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土地经营规模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经营的规模是与一定的自然,经济社会,技术条件相适应的,基本身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因地而异的范畴,它的大小是由于若干可变因素决定的,现阶段我国不同地区完全可以开发实行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级的土地规模经营,并逐渐向具有完整涵义的规模经营过渡,本分析了土地经营规模的影响因素和我国推行规模经营的条件,给出了土地经营规模的测算方法,根据区域差异性对全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进行了聚类分析,并指明了各类进行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如何妥善解决人地矛盾,如何克服发展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中遇到的土地调整困难问题,是当前深化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课题。笔者以互助土族自治县为例,就开展农村土地流转试点和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工作,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王乃明 《攀登》2008,27(6):61-65
从农业发展过程和发展趋势看,农业必然要走向集约型规模经营。所谓集约型规模经营就是密集集约经营与适度规模经营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合理搭配,产生较高经济效益的农业经营方式。发展集约型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两汉时期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种植果蔬、饲养家畜家禽和植桑养蚕等家庭副业的繁荣兴旺。河北绝大多数农民一般都从事小规模的园艺生产,把种植瓜果、蔬菜,饲养家禽、家畜,植桑养蚕,酿造、酿酒等作为副业,从事小规模经营,随着生产的发展及土地兼并,个别的经营规模也有所扩大。文献和考古资料使我们得以窥见汉代河北地区家庭副业的发展规模和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5.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提出,在自愿有偿原则下,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本文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抵押、入股、集体征收等流转方式进行阐述。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的立法1988年之前,我国法律禁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如  相似文献   

6.
王乃明 《攀登》2010,29(2):92-98
发展集约型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必然趋势。目前,要把扩大规模与发展集约经营结合起来,转变发展方式。同时,要培育新的经营主体,增加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应用,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集约型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7.
胡子京 《沧桑》2013,(6):176-178
我国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现代化。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在供求关系上,农产品供给由全面短缺向阶段性、结构性和地区性的相对过剩转变;在生产方式上,农业由自给性、小而全和结构趋同向商品化、专业化和区域化生产发展;在发展目标上,农业发展开始由解决温饱、追求产量最大化向突出质量和效益方向转变;在发展方向上,农业从自给自足大步向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经贸合作转变。但仍有诸多因素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改革农地产权制度,实行土地规模经营;实行城镇化战略,促进农业现代化;大力改造传统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引导家庭经营向生产集约化方向发展"已经成为未来中国基本经营制度发展的主要趋势,其实现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在有条件的地区实行农地规模经营,二是发展与壮大农村市场中介组织。据分析:农地规模经营在现阶段不具备条件全面推广,而农村市场中介组织有全面推广的必要,有待政府大力扶持与引导。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史志》2000,(3):22-27
肇东市行政区划图 彩照若干幅 序 凡例 总述 第一编自然概况第一章建置 第一节境域 第二节行政区划 一、撤县建市 二、乡镇政权组织 三、村民自治组织 四、地名变更第二章自然地理 第一节地质地貌 一、地质 二、地貌 第二节气候 第三节资源 第四节自然灾害 第二编农业第一章经济体制改革 第一节双层经营体制 第二节农机体制改革 第三节林业产权改革 第四节规模经营第二章种植业 第一节粮食作物 第二节经济作物 第三节蔬菜 第四节农业技术推广 第五节土地开发利用 第六节农田基本建设 第七节经营管理第三章农业机械 第一节机械化程度 第二节…  相似文献   

10.
葛起武 《神州》2014,(18):211-211
土地可持续管理是土地部门和土地工作的发展方向,应该通过可持续的目标达成确保土地工作的发展、安全和经济目标的达成,形成社会更好接纳和支持的土地管理工作,打造出土地管理工作未来的形态和具象。要通过对科学观念的更新,重新认识土地可持续管理的价值,要建立适于土地可持续管理的体系,在结合我国土地工作实际和管理情况的基础上,形成对土地管理工作发展的创新,真正打造土地可持续管理的新措施,实现土地工作在新的历史阶段的新革命。  相似文献   

11.
当前农村地权制度不能保证承包土地财产权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大才 《攀登》2002,21(1):82-84
农户承包土地产权不清,使土地流动、土地计价不规范,加之土地承包权不完整,使土地收益不能正确确定。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土地财产权,强化土地的价值和交易管理,推动土地流转和权利转移。  相似文献   

