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重视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企业劳资关系矛盾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劳资关系是否和谐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否,调和是解决矛盾的一种方式。本文在论述和谐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在劳资关系构建中融入和谐思想的重要性,最后着重阐述了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几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开展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人民自我教育的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八荣八耻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孝亲敬老教育、感恩党和国家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王东海 《攀登》2008,27(3):121-123
2008年北京的人文奥运不仅批判地继承了奥林匹克文化的超越精神,而且阐明了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从和谐的角度来阐释奥林匹克精神,有利于处理现代社会所面临的人文危机以及奥林匹克自身的矛盾冲突。奥林匹克精神强调求同存异,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寻求的是人类的整体利益,对于消除国家和民族间的矛盾冲突,增进彼此理解,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国“三农”问题最主要的表现之一,就是农民权益的受损。农民权益受损而又缺乏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沟通与协调渠道,愈来愈多的农民开始走向暴力性的非制度性参与,从而使社会公共秩序受到危害。党和政府应更加注重农民利益的表达,为农民的合法利益的表达广开渠道,为构建和谐农村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论和谐理念的内涵及其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乃明 《攀登》2007,26(3):5-9
和谐是事物处于对立统一之中的融合、自我协调,以及保持自我及其统一的属性、功能和要求,是事物内部要素及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相宜相生、和衷共济的协同关系,也是一种合理的结构、关联的有序及其协调运行的状态。和谐理念是我们党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借鉴西方文化中的和谐范畴,与当代实际紧密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升华,是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构建和谐世界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之一。作为我国新时期外交工作的重要方针,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它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呼声,是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必然结果,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于大娟 《神州》2014,(15):172-172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三农问题”日益得到重视,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关键,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涉农公证则是当代中国国情对司法公证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8.
墨家是先秦诸子中唯一代表下层民众利益的学派,也是论"孝"最多的学派。但是墨家的孝道与儒家的孝道截然不同,这是因为,墨家学派的指导思想是"兼爱"。  相似文献   

9.
明清徽州建筑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辉煌的艺术成就,是我国传统建筑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其建筑在规划设计、风水理论、美学原理及营造技术方面堪称独具特色,也是在世界建筑艺术和建筑文化史上独树一帜,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瞩目。徽州地方建筑突出的是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的理念。明清徽州建筑中的和谐理念与徽州移民带来的中原文化、程朱理学的流传与发展、徽商经济的崛起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农村社会治安问题,是农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农民只有能够安居,才能辛勤乐业。安全稳定是构建和谐农村的前提,我国农村社会治安面临着严重的形势。搞好农村的社会治安,首先必须加强村民治保会建设,夯实农村安全的基础;其次要加强农村安全保卫队伍建设;再次要构筑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最后要加强农村集贸市场治安管理。  相似文献   

11.
戚忠娇  包虹 《神州》2013,(3):26-26
在中国,农村家庭养老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对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孝"在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不断发展的今天,"孝"被作为当代家庭的道德规范,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美德,也是维系人们正常生活的纽带。事实上,大多数子女在生活中仍然坚持尊老、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孝敬父母,孝顺老人,是建立良好、和谐的家庭关系的重要保障。因此,在现在,大力弘扬传统孝道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燕昊伟  阚先学 《沧桑》2013,(5):112-114
信息化正在通过特有的技术与条件将民主政治打上自己的时代烙印,建设信息化的民主政治已成为一种无法回避的要求与趋势。信息化对我国农村的政治建设具有很大的推进作用,对我国农村的政治发展、政治和谐等具有巨大的影响和重大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障碍;然后论述了信息化对于促进农村社会发展起到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秦延涛 《神州》2012,(24):247-247
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无论是其广度还是其深度,都是空前的。课程改革势不可挡,作为教育工作者,无论是教师还是教研员,无论你愿意接受还是不愿意接受,愿意面对还是不愿意面对,你都必须积极地投入课改中去。  相似文献   

14.
李清源 《攀登》2005,24(12):65-67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共同的价值取向.也是构建社会主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青海地区生态优势、环境价值明显.但是其生态环境脆弱、生态问题突出。因此.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于推动青海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青海意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再论西周孝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周孝道乃血缘晚辈对长辈的伦理规范 ,其所涉对象并非所有族人 ,仅仅是血缘长辈。西周孝之奉养内涵随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变化而变化。西周庶民阶层的孝行主要体现为奉养父母 ,贵族层的养老更倾向礼仪化 ;承继父祖之业的孝行主要为统治阶级所强调与实践。人世奉养父祖之孝通过“祭献”推及冥世祖考即为“享孝”;追溯、缅怀父祖之德与业 ,以承其志、继其业即是“追孝”。享孝、追孝祖考能强有力地增强宗族的凝聚力 ,这便成为“享孝”、“追孝”盛行于西周晚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周明 《攀登》2006,25(6):4-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标志着党对执政理念的认识达到一个新境界,体现着党对人类文明中关于社会和谐思想的清醒认识,体现着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体现着党对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信心。  相似文献   

17.
儒家文化传统的核心之一是“孝”。在以父权为中心的封建制度下得以实现和维持,并服务于封建政治统治。在现代公民社会中,传统“孝文化”应该有其新的基础,新的内涵和新的保障,“孝”应从以“家庭子女责任”为中心向“社会政府责任”为中心转变。从而更好的发挥“孝文化”的作用,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8.
六朝时期,儒佛道三教求同于孝道,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生死观和丧葬习俗,并产生了大批颇具三教色彩及孝悌内涵的随葬器物。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中国社会发展现代转型的标志和契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思维方式层面对发展进行总体性反思,从而规范和导引发展。战略思维契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整体特质和发展要求,成为规划当代中国发展的主导思维范式和解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20.
在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作用非常突出,如果没有班主任强有力的管理,小学班级管理将难以满足教学需要,小学生也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从当前农村小学班级管理来看,由于农村小学生思想比较单纯,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接受新实务的能力都比较欠缺。基于小学大纲的教学需要,农村小学要想满足这一要求,就要对班主任的作用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结合班级管理工作和课堂教学实际,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使班主任能够在专业技能和教学理念上都能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