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刘昆 《神州》2011,(26):38
义县地处北温带的中温带,气候分明。其典型的大陆性季风型气候为粮食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气象条件。为增加我县的农业科技含量,实现农业的科技创新,尽快提高全县的种植业水平,达到粮食作物增产增收的目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服务"三农"为目的,拟从2009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积极推广粮食作物免耕栽培技术,实现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2.
刘昆 《神州》2011,(11):38-38
义县地处北温带的中温带,气候分明。其典型的大陆性季风型气候为粮食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气象条件。为增加我县的农业科技含量,实现农业的科技创新,尽快提高全县的种植业水平,达到粮食作物增产增收的目的,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服务“三农”为目的,拟从2009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积极推广粮食作物免耕栽培技术,实现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3.
鲁峰 《人文地理》1999,14(3):75-79
本文用地理学的方法,细致分析和探究了《诗经》中蕴藏的农业地理知识,其中包括农业自然资源条件、自然灾害、土地利用、重农思想、物候与农事活动。主要的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发达的畜牧业等。古为今用,作者通过对《诗经》中农业地理知识的深刻挖掘,得出了三个有益的启示。可为今日农业生产和农业地理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4.
清代安徽粮食作物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清代安徽的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粮食作物的生产占绝大比重。在粮食作物中,又以稻谷和小麦一直占主要地位,是安徽人民的主食,其他则有豆类、黍、稷、粟、高粱、薯类、玉米等杂粮,它们的种植面积虽然不能与稻麦相比,但在大多数地区同样是农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5.
正打造学术精品服务教育事业河南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中华大典》是参照现代图书分类法进行编纂的巨型类书,所采集的文献资料,上自先秦,下迄清代,包罗宏富,所涉典籍约3万种,凡7亿多字。共分为哲学、宗教、政治、军事、经济、法律、语言文字、农业等22个典。其中《农业典》下设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蚕桑、农田水利、农书等12个分典,总字数近6000万。《农业典》由农业部、中国社会科  相似文献   

6.
黄河流域文明的发祥与发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历来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国文明的摇篮。近年来,由于长江流域乃至辽河流域都有一些事关文明起源的重大考古发现,黄河流域作为中国文明起源的唯一地区的观念发生了动摇。尽管如此,它在中国文明发生和早期发展中的特殊地位仍然是不能够忽视的。黄河流域的文明可以说是在旱地粟作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在公元前六千多年以前,黄河流域就已经种植粟、黍等旱地作物。以后逐渐增加了小麦、大豆、高粱和稻谷的栽培,但产量不多。大约直到汉代以前,都是以粟和黍这两种小米为主要粮食作物的。农业的发生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全面的影响:技术进…  相似文献   

7.
生产指标是判断作物在农业生产结构中地位与作用的指示器。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数据统计的混乱,清至民国时期美洲作物实际生产情况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直接影响到对此期美洲作物在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中地位与作用的判断。本文在对大量第一手历史数据进行辨伪、比勘、修正的基础上,利用传统约简式统计方法,对玉米、番薯两种主要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总产、单产做了细致的估算,分析了这些作物生产对农业生产的深远影响,厘清了学术界对清至民国时期美洲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地位和影响的争议和一些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8.
北宋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粮食是农业生产的主体部分,研究粮食作物的地理分布对全面了解一个时代的农业地理以及影响农业生产的地理因素与经济条件有重要意义。 粮食作物的地理分布深受环境影响,而气温和降水是决定其地理分布的两项重要因素。本文所研究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地处秦岭淮河以北,雁门关、白沟河一线以南,全部位于暖温带范围之内。温度是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限制因素,暖温带地区的温度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湖南农业呈现曲折发展的态势.因受战争的影响,湖南省政府采取措施大力发展粮食、棉花、桐油等战时急需的农作物,使得粮食作物的年平均总产量较战前略有提高,但各种经济作物发展不平衡.从地域上讲,湘北、湘中地区屡遭日军蹂躏,农业出现衰退;湘西、湘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迅速.战时湖南农业发展与近代科技实现了初步的结合,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了,对支撑抗战起了重要作用,但封建租佃关系成为湖南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0.
清代陕西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在农业生产中,粮食作物是农作物的主体,但经济作物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陕西地区的经济作物,依据用途,大致可分为纤维、油料、染料、嗜食及其他四类。现将清代陕西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略论如下。  相似文献   

