商时期位于东南太湖地区的马桥文化,同中原夏商文化在文化内涵上存在着许多相关性,但在更深层次的思想、制度乃至政治关系上,马桥文化则还未纳入中原夏商王朝的势力范围内。尽管如此,夏商时期的马桥文化正处于太湖地区从良渚时期较为封闭的对外关系、到吴越文化时期全方位同外界进行交流的中间结点上,因此在太湖地区早期古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过程中,马桥文化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蒋刚 《考古》2008,(12)
文化渗透与交流一直是考古学界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夏商西周文化之西方、北方地区诸考古学文化的综合研究,发现夏商西周文化对其西方、北方地区的文化渗透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层级性。时期不同,对不同方位的文化扩张和渗透力度也不一样;距离不同,文化渗透的内容、方式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