12.
郭爱民 《世界历史》2012,(4):58-68,159
工业化时期的英国土地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以贵族、乡绅等为代表的土地阶级垄断了土地、掌控了政权,使土地获得了超经济价值的社会属性,成为政治权力和社会声望的基础。为获取政治权力,永久性地融入中上层社会,旧的土地家族、工商业者及其他职业者竞相购置土地。以土地为介质获得贵族和乡绅头衔,融入土地阶级,进而掌握政权成为一种社会心态。同时,因筹措圈地资金而需要出卖的土地,圈地后自耕农出售的土地,旧地主因为欠债而抛售的土地,土地家族为强化主体地产而卖掉的外围土地不断涌向市场。这样,以地产为工具加盟土地阶级、进而掌控政权的社会心态,成为工业化时期英国土地流动的一种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3.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贯彻落实这一基本国策,必须要开展实施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结合洞庭湖区土地资源的实际,提出了本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新举措:针对面临的新环境,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适应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化土地资源利用结构;根据区内洪涝风险特点,建立避灾、减灾的土地利用新模式;加强土地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强土地资源的资产化管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健全土地法规和政策,保障土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马珣 《神州》2014,(9):253-253
通过探讨土地整理过程中各要素的组合规律,并依此进行模式的划分,可以为政府的土地整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为完善国家的土地整理技术规程和制定相关政策奠定科学基础。在分析土地整理模式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应用层次指标分类法,分别采用土地整理地域特征指标、待整理土地利用类型指标、土地整理目标指标和土地整理运作方式指标对土地整理模式进行了划分,并依此对我国的土地整理模式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15.
郭丹彤 《历史研究》2016,(4):98-109,191
纵观古代埃及历史发展进程,国家始终拥有土地的所有权,而国王就是土地的所有者。尽管法老时代埃及私有化进程相对迟缓,但是在土地占有形式上仍然发生着变化。土地的私有化进程发端于国王的馈赠,并通过土地买卖和继承而不断深化和加快。古王国和中王国时期,祭田成为埃及个人土地占有的基本形式。而到了新王国时期,士兵的屯田成为古代埃及个人土地占有的主要形式。无论是土地的买卖、租赁、继承、转让,以及由此而来的土地纠纷,都是基于土地的私有化。土地的登记制度则揭示了国家对私有土地的承认,而相关土地法规的制定则基于国家对私有财产,特别是小块地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
江洁 《风景名胜》2021,(8):0273-0273,0275
将 3S 测绘技术应用在土地勘测定界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土地勘测定界是按照土地征用、农用地转让、土地开发和整理描绘土地使用现状,同时计量用地面积,为地籍管理和用地审批提供参照。文章主要阐述在土地勘测定界中使用 3S 测绘技术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国璋 《人文地理》2002,17(5):93-96
农业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本文通过分析山西农业土地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山西农业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措施:加快退耕还林步伐,调整农业用地结构,优化农业生态环境;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率;加大农业生态环境整治力度,防止土地退化,减轻自然灾害;强化土地管理,规范土地市场,保护农业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人口越来越多,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导致了环境污染的加剧,人均可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文章分析了土地发开整理的概念与含义和土地开发整理的生态环境效应,针对土地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措施。为使读者重视土地开发整理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1957~1958年,毛泽东对山东省厉家寨村和河南省长葛县深翻土地增产经验的总结报告充分肯定,号召全国学习,通过深翻土地达到增产目的。1958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要求全国在两三年内,将一切可能深耕的土地全部深耕一尺以上。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深耕土地热潮。在运动中,各地积极组织学习长葛县的深翻土地方法和经验,开展群众性深翻土地大会战。科研人员也积极研制和改造深翻农机具,总结和论证深翻措施及效果,开展深翻土地创高产试验。尽管通过深耕土地达到增产在一定的科学范围内是可行的,但1958年全国性的深耕土地运动,在翻土深度、进度和数量上层层加码,出现了许多盲目蛮干的事例,未能取得预期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20.
苏美尔早期地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宇虹 《世界历史》2006,(6):95-107
捷姆迭特那色遗址出土的泥板文书中,6件土地分配泥板文书记录了分给5位官员的大块田地,但没有土地买卖文件。在15件石刻地契中,时间最早的8件也是土地分配文书,较晚的7件则是土地买卖文件。它们表明,起初用来交换土地的货币是牲畜、食品和羊毛及其它有价物品;然后,银成了购买土地的通用货币。除金属货币外,买方要付给卖地的家族成员一定的大麦、食品和羊毛作为附加物品。根据舒如帕克出土的早期城邦的经济管理档案,我们知道,国家把小块土地分给公民作为份地,但是首脑和诸神庙获得了大块土地。50多件土地和房屋买卖泥板文书表明,铜和银先后成为通用货币,大麦、食品和羊毛则是交易的附加礼品。国家从土地和房产的交易中获取税收,田籍书吏收取买田人的税铜或银和食品,房产测量官吏和街区传令官从买主那里收税和礼品。土地买卖先于奴隶买卖在人类社会中发生,由于大土地所有者需要奴隶为他们耕种田地,奴隶社会制度随着土地私有化而诞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