11.
明代从海外引入华南的粮食作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中后期,华南地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较为密切。在这种情况下,海外的一些作物也逐渐传入华南。从有关资料来看,明代从海外引入华南的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番薯和花生。这些作物的引进,是华南农业史上的大事,对华南农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陕西横山杨界沙遗址是一处仰韶文化晚期的聚落遗址。本文是针对2010年杨界沙遗址浮选出土炭化植物种子的鉴定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仰韶晚期该地先民已经从事旱作农业生产,粟和黍是主要粮食作物;其中黍可能占据主要地位。此次浮选出的农作物炭化种子占全部发现的70%,指示了当时农业技术水平;另外,遗址C区F7的一个灶坑中出土的炭化猪毛菜种子可能表明先民将其作为燃料使用。  相似文献   

13.
关于夏商周文明形成时期农业经济特点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黄河流域地区是粟和黍的起源地, 也是夏商周文明的诞生地, 由此导致了夏商周文明的农业基础应该是以粟和黍为主要粮食作物的传统认识, 但事实是否如此是一个值得认真讨论的问题。结合甲骨文的记载, 并通过对该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背景、农作物的生长习性以及现有的考古资料的综合分析, 本文认为, 黄河流域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夏商周时期出现了新的变化, 粟和黍的主导地位开始受到冲击, 麦类作物已经传入, 稻谷在夏商周文明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气候变化对明代华南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明代276年间,华南气候经过多次振动发 生了由暖到寒的转变。这一转变对当时华南地区的农业产生 过较大的影响:一方面,由于气候振动,气象灾害时常发生,伤 害了劳动力资源,破坏了耕地和其它农业设施,扰乱了农业生 产的秩序。另一方面,由于气候由暖转寒,影响了农作物的组 合,使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有了改变。此外,气候 转寒以后,砍伐森林、破坏植被、滥杀动物的情况不断发生,也 在一定的程度上破坏了农业的生态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气 候变化是制约明代华南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已有考古工作表明,河南新郑地区的农业至迟发端于裴李岗时代,粟、黍、稻等粮食作物,猪、狗等家养动物在先民生业系统中扮演着一定角色;仰韶时代,具有农用功能的工具表现出进步态势,农业有所发展,可能已成为聚落先民生业的主体;龙山时代,农业进一步发展,聚落层级化趋势更加明朗;二里头时代,作物种类有粟、黍、稻及可能性的小麦,家养动物包括猪、狗、牛、羊等,具有农用功能的工具更加齐备。史前先民通过发展农业,经受住了气候事件的考验,区域性政治实体——城市聚落得以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6.
本届修志结束了,下一届续志将要开始。回顾参与编修和看过的农业志,大体上分经济体制、生产条件、农业布局(作物结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等记述,主要反映各个时期农业劳动力、耕地面积、品种结构、农业产值、农产品产量兴衰起伏的主线。虽然能粗绘农业生产发展变化的轨迹,但没有细描农业生产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仅有经济体制改革、生产条件和产量变化,于后世资治带来不便。有几个问题作为修志工作探讨,提出向同行请教。  相似文献   

17.
对已有植物考古数据的系统分析表明,中原地区夏商时期的粮食作物组合包括粟、黍、稻、小麦、大麦、大豆、豇豆属等,不同区域、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不同聚落在农业结构上可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农业结构的异同与所在聚落的自然环境、社会政治等因素关联密切,也可能系现阶段考古工作及植物考古局限性所致。作为农业复杂化的重要组成,以多元作物结构为基础的生业系统为本区社会复杂化乃至早期文明化进程奠定了基础,并对后世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30年代山东农业种植结构发生变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量增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总体减少。在农村经济普遍衰落的大环境下,农作物价格大幅下降,打击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土地抛荒现象严重,地价随之跌落。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和粮作农田的跌价互为因果,是一系列的连环反应。  相似文献   

19.
明清河南粮食作物的地理分布及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河南粮食作物的地理分布及结构变化马雪芹河南古为豫州,地处天下之中,地形多样,气候温和,适宜多种粮食作物的生长。明清两代本省粮食作物的嬗变兴替具有承前启后的时代特征。因而搞清楚这一时期粮食作物的布局情况,对发展现代农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一麦类麦类...  相似文献   

20.
国家铁路货运和客运运输、居民银行储蓄、斯托雷平农业改革土地规划等方面的大量统计资料,充分证明了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俄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人民消费水平持续提高,维特和斯托雷平改革取得了成功,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果。俄国史学界的一些传统观点,如"饿着肚子出口粮食"、农民纳税负担沉重等,需要进行重新思考。通过对俄国主要粮食作物收成和出口趋势的比较分析表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主要粮食作物的国内市场需求量大幅增加,国外市场的作用随之逐渐降低,大部分粮食作物的出口量占收成量的份额都有所下降。从19世纪80年代起,俄国农民的纳税负担大大减轻,农民欠缴税款增多并不是他们因赋税沉重丧失支付能力,他们欠缴税款的数量与其承担的税款数额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1861年大改革后俄国人民的福利状况不断改善,不能从人民的"贫困"生活中探究20世纪初俄国爆发革